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折

(禅师领行者上,诗云)佛法惟心不可量,无边妙意广含藏。有朝得悟真如相,便是灵山大法王。贫僧修公禅师是也。自从昨日,不想那道妙玄猿,来俺这龙济山作戏。我恐此猿初悟三宝,贫僧已差山神赶散去了。昨日伽蓝来报,道今日此猿复脱真形,来此听讲。我在法堂中等侯,若来时,贫僧自有个主意。这早晚敢待来也。行者,你门首觑着,若有人来,报复我知道。(行者云)理会的。(正末扮秀士上,云)小生姓袁名逊,字舜夫,本贯峡中人也。小生幼遂功名,官居辇下,因唐朝明宗胡人,暮年昏惑,小生远其利害,全其生命,江湖散荡,山野游遨。小生想俺为官的经了多少崎险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见了些尘世荣华,羡功名一场风化。看他每闹垓垓斗逞奢华,每日家插宫花,斟御酒,常只是胸襟宽大。名利交加,到如今都做了渔樵闲话。

【醉春风】经了些翻滚滚恶尘途,受了些急穰穰世事杂。想着那人生否泰在须臾,敢不是假,假。利锁名缰,居官受禄,到如今都一笔勾罢。

(云)小生来到这座山中,看了这座山,比与他山甚是不同也呵!(唱)

【红绣鞋】一缕游云直下,半泓秋水交加,有他那苍松丛内鸟音杂。一壁厢烟笼树,一壁厢雾侵霞,恰便似小蓬莱移在这榻。

(云)小生进的这山中,来到这寺门,见一个行者,门首立着。兀那行者,你道峡中一秀士,闻知太师发心弘济,特来座下听讲。(行者报科,云)门首有一个秀士,特来听讲。(禅师云)呵、呵、呵,是此人来了也,贫僧自有个主意。道有请。(行者云)理会得。先生,俺师父有请。(相见科,正末云)不才袁逊,乃陋巷愚夫,山林鄙士,忝列儒流,幼登科甲,不以功名为念,退隐于林泉,邀游于湖海。久闻吾师道性圆融,法心弘济,小生千里而来吾师座下听讲。(禅师云)贫僧道疏学寡,岂知玄宗之旨,莫晓元顿之乘,敢劳先生千里而来也。(正末云)小生袁逊,峡山中人也。族大以蕃,不乐仕进,独逊有志功名。明宗胡人,暮年昏惑,贤士良才,莫得而进,留滞数年,竟无所就。有知己者荐为端州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彼又劝之曰:子蹇困如此,尚暇择地哉!不得已,携家抵任。未逾年,妻妾子女丧尽,憔悴一身,遂不复仕。往来江湖间,惟寻山望水。谢扰扰于名场,问道参禅;谈空空于释部,侧闻尊宿建大法幢。不惮远来,求依净社。攒眉蹙额,固非嗜酒之渊明;举手敲推,颇类苦吟之贾岛。如蒙不弃,夫复何求?小生有词一首,于太师行呈丑咱,不识以为何如?(递词科)(禅师看云)好写染也呵!(念词科)窃以生一拳梦幻之身,盖由恶业;熟三峡烟霞之路,亦自善缘。凡居覆载之间,悉在轮回之内。恭惟龙济山主修公禅师,性融朗月,目泯空花,衍术数则允过于图澄,逞神通则端逾于杯渡。菩提本无树,机锋肯让于同袍;明镜亦非台,泡影等观于浮世。十方瞻仰,四众皈依,若如逊者。天地毫毛,山林踪迹,悲来抱树,谁怜凄侧其伤弓;穷则投林,畴暇从容于择木。无家可返,有佛堪依。痛兹妻子之沦亡,坐此功名之泪没。逢人舞剑,业非通臂之才;过寺题诗,忽动归山之兴。乾旋坤转,无端变化几湮沉;春去秋来,管得繁花有枯槁。伊欲出类而拔萃,除非舍妄以归真。指示迷途,使入涅槃之路:引归觉岸,遄登般若之舟。惟愿慈悲,和南摄受。(念毕云)先生有如此高才绝学,兼通内典,如何弃舍功名?(正末云)听小生说一遍。(唱)

