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授记品第十一

尔时大德摩诃迦叶告萨遮善男子言:善男子,汝已供养无量诸佛。具足成就无量无边诸功德聚。何故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萨遮答言:大德迦叶。我若有见此是菩提此是证者,我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言:萨遮善男子,无量无边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不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萨遮答言:大德迦叶。汝今所言:无量无边诸众生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此是憍慢众生之数。何以故?大德迦叶。於第一义中。菩提不可得。菩萨不可得。何以故?大德迦叶。言菩提者,名为无为。菩提者离一切数。菩提者非色法。菩提者不可见。菩提者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红非黑非颇梨色。无色无形无相无表。过一切相。无依离一切依。无物离一切物。无相离一切相。不可言:不可说。不可见。不可和合知。不可别异知。非闇非明。无形无相无可观。非言语离言语。不可触不可知不可闻。非音声非口道。无拥无碍无缚无脱。非瞋非痴。不可以一切事示现不可说。大德迦叶。菩提体如是相。彼不可以身证。不可以心知。何以故?大德迦叶。是身无知如草木。是身无觉如石壁。是身无识如镜像。是故不可以身得菩提。大德迦叶。心亦不可见不可示。是故不以心得菩提。大德迦叶。众生不可见。无众生故。是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德迦叶。一切诸法若如是者,云何迦叶。而作是言:汝已供养无量诸佛。满足无量无边功德。何故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会中。诸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释提桓因四天王梵天王等一切大众。作如是念。如来世尊,应除我等疑惑心故。随我心信。应与萨遮善男子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於几所时。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何等劫。何等世界。何等国。何等姓。何等家。何等眷属。云何出家。何等树下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佛名何等。几时住世。几众集会。尔时世尊,知彼众会诸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释提桓因四天王梵天王等心之所念诸觉观已,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言:文殊师利。此萨遮善男子,过此贤劫。复过无量无数劫已,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名实慧幢王。世界名善观名称。彼世界中无诸怨敌。文殊师利。彼善观名称世界。庄严希有殊特极妙可乐。其地七宝间错庄严。城郭周匝七宝墙障百千万重。其中复有七百千万。重大香水海。周匝围绕。七百千万大毗琉璃摩尼宝珠。以为门阙。十百千万阎浮檀金。以为罗网遍覆世界。十百千万摩尼宝。间错其阙。悬十百千万师子爱摩尼宝。遍诸宫殿以为严饰。十百千万师子幢摩尼宝。庄严街道。十百千万火幢摩尼宝。日夜常然普照世界。十百千万七宝和铃。常出妙声遍诸世界。竖十百千万摩尼宝高幢。普遍世界。悬十百千万金幡。置在高幢。文殊师利。彼善观名称世界。地平如掌宝树普覆。诸草柔软右旋婉转。如善巧画。如孔雀项毛。其触柔软。如迦陵伽鸟。遍覆世界。十百千万妙庄严园。普遍世界。一一园中。十百千万诸大宝池。普遍庄严。一一池皆八道侧方。八楞摩尼宝以为间错。阎浮檀金沙遍布其底。一一池中。皆各满足八味香水。七宝钵头摩花以覆水上。昆仑遮鸟耆婆耆婆鸟。常出妙声遍诸世界。文殊师利。彼善观世界。有八千万城邑聚落。遍满国土以为庄严。一大城中。有十百千万小城以为庄严。一切城邑皆亦如是,一一城邑一一聚落。满百千万男子女人童男童女。文殊师利。彼善观名称世界中。有一四天下。名曰见者欢喜世界。诸四天下。此最胜妙。人民炽盛安隐快乐。实慧幢王如来应正遍知。彼世界中出现於世。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生在婆罗门家。母名速行。如我现世母名摩耶。父名梵才。如我现世父名白净王。儿名名称。如我现世。子罗睺罗。妻名大慧。