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十二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二>

裘制

周禮司裘掌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良善也良裘王所服也】季秋獻功裘以待頒賜【功裘人功微麤謂狐青麛裘之屬鄭司農云功裘卿大夫之服也】又曰大喪廞裘飾皮車【皮車遣卓之革路故書廞為淫鄭氏云淫裘陳裘也】凡邦之皮事掌之歲終則會唯王之裘與其皮事不會司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大裘羔裘也】又曰郊祀裘冕二人執戈送逆尸從車【裘大裘也】記曰童子不衣裘裳曾子襲裘而弔子游裼裘而弔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為習於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主人既小斂袒括髮子游趨而出襲裘帶絰而入曾子曰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夫子曰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羔裘玄冠不以弔【不以吉服弔喪】練鹿裘衡長袪袪裼之可也【裼表裘也有袪而裼之】晏子一狐裘三十年月令孟冬天子始裘内則男子二十而冠可以衣裘帛玉藻惟君黼裘以誓省大裘非古也【大裘羔裘也黼裘以羔與狐白雜為黼文也省當為獮】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士不衣狐白君子狐青裘豹襃玄綃衣以裼之麛裘青豻襃絞衣以裼之羔裘豹飾緇衣以裼之狐裘黄衣以裼之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飾也不裼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弔則襲不盡飾也君在則裼盡飾也無事則裼弗敢充也童子不裘不帛禮不盛服不充故大裘不裼學記曰良冶之子必學為裘喪大記弔者襲裘加武帶絰與主人拾踊詩羔羊曰羔羊之皮素絲五紽【紽數也古者素絲以英裘】羔羊之革素絲五緎【緎縫也】羔羊之縫素絲五總【總數也】旄丘責衛伯也狐裘蒙戎匪車不東鄭羔裘刺朝也羔裘如濡洵直且侯羔裘豹飾孔武有力羔裘晏兮三英粲兮【三英三德也】晉羔裘刺時也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箋羔裘豹袪在位卿大夫之服】羔裘豹襃自我人究究蒹葭曰君子至止錦衣狐裘【毛曰狐裘朝廷之服】檜羔裘曰羔裘逍遥狐裘以朝羔裘翺翔狐裘在堂羔裘如膏日出有曜七月一之日取彼狐狸為公子裘都人士曰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大東曰舟人之子熊羆是裘【毛曰舟舟楫之人鄭曰舟當作周裘當作求】家語大裘以黼之論語曰羔裘玄冠不以弔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䙝裘長短右袂狐狢之厚以居又曰公西華乘肥馬衣輕裘又曰衣敝緼袍與衣狐狢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歟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荀子曰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淮南子曰夏之不被裘非愛之也燠有餘於適也冬之不用翣非簡之也清有餘於適也左傳曰東郭書晢幘而貍製又曰臧之狐敗我於狐駘又曰蔡昭侯如楚持羔裘二又曰渾良夫紫衣狐裘列子曰榮啟期被裘帶索林類底春被裘拾遺穗又曰北國之人鞨巾而裘中國之人冠冕而裳

黼裘【鄭氏曰以羔與狐白雜為黼文】

周禮獻皮以掌皮攻皮以裘氏獻裘以司裘司裘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鄭氏曰良裘因其良時而用之所謂黼裘與功裘人功微麤謂狐青麛裘之屬黼裘以羔與狐白雜為黼文然則良裘其質美功裘其功多艮裘非特黼裘而功裘非特狐青麛裘古者行禮之裘必以羔與麛燕居之裘必以狐與貉故詩以羔裘逍遙狐裘以朝刺不自強於政治則黼裘不雜以狐白矣惟君黼裘以誓省後世有用大裘故記者譏之曰非古也何則祀天尚道故以大裘誓省尚義故以黼裘誓則前期十日太宰帥執事卜日遂戒是也省則前祭一日大宰及執事眡滌濯宗伯大祭祀省牲眡滌濯是也司寇大祭祀納享前王郊特牲卜之日王立于澤親聽誓命則王於誓省皆與之也先王制禮盥重於既薦幣貴於未將則禮常嚴於未然之前祭祀治官以治之刑官以蒞之則義常肅於行禮之際則黼裘以誓省宜矣家語合大裘黼裘為一則曰大裘黼之以象天鄭氏改省為獮則曰黼裘以誓獮田然大裘純色無白黑之文獮田在秋非用裘之日二者之說誤矣

