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先生是编本之孝悫先生家学孝悫先生躬行实践成己传后详见诸名公传表纪略及孝悫文集内固是编之渊源也

一颜习斋先生当羣儒割裂之后独得周孔旧辙卓然见于言行先生从而受之遂广衍抉剔使圣学如日月重光每推习斋先生首倡功不去口

一吴匪庵先生延先生至京邸阅是编而韪之厥后果亭徐先生阮亭王先生颛庵王先生皆深许可匪庵先生手为雠校两过与果亭先生慨出清俸付梓有功圣道伟矣

一是编遍质当代名流如费此度乔百一王草堂阎百诗万季野朱主一胡朏明王昆绳孔东塘冯绘生诸先生皆欣然以为圣门旧章一旦重明各有校订共勷大道

一窦静庵先生与先生交为孝悫先生立传其尾以主敬循礼四字隐括先生之学最得是编纲领

一先生从颜习斋先生习礼与赵锡之习射郭子固习御刘见田习数彭雪翁习书已而从王五公先生同韬钤与张文升共学焉后游浙又得过从毛河右先生学乐因而郊社宗庙禘袷冠昏士相见律吕以及水火田赋射御书数之学各有考着传于家塾是编所论皆坐而言起即有可行览者勿徒作书观

一先生内而立体戒惧慎独之功梦寐不忘于小心翼翼昭事上帝之什日三复焉每日所行置谱以考得失外而致用如所著瘳忘编学政阅史郄视指学古经世事若数一二而较黑白也学者实从此问涂是编乃非虚设

一是编在后儒中为创论置先圣之门则为习言故历考诸经论学者为一册以见圣学本如是非臆说也有心目者自共知之

一辨业意有不尽者入之学规学规意有不尽者入之论学虽指陈肯綮谆谆然而无费辞无噍音盖先生不得已而有言非尚口也

一编内议论凡古今人已有者直录其名氏并无近今著书纂他人说为己之失

一著书务成己说驱古就我虽名儒不免焉即此心已不诚矣是编无是

一学明则诸经皆可明先生有学易学书学诗学春秋学礼诸编皆洗剔讹言倡明圣道宜继是编领取

一先生以子隆官侄大莲寅虎将入小学念朱考亭所编强半属成人事不切幼童乃纂小学一书自八岁后迄十五前所当学者历历为谱真可补小学之缺而立大学之基矣有志者循序而入学明道兴人材辈出将在弹指焉

弟 培

门人陈兆兴仝顿首识

    高  捷

猜你喜欢
  洪范正论卷四·胡渭
  卷三十一·山井鼎
  卷五十九·沈廷芳
  仪礼小疏卷五·沈彤
  卷二十九·朱熹
  第十六章宗教与人生·梁漱溟
  卷三·僧伽斯那
  忿怒品法句经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佚名
  卷十五·道世
  佛说难提释经·佚名
  以佛法解决现世困难·太虚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一)·太虚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六·吉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禅师领行者上,诗云)佛法惟心不可量,无边妙意广含藏。有朝得悟真如相,便是灵山大法王。贫僧修公禅师是也。自从昨日,不想那道妙玄猿,来俺这龙济山作戏。我恐此猿初悟三宝,贫僧已差山神赶散去了。昨日伽蓝来报,道今日此猿复脱

  • 草堂诗余卷一·佚名

    小令捣练子秋闺秦少防心耿耿泪双双皓月清风冷透窻人去秋来宫漏永夜深无语对银缸忆王孙春景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髙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打梨花深闭门夏景周美成风蒲猎猎小池塘过荷花满院香沉李浮氷

  • 四集目录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録十卷七十七辛丑元旦元旦试笔咏和阗白玉如意题袁尚统岁朝图用乾清宫西暖阁贮敬天勤民宝之例贮古稀天子之宝於东暖阁既刻古稀说於宝端并系以诗降旨加赈直隶上年被水州县诗以志事唐棣椒盘庆崴

  • 古诗镜卷二十·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 明 陆时雍 编 梁第四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弱冠以五经授宋始安王刘子真为南徐州王新安从事奉朝请始安薨举南徐州桂阳王秀才转建平王主簿雅以文章见遇及王移镇朱方又为镇军参军领东海

