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十四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四>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四>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四>

天子素帶【素為帶朱裏竟帶之身辟積焉飾以朱緑帶之結處有組又以組貫其紐而約

之垂長三尺與帶廣四寸約紐組廣三寸其飾朱上緑下】

諸侯素帶【素帶不以朱裏亦朱緑飾終辟廣長與天子同】

大夫素帶【素帶不終辟飾以玄華大夫以上素帶士練帶弟子縞帶皆帛為之】士練帶【練帶辟積其朱三寸其廣不至四寸紳組長三尺鄭氏謂士以下皆襌而率然雜記

於諸侯亦言率帶則率不特施於襌也】

大戴禮曰黄帝黼黻衣大帶詩曰其帶伊絲又曰垂帶而厲晉語曰内子為大帶荀子曰逢衣淺帶【淺帶博帶】雋不疑傳曰褒衣博帶釋名曰帶蔕也内則子事父母韠紳搢笏婦事舅姑笄總衣紳玉藻曰天子素帶朱裏終辟而素帶終辟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并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子游曰三分帶下紳居二焉紳韠結三齊大夫大帶四寸雜帶君朱緑大夫玄華士緇辟二寸再繚四寸凡帶有率無箴功雜記曰公襲卷衣一朱絲帶申加大帶於上【朱緑帶者襲衣之帶飾之雜以朱緑異於生也此帶亦以素為之申重也重於革帶也革帶以佩韍必言重加大帶者明雖有變必傋此二帶也】又曰率帶諸侯大夫皆五采【此襲尸之帶】左傳曰鞶厲游纓昭其度也【左桓二年】深衣曰帶上毋厭髀下毋厭脅當無骨者左傳曰樂桓子請帶於季武子武子召使者裂裳帛與之曰帶其褊矣【昭元年】

古者革帶大帶皆謂之鞶内則所謂男鞶革帶也春秋傳所謂鞶厲大帶也易言鞶帶揚子言鞶帨以至許慎服䖍杜預之徒皆以鞶為帶特鄭氏以男鞶革為盛帨之囊誤也詩言垂帶而厲毛萇杜預之徒皆以厲為帶之垂者特鄭氏以而厲為如裂亦誤也辟猶冠裳之辟積也率縫合之也天子諸侯大帶終辟則竟帶之身辟之大夫辟其垂士辟其下而已雜飾也飾帶君朱緑大夫玄華士緇故儀禮士冠主人朝服緇帶冠者爵弁皮弁緇布冠皆緇帶則士帶練而飾以緇也士辟下二寸則所辟其下端二寸也再繚四寸則結處再繚屈之四寸也天子至士帶皆合帛為之或以素或以練或終辟或辟垂或辟下其飾或朱緑或玄華蓋素得於自然練成於人功終辟則所積者傋辟垂辟下則所積者少朱者正陽之色緑者少陽之雜【禮器冕朱緑璪雜記公襲朱緑帶聘禮問諸侯朱緑必皆取正色】玄與緇者隂之體華者文之成天子體陽而兼乎下故朱裏而裨以朱緑諸侯雖體陽而不兼乎上故飾以朱緑而不朱裏大夫體隂而有文故飾以玄華士則體隂而已故飾以緇然於大夫言帶廣四寸則其上可知而士不必四寸也於士言紳三尺則其上可知而有司止於二尺五寸也凡帶有率無箴功則帶繂而已無刺繡之功也以至并紐約組三寸再繚四寸紳韠結三齊皆天子至士所同也夫所束長於所飾則失之太拘所飾長於所束則失之太文紳韠結三齊【叔向曰衣有禬帶有結】然後為稱則有司之約韠蓋亦二尺五寸歟古者於物言華則五色傋矣【書云華蟲華玉】於文稱凡則衆禮該矣鄭氏以華為黄以凡帶為有司之帶以率為士與有司之帶以辟為裨以二寸為士帶廣以至大夫以上用合帛士以下襌而不合皆非經據之論也隋志曰乘輿大帶素帶朱裏紕其外上以朱下以緑王公侯伯子男素帶不朱裏皆紕其外上以朱下以緑正三品已上帶紕其垂外以玄内以黄紐約皆用青組唐開元禮儀羅白大帶三品巳上青帶不朱裏皆紕其外上以朱下以緑五品已下紕其垂外以玄内以黄紐約皆用青組六品已下練帶紕其垂内外以緇約用青組其制多襲鄭氏之說

