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晦卷五
【原文】
诈虽恶名,亦属奇谋。
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
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
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辨识,曲径方可通幽。
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
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虽贤人有所不免。
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
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
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
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加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
诈亦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译文】
诡诈虽然是不好听的名词,却也是可以出奇制胜的谋略。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就是在平常时候施展出来,人也是难以防范的。
运用诈术只要合理适当,也可以达成“晦”这种状态。笔直的大道漫长而又难以达到终点,小路众多却又使人茫然不知所从。只要细心观察思考,小路才是到达终点最快捷、最省力的途径。用诡诈来求生,用晦来保全自己,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因为正道根本就行不通。曹操因诡诈而兴霸业,王莽因为诡诈而得到了名声,诡诈作为一种谋略功效是很强大的,即使贤能的人也不免要使用。讨厌诡诈而平平实实行事,这固然是君子的本色;然而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也是要被当世的人讥笑的。所以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欢使用诡诈的计谋,却也不能不知道这种手段的使用方法。
人们都喜欢归功自己却把过错推给别人 ,我却把过错揽到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也是一种诈晦,却最终能得到功劳而没有过错。
在君王和臣子,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中,尽心尽力的去侍奉也经常会有不欢快的事发生,使用一点诈谋反而会更加亲密牢固,这道理很微妙,知道的人很少。诈晦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术不精湛就会失败,自己反要收到伤害,心里不够忍耐也做不成,只能成为别人笑话的把柄。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一卦 中孚 风泽中孚 巽上兑下·佚名 清神第一·佚名 告子言性正确·李宗吾 代序一 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 卷一四二·邱濬 郑志卷上·郑小同 卷九十四·山井鼎 不苟论第四 自知·吕不韦 审应览第六·吕不韦 自序·冯桂芬 授记品第十一·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道宣 卷第二十一·智旭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略传·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三(之下)·智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