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二

嗣法小師淨柱編

住紹興府雲門顯聖寺語錄

崇禎七年,甲戌臘月十二日,入寺。

三門。「從門入者不是家珍,為什麼倚肩踏躡?大眾!且道:喚甚麼作門?」良久,曰:「莫待當來問彌勒。」

大殿。「洞山麻三觔,名不須虛;雲門乾屎橛,跡不須實。且隨我將錯就錯,切忌道:『如何是佛?』」

伽藍。「宰一寺之權衡,須要密不通風;作眾生之保障,仗你略通一線。」

祖師。「放去西天,為惜法堂深草;拈來東土,猶憐遍界葛藤。明年更有新條在,腦亂春風卒未休。」

方丈。背先和尚像,曰:「大眾!祖父從來不出門,為甚麼▆▆▆爺向裏頭?因惜隆冬春意動,漏洩寒梅香幾枝。」

拈疏。「山僧一向鼻孔撩天,因到天華,被者個礙卻;今到顯聖,又被者個礙卻。且道:者個是甚麼?試宣看。」維那宣疏竟,師曰:「還有向上事也無?」良久,曰:「且向下會取。」遂陞座,拈香祝聖竟,師曰:「隨緣赴感靡不周,何故寂然不動而常處此菩提座,卻又道感而遂通?切忌道『依稀相似』,誰敢云『彷彿不同』?不特儒扶釋教,亦乃釋合儒宗,喜得山僧閒卻,眾檀越又要向蜃樓上重施棟樑、冰花上刻畫青紅,有時向顯聖堂前屙屎、撒尿於淨白地上,有時向天華寺裏說妙談玄於鬧市場中,更有閑工夫於若耶溪汲水浣石傘峰。若欲撐天柱地,須仗眾兄弟各顯神通,有麼?」問答竟,師曰:「如此問答,還當得神通妙用麼?明日天晴再主張。」

剃度,上堂。「天華寺以九龍水沐浴已竟,顯聖堂將金剛刀剃度為僧,倘得不待雪山六年苦行而睹星成道,則不惟觀彼久遠猶若今日,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情與無情共一體真。大眾!此個語話才入門來,阿那不知?且問:既共一真,何故一人食時難令眾飽?」問答俱不契,師曰:「恁麼則無量劫來頭髮把盡在山僧掌握中。」遂下座。

法相寺,上堂。「古定光,今法相,驀地相逢難度量。短十尺,長一丈,橫看成嶺側成峰,幾希惱殺丹青匠。無底缽盂一個,斷鼻草鞋一緉,海角天涯走一回,兩耳依然在肩上。錫杖卓開不是他,忽作江湖大波浪。誰能知有?莫能知,重將舊案新提唱。作麼唱?鴨吞螺螄兩眼脹。」

上堂。舉拂,曰:「未入雲門,人人盡有者個,及至到來,為甚麼卻在山僧手中?莫為兩眼所瞞麼?且道:者個喚作什麼?」眾無語,師曰:「盡道冰霜苦,誰知節後寒?」

付石浪首座法,上堂。「天華寺,華落也,果熟也。雲門寺,門開也未?若開已,重重樓閣、種種莊嚴,更須知開已復閉的道理,便見彌勒、善財同在山僧鼻孔裏,許得大安樂、得大自在、得大受用、得大解脫、得大無礙。」師忽打噴涕,曰:「正恁麼時,且道在甚麼處蹲踞?山僧今日初度陞座,為浪首座向在天華會中識得曹家女話,便擬唱還鄉曲調,入嶺受徒住寺。因山僧書去,腳根未穩,領眾來雲門,且喜稍通浙語,故在人天眾前有個斷拂子與他,只可趕蒼蠅子。若是傳法利生,更聽取一偈。」遂展卷,曰:「分明識得曹家女,便把閩言通浙語,石傘峰高浪潑天,誰信耶溪淨如洗?一枝斷拂春風生,謾道無頭亦無尾,相續情知也大難,持書莫到他家裏。大眾!既是持書,為甚麼莫到他家裏?」

首座出,提坐具,曰:「者一枝花,誰人拈得起?」師曰:「諒闍黎也不得。」進曰:「暗去明來又若何?」師曰:「昨日雷聲浩大。」進曰:「也是雨過雲門。」師曰:「雪雹分身又作麼生?」(時雪雹大作)座以坐真搭肩上,曰:「且喜今日唱個耍孩兒去也。」師遂拈印打卷上,曰:「耍孩兒且置,還識得者個麼?切忌道:寶印當空妙,重重錦縫開。」

司理元公黃居士請上堂。士禮拜,曰:「請大師舉揚雲門未了公案。」師曰:「竹拖鳳尾慵迎客。」士曰:「今日親見作家。」師曰:「松作龍吟懶送人。」乃曰:「說法不待人,待人乃可說,及至有人來,依舊無言說。無言說,佛殿山門強饒舌。大眾!今日元公居士特特入山,要山僧舉揚未了公案,祗如大慧禪師道:『二僧入門,一僧已悟,一僧未悟。』不待他開口便揀辦得出,方可為人。且問大眾:還辦得元公居士已悟、未悟的端的麼?鐵山推倒誰能信(此是居士省發因緣)?深入雲門孰可憑?」士遂問:「還扶得鐵山起麼?」師曰:「山門頭與居士道了也。」進曰:「明頭來時如何?」師曰:「耶溪不許扁舟宿。」進曰:「暗頭來時如何?」師曰:「此去錢塘尚隔程。」進曰:「不明不暗來時如何?」師曰:「杭州理公事,時向居士道。」

