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三十二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二

贯休

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

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给孤园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水石香多白猨猱老不啼空余忍辱草相对色萋萋远礼清凉寺寻真似善才身心无所得日月不将来白叠还图象沧溟亦泛杯唐人亦何幸处处觉花开涂足油应尽乾陀帔半隳辟支迦状貌刹利帝家儿结印魔应哭游心圣不知深嗟头已白不得远相随送迎经几国多化帝王心电激青莲目环垂紫磨金眉根霜入细梵夹蠧难侵必似陀波利他年不可寻

经普化禅师影院

大一今何处登堂似昔时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影

束龙神在门荒桐竹衰谁云续僧史别位着吾师

秋寄李频使君二首

为郎须塞诏当路亦驱驱贵不因人得清还似句无烧烟连野白山药拶阶枯想得徵黄诏如今巳在途务简趣难陪清吟共绿苔叶和秋蚁落僧带野香【一作风】来留客朝尝酒忧民夜画灰终期冒风雪江上见宗雷

上东林和尚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道只传伊字诗多笑碧云应怜门下客余力亦为文

江边道士

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药罏生紫气肌肉似红银酒酽竹屋斓符收山鬼仁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送僧之湖外

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惟擎一铁鉢旧亦讲金刚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怀谬独一

常忆兰陵子瓌奇皴渴才思还如我苦时不为伊来岳霞猱掷雪湖月浪翻杯未闻沾寸禄此事亦堪哀

送庐山衲僧

飞锡下崆?清高世少双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痝

寄西山胡汾吴樵

带经锄陇者何止手胼胝觅句句句好慙予筋力衰云塠临案冷鹿队过门迟相忆空回首江头日暮时

休粮僧

不食更何忧【一作求】自由中【一作终】自由身轻嫌衲重天旱为民愁应【一作供】器谁将去生台【一作灵】蚁不游会须传此术相共【一作去】老山丘

送杜使君朝觐【第十六句缺一字】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路遥山不少江静思无穷花舸冲烟湿朱衣照浪红援毫两岸晓欹枕满旗风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从兹林下客应 代天功

送人之岭外

见说还南去迢迢有侣无时危须早转亲老莫他图小店虵羮黑空山象粪枯三闾遗庙在为我一呜呼

题宏式和尚院兼呈杜使君

二雅兼二密愔愔只自怡腊高云屐朽貌古画师疑壍蚁缘金锡罏烟惹雪眉仍闻有新作只是寄相思【一作邱迟】

湖头别墅三首

梨栗鸟啾啾高歌若自由人谁知此意旧业在湖头饥鼠掀【一作欢】菱殻新蝉避栗皱不知江海上戈甲几时休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更无他事出只有衲僧来壍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可怜门外路日日起尘埃南北如仙境东西似画图园飞青啄木檐挂白蜘蛛邻叟敎修废牛童与纳租寄言来往客不用问荣枯

三峡闻猨

历历数声猨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闻知闻赴成都辟请

文翁还化蜀帟幕列鵷鸾饮水临人易烧山觅士难锦机花正合椶蕈火初乾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

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

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学徒梧有凤律藏目无牛茗滑香黏齿钟清雪滴楼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

秋末长兴寺作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絶尘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朓语寺额葛洪书【晋道士葛洪与灵隐寺书额了去至今在】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疎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送人归夏口

鴈鴈叶纷纷行人岂易闻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貌不长如玉人生只似云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

送新罗僧归本国

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想得还乡後多应着紫衣

避寇入银山

草草穿银峡崎岖路未谙傍山为店戍永日绕溪潭烧地生芚蕨人家煮伪蚕翻如归旧隐步步入烟岚

闻友人驾前及第

见心知命好一别隔烟波世乱无全士君方掇大科早随銮辂转莫恋蜀山多必贡安时策忠言柰尔何避地毘陵上王慥使君【时黄贼陷东阳公避地於浙右】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遥圣威无远近吾道太孤标辛苦苏氓俗端贞荅盛朝气高吞海岳贫甚似渔樵庾亮风流澹刘宽政事超清须遭贵遇隐巳被谁招栗坞修禅寺仙香寄石桥风雷巡稼穑鱼鸟合歌謡视事私终杀忧民态亦雕道高无不及恩甚固难消大寇山难隔孤城数合烧烽烟终日起汤沐用心燋勇义排千阵诛锄拟一朝誓盟违日月【时贼伪降盟书终背】旌斾过寒潮古驿江云入荒宫海雨飘仙松添瘦碧天骥减丰臕似在陈兼卫终为宋与姚已观云似鹿即报首皆枭尽愿回清镜重希在此条应怜千万户祷祝向唐尧

