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势胜学译文

不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势,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形式有变,而不能及时察觉,一定会失败。

考察一个人的智慧,不如考察他的发展趋势,相信一个人的言辞,不如审视他的内心。人若没有见识,就不会保持明智。君子的发展趋势,虽有滞碍但不会沉沦,小人的发展趋势,即使强大终究必会失败,心里不生恶念,前途就会充满希望。

不明朗的形势,不可以主观臆断,非常明显的形势,不可以违拗它。没有声势就谈不上尊贵,没有智慧就谈不上通达事理。逼迫人不能依靠蛮力,取悦人一定要委婉表达。

受命于天,他人就难以和自己相比了,向贤人求助,他人就难以毁谤了。加强自身的修养,就难以被他人迷惑了。

侍奉上司不要凭借自己的势力,驱使众人不要一味仁慈。若使内心纯洁,就不要采取宽恕自己的态度。

对亲人不可说疏远的话,要保持忍让,对不亲近的人不可说心里话,要特别谨慎小心。

富贵与贫贱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权势和地位。使用权利的人尊贵,使用奸计的人卑贱。

有了权势不能欺凌百姓,百姓敬畏的是公正廉洁,有了权势不能怠慢读书人,读书人敬畏的是正直无欺。有了权势不能背弃朋友,朋友敬畏的是情感如一。

下属不敬重上司,上司一定是有过失的,上司不猜疑下属,下属一定要保持恭顺。不轻易使用权势,这才是真正的权势。

没有外在的形势,没有失策疏漏,这是权势达到顶峰的标志。

没有仁德之念,没有名望之求,这是人的原始心态。

天生的缺陷,依靠自身的努力难以改变,人生的智慧,任何人都难以舍弃,自然的天命,个人的力量难以违背。

向强者借势,奉承他不可以厌烦,向弱者借势,给予不可以吝啬,使他人满足,自己才会如意。

君子同情弱者,不会减损他的品德,小人依靠弱者,并不会增加他的威风,岁月变化,真情不可以改变,环境变了,心思意念却不可以放纵。

上天造就时势,时势造就豪杰,人成就事业,事业成就人的名望。

奸诈的人不能主导形势,要讨伐他的罪过,怯懦成就不了大势,要攻击他的弱处,凶恶不会增长势力,要躲避他的锋芒。

善良的人不会抱怨形势恶劣,他们只会费劲心思去努力,不善良的人不做善事,他们吝惜自己的力气。观察人的作为就知道他的结果如何了。

不固守一种看法,才可以规避风险,不计较仇怨,才可以谋划大事。

权势,能给人带来利益,人们多是世俗的。

世道不公平,人们才会依附他人,上司多是虚伪的,下属才会献媚。

正义得不到伸张,情谊才会遭人轻视。

地位低的人侍奉地位高的人,不要参与机密大事,心怀怨恨的人做凶险的事,有德行的人应该远远避开。依附之人不要固定在一个人身上,这样祸患就可以减少了。

君子自己努力向上,他们只担心不能自立,小人自己轻视自己,他们只担心没有依靠。

没有思想就没有获得,没有谋略就不会成功。

穷困久了就会产生恨意。如此感表才能振作,困厄多了就会催生智谋,如此性情才会平和,没有困厄的经历,后来是要补上的。

地位低的人无人扶持,一定要依仗地位高的人,读书人不知谦逊,一定要顺应习俗,勇敢的人无所畏惧,一定要抑制过激的情绪。

严守礼节不能求取权势,礼节使人受到束缚,爱好急躁不能求取功名,急躁使人心绪纷乱。

先有道德的缺失,后有势力的消亡。先有思想的变化,后有不良的行为。

用好人能建立功业,用不好的人能导致恶果,好的想法使人平安,坏的想法使人遭恶,用邪恶来对抗正义一定会灭亡。

地位低的人不可以轻视,珍贵的物品不可以重视,远处的神灵不可以疏远。

势力有终了的时候,要早做准备,人都是经历苦难的,精神不能崩溃。

猜你喜欢
  周书·康诰·佚名
  文公·孔子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郑玄
  骨相篇第十一·王充
  ●酬德鉴第十一(三十四案)·徐谦
  春秋春王正月考辨疑·张以宁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七章 无私·林语堂
  卷十一·叶梦得
  卷十六·江永
  目录·吕祖谦
  三十一、赵州勘婆·慧开
  佛说解夏经·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一卷·宝亮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氏·唐圭璋