小參。舉:「中丞盧航居士與圓通旻禪師擁爐次,士問:『諸家因緣不勞拈出,直截一句請師指示。』通厲聲指曰:『看火。』士急撥衣,忽大悟,謝曰:『灼然佛法無多子。』通喝曰:『放下著。』士應:『諾,諾。』」師曰:「圓通只知自己殺活施為,不顧他墮坑落塹。山僧則不然,待他道:『諸家因緣不勞拈出,直截一句請師指示。』向他道:『隨緣宿一宵。』他若悟了,道:『灼然佛法無多子。』向他道:『明朝相送一盃茶。』」

住杭州府寶壽山光孝寺語錄

崇禎九年,丙子春,入寺。

唐祈遠孝廉請上堂。拈香,曰:「此一瓣香,頑鉏底下掀起堯風蕩蕩,鈯斧頭邊披開舜日巍巍,爇向爐中,端為祝延

聖壽萬安。此一瓣香,荊棘所不能埋、瓦礫所不能沒,用報唐將山、宋石田、薰禪師建立之德以及宰護之誠。此一瓣香既已貴買於江南,終不賤賣於江北,端為供養顯聖堂上傳洞上正宗三十二代散木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上首白椎,師舉拂子,曰:「此是第二義。」又舉,曰:「此是第三義,百義、千義、萬義,咄!有甚麼交涉?若是個漢子,拈起斧子,從教斧子謳歌;放下鉏頭,直得鉏頭作舞。那管江南、江北,瓦礫、荊棘?如或未然,也要披苔剝蘚,讀殘碑,續斷碣,免使碌磚瓦子七片、八片,泥金剛努目、木羅漢攢眉。」

僧問:「重揚古路,拈提今事門頭。今事門頭且置,重揚古路一句請師指示。」師曰:「鉏頭柄短斧頭長。」進曰:「今事門頭又作麼生?」師曰:「栽完芋子又栽瓜。」進曰:「恁麼則曹源一滴浪滔天,沒卻三千及大千。」師曰:「開田去。」

士問:「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師曰:「拂子頭邊無限春。」進曰:「如何是參禪險難處?」師曰:「溪山溪水莫留停。」進曰:「如何是參禪受用處?」師曰:「明日到瓶窯。」進曰:「逼塞虛空時如何?」師曰:「香煙堆裏看。」進曰:「學人正當進前無路、退後無門時,和尚如何相救?」師舉拂子,曰:「者個是甚麼?」士擬議,師曰:「又道進前無路,退後無門。」

師舉龐居士參石頭、馬祖因緣,乃曰:「諸方盡謂石頭處得名、馬祖處得地,石頭處得體、馬祖處得用。若作如此批判,入地獄如箭。且問:不作如此批判,又作麼生?會得,不妨重顯寶壽家風;若不會,則定打瓶窯上徑山。」

甘露寺,請上堂。「蕭蕭一夜雨,為人何太切?其奈負心何?杜鵑啼不歇。春去了,春去了,明明大棒當頭楔,髑髏痛癢有誰知?淋淋甘露啼成血,忽然識得主人心,石女揚歌笑不徹。」師回顧大眾,曰:「且道:如何是主人心?有識得者,不妨出來通個消息看。」良久,曰:「門前有古路,一直透長安。」

上樑,小參。拈拄杖,召大眾,曰:「還見麼?者個人人有分,為什麼卻在山僧手中?不見道:千年田,八百主。」又拈曰:「且道:者個是什麼?獨有青山人不取,古殿無香煙,▆壁多風雨,泥諸天撒手跌腳,木羅漢自言自語,惹得主山神忍俊不禁,撐的撐、拄的拄,盡謂革故鼎新,我道是將敗壞補敗壞而已。」舉賢於長者插標建剎因緣,師曰:「大眾!者一標子上,三世諸佛、泥諸天、木羅漢向何處蹲踞?」眾無語,師驀卓拄杖,曰:「不信天開黃道日,都言平地湧樓臺。」

為嗣南容公茶毘,小參。「孤孤迥迥,崚崚

猜你喜欢
  显扬圣教论 第十卷·无著
  跋·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澄观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三·慧沼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卷第三十五·佚名
  第六品 生盲品·佚名
  祖庭事苑卷第七·睦庵善卿
  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佚名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正文·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八光品第五·佚名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澄观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八·彭定求

        卷278_1 【天长久词】卢纶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君王若看貌,甘在众妃中。   云日呈祥礼物殊,