送崔尚书朝觐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与申一麾歌政正三相贺仁人叵似卢怀慎全如邵信臣澄渟消宿蠧煦爱剧阳春对客烟花拆焚香渥泽新徵黄还有自【令弟相公号当公遂避贤路也】挽邓住无因峡水全输洁巫娥却讶神宋均顔未老刘宠骨应贫大醉辞王翦含香望紫宸三峰初有雪万里正无尘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终期仙掌下香火一相亲

寒夜有怀同志

永夜殊不寐怀君正寂寥疎钟寒徧郭微雪静鸣条南省鴈孤下西林鹤屡招终当谢时去与子住山椒

寄新定桂雍

独自住乌龙应怜是衲僧句须人未道君此事偏能坞湿云埋观溪寒月照【一作在】罾相思不可见江上立腾腾

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

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干霄亭晩望怀王棨侍郎

霜打汀岛赤孤烟生池塘清吟倚大树瑶草何馨香久别青云士常思白石房谁能共归去流水似鸣璫

海边见罗邺

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命通须有日天未丧斯文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

送僧之东都

之子之东洛囊中有偈新红尘谁不入独鹤自难亲定鼎门连岳黄河冻过春凭师将远意说似社中人

送于兢补阙赴京

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送郑凖赴举

两河兵火後西笑见吾曹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赁居槐拶【一作陟】屋行卷雪埋袍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寄拄杖上王使君

拄杖邻【一作林】僧与殊常不可名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惟宜高处着将寄谢宣城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崖仙棺出江垠毒草分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才大终难住东浮景渐暄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宿雾开花坞春潮入苎村预思秋荐後一鹗出乾坤

寄乌龙山贾泰处士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题大安寺通禅师院

应行诸岳徧象屣半无纲一法寻常说此机仍未忘窗闲藤影老衲厚瀑?荒寄语迷津者来兹问不妨

春晩寄卢使君

满郭春如画空堂心自澄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氷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铁鉢年多赤麻衣带毳斑只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别东林僧【第三句缺二字】

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芙蓉道人坐处】自怜  在子莫苦相留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裵回不能去房在好峰头

避地寄高蟾

荒寺雨微微空堂独掩扉高吟多忤俗此貌若为饥旅梦遭鸿唤家山被贼围空余老莱子相见独依依

怀武夷山禅师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

秋末闲居作

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赠许徵君

昼公友秦系来往踏溪云如今又到我还爱许徵君落花鸟衔来永日香氤氲终期将尔曹归去麋鹿羣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偶作因怀大同道友

蛮木叶不落微吟漳水滨二毛空有雪万事不如人壍水平芳草山花落净巾天童好真伴何日更相亲

边上行

黑松【一作白榆】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江西再逢周琏

六七年不见相逢鬓巳苍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但令吾道在晩达亦何妨

登鄱阳寺阁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终斆於陵子吴山有绿薇

秋晩野居

僻居人不到吾道本来孤山色园中有诗魔象外无霜禾连岛赤烟草倚桥枯何必求深隐门前似画图

酬杜使君见寄

轧轧复轧轧更深门未关心疼无所得诗债若为还露洒一鹤睡钟余万象闲慙将此时意明日寄东山

湖上作

我竟胡为者唠唠但爱吟身中多病在湖上住年深山溜穿苔壁风钟度雪林近来心更苦谁复是知音

送僧归天台寺

天台四絶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十【一作拾】得嗔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一作德】有邻【天台国清寺有拾得花巾即波罗巾也】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五十·彭定求
  王雱·唐圭璋
  第三十一回 奖功臣并赐良姻·陈端生
  第六十六回 万种千般历尽悲欢滋味 收场结果无非善恶分明·萧晶玉
  卷459 ·佚名
  卷五十九·陈起
  卷十一·王琦
  提要·朱彝尊
  卷之十·佚名
  卷二十六·曹庭栋
  山谷集补钞·管庭芬
  卷下·杨亿
  卷七十五·陈元龙
  续词余丛话卷二·杨恩寿
  竹素山房诗集附録·吾丘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安国·唐圭璋

      安国字平甫,临川人,王安石之弟。生于天圣八年(1030)。熙宁元年(1068),应茂才异等科入等。赐进士出身,除西京国了教授、崇文院校书。熙宁七年(1074)时,为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坐郑侠事,于八年(1075)初,放归田里。熙宁九年(1076)卒。

  • 第四出 应诏·姚茂良

    【菊花新】〔生上〕赏春宴罢醉颜酡。蜀锦征袍喜暂脱。兵甲洗天河。待一统中原方可。勇出万人敌。威风不可当。功因多难立。身为太平闲。昨日分付两个孩儿教场操演人马。想必回矣。【前腔】〔小生扮岳云上〕少年威武