羔裘【黑羔裘】

王大裘以祀天諸侯羔裘以朝先儒皆曰黑羔裘也蓋羔取其有禮【羣而不黨乳而必跪贄之不鳴殺之不號】黑取其合道以道行禮以禮成道固先王之所尚也然大裘尚質羔裘有文故詩曰羔羊之皮素絲五紽羔羊之革素絲五緎羔羊之縫素絲五總毛氏曰古者素絲以英裘紽總數也爾雅曰緎縫也孫炎曰緎界也蓋羔裘以素絲為組施於縫中以為英飾其界有緎有殺有縫其别有紽其聚為總而又飾之以豹此所以與大裘異也羔裘豹飾狐青裘豹襃麛裘青豻褎何也豹取其武而有文青豻取其仁而能守武而有文諸侯視朝之事也仁而能守天子視朝之事也狐青以燕居襃亦以豹則武而有文亦非燕居之所可忘也詩曰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又曰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其託物同而意異者義德一也善用之則為武不善用之則為暴夫言豈一端而已哉先儒謂凡裘天子諸侯用全其臣則褎飾異焉然天子諸侯之用全特狐白裘而已欲其純白之傋也至於麛裘羔裘則上下之所同非無飾也若曰裘以用全為貴則狐黄之裘無異褎犬羊之裘無異飾而賤者或服之何耶

麛裘【青豻褎豻胡犬也】

爾雅曰鹿牡麚牝塵其子麛麛即麑也詩曰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又曰鹿斯之奔維足伎伎則鹿之為物善接其類而麛尤出於天性故先王取焉玉藻曰麛裘青豻褎絞衣以裼之孔子曰素衣麑裘鄭氏釋聘禮曰麑裘皮弁然則皮弁素積而麑裘素衣以裼之則絞衣素衣也鄭氏釋禮記又曰絞蒼黄之色其說無據記曰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則袒而見裘曰裼揜而充裘曰襲素衣麑裘則麑裘之上素衣其正服也緇衣羔裘則羔裘之上緇衣其正服也黄衣狐裘錦衣狐裘蓋亦若此鄭氏崔靈恩之徒以為袒而有衣曰裼若然裘之上有裼衣裼衣之上又有正服則是裼襲在衣不在裘而經言裼裘襲裘何耶檀弓曰練練衣黄裏縓緣鹿裘衡長袪袪裼之可也其裼之也亦裼受服以見鹿裘之美而已鄭氏曰鹿裘之裼亦用絞乎是鄭氏亦自疑而不必其說也詩曰衣錦尚褧蓋惟錦加絅以惡文著餘衣固不然也昔衛侯戒渾良夫食良犬紫衣狐裘至袒裘而食則所袒者紫衣耳【哀十七年】未聞紫衣之外復有衣也

鹿裘【長袪】

禮記練鹿裘衡長袪袪裼之可也列子曰孔子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素帶啟期之服固不足論練用鹿裘何也禮始喪則居廬自屏既練則可以接物鹿善接其類者也故裘用焉周禮既練乘薻車鹿淺䄙與此同義鹿裘袪裼之則裼其袪而已非若餘衣之袒也鄭氏曰有袪而裼之備飾也鹿裘亦用絞乎理不然也

禮書卷十二

猜你喜欢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皇言定声录卷二·毛奇龄
  提要·李廉
  第十一章 4·辜鸿铭
  卷四·湛若水
  卷十八·魏了翁
  周书·君牙·佚名
  诗经稗疏卷一·王夫之
  卷五·李光地
  卷之九·邵经邦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佚名
  观农务品第十一·佚名
  父子合集经卷第七·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十一·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孔文卿

    (正末扮引二将上)(坐定开)某姓岳名飞,字鹏举。幼习武艺。随高宗南渡于金陵。不经旬日,有大金国四太子追袭。到于浙西钱塘镇,立名行在,即其帝位。某统军在朱仙镇拒敌,四太子闭门不出。某平生愿待复夺东京,近新交上表,欲起军去