  • 卷一百三十·彭定求

        卷130_1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 列传第五十七·李延寿

    申徽 陆通 弟逞 厍狄峙 杨荐 王庆 赵刚 子仲卿 赵昶 王悦赵文表 元定 杨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六世祖钟,为后赵司徒。冉闵末,中原丧乱,钟子邃避地江左。曾祖爽,仕宋,位雍州刺史。祖隆道。宋北兖州刺史。父明仁,郡功曹,早卒。

  • 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顺帝九·宋濂

        ◎顺帝九   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儿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儿,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儿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儿以兵拒之,故有是命。庚申,太阴犯岁星。乙丑

  • 卷一百七十·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 ∷起上章困敦正月,尽昭阳单阏八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嘉熙四年蒙古太宗十二年   春,正月,辛未,彗星出于营室。   蒙古以温都尔哈玛尔充提领诸路课

  • 郑成功传·佚名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芝龙有弟三:芝虎、鸿逵、芝豹。芝虎与刘香搏战死。鸿逵初以武

  • 卷二百六十·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夏六月庚戌朔 日有食之○壬子○楚王桢言武昌三护卫仪卫司指挥千百户典伙翟璠等十八员有病故者有老疾者请以子弟袭代职事从之○癸丑○遣官祭中霤○乙卯○福建建安县知县张准卒准苏州府昆山县人举贤良

  • 一一八八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奉旨庄通敏等充文渊阁校理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一八八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奉旨庄通敏等充文渊阁校理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翰林院典簿厅为移会事。照得本院于本月初九日具奏文渊阁校理一折,本日奉旨:庄通敏,邵晋涵、戴衢亨、德昌俱着以原衔充文

  • 京口耆旧传卷三·刘宰

    吴淑【子遵路】周孚邵饰【弟餗等】诸葛赓王存顾方陈辅吴淑防有隽才为文敏速韩熈载潘佑以文章名江左一见深加器重曰吴正仪中林之兰蕙也尝问以唐太宗杜淹论乐同异淑曰志气未动则声能致和哀乐既形则乐乃思变二子叹曰足以

  • 肃宗孝明帝纪·魏收

    肃宗孝明皇帝,讳称诩,世宗宣武皇帝的第二子。母亲名叫胡充华。永平三年(510)三月十四日,肃宗在宣光殿东北降生,当时有光照于庭中。延昌元年(512)十月十八日被立为皇太子。延昌四年(515)正月十三日夜,即皇帝位。十四日,大赦

  • 虞愿传·李延寿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祖父虞赉,作过给事中,被封为监利侯。父亲虞望之早死。虞赉院子里有棵桔树冬天成熟,家里的孩子们都争着来摘,虞愿才不过是几岁的孩子,却独独不去摘取,虞赉和家里人都觉得他很怪。宋元嘉年间,虞愿作湘东

  • 卷之一百十  華夷譯語(明)火原潔等 編·邓士龙

    華夷譯語 (華夷譯語,一卷,明火原潔等編。火原潔,蒙古人,初仕元朝,後在明朝為官。明太祖實錄卷一四一記:「洪武十五年春正月……丙戌,命翰林院侍講火原潔等編華夷譯語。上以前元素無文字,發號施令,但借高昌之書製為蒙古字,以通天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下【癸景王十酉七年】十有四年【晋昭四齐景二十卫灵七蔡平二郑定二曹武二十七卒陈惠二杞平八宋元四秦哀九楚平王居元年吴夷末十六】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尊晋罪已也尊晋罪己礼也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

  • 第十一章 禁淫书·佚名

    夫上古圣人造字。大以阐造化之精微。传圣贤之心法。小则布科条之文教。记繁类之纷纭。利用于世。厥功甚伟。何物罪魁。敢将六书大义。亵用于淫书。形容秽鄙之事。污触见闻。败坏风纪。盍思饮食男女。大欲存焉。格言正

  • 叹品第三十一·佚名

    尔时诸梵王与诸梵天俱在会中。释提桓因与释眷属及采女众亦在会中。释梵诸天子各各叹言:须菩提所说法快哉快哉。皆是佛之威神因缘能演布是教。若有不远离是般若波罗蜜行者,我等当视是辈菩萨摩诃萨当如如来。亦无有能得见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八·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灵岩廿一录卷下玉峰徐太夫人五十初度令嗣原一彦和公肃三居士请上堂僧问饭炊香积寿耸须弥知恩报恩当于理否师曰善其语者别唤一位来曰不是某甲几乎几乎师曰古人到这里因甚不肯住曰三十年后师曰三十五十

  • 西畴老人常言·何坦

    也称《西畴常言》。一卷,宋何坦撰。此书分讲学、律己、应世、明道、莅官、原治、评古、用人、正弊九门,各门之下分条记事,间加评论。其书“大抵因旧说而衍之”(《四库全书总目》)。书中所论大抵精辟近理。如其《讲学

  • 续大唐内典录·道宣

    简称《续大唐录》、《续内典录》等。佛教经录。唐道宣撰。一卷。麟德元年(664)始撰于京师西明寺,后撰毕于总持寺。总分为十录,又按朝代先后下设十七项细目。但在正文中仅记第一个朝代(即东汉)的译经情况。疑为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