首页 / 正文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授记品第十六之余

尔时世尊。为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当授记时会中有二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彼普净世界金刚步如来刹土之中。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闻佛世尊与授记已。心生庆快踊跃欢喜。即以金刚杵掷虚空中。当其戏掷金刚杵时。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众华鼓奏音乐。复于一切众会。右手自然皆出种种妙色最上华鬘。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即于佛前合掌谛诚。说伽陀曰。

广博大法王无尽妙法藏

欲为利世间善分别诸法

已于诸法中舍除吝惜意

随法依法修善住我归命

佛清净大士圆满清净行

功德王名称遍闻于三界

能于三世中常持无尽智

平等善所行顶礼无障碍

月光极圆净遍净复清净

日光极光明妙光胜光聚

梵音极妙音净音深妙响

三宝胜金光故我今顶礼

常现净妙身亦无身系属

常说妙语言离语言分别

虽为大法师不生于法想

解脱诸众生而无众生想

世间何所作能报佛大恩

功德胜利中唯出家能报

诸闻佛教授无异法可转

随所受法门真修如理作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并余一切在会大众。各以所持众妙华鬘散于佛上。以佛威神力故所散华鬘。即时普遍此三千大千世界。皆现众妙华鬘庄严周匝。盈积可八步量。

无二无说品第十七

尔时寂慧菩萨摩诃萨前白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言。秘密主。世尊如来授仁者记邪。金刚手言。善男子。佛授我记如梦自性。寂慧言。今汝授记有何所得。金刚手言。无所得故而我得记。寂慧言。何法无所得。金刚手言。我人众生寿者悉无所得。彼蕴处界亦无所得。乃至若善不善。有罪无罪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若染若净。生死涅槃皆无所得。寂慧言。若法无所得。云何是中有授记乎。金刚手言。由无所得故。即于是中以通达智而乃授记。寂慧言。智何有二而可观邪。金刚手言。若有二可观即无授记可得。然以彼智无二可观。是故诸菩萨。于无二智中如是授记。寂慧言。若智无二可观者。复云何有能记所记邪。金刚手言。若能记若所记。以平等性于无二际中悉无所得。寂慧言。秘密主。无二际中云何有记。金刚手言。若彼际如是即是无二际。即于彼际中故如是授记。寂慧言。何名为际。复于何处而得授记。金刚手言。我际处授记。众生际处寿者际处人际处授记。寂慧言。且我际处复在何处。金刚手言。我际处者。即是如来解脱际处。寂慧言。如来解脱际处而在何处。金刚手言。如来解脱际处。在无明有爱际处。寂慧言。无明有爱际处复在何处。金刚手言。在毕竟无生无起际处。寂慧言。毕竟无生无起际复在何处。金刚手言。在无表了处。寂慧言。若无表了有何开示。金刚手言。若有开示即非无表了。寂慧言。云何无开示。金刚手言。诸有所表悉无开示。寂慧言。若无开示何有教令。金刚手言。若有教令即无开示。若无开示即无教令。寂慧言。云何得教令。金刚手言。虽有表了即无所受。寂慧言。云何表了而无所受。金刚手言。若不著文字即无所受。寂慧言。云何不著文字。金刚手言。谓随顺义。寂慧言。此复云何是随顺义。金刚手言。谓即于义而无所见。寂慧言。云何于义无所见邪。金刚手言。若义非义。悉于是中求不可得。寂慧言。若于义非义求不可得者。即何所求邪。金刚手言。由于义非义求不可得故。即无法可求寂慧言。若无法可求者。即于一切悉无求邪。金刚手言。此中无有少法可求。何以故。以无法可求故。法即无法寂慧言。此中何者名为法邪。金刚手言。若法之声尚不可得。是中复何而有法邪。善男子如是应知。若言法者。谓于文字不著不行。是故说言一切诸法无言无说。善男子。若有人言有所说者。彼即非说。以非说故。彼即无法亦非如理。寂慧言。秘密主。若尔者。岂非如来诸所说法亦非说邪。金刚手言。寂慧。岂非我先曾为汝说。世尊如来不说一字。以无说故。如来即以神通愿力。随众生意示有所说。寂慧言。设有说者何过失邪。金刚手言。有所说者语业过失。寂慧言。彼语业者复何过失。金刚手言。文字思惟取著过失。寂慧言。此复何能离过失邪。金刚手言。一切法中。若有所说若无所说。悉无少法而可表了。无表了故即离过失。又复于己无所开示亦离过失。寂慧言。其过失者何为根本。金刚手言。彼过失者取为根本。寂慧言。取孰为本。金刚手言。执著为本。寂慧言。执著孰为本。金刚手言。虚妄分别为本。寂慧言。虚妄分别孰为本。金刚手言。增上所缘见为本。寂慧言。增上所缘见孰为本。金刚手言。色声香味触法。即是增上所缘根本。寂慧言。云何无所缘。金刚手言。爱不相续即无所缘。寂慧当知。如佛所说。一切法中若断于爱即无所缘。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说是法时。会中有五百苾刍得心解脱。二百菩萨得无生法忍。