如我现世释种瞿夷。乳母名大称。如我现世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奉侍人名常随顺。如我现世阐陀迦。马名大速。如我现世马王揵陟。实慧幢王如来。乘彼大速逾城出家。如我现世所乘揵陟马王出家。彼佛道场名曰法尚。实慧幢王如来。於彼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现在寂灭道常彼道场树。有八十万百千万亿树。以为眷属。文殊师利。实慧幢王如来。於彼劫中出世之时,无诸魔怨及魔眷属。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彼世界中所有众生。一切执持种种华香涂香末香散香。作诸种种伎乐歌舞。一时往诣法尚道常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天众。作诸种种天妙伎乐。集彼道常一切夜叉众作诸伎乐。集彼道常彼世界中所有一切乾闼婆众。一切阿修罗众。一切迦楼罗众。一切紧那罗众。一切摩睺罗伽众。各作百千万种伎乐。与其眷属集会道常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无量无边世界菩萨俱来集会。文殊师利。实慧幢王如来初成正觉。为彼时会所集大众。说此菩萨行方便境界奋迅大法门。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修多罗。以为眷属。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说此法门时。恒河沙等众生。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出世。不说三乘教化之法。何以故?彼佛国土。无诸声闻辟支佛人。彼世界中所有众生。皆信一乘。皆信菩萨上妙胜行。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初集会时。有诸无量恒河沙等不退菩萨。而来集会。第二会时。有八十亿百千万那由他一生补处菩萨。而来集会。第三会时。有六十频婆罗菩萨。而来集会。文殊师利。次於後时。无量无边众生。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六十小劫住世说法。後入涅槃。佛涅槃後。正法住世。八十万亿百千亿那由他劫。正法流行教化众生。人众多少所得利益。如佛在世所度不异。文殊师利。彼实慧幢王如来临涅槃时。与大幢王菩萨授记。然後入般涅槃。作如是言:大幢王菩萨。次我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大庄严如来应正遍知。尔时大众。欲知众中何者是彼大幢王菩萨。次彼实慧幢王如来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者名大庄严如来应正遍知。尔时世尊,知彼时众觉观心念。知心念已,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言:文殊师利。此萨遮善男子坐前坐者,名实喜摩那婆。於一切弟子众中最为第一。此摩那婆。於彼时中。成大庄严如来应正遍知。彼佛世界庄严胜妙。如实慧幢王如来世界不异。尔时会中。闻说彼佛国土胜妙功德庄严。彼六十百千万亿那由他菩萨。愿生彼国。作如是言:此实慧幢王如来成佛之时,愿我往生彼佛国土。尔时世尊,即与授记。皆当往生彼佛国土。八十千万尼乾子众。一时同声白言:世尊,我亦愿往生彼佛国。世尊亦即皆与授记。汝善男子,一切皆当生彼佛国。八千万亿那由他天子。虚空界中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亦愿实慧幢王如来得菩提时。俱往生彼善观名称世界。得见彼佛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清净国土。时佛即告彼诸天子。诸善男子,汝等皆当生彼善观名称世界。供养彼佛。诸天子。汝等亦当在彼善观名称世界。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种名字。寿命住世。劫数多少。如彼实慧幢王如来住世不异。彼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大地涌出百千万亿钵头摩花。阎浮檀金为叶。大青因陀罗摩尼宝以为其台。玛瑙日光宝为须。大毗琉璃摩尼宝以为其茎。彼诸一切钵头摩花。一一花上。见有无量百千万亿诸菩萨众结跏趺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一切皆共归命如来。彼诸菩萨各以种种宝雲罗网。奉施如来作如是言:世尊,我等种种世界。来诣佛所。为闻佛说不可思议示现菩萨功德法门。为见如来礼拜如来供养如来。为见萨遮大善男子,为欲见此大会所有诸菩萨众。

