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十八

明 孙防 编

礼稽命征

运有兴衰教有因革皆稽之乎礼礼也者命之元也故惟礼文质可以征命

礼之动淆也与天地同气四时合信隂阳为符日月为明上下和洽则物兽如其性命

天子祭天地宗庙六宗五岳得其宜则五谷丰雷雨时至四夷贡物青曰黄马黄龙翔黄雀集

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夏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

夏无大祖宗禹而已则五庙殷人祖契而宗汤则六庙周尊后稷宗文王武王则七庙自夏及周少不减五多不过七

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以衣服想见其容色三日齐思亲志意相见所好意喜然后入庙

按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杜佑通典引郑云周制七庙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并而七王肃云尊者尊统于上故天子七庙其有殊功异德非太祖而不毁不在七庙之数其礼与太祖同则文武之庙是也

及考韦元成庙制图云王者始受命诸侯始卦之君皆为太祖以下五世而迭毁毁庙之主蔵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

又刘歆宗无数图曰七者其正法数者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茍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殷有三宗朱子以歆说为是此后世因而为九庙也其曰祫禘者王制郑注云天子诸侯之丧毕合先君之主于祖庙而祭之谓之祫后因以为常天子先祫而后时祭诸侯先时祭而后祫故公羊传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通考云马融谓嵗祫及坛墠禘及郊宗石室郑谓祫则毁主未毁主合祭于太祖禘则推大王王季以上迁主祭于后稷之庙文武以下若穆之迁主则祭于文王之庙昭之迁主则祭于武王之庙何休谓祫祭不及功臣禘则功臣皆祭及论禘祫之嵗月则皆援公羊五年再殷祭之说为据谓三年一祫五年再祫犹天道三嵗一闰五嵗再闰也

礼记正义云祫即禘也取其序昭穆谓之禘取其合集羣祖谓之祫近谓得之矣 然禘之义又与蒸尝异者

通考云有虞氏四时之祭名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礿禘阳义也尝烝隂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隂之盛也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田色发秋政顺隂义也故王制曰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

天命以黒故夏有珪天命以白故殷有白狼衔钩天命以赤故周有赤雀衔书

三皇三正伏羲建寅神农建丑黄帝建子至禹建寅宗伏羲商建丑宗神农周建子宗黄帝所谓正朔三而改也

天有三统物有三变故正色有三天有三生三死故土有三王王特一生死 周以至动殷以萌夏以牙按礼记疏云建子之月为正者谓之天统以天之阳气始生于下物得阳气微稍动变故为天统建丑之月为地统者以其物已吐牙不为天气始动物又未出不得为人所施功唯在地中含养萌芽故为地统建寅之月为人统者以其物出于地人功当须修理故谓之人统统者本也谓天地人之本也

天子三公诸侯皆以三帛以荐玉【宋注其殷礼三帛谓朱白苍象三正也其五帝之礼荐玉用一色之帛】 三帛者髙阳氏之后用赤缯髙卒氏之后用黒缯其余用白缯【其余谓尧舜之后也】 舜以十一月为正尚赤尧以十二月为正尚白髙辛氏以十二月为正尚黒髙阳氏以十一月为正尚赤少昊以十二月为正尚白黄帝以十三月为正尚黒神农以十一月为正尚赤女娲以十二月为正尚白伏羲以上未有闻焉按礼记疏易说卦云帝出乎震则伏羲也建寅之月又木之始其三正当从伏羲以下又文质再而复者文质法天地质法天文法地周文法地而为天正殷质法天而为地正者正朔文质不相须各自为义也

天子之旗九仞十二旒曳地【旗者旌旗也所以别尊卑序贵贱也】诸侯七仞九旒齐轸【轸车后横木也诸侯之旗齐于轸】卿大夫五仞五旒齐较士三仞三旒齐首【首头也】

天子饭以珠含以玉诸侯饭以珠含以璧卿大夫饭以珠含以贝

天子坟髙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栢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栁

祭天犊角茧栗社稷牛角握六宗五岳四渎之牛角尺执圭天子纯玉尺二寸公侯九寸四玉一石伯子男三玉二石

按白虎通引礼记王度曰玉者有象君之德燥不轻湿不重薄不浇亷不伤疵不掩是以人君宝之五玉者各何施盖以为璜以征召璧以聘问璋以发兵珪以信质琮以起土功之事也

周礼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蔵瑑圭璋璧琮缫皆二采一就以頫聘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祼圭有瓉以肆先王以祼賔客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赠賔客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珍圭以征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璧羡以起度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谷圭以和难以聘女琬圭以治德以结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大祭祀大旅凡賔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大丧共饭玉含玉凡玉器出则共奉之【又】大宗伯之职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春取榆栁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注云榆栁青故春用之枣杏赤故夏用之桑柘黄故季夏用之柞楢白故秋用之槐檀黒故冬用之】