【石榴花】太师一一问根芽,小生也曾得志贯京华。不图富贵显撑达,只恐怕违条犯法,因此上隐迹归家。乐云山散诞无牵挂,抵多少年八十弛步烟霞。虽居陋巷心无挂。便是那一世拙生涯。

(禅师云)先生,却不道富贵功名,人人皆羡?以先生理先王之道,传儒教之风。学之以礼,习之以道,十载青灯苦志,一朝荣显家门。为儒官者,可以出金门入柴闼,享琴堂之禄位,受圣主之洪恩。据先生之学,胸藏锦绣,腹隐珠玑,端的是有贾马之才能,苏张之谋略,如何在急流中退步也?(正末云)太师不知,谚语有之:用舍之道,行藏之中,不可不虑也。(唱)

【斗鹌鹑】想咱人尘世荣华,却便似朝霜暮霞。空学星斗文章,逃不出萧何律法。今古兴亡可鉴察,小生也不恋那。我无意为官,无福受高车驷马。

(禅师云)先生。岂不闻为官者,打一轮皂盖,列两行朱衣,亲戚称羡,乡党宾服,比那出家,较是不同也。(正末云)太师,你那里知道小生的心事也呵!(唱)

【满庭芳】我宁可衣冠不加,我乐的是山林清趣,我再不告蝶阵蜂衙。将心猿意马都拴罢,弃却了玉锁金枷。怕的是红尘混杂,愁的是业海交加。隐遁在桑田下,向白云那塌,小生乐道出河沙。

(禅师云)先生的意,贫僧尽知了也。先生,争奈你若顶巾束发,在我教谓之沐猴而冠;若使削发披缁,在公教谓之儒名墨行。若斯二者,何以处之?(正末唱)

【上小楼】太师道衣冠不佳,你教我皈依削发。却不道心本元明,色相皆空无点差。只待要念经文,参话头,尘缘弃下,便是那礼禅帅永无牵挂。

(禅师云)先生既是如此,却也可也。既临此庵,且向山中游玩一回咱。(正末云)是一座好山也呵!(唱)

【耍孩儿】恰便似青螺放顶云霄中插,高接凌空彩霞。你看俺奇山秀水两交加,绕僧堂禅室堪佳。果然是依为佛祖菩提处。堪作禅僧寂静家。端的是真图画,小生心响豁畅,肺腑清嘉。

(禅师云)既是坚心在此修行,行者。就与我打扫的僧房干净,与先生居止也。(行者云)理会的。(禅师云)且去僧房安歇,到来日听讲。(正末云)谢了师父。(唱)

【尾声】谁想我火宅中一跳身,洪涛中出海涯。我宁个寺中拜礼如来塔,我只待悟三教真如大藏法。(下)

(弹师云)此人非是峡山中袁逊,他乃是野猿所化。他先化做一个樵夫,托名侯玄。采访贫僧,贫僧未曾说破他。前日此猿又来经堂作戏,贫僧与他一个景头。今日化临此处。我观此猿善根将熟,我来日升堂以罢,此人必悟宗风,证果朝元而去。行者便说与众僧,道我来日在佛殿内升堂说法,就请袁秀才前至法座听讲。(行者云)理会的。(禅师云)贫僧无甚事,且回法堂,打些参禅去也。(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二·彭定求
  善珍·唐圭璋
  第二十六出 二妻思望·王世贞
  黄公望·隋树森
  海绡说词·陈洵
  鹤年诗集后跋·丁鹤年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谷城山馆集卷七·于慎行
  三集卷四十三·乾隆
  卷五十五·朱彝尊
  卷六百四十·佚名
  御选宋诗卷七十二·康熙
  后集卷三·蔡正孙
  清风亭稿题词·童轩
  93.韦庄:秦妇吟·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355_1 【登司马错古城】刘禹锡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

  • 第廿一出 婚闹·李渔

    〖女冠子前〗(老旦上)一官匏系人难到,儿未嫁,婿先招。老身梅氏。自从老爷上任,已经一载,烽烟阻隔,音信杳然。女儿年已十八,正当婚嫁之时。前日戚家来议婚,老身已经许诺,今乃成亲吉日,花烛酒筵俱已齐备,戚家女婿也该到门了。〖临江

  • 卷八百四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四齐已题东林十八贤真堂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谢灵运欲