入旷野大城受食品第十八之一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满所思念得授记已。安慰其心生大欢喜。踊跃庆快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勤请世尊降赴我所居止秘密宫中。微伸供养期满七日。并请菩萨声闻大众。愿佛慈悲哀受我请。何以故。世尊。旷野大城中。有多夜叉罗刹鸠盘茶必舍左乾闼婆摩睺罗伽等。异类众生悉住于彼。令彼等众得见佛已于长夜中利益安乐。息除[彳*廣]戾恚恶之心。复令四大天王诸眷属等于长夜中获大利益安隐而住。若佛世尊。悲愍我故降赴我宫。菩萨声闻随受微供。使令无量诸众生类增长善根。复令我等圆满意乐。佛即默然而受其请。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知佛世尊默受请已。心生欢喜踊跃庆快。即时头面顶礼佛足。右绕七匝速离佛会。还复所止旷野大城。

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至自宫已乃起思念。我今如何施设供养。复依何等境界庄严而为严饰。令欲色界诸天子众起希有心。复令十方世界所来集会大菩萨众咸生欢喜。我亦于佛广大施作妙供养事。作是念已即自记忆往昔一时。佛于夜分入三摩地。其名寂静不思议广大所行。我亦随佛即入是定。东方去此过殑伽沙数等佛刹土已。到一世界名无边功德宝庄严。彼有如来号庄严王。其佛刹中化主世尊。为十千菩萨授菩提记。我于尔时见彼佛刹。不可思议天人庄严。超胜一切妙庄严事。我宜依彼无边功德宝庄严世界所庄严相而为严饰。当为世尊作供养事。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即入大庄严王三摩地。于是三摩地中如实观。睹彼无边功德宝庄严世界。种种殊妙庄严等事。如其所观即运神力。于此旷野大城中。施设庄严与彼无异。而彼无边功德宝庄严世界者。东西南北纵广正等六十四由旬。以青琉璃而为其地。帝青大宝作其墙界。垂珠华璎众宝严饰阎浮檀金而为莲华。众宝枝叶众宝璎珞间错垂布。复有无数天妙宝衣。复有无数珠璎严饰。复有无数殊妙缯彩。垂以无数妙宝华鬘。烧香涂香众妙宝瓶。亦复无数周匝。遍散种种色华。人所观者殊妙悦意。若身若心欢喜调畅。出现无边功德宝聚。复现无量色相庄严。又有广多百千庄严妙师子座。宝机承足宝绳交络。宝华庄严垂真珠网。周匝盈积可八步量。又复布设无数天衣。空中复有宝网垂覆。如是种种妙庄严事。于余广多世界之中。昔所未见昔所未闻。又复严办百味精珍上妙饮食。又复布列百千庄严妙师子座安处空中。一一师子座。空中自然有妙宝盖。各各垂覆殊妙庄严众相具足。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于其定中安布如是殊妙胜相。施设庄严师子座已。从定而起过于夜分至明旦时。严办最上清净食已。深心清净将欲供养世尊如来菩萨大众。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四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二·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灌顶
  西归直指卷一·周梦颜
  第十五卷·佚名
  护身命经之二·佚名
  卷第十七·晦翁悟明
  佛说古来世时经·佚名
  太虚大师之一席谈·太虚
  卷第三十三·智旭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八卷·佚名
  卷三·晁迥
  大般若經十六分總·欧阳竟无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佚名
  法华义疏卷第七·吉藏
  凡例·朱时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179 ·佚名