古者以五灵配五方龙木也凤火也麟土也白虎金也神水也其五行之序则木爇生火火灺生土土卝生金金漻生水水液生木五者修其毋则致其子水官修龙至木官修凤至火官修麟至土官修白虎至金官修神至故曰视明礼修麒麟来游思睿信立白虎驯扰言从文成而神在沼聴聪正知而名川出龙貌恭体仁凤凰鸣桐

王者刑杀当罪赏赐当功得礼之仪则醴泉出

按瑞应图王者理讼得所醴泉出于京师有仙人以爵酌之又曰泉色白自出山泽得礼制则泽之白泉出饮之长寿

王者得礼之宜则宗庙生祥木

按祥木亦无定名然瑞应图有木数种王者德化洽八方合为一家则木连理王者嫡庶有序男女有别则賔连濶达生于房室平露者如盖生于庭似四方之政王者不私人以官则四方之政平其国不平则随方而倾

王者得礼之制则泽谷之中乃生白石生赤木生白玉王者君臣父子夫妻尊卑有别则白石生于泽按宋志璧流离王者不隠过则至玉英者五常并修则见

外内之制各得其所四方之事无有畜滞则麒麟游囿六畜繁多天苑有德星应

按晋志天苑十六星昴毕南天子之苑囿养兽之所也苑南十三星曰天园植菓菜之所也

出号施令叶民心制礼作乐得天意则景星见草木有益于人者长以养民 出号令合民心则祥风至按白虎通景星者大星也月或不见景星常见可以夜作有益于人民也

瑞应图曰景星者天醒也状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王者不私人则见

得礼之制泽谷之中有赤乌白玉赤蛇赤龙赤木白泉生出饮酌之使寿长

按宋志赤乌斗殒精王者孝行溢则见

祭五岳四渎得其宜则黄雀见

按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神可得而序也于是自殽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曰太室太室嵩髙也恒山泰山防稽湘山水曰济曰淮春以脯酒为嵗祠因泮冻秋涸冻冬赛祷祀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薄山者襄山也岳山岐山呉岳鸿冢渎山渎山蜀之汶山也水曰河祠临晋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亦春秋泮涸祷赛而四大冢鸿岐呉岳皆有尝禾陈宝节来祠其河加有尝醪唯雍四畤上帝为尊其光景动人民唯陈宝云

五经通义礼日出于南门外礼月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礼风伯雨师于东门外礼各即其位也

文王见礼壊乐崩道无主故设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按礼记外吉礼者祭祀郊庙社稷之事是也起自神农氏始教民种谷礼始于饮食吹苇籥击土鼓以迎田祖致敬鬼神祭皆用乐凶礼者丧纪之说年谷不登大夫去国之事也賔礼者贡献朝聘之事也军礼者始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嘉礼者好防之事也起自伏羲以俪皮焉始制嫁娶其后有冠乡饮酒乡射食耆老王燕族人之事是也但前代象天其礼质而畧后代法地其事烦而文唐虞之际五礼明备周公所制文物极矣

起于太素十一月阏逢之月嵗在摄提格之纪是云作乐制礼

按续汉书黄帝命大挠正甲子探五行之情而定之纳音风后释之以致其用而三命行矣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于下经纬歴数然后天步有常而不倍命容成作盖天综六术以定气象问于臾蓲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对曰天以六节地以五制周天气者六期为备终地气者五嵗为周五六合者嵗三十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六十嵗千四百四十气为一周大过不及斯以见矣乃因五量治五气起消息察发敛以作调歴嵗纪甲寅日纪甲子立政爻以配气致褈爻以抵日而时节定是嵗己酉朔旦南至而获神策得宝鼎冕侯问于容蓲容蓲对曰是谓得天之纪终而复始爰兴封禅迎日推策造十六神歴积邪分以致闰配甲子而设蔀嵗七十六以为纪纪二十而蔀首定之原名握先率二十而冬至复朔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而策定然后时恵而辰从

孔子谓子夏曰鸜鹆至非中国之禽也

按左传有鸜鹆来巢书所无也师已曰异哉吾闻文武之世童謡有之曰鸜之鹆之公出辱之鸜鹆之羽公在外野【叶暑】往馈之马【叶牡】鸜鹆跦跦【叶周】公在干侯征褰与鸜鹆之巢逺哉遥遥裯父丧劳宋父以骄鸜鹆鸜鹆往歌来哭童謡有是今鸜鹆来巢其将及乎【跦跦跳貌褰袴也襦短衣】

夫子坟方一里弟子各以四方竒木来植之

按述异记曲阜县南十里有孔子春秋台曲阜古城有顔回墓墓上有石楠树二株可三四十围土人云顔回手植

古微书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十八 十八之三·孔颖达
  旗帜第六十九·墨子
  五行對第三十八·苏舆
  古文孝经【宋本】·孔安国
  卷三·沈棐
  春秋辨义卷六·卓尔康
  卷十四·夏僎
  提要·陈则通
  卷首·朱鹤龄
  为学·魏裔介
  诗说·顾镇
  经验与思维·钱穆
  卷四·佚名
  印度之佛教附录:说无我·梁启超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三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菊潭诗集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人居华亭白鹤邨诗名借甚吴中有老儒靡先生记问该洽惟信客吴遇诸涂叩以近诗因诵伤春一首靡先生屈膝下拜曰子谪仙人也老夫虽欲