  • ●词评上卷·沈雄

    ◎唐 五代 宋○李白郑樵通志曰:李白草堂集,白蜀人,草堂在蜀,怀故国也。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为百代词曲之祖。尊前集曰:李白有连理枝,黄锺宫曲。遏云集曰:李白清平乐令应制四首,如禁庭春昼,禁闱秋夜,脍炙人口。杨慎曰:後二首无清

  • 金针诗格·白居易

    [旧题唐] 白居易撰居易元和中,有诗友数十人,爱相酬唱。独得诗之深者刘梦得、元微之,二公尤知其理,时人多以元、刘为先,号曰刘、元、白。故知元、刘之诗,知诗之骨髓,而播在人口,莫非骚、雅者也。梦得相寄云:&ldquo;沉舟侧畔千帆

  •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三·赵尔巽

      徐用仪 许景澄 袁昶 立山 联元   徐用仪,字筱云,浙江海盐人。由副贡生入赀为主事,官刑部。咸丰九年,举顺天乡试。同治初,充军机章京,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累迁鸿胪寺少卿,以忧归。光绪三年,起太仆寺少卿,迁大理寺卿,直

  • 卷之六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纪昀

    刑法略 【五】历代刑制 【明上】历代刑制五○历代刑制五明上△明上明之刑制理刑之官内则有三法司曰刑部曰都察院曰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司纠察大理寺主驳正刑部有十三清吏司治 各布政司刑名而陵卫王府公侯伯府

  • ●弘光实录钞卷一·佚名

    崇祯十七年夏五月庚寅,福王建监国于南京。讳由崧,神宗皇帝之孙也。父常洵,国于雒阳。十六年正月,为流贼所害。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时晋都诸臣议所以立者,兵部尚书史可法,谓: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

  • 卷六十七 易三·黎靖德

      ◎纲领下   △三圣易   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正德"意,如"利贞",是教人利於贞正;"贞吉",是教人贞正则吉。至孔子则说得道理又多。〔闳祖〕道夫录云:"'利贞','贞吉',文王说底,方是教人'随时变易以从道'。"

  • 北宫子仕·子华子

      北宫子将仕于卫,子华子曰:意来,子之所以自事其心者,亦尝有以语我乎?北宫子曰:意未得以卒业也,以是樵苏之弗继,糊其颐颊于人。虽然,谨志其所欲为于善而违其恶也,庶几于完。子华子愀然变乎容,有间,曰:意是何言欤!善奚足愿而恶奚足

  • 三传辨疑卷二·程端学

      隠公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  左氏曰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献可杜氏曰左氏经书曰渝盖传授不同而文或误耳先儒谓之絶其成者以释渝为变也公谷虽以为输而又以堕成言之斯亦未达其义且诸侯或渝变不睦则必起兵交伐奚假使

  • 读诗略记卷二·朱朝瑛

    明 朱朝瑛 撰王以王次卫殊不可据郑氏易之以殿国风亦无所解今从毛传可也焦弱侯云风之与雅体制不同其声风即二南亦系之风其声雅即正月亦系之雅郑氏以五室既卑贬而为风者非也卓去病曰文武之时王盛矣而臣主之曰周召平王

  • 时轮法会设千僧斋上堂·太虚

    ──二十三年在灵隐寺说──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义不可得,说甚么一?试问大众,当云何观?“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以无性故,无少分别,觅毫厘世间法不可

  • 大乘缘生论一卷(圣者郁楞迦造)·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从一生于三  从三转生六  六二二更六  从六亦生六  从六有于三  此三复有三  三复生于四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慧沼

    段食之体。于变坏已有资长摄持方名为食。杂集第五云。有变坏故有变坏者。变坏故即香.味.触体变坏时。变坏者即资持之用 问为正变坏时名食。为长养资持之时方名为食 答资持用时方名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

  • 续灯存稿目录·箬庵通问

    卷首 叙文 小札 凡例卷一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八世天童华禅师法嗣(虎丘隆下) 天童咸杰禅师 光孝善登禅师 南书记 侍郎李浩居士 教授严康朝居士教忠光禅师法嗣(径山杲下) 法石慧空禅师 净慈昙密禅师 青原唯

  • 卫生易简方·胡濙

    方书。十二卷(一作4卷)。明·胡撰。约刊于1410年。作者任礼部侍郎时出使四方,留心医学20余年中,广泛收集各地民间单方验方编成此书。书中分为诸风、诸寒、诸暑、诸湿等145类病证,共396方,主张方宜简易,多数方剂药仅一

  •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

    拟话本选集。抱瓮老人编,编者真实姓名不详。四十卷,四十篇,其中二十九篇选自“三言”,十一篇选自“二拍”。所选作品以明代为限,宋、元旧作未收。取材大都为民间传说,内容以描写、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也有暴露僧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