如来说此妙法门时。於不可思议佛国土中。无量无边诸来菩萨。皆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心摄诸根,听我说妙法。

如来无妄语,诸佛不虚说。萨遮及大众,未来无量世。过不可数劫,无刺净劫中。尔乃得成佛,号宝慧幢王。

时世无垢害,故名无刺劫。时彼佛世界,号善观名称。具足诸功德,天人皆叹仰。国界诸庄严,一切皆殊妙。

门阙诸楼阁,百千诸宝成。阎浮金罗网,遍覆相映发。光明常普照,昼夜无差别。悬诸百千宝,建立师子幢。

宝铃出妙声,说於如实法。无垢宝垣墙,过诸天宫殿。泉流诸池水,具足八美味。钵头摩诸花,拘迦那陀等。

鲜明满诸池,不杂诸尘垢。彼世界住处,四天下中最。具足妙庄严,是故名乐见。彼处如来生,婆罗门出家。

母名曰速行,父字名梵才。子名曰妙称,如我罗睺罗。彼夫人大慧,如我今瞿夷。乳母大名称,如我波阇提。

给侍名随顺,亦名阐尼迦。如我阐尼迦,恭敬随我心。第一最胜马,字名曰大速。彼能出如来,如我乘揵陟。

彼佛菩提树,字名曰法尚。胜树为眷属,八十百千万。彼树下法王,字名实惠佛。坐彼道树下,成於大菩提。

无诸魔眷属,亦无诸魔业。彼佛国土中,无有诸怨刺。无量诸天人,俱集彼净土。各执妙花鬘,百千诸伎乐。

各以恭敬心,俱诣如来所。如来知彼心,为说诸妙法。无量修多罗,以为诸眷属。彼佛初集时,闻此法门者,

过恒沙尘众,不退之菩提。彼无声闻乘,及无辟支佛。诸勇猛菩萨,充满彼净土。第二时会中,有诸菩萨众。

八十那由他,一生住补处。第三会所集,诸大胜菩萨。六十频婆罗,住於如实处。彼如来住世,寿命六十劫。

时佛灭度後,法灯住世间。舍利广流布,八十亿万千。那由他劫住,利益诸众生。彼佛记大幢,然後入涅槃。

佛名大庄严,名称显世间。彼世界庄严,不异实慧佛。於彼国土中,成无垢菩提。汝等当信我,智慧如虚空。

无尽性常住,遍处无障碍。悉能见未来,未有当有事。何况过去劫,曾有而不记。我住第一义,如实智慧中。

出言无虚妄,亦不令他说。我今说真实,美妙甘露法。是故汝大众,闻应谛信受。大众闻佛说,皆生欢喜心。

彼佛成道时,咸愿生彼国。世尊悉记彼,无量诸众生。彼佛出於世,汝等皆往生。汝等彼世界,教化诸众生。

即彼成菩提,世界亦不异。说此法门时,大地六种动。莲花中菩萨,合掌向佛言:善哉佛世尊,不可得思议。

为诸无量众,善说此法门。我等诸大众,无量世界来。

皆为欲闻此,最上妙法轮。

猜你喜欢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知礼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八·佚名
  准提心要·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八·欧阳竟无
  第十七品 小事分别·佚名
  斋 余 法 语·太虚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二卷·清辨
   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胡兰成
  观心玄枢·延寿
  神僧传卷第二·朱棣
  圆寂品第二十六·佚名
  俱舍论记 第三卷·普光
  佛说大辩邪正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寂寞·戴望舒

    园中野草渐离离,托根于我旧时的脚印,给他们披青春的彩衣,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日子过去,寂寞永存,寄魂于离离的野草,像那些可怜的

  • 初集卷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古今体一百首庚申【二】秋日奉皇太后驾幸南苑即事八首岁荷天恩庆有秋欣陪慈辇驾龙輶如京畿甸风光好万户欢声夹道周虞人建帜甸人随南苑秋清好猎时閲武此来兼省歛香风饼饵拂旌旗万物熙和大造

  • 卷六十六·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劒南诗钞【三】村夜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絶同社自鸡豚困甚戏书官如枝头乾不受雨露恩身如水上浮泛泛宁有根刈茆

  • 卷七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一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一正始【上】太宗皇帝宴山中驱马岀辽阳万里转旗常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云枝浮碎叶氷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栢梁韩王元