    林景熙 书陆放翁诗卷后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淳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 卷五·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目录地理类观明州图【宋王安石】?州八境图【宋苏轼八首】题马远信           【州】图【元纳延】康州图【明陆弼】高彦敬黄州云山图【元马祖常】题王仲弘县尹所藏高彦敬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五月壬子朔四川道御史田生金<锍-釒>称纪纲倒持可虑 圣明整饬宜先是非曲直国家磨钝之大操柄也从来无两是亦无两非无两直亦无两曲 皇上一概置之甚至邪说之横诋自负 圣明之特知枉直未判劝惩莫分此纪纲

  • 前集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二宋 朱子 纂集吕端 正惠公字易直幽州人以?补官相太宗公使高丽遇风涛樯折舟人大恐公恬然读书若在斋阁【玉壶清话】太宗欲相正惠公左右或曰端为人糊涂鹘突帝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 列传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一百二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方技。○盖以一艺名虽君子所耻然亦有国者不可无也自迁史立日者龟策仓扁传而后之作史者皆述方技传岂非是意耶作方技传。金谓 。○金谓 肃宗

  • 卷五·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内外服制通释卷五    宋 车垓 撰大功九月正服为从父兄弟姊妹伯父   子女祖    父    已身叔父   子女释曰从父兄弟姊妹既亲堂伯叔之子女所谓堂兄弟姊妹也堂兄弟与亲兄弟一间耳既为亲

  • 卷四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内则第十二之二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养於卿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达於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

  • 卷一百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朱子家礼祠堂制古之庙制不见于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

  • 卷三十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三十一宋 魏了翁 撰襄公四年下【一】君夫人生已有榇定姒贱素无器备榇者亲身之棺初死即当有之将葬以殡过庙葬讫乃为虞祭今定姒初薨匠庆以君长惧之乃始作榇知此是季孙以定姒本贱素无器备议

  • 卷三十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三十一宋 魏了翁 撰丧服经传四【原阙】仪礼要义卷三十一

  • 卷五·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五    元 许谦 撰小雅二传○郑氏诗谱小雅十六篇为正经六月之後谓之变雅○释文从鹿鸣至菁菁者莪凡二十二篇皆正小雅六篇亡今唯十六篇○语録问二雅所以分曰小雅所系者小大雅所繋者大呦

  • 商书·汤诰·佚名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正念。隨順思惟。彼王所得幻智法門。觀察彼王如幻解脫。思惟彼王如幻法性。發如幻願。淨如幻法。悟如幻業。隨順如幻成就之法。出生如幻

  • 毗尼日用切要·读体

      宝华山弘戒比丘 读体 汇集早觉(经律通制。出家弟子。初夜。后夜。精勤佛道勿贪睡眠。懒惰放逸。故惺觉时。当诵此偈)。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鸣钟(凡晨昏鸣钟时。诣钟前。至诚合掌。诵

  • 卷第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书记宏道编书问寄云居颛大师曩闻法驾南来不胜忻慰竟以病缘未获亲炙慈光至今抱歉无已展读尊录真行解圆融末世法柱也羡企羡企不肖以薄福下愚入山随例秪知樵锄糊口禅

  • 游廌山集·游酢

    宋代诗文别集。4卷。游酢撰。《四库全书》据采自福建的清抄本录入,其抄本(四库底本)现存北京图书馆。宋代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称游酢所著“有《中庸义》一卷,《易说》一卷,《诗二南义》一卷,《论语》、《孟子》杂

  • 吴耿尚孔四王全传·佚名

    本书(一册五○面三○、○○○字)不分卷,不着撰人。据「纪载汇编」本,题签署「吴耿尚孔四王全传」,书口则为「吴耿尚孔四王合传」;著述清平西王吴三桂(并及其孙世蕃)、靖南王耿仲明(并及其子继茂、孙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及其子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

    袁世凯复辟,9月3日,梁启超在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了明确反对称帝的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申报》、《时报》等大报迅速转载,风行一时,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