革帶

内則曰男鞶革莊子曰帶死牛之脅玉藻曰革帶博二寸士喪禮韐帶搢笏鄭氏曰韐帶韎韐緇帶不言韎緇者欲見韐自有帶韐帶用革笏搢於帶之右旁然則革帶其博二寸其用以繫佩韍然後加以大帶而佩繫於革帶笏搢於二帶之間矣晉語寺人勃鞮曰乾時之役申孫之矢集於桓鉤鉤近於袪而無怨言則革帶有鉤以拘之後世謂之鉤䚢【丑列】阮諶云䚢螳蜋鉤以相拘帶謂之鉤䚢唐以玉為鉤䚢與古異矣然革帶用於吉而已荀卿曰搢紳而無鉤帶是也古者裼衣象裘色韠屨象裳色而革帶與韠其用相因則革帶豈亦與韠同色歟

居士錦帶

弟子縞帶

書大傳曰古之帝王必有命民能敬長憐孤取舍好讓舉事力者命於其君然後得乘飾車駢馬衣文錦民之未命者不得衣不得乘乘者有罰鄭氏釋之曰居士錦帶然則所謂居士即命民也居士錦帶以其有備成之文也弟子縞帶以其有受道之質也縞薄繒也與素帶不同吳季札以縞帶遺子產蓋吳地之所宜者縞也荀卿曰古之處士德盛者也知命者也今之處士無能而云能者也離蹤而跂訾者也然則處士即居士也古之所謂處士有守節而不仕者有成材而未仕者鄉飲酒禮主人就先生而謀賓介鄭氏謂賓介處士也鄉射禮徵唯所欲以告於先生君子可也鄭氏謂君子處士也此蓋處士之未仕者歟

禮書卷十四

猜你喜欢
  孟子序说·孟子
  卷十八(文元年,尽四年)·孔颖达
  墨子閒詁卷十三·孙诒让
  春秋辨义卷二十三·卓尔康
  搔首问·王夫之
  卷十七·严虞惇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一章 病·林语堂
  第十章 13·辜鸿铭
  第五章 13·辜鸿铭
  卷二十四·严粲
  卷八十四·顺治
  卷三十·顺治
  续诗传鸟名卷卷三·毛奇龄
  卷十五·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秦简夫

    (丑扮卖茶上,诗云)茶迎三岛客,汤送五湖宾;不将可口味,难近使钱人。小可是卖茶的。今日烧得这镟锅儿热了,看有甚么人来。(净扮柳隆卿、胡子传上)(柳隆卿诗云)不养蚕桑不种田,全凭马扁度流年。(胡子传诗云)为甚侵晨奔到晚,几个

  • 卷十八·王安石

    <集部,总集类,唐百家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八 宋 王安石 编 李郢十八首【字楚望大中中进士及第为藩鎭从事兼侍御史】 夏日登信州北楼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 卷三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一·脱脱

        赵汝愚   赵汝愚,字子直,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居饶之余干县。父善应,字彦远,官终修武郎、江西兵马都监。性纯孝,亲病,尝刺血和药以进。母畏雷,每闻雷则披衣走其所。尝寒夜远归,从者将扣门,遽止之曰:"无恐吾母。"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九·杨仲良

      神宗皇帝   王安石事迹上   皇佑三年五月庚午,宰臣文彦博等言:『臣等每因进对,尝闻德音,以搢绅之间多务奔竞,非裁抑之,则无以厚风俗。若恬退守道者稍加旌擢,躁求者庶几知耻。伏见殿中丞王安石,进士第四人及第。旧制一

  • 卷三十六·连横

    列传八邱逢甲列传吴、徐、姜、林列传吴彭年列传唐、刘列传邱逢甲列传邱逢甲,字仙根,又字仲阏,彰化翁仔社人,后隶台湾。社处大甲溪之旁,土番部落也,粤籍居之,故其俗尚武负气;而逢甲独勤苦读书,年十三入泮。时吴子光设教吕氏之筱

