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解夏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五百苾刍众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唯一苾刍现居学位。世尊已为授记。见法得法当证满果。

尔时世尊安居既满。当解夏时。于十五日与苾刍众敷座而坐。会众坐已。是时佛告苾刍众言。我今已得梵行寂静。是最后身。以无上乐断除诸病。我之弟子了知诸法皆已通达。是故我今说解夏法。诸苾刍众。我于夏中所有身口意业。汝等可忍。

是时尊者舍利弗闻佛语已。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我今已得梵行寂静。乃至身口意业可忍者。我等知。佛身口意业无诸过失。我等苾刍今无可忍。于意云何。我佛世尊难调者能调。无止息者善为止息。无安隐者而善安慰。未寂静者令得寂静。如来善了正道。善说正道。开示正道。乃至我等乐声闻菩提者。佛为善说。令声闻等如理修行而证圣果。是故我等于佛世尊身口意法而无可忍。

尔时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对佛身口意业所有不善求佛可忍。

佛告舍利弗。汝今所有身口意业我当忍可。于意云何。汝舍利弗。具戒多闻少欲知足。断诸烦恼。发大精进。安住正念。具等引慧。闻慧。捷慧。利慧。出离慧。了达慧。广大清净慧。甚深慧。无等慧。具大慧宝。未见者令见。未调伏者。令得调伏。未闻法者而为说法。具嗔恚者而令欢喜能为四众说法无倦。譬如金轮王子。而受灌顶继绍王位依法而治。汝舍利弗。亦复如是。为我之子。受灌顶法绍法王位。如我所转无上法轮。如我漏尽证得解脱。是故汝舍利弗。所有三业我今忍可。时舍利弗闻佛忍可。投诚礼谢。复白佛言。世尊。如佛为我忍可三业。于此会中五百苾刍。身口意业所有不善。唯愿世尊。亦如是忍。佛告舍利弗。五百苾刍所有三业我亦可忍。于意云何。此五百苾刍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唯一苾刍现居学位。而此苾刍我已授记。见法得法当证满果。舍利弗。是故我于五百苾刍所有三业皆悉可忍。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我与五百苾刍众等。所有三业佛已可忍。我今有疑。当复启请。愿佛世尊。为我分别世尊。此五百苾刍中几苾刍得三明法。复几苾刍得俱解脱。复几苾刍得慧解脱。

佛告舍利弗。此五百苾刍中。九十苾刍得三明法。九十苾刍得俱解脱。余者苾刍得慧解脱。舍利弗。如是苾刍尽诸烦恼皆住真实。尔时会中有一尊者。名嚩拟舍。作如是念。我今对佛苾刍众前。以解夏伽陀伸于赞叹。是时尊者嚩拟舍。作是念已。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肃。说伽陀曰。

解夏十五日清净行律仪

五百苾刍众悉断烦恼缚

皆尽诸漏法而证圣果位

内寂外善调解脱而离有

尽生死边际所作皆已办

无明我慢结断尽无有余

我佛最上尊断诸邪念法

及断有漏法善除爱病苦

爱灭不复生离取大师子

尽诸有怖畏唯我佛世尊

譬如金轮王千子常围绕

善治四天下调伏四海边

又如战得胜为最上调御

声闻得三明离死法亦然

佛子皆如是证灭不复生

我今礼法王无上大日尊

是时嚩拟舍苾刍。说此伽陀已复还本座。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诸苾刍。闻佛宣说解夏之法。心生快利踊跃欢喜。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肇论新疏卷下·文才
  譬喻品第四·佚名
  云卧纪谭目录·晓莹
  卷第十·霁仑超永
  明觉禅师祖英集卷第五·重显
  第三品 普行者品·佚名
  浮石禪師語錄卷四·通贤
   第九十八則 天平行腳·胡兰成
  卷之六·佚名
  第十四 布沙罗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四·唐慧琳
  卷之七·佚名
  贤劫经卷第八·佚名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幕·老舍

    时间 一九○○年初,下午。地点 京西某县县城外,农民高家。人物 高菊香 高永义 冯铁匠 牛大海 丁双喜 田富贵高永福 高大嫂 高秀才 赵大娘 夜猫子〔幕启:屋中一切简陋,但很干净。大炕上摆着一只新而不体面的箱

  • 卷五·王建

    钦定四库全书 王司马集卷五 唐 王建 撰 赠王枢密【一作中贵王枢密守澄宗姓也】 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一作立】春宫见小时脱下御衣先赐着进来龙马每【一作便】教骑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一作庭】出殿迟自【一作