  • 卷二百六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四菌类【附石耳】七言古【附长短句】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宋】黄庭坚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颖川水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竹萌粉饵相

  • 卷四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上已类四言古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防 【晋】张 华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纎条被緑翠华含英其二于皇我后钦若昊干顺时省物言观中园

  • 列传第四十三·刘昫

    ○娄师德 王孝杰 唐休璟 张仁愿 薛讷 王晙 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也。弱冠,进士擢第,授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奇其才,尝谓之曰:“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上元初,累补监察御史。属吐蕃犯塞,募猛士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八·汪楫

      崇禎五年四月   ○崇禎五年四月   五年壬申四月戊辰朔孟夏帝親享太廟   太子太傅禮部尚書黃汝良上言天之立君以為民也人君敬天孰有先於恤民者顧四海九州無非皇上赤子無不藉皇上生全惟是窮簷蔀屋之情狀祁

  • 卷一百七十三 皇祐四年(壬辰,1052)·李焘

      起仁宗皇祐四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乙巳,如京使趙瑜為京西鈐轄,專管勾捉賊。   出內藏庫錢三十萬緡、絹十萬匹,下河北助糴軍糧。至和元年八月可考。   丙午,命知桂州余靖經制廣南東、西路盜賊。時諫官賈

  • 卷末 叙论三·王夫之

      论史者有二弊焉:放于道而非道之中,依于法而非法之审,褒其所不待褒,而君子不以为荣,贬其所不胜贬,而奸邪顾以为笑,此既浅中无当之失矣;乃其为弊,尚无伤于教、无贼于民也。抑有纤曲嵬琐之说出焉,谋尚其诈,谏尚其谲,徼功而行险,干

  •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佚名

    【提要】 和东周一样,西周在战国时早已式微。弱国、弱者在世界上生存,就要有更多的智慧。很多出身贫寒的孩子,过早地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中应付、拼搏和奋争,所以具有出众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智慧。穷则思变,让我们看看弱者

  • 237.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林汉达

    明王朝政治越来越腐败,边防也越来越松弛,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趁机扩大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它的领袖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家庭。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建州女真的贵

  • 广至德章第十三·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说明“至德”的意义。【原文】子曰:“君子之教以孝(1),非家至而日见之也(2)。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3)。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4),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 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者晏子对以田氏第十五·晏婴

    景公与晏子立曲潢之上,望见齐国,问晏子曰:“后世孰将践有齐国者乎?”晏子对曰:“非贱臣之所敢议也。”公曰:“胡必然也?得者无失,则虞、夏常存矣。”晏子对曰:“臣闻见不足以知之者,智也;先言而后当者,惠也。夫智与惠,君子之事,臣奚

  • 卷四十五·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五宋 魏了翁 撰特牲馈食礼二自此主人主妇及祝佐食陈隂厌主人及祝升祝先入主人从西面于户内释曰自此尽稽首论主人主妇及祝与佐食陈设隂厌之事云主人从西面于户内注引少牢者证主人户内西面

  • 卷二十二·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二  宋 时澜 撰召诰第十四     周书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丰者旧都宗周之地也洛邑之宅一以道里之均受四方之朝防一以迁有商之民一以定

  • 照明品第十·佚名

    佛言:於般若波罗蜜中。多有起魔因缘者至使得断。须菩提白佛言:如天中天所说,若有菩萨多有危害。所以者何。用极大尊为难得故至使有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天中天。多有起因缘者,及新学发意者所知甚少。其心不入大法。亦不讽

  • 毗婆尸佛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言。时毗婆尸佛既成道已。即作是念。我于何处先应说法利益有情。谛观思惟。满度摩王所都大城。人民炽盛机缘纯熟。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

  •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在睹史多天。与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菩萨共会一处。时有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天。所谓娑多拟哩呬摩嚩多难你枳湿嚩啰摩诃迦攞摩醯湿嚩啰吠惹演多那罗延等。

  • 劝流通观音持验引·周克复

    经典所在。流通即属善缘。福报无量。故语云。能以大乘法传一人者。当十善。传十人者。当百善。传大贵人.大豪杰.大力量者。当千善。重刊广布者。当万善。况净土法门。超出生死轮回。永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是劝一人

  • 汉武帝外传·佚名

    汉武帝外传,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东晋南北朝道士所作。原为《汉武帝内传》之续篇,唐初《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书已引其文。《正统道藏》本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洞真部记传类。书中记述东方朔、拳夫人(即钩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