  • 石湖集补钞·管庭芬

    石湖集补钞范成大琉璃河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乘轺录》亦谓琉璃河,惟嘉祐中宋敏求《番录》乃谓之六里河。大抵胡语,难得其真。)挽王提刑彦光论蜀三年戍,还吴

  •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脱脱

        任中正周起 程琳 姜遵 范雍赵稹 任布 高若讷 孙沔   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父载,右拾遗。中正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历大理评事、通判邵州,改太府寺丞、通判濮州。以翰林学士钱若水荐,迁秘书省着作佐

  •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十九·宋濂

        杭忽思   杭忽思,阿速氏,主阿速国。太宗兵至其境,杭忽思率众来降,赐名拔都儿,锡以金符,命领其土民。寻奉旨选阿速军千人,及其长子阿塔赤扈驾亲征。既还,阿塔赤入直宿卫。杭忽思还国,道遇敌人,战殁,敕其妻外麻思

  • 卷一 母仪传·刘向

      卷一之一 有虞二妃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畎

  • 卷二百十三·毕沅

      ◎元纪三十一 ∷起柔兆涒滩正月,尽强圉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十六年年   春,正月,壬午朔,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福建行中书省。   是日,张士诚弟士德陷常熟州。时江阴群盗,互相吞啖,江宗三、

  • 卷一百八十四·毕沅

      ◎元纪二 ∷起著雍摄提格五月,尽屠维单阏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十五年宋祥兴元年   五月,癸未朔,诏翰林学士和尔果斯:“今后进用宰执及主兵重臣,其与儒臣老者同议。”   宋改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正月辛酉朔正旦令节 上不御殿文武百官照例于午门前行叩头礼辅臣方从哲仍诣仁德门庆贺 上命颁赐如例○是日又颁赐辅臣上尊珍馔○癸亥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甲子尚宝司奏金牌失落数多 上命兵部

  • 五二七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楚省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五二七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楚省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湖广总督臣三宝、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奏闻事。本年六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奉上

  • 史记集解卷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太史公读春秋厯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摰见之矣【郑曰师摰太师之名周道衰微郑衞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鲁太师摰识关雎之声首理其乱也】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

  • 第五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问题,是要用什么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照以前所讲的情形,中国退化到现在地位的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族精神,所以我们民族被别种民族征服,统制了两百多年。从前做满洲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

  • 卷九·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九应诏陈言疏【弘治十一年】    何孟春臣闻范睢献秦王书曰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不足言也宋苏轼曰臣试论其小者而大者将有待而後言也夫

  • 卷三十八、各省之叛乱·黄鸿寿

    仁宗嘉庆元年,春正月,湖北荆州白莲教匪作乱,命巡抚惠龄剿之。白莲教者奸民,假持斎治病为名,伪造经咒画像,以惑众敛财,安徽刘松为教中领袖,事发被捕,遣戍甘肃。其徒刘之协、宋之清等,分赴川陕、湖北一带布教,久之,党日众,遂倡言劫运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佚名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

  • 补遗·桓谭

    夏禹之时,鸿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治家,有可观之辞。遏绝其端,其命在天也。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实核,或美众多而不见要约。(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

  • 天子肆献裸馈食礼卷中·任启运

    宗人府丞任启运撰正祭第四【正祭馈熟时也祭以馈熟为正故曰正祭亦曰馈食礼】羮定雍人陈鼎正鼎九陪鼎三凡十二六卿皆各举其职【周礼郑注正鼎羊一牛一豕一鱼一腊一肠胃一肤一鲜鱼一鲜腊一共九陪鼎臐一膷一晓一共三愚按六

  • 全真坐钵捷法·佚名

    全真坐钵捷法,撰入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金元全真道道士之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所言「坐钵」,为全真派道士静坐习定之法。其法于每年冬季集体静坐百日,每日数次,皆有规定时辰,故需计算时刻。作者认为当时所

  •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养拙正明

    一卷。明代释正明撰。正明,俗姓常,字养拙,蒲州(今属山西省)人。生秉异姿,独怀幽趣。某夏日近黄昏之时,他仰望青天,喟然长叹: “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遂落发于南海普陀,时年二十岁。出家后唯以苦行磨砺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