  • 第六十六回 汪寇目中计遭诛 尚美人更衣侍寝·蔡东藩

      却说嘉靖三十六年四月间,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偶然失火,损失甚巨,世宗下诏引咎,修斋五日。嗣用术士言,拟速建正阳门楼,作为厌禳。文华职任工部,无可推诿,奈朝旨命他两日竣工,一时仓猝,哪里办得成就,因此慌张起来。当下鸠工

  • 纲目续麟卷十九·张自勋

    资治通鉴纲目卷之五十四【起丁夘尽己夘】考异【提要起丁夘下有唐哀帝天祐四年尽己夘下有晋王李存朂称唐天祐十六年梁贞明五年】分注起尽丁夘己卯下当从考异补唐哀帝至梁贞明二十四字【自此至五十九卷并阙补】○按纲目

  • 春秋别典卷十二·薛虞畿

    鲁定公【十四年】吴王阖庐闻允常【越王名】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刎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防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

  • ●补录·佚名

    朱之瑜、张斐 朱、张二先生传金廷韶 金主事传陈恭尹 明世袭锦衣佥事怀远将军陈元孝先生传温睿临温睿临传(「湖州府志」)&middot;朱之瑜、张斐朱、张二先生传荀任朱之瑜,宇鲁屿,号舜水;余姚诸生,后朱永佑、张肯堂、吴钟峦学

  • 张琼传·李百药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朔州征虏府外兵参军。随葛荣作乱,荣败,尔朱荣拜他做了都督。因征讨元颢有功,除汲郡太守。建明初,为东道慰劳大使,封行唐县子,食邑三百户。转太尉长史,出为河内

  • 元江土司传·张廷玉

    元江,是古代西南夷所居的最边远之地,称为惠笼甸,又叫因远部。南诏的蒙氏将该地交给银生节度管辖,把白蛮中的苏、张、周、段等十大姓迁来戍守该地,还开拓了威远等地,设置威远目炎。后来和泥人侵扰并占据了该地。宋朝时,侬智高

  • 卷三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三十三雍正三年六月上谕三十一道初一日谕内阁昔圣祖仁皇帝明目达聪无微不照而关系国计民生之事尤殷采访屡降谕旨令内外臣工各抒所见不时条奏无非欲洞悉下情兴利剔弊以期治臻上理也在

  • 考僞第十一·徐干

      仲尼之没,于今數百年矣,其間聖人不作,唐虞之法微,三代之敎息,大道陵遲,人倫之中不定。於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離聖敎日久也,生邪端,造異術,假先王之遺訓以縁飾之,文同而實違,貌合而情遠,自謂得聖人之眞也。各兼說特論,誣謠一

  • 三 明 论·太虚

    ──五年在普陀作──缘起分第一 交芦子若存若亡,不觉心动:昏扰淆然撄于心,光象眩然要于知,浑浑芒芒,恍恍惚惚,初不辨象从知出,知从象来;扰故心动,心动故扰,然心动而不能自止,知出而不能自弭,如有所使,如有所系,其知弥出,其光象

  • 卷第一百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六诸预流者。于四颠倒几已断。几未断耶。答一切已断。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说有十二颠倒。八唯见所

  • 修炼须知·佚名

    修炼须知,编者不详,似出于元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为内丹说辑要,分运火行持、朔望弦晦、防危护失、卵酉刑德、沐浴心虑、生杀爻铢、修真七事,凡七章。各章分别纂集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张伯端、白玉蟾

  • 右台仙馆笔记·俞樾

    笔记。清人俞樾(1821—1907)撰。十六卷。 樾有《春在堂全书》已著录。是书为著者六十岁时所作。时夫人新逝,作者于其墓右筑屋三间以居,名之曰“右台仙馆”。仿《搜神记》、《述异记》笔法,集一时见闻成是书。六百余篇,约

  • 海上繁华梦·孙家振

    原题《绣像海上繁华梦新书》。狭邪小说,初集三十回,二集三十回,后集四十回。古沪警梦痴仙(孙玉声)戏墨。初、二集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笑林报馆排印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笑林报馆再版本;后集有光绪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