  • 卷四十二·志第九·柯劭忞

      ○天文下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下   惠宗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复如之。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太阴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

  • 第三十四回 争濮议聚讼盈廷 传颍王长男主器·蔡东藩

      却说英宗皇帝,系濮王允让第十三子。濮王三妃,元妃王氏,封谯国夫人,次妃韩氏,封襄国夫人,又次妃任氏,封仙游县君。英宗虽入嗣仁宗,但于本生父母,亦断然不能恝置。首相韩琦尝奏称:“礼不忘本,濮王德盛位隆,理合尊礼,请下有司议

  • ◎所谓“畜产业公会理事长”李振才·佚名

    第三批汉奸名单中有伪&ldquo;米统会储备处副处长&rdquo;顾戢人,伪&ldquo;食粮公会理事长&rdquo;符前耕,以及将盐资敌的周吉甫等宝贝,但却遗漏了与他们同样罪孽深重的李振才。李振才是前伪&ldquo;全国畜产业公会理事长&rd

  • 第八十一册 族档(无年月)·佚名

    第八十一册 族档(无年月)第三族第一塔坦。万历三十八年【原档残缺】。达尔汉巴图鲁,野儿定河卫都指挥佥事【原档残缺】阿尔敏泰珠,万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原档残缺】。海西沙岭卫都指挥使特永格之子岱察,【原档残缺】年

  • 一四七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缺页不全及应毁书六种开单进呈片(附单一)·佚名

    一四七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缺页不全及应毁书六种开单进呈片(附单一)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十一日遵旨将缺页不全及应毁书共六种,开单同原书进呈。其抽出篇页字句,并无违碍,因系钱谦益、屈大均等所制,是以抽出销毁。谨一并呈览。

  • 卷三·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康熙五十四年九月戊戌赏赉右卫官兵上谕兵部曰遣司官一员赍羊袍狐帽各一千六百件驰驿送往右卫将军费扬古军前给右卫兵丁之少冬衣者恐有不足并携银二千两于喀尔喀扎萨克处购买酌量赏

  • 卷二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乐书第二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

  • 三十九、求友时代·包天笑

      我从二十一岁起,可称为我思想改变的开始。那正是甲午中日开战,我国战败以后,有些士子,都很愤激,而变法自强之说,一时蠭起。这些主张变法的知识份子,人家称之为维新党,我当时也很醉心于维新党,以为除非是这样,方足以救中国。

  • 唐纪十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贞观六年(壬辰、632)·司马光

    唐纪十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 [1]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乙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2]癸酉,静州獠反,将军李子和讨平之。 [2]癸酉(十九日),静州獠民反叛,将军李子和率兵征讨平定。 [3]文武官复请封禅,上曰:“

  • 禹贡指南卷二·毛晃

    宋 毛晃 撰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州 尔雅汉南曰荆州注云自汉南至衡山之阳李廵曰荆州其气燥刚禀性彊梁故曰荆荆彊也秦为南郡即郢都之渚宫楚之故都也 周礼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注衡

  • 七 杜威的教育哲学[1]·胡适

    杜威先生常说,&ldquo;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rdquo;这就是说哲学便是教育哲学。这句话初听了很可怪。其实我们如果仔细一想,便知道这句话是不错的。我们试问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那一个不是教育家?那一个没有一种教育学说

  • 卷三·投子义青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三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三十四则米胡问悟 示众云。形兴未质。方知形是影根。名起无名。始信声为响本。莫有向无形无影无响无声处会得的么。 举米胡和尚令僧问仰山(走口送舌)

  • 风中之路·川端康成

    一位魅力依然不减的母亲宫子与三位成年女儿的情感经历。宫子因丈夫有外遇泯灭了情焰,心存死灰;大女儿惠子出嫁之后,跟母亲一样被传统的婚姻与家庭束缚;二女儿直子在两个男人的爱情小巷中彷徨不定;稚气的三女儿千加子为寻找

  • 证治要诀类方·戴思恭

    医方著作。四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作者取其《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编成此书。卷一为汤类,卷二为饮类,卷三为散类,卷四为丸、丹、膏类。简要地说明所列

  • 致萧军·萧红

    1932年,萧红结识萧军并开始共同生活。1936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1938年两人彻底分手。本书多是萧红在日本给萧军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