  • 卷三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三十四都邑广汴赋【有序        宋】李长民臣窃惟皇宋艺祖受命奠都于大梁于今垂二百载列圣相承増饰崇丽煌煌乎天子之宅栋宇以来未之有也昔在元丰中太学生周邦彦尝草汴都赋奏御神考

  • 哀公问政第十七·王肃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方板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也,蒲卢蜾螺也谓土?也取螟蛉而化之以君子为政化百姓亦如之者也待化以成,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

  • 第四十六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蔡东藩

      却说安化王寘鐇,系庆靖王朱曾孙,为太祖第十六子,就封宁夏,其第四子秩炵,于永乐十九年间,封安化王,孙寘鐇袭爵。素性狂诞,觊觎非分,尝信用一班术士,为推命造相体格,俱言后当大贵。还有女巫王九儿,教鹦鹉妄言祸福,鹦鹉见了

  • 纲目分注补遗卷一·芮长恤

    沛公见项籍于鸿门亡去不义下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且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张良岀固要项伯云云据分注张良未见沛公即要项伯入见率遽若此不惟张良不测沛公之意如何而

  • 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初八日,朝鲜大员首告其金姓副职,不愿两国和好,上书其朝鲜王挑唆之。汗怒,将其与大员分离,戴以手铐脚镣,与庶民同囚。遂自缢而死。十日,诸贝勒致书顾三泰额驸:“命赵游击往盖州同石副将长

  • 蔡廓传·沈约

    蔡廓字子度,济陽考城人。曾祖父蔡谟,是晋朝的司徒。祖父蔡系,是抚军长史。父亲蔡纟林,是司徒左西属。蔡廓博览群书,言语行动都依礼而行。刚开始他当著作佐郎。当时桓玄辅佐晋朝,打算恢复肉刑。蔡廓上书说:“建立政治设立刑法

  • 卷二十五·郑玄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其岁时,今岁四时也。天地之会,建厌所处之日辰。阴阳之气,休王前后。○梦,本又作?梦,音同。厌,于琰反。王,于况反。)[疏]注“其岁”至“前后”○释曰:郑云“其岁时,今岁四时也”者,但天地之会,阴

  • 管子补注卷二·刘绩

      七法第六【谓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    经言六  言是而不防立言非而不防废【谓之是不防立其人而用之谓之非不防废其人而退之】有功而不防赏有罪而不防诛若是而防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

  • 困知记附录·罗钦顺

    与王阳明书(庚辰夏)昨拜书后,一日始获奉领。所惠大学古本、朱子晚年定论二编,珍感珍感。某无似徃在南都,尝蒙诲益,第苦多病怯,于话言未克倾吐所懐,以求归于一,是恒用为歉。去年夏士友有以传习録见示者,亟读一过,则凡向日所闻,徃徃

  • 第十一章 19·辜鸿铭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算是诚实的人。“诚实的人,”孔子回答,“不偏离常规,也不会伪称信奉什么教义秘密。”即,任何性质主义的秘密。(文学修辞上“不按照常规惯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七·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窣堵波品第三   [一]爾時衆中天帝釋等欲界諸天.大梵王等色界諸天及餘神仙.歡喜踊躍同時三返高   聲唱言.奇哉奇哉法性深妙.如來出世以神通力加善現等宣說開示.若諸菩薩不離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中·佚名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小功德成有尽德聚。有贪有嗔有痴有取有结有使。是转轮王。一切无有作怨敌者。所以者何。文殊师利。是转轮王无有诤恼。文殊师利。岂况如来转大法轮。无量大智。功德

  • 卷第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 复次普光焰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间暗解脱门。普集光幢主火神得能息一切众

  • 孟子杂记·陈士元

    注释书。《孟子》研究著作。明陈士元撰,四卷。士元字心叔,号养吾,湖北应城人,嘉靖进士,官至滦州知州,著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等。自宋熙宁(1068—1077)以前,《孟子》仅列于儒家,《史记》以孟、荀合传,于孟子事迹仅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