  • 卷一百四十九 志一百二十四·赵尔巽

      ◎交通一   有清之世,欧洲诸国以制器相竞致强富,路船邮电,因利乘权。道光朝五口通商,各国踵迹至。中外棣通,外舟侵入我江海置邮通商地。大北、大东两公司海底电线贯太平洋、大西洋而来,亦骈集我海上,骎骎有返客为主之

  • 卷二 周语中·左丘明

    1襄王十三年,郑人伐滑。王使游孙伯请滑,郑人执之。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郑在天子,兄弟也。郑武、

  • 卷一五五 梁紀十一·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玄黓困敦(壬子),凡二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五三一年)   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   魏尚書右僕射鄭先護聞洛陽不守,士衆逃散,遂來奔。丙申,以先護為征北大將軍。   二月,辛丑,上

  • ◎食货一·徐天麟

    ○垦田数汉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汉极盛矣。(地理志。)○

  • ●附录一·吴子光

    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候补训导邑庠生吕公传国子生运湖谢君家传直隶州知州衔赏戴蓝翎甲午科举人修堂刘公传医者许一壶传郡庠生星南吴先生传奉旨建坊人祀昭忠祠赠忠信校尉罗公传公讳冠英,字福泽,姓罗氏;原籍

  • 晋纪十六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328)·司马光

    晋纪十六 晋成帝咸和三年(戊子,公元328年) [1]春,正月,温峤入救建康,军于寻阳。 [1]春季,正月,温峤来救援建康,屯军寻阳。 韩晃袭司马流于慈湖;流素懦怯,将战,食炙不知口处,兵败而死。 韩晃偷袭在慈湖的司马流,司马流素来怯懦,临战时

  • 十三年·佚名

    (丁卯)十三年清康熙二十六年 二月2月4日○壬子,奉朝賀宋時烈疏論大義,且陳攻斥尹宣擧之狀,仍請待尹拯如初。上賜優批。〈原疏批旨見上。〉禮論以前,時烈所以待賊鐫時何如也?進善之擬,諉之以迫於時議而已,不成說矣。至於責《中

  • ●跋·多隆阿

      右毛詩多識十二卷清拔貢岫巖多隆阿所著也其書舊有三本一為嘉業堂刊本鐫於吳興劉氏校讐極審並有程棫林按語文字亦似幾經修正者惜止六卷未為完璧一為遼陽張氏排印本乃張繡江之後裔所印卷首即以繡江名署之較刊本稍遜

  • 卷八·高诱

    [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淮南鸿烈解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八汉 高诱 注本经训【本始也经常也本经造化出於道治乱之由得失有常故曰本经】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清静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和顺不逆天暴物也寂

  • 卷十一·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十一    宋 林岊 撰诗序一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

  • 目录·朱熹

    御纂朱子全书目録   子部一 儒家类卷一学一小学 总论为学之方卷二学二存养 持敬 静卷三学三省察 知行 致知卷四学四力行 克己改过 杂论立心处事理欲义利君子小人之辨 论出处卷五学五敎人 人伦师友卷六学

  • 卷二十二·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二十二安溪李光坡撰○冥氏掌设弧张注曰弧张罿罦之属所以扃绢禽兽○为阱擭以攻猛兽以灵鼓敺之注曰灵鼓六面鼓敺之使惊趋阱擭○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注曰郑司农云须直谓頣下须备谓搔也 冥音

  • 卷第二十八·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八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报谢回寺提纲 五祖演禅师郡中回上堂。船上无散工。时时事不同。昨朝城郭里。今日白云中。且道不动尊在什么处。自云。气似韛袋。令人可爱。 密庵杰禅师府中

  •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全国总志。清顾祖禹(1631—1692)撰。一百三十卷。祖禹字景范,自号宛溪子,人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廊下人。聪敏好学,尤功地理。受父嘱考历代著述, “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至二十九岁(1659)以复明意愿始撰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