  • 越绝卷第十二·袁康

      越绝内经九术第十四   昔者,越王句践问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

  • 卷一·李斗

    ◎草河录上扬州御道自北桥始。乾隆辛未、丁丑、壬午、乙酉、庚子、甲辰,上六巡江、浙,江南总督恭纪典章,泐之成书,谨名《南巡盛典》。内载向导统领努三、兆惠奏自直隶厂登舟,过淮安府,阅看高邮东地南关、车络坝等处河道堤工

  • 御制读萧望之传·班固

    御制读萧望之传东海有钜儒治经修素履露索不肯听抱关为禄仕宣庙向闻名对筞称进止一岁乃三迁何以酬知己雅意本在朝平原辞刾史冯翊复移病谕意事方视虽曰不要君其孰信乎此义利抗明辨而胡自擅使大闲固未踰小节讵尽美恭显方

  • 张彦泽传·欧阳修

    张彦泽,他的祖先是突厥部落的人,后来迁移到阴山居住,又迁移到太原居住。彦泽这个人勇猛骠悍,生性残忍,眼珠是黄色的而且晚上有光泽,回头看人时像凶猛的野兽。因为善于射箭被任命为骑将,几次跟着庄宗、明宗出外作战攻伐。与晋

  • 二年·佚名

    (戊戌)二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親行朔祭于孝明殿。○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寡人承艱大之業,夙夜祗懼,不遑寧處,恐負宗社之托。臨御以來,雖有一二絲綸之宣示朝著,頒諭國中者,而見者視之以循常,聽者歸之於應文,言愈

  •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戴德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寍;由己为贤

  • 张子抄释卷四·吕柟

    明 吕柟 撰理窟学大原第七学者且须观礼盖礼者滋养人德性又使人有常业守得定又可学便可行又可集得义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严正刚大必须得礼上下达集义者克已也【释此亦内外交养之功】书多阅而好

  • 第四章 22·辜鸿铭

    子曰:“古者 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辜讲孔子说:“老年人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为害怕言行不相符。”

  • 卷四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四考工记之五车人之事正义赵氏溥曰车人造车其事不一而足故以事名之如画缋之事案既有舆人复设车人又不以类相从次於輈人之後何也兵车田车国事所用自五

  • 卷十七·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七   宋 吕祖谦 撰昭公晋顷公卒八月葬郑游吉吊且送葬【三十年】晋顷公之丧郑游吉吊且送葬以一人兼二人之职晋人所以责之当时观子太叔对尚见得先王之制士吊大夫送葬这个三代典制天子须加

  • 大乘玄论 第一卷·吉藏

    大乘玄论 第一卷胡吉藏撰二谛义有十重第一标大意 第二释名 第三立名 第四有无 第五二谛体 第六中道 第七相即 第八摄法 第九辨教 第十同异二谛者。盖是言教之通诠。相待之假称。虚寂之妙实。穷中道之

  • 恐怖谷·柯南·道尔

    《恐怖谷》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系列小说当中较著名的一部。伯尔斯通庄园的主人不幸惨遭杀害,死状奇惨无比,头颅几乎被枪击得粉碎,四周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尸体旁边留有卡片,上面潦草地写

  • 雍正畿辅通志·李卫

    河北地方志。清李卫等修,陈仪等纂。一百二十卷。卫字又玠,砀山(今属安徽)人。识字不多,纳资为户部郎,雍正时官至直隶总督。仪有《陈学士文钞》已著录。旧称京都附近为畿辅,清代为直隶省三别称,包括北京周围县境、天津

  • 疑狱集·和凝

    共四卷,为,五代后晋人和凝、和父子编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案例选编。书中收集了历代各种疑难案例百余则,如“御史奏状”、“李崇还儿”、“丙吉辨影”、“黄霸戮乱”、“严遵壁听”、“赵和籍产”、“若水留狱”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全称《后续五虎将平南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又名《后宋回龙传》,八卷三十五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最早刊刻为清嘉庆二十五年二友堂和素心堂刊本,此后尚有道光二十年坊刊小本,四美堂、维经堂

  • 采石瓜洲记·蹇驹

    绍兴辛巳,金人渝盟。先是,遣使贺大中节,登对出悖语要将相大臣,乞割两淮襄汉之地。朝廷骇愕。上命宰相就都堂宣其悖语,侍从台谏备边之策。宰相又宣圣语:"今日更不问和与守,只问战当如何?"金已提兵驻汝州之温汤,示渡江汉,从上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