      杨氏女,嫁罗姓,螺川(江西吉安)人。景炎元年(1276),为敌所掠。   沁园春   题樟镇清江桥和无闻翁   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   满庭芳   题樟镇清江桥和无闻翁   错应谁铸。

  • 第一折·李文蔚

    (冲末扮燕大、搽旦扮王腊梅、外扮燕二同上)(燕大诗云)耕牛无宿料,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小可汴梁人氏,唤做燕和,嫡亲的三口儿家属。浑家王腊梅,元不是我自小里的儿女夫妻,他是我后娶的。兄弟是燕顺,生的须发

  • 白莲集卷五·齐己

    唐 释齐已 撰寄仰山光味长者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隂下来虽有路归去毎无心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经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贻庐岳陈沆秀才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莫虑捜贤僻征君旧此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八·黄昇

    宋词鲁逸仲词意婉丽,似万俟雅言南浦旅怀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

  • 卷八百三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二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给孤园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

  • 列传第三 晋荡公护 叱罗协 冯迁·令狐德棻

    晋荡公护字萨保,太祖之兄邵惠公颢少子也。幼方正有志度,特为德皇帝所爱,异与诸兄。年十一,惠公薨,隋诸父在葛荣军中。容败,迁晋阳。太祖之入关也,护以年小不从。普泰初,自晋阳至平凉,时年十七。太祖诸子并幼,遂委护以家务,内外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年四月庚寅朔孟夏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以苏松常镇四府灾所属应解凤阳淮安滁州等仓粮蠲免带徵有差○遣宁远伯李成梁督选宣大山西兵往宁夏从御史梅国桢涂杰荐也复以兵部尚书石星言起原任副使蔡可贤及解饷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

  • 元胄传·魏徵

    元胄是河南洛陽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氵仆陽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

  • 毛修之传·李延寿

    毛修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祖上四代为晋朝官员。刘裕平定关中后,留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任命毛修之为司马。后来刘义真战败,毛修之沦没于统万。太武帝平定赫连昌时得到了他。让他统领吴兵,因为战功官拜吴兵将军。 毛修

  •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880)·司马光

    唐纪七十 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公元880年) [1]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荣作乱,剽掠坊市俱空。 [1]十一月,唐河中都虞侯王重荣兴兵作乱,四乱抢劫,河中坊市被抢夺一空。 [2]宿州刺史刘汉宏怨朝廷赏薄,甲寅,以汉宏为浙东观察使。 [

  • 論衡校釋卷第十八·黄晖

      自然篇   盼遂案:篇末云:「天地安能為氣變?然則氣變之見,殆自然也。變自見,色自發,占候之家,因以言也。」   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此義亦見物勢篇。萬物之生,含血之類,知飢知寒。見五穀可食,取而食之;見

  • 卷一百八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二日本山井  物观 撰论语第七子路第十三考异古本经则民无所错手足错作措足利本同 曰吾不如老圃曰上有子字足利本同 小人哉樊须也无也字一本同今本 鲁卫之政兄弟也无也

  • 号众种类品第十三·佚名

    佛告族姓子。如来悉知世间众类若干种形不可计身。云何知之。其身所为积於罪。如来悉知。若以其身积累功德。如来悉知。若以其身种于秽恶。致无拥护不获济界。如来悉知。又如来者悉知境界眼界色界眼色识界。了其本末根

  •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

  • 宗镜录卷第八·延寿

    夫无性理同。是何宗摄。答。法性宗摄。如古师云。法性有体。是法相宗义。事上无体。是法性宗义。问。若一切法实无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断见。答。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无性故。诸缘并立。于无性中。有无俱不可

  • 卷第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明法品第十八 此品来意者。前明当位所成之德。今明趣后胜进之行。又前明发心之胜德。今辨所

  • 卷第一(帝年上周秦)·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隋 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卷第一(帝年上周秦)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帝年上者。述身毒国如来托生。当此真丹姬周时也。年代寖远人世参差。指而言之亟迷前后。今先上编甲子纮络古今。下缵帝年纲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