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二十

存旧尚书卷第十三文侯之命第三十周易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二十【宋板】

文侯之命

考异古本经父义和义作注同今本 既我御事既作即谨按但万厯与崇祯本同 绍乃显祖绍作昭宋板蔡本同 卢弓一卢矢百卢作玈传同注所以名篇下有也字 顺其功而命之功上有和字 而布闻在下居居作民宋板同 祖业隤陨下有也字 寿考俊德俊作隽 呜呼能有成功呜呼作于乎 言汝今始法文武之道矣汝作尔 谓救周诛犬戎下有也字汝功我所善之汝下有之字 遣令还晋国下有也字圭瓒可知下藏示子孙下并同 必能柔近近作迩安小人之道人作民下荒废人事都鄙之人人和政治共同 由近以及逺下有也字疏祼祭祼之瓒【一叶左六行】宋板下祼作谓谨按与周礼注合 郑云肆解牲醴以祭【同上】醴作体谨按与周礼注合 故乎王锡命焉【二叶右八行】正误乎当作平【补遗宋板乎作平】 诸侯之长谓之伯也【九行】下之作二 讨罚礼也【二叶左一行】罚作罪谨按左传元文作罪 者为大国功重【同上】者作晋 觐礼説天子呼诸侯之义【三叶左一行】义下有曰字 救周之国【五叶左一行】国作日 更叹而为言【四行】更下有复字 礼君父之前曰名【七行】曰作白下曰字同 王萧云云【六叶右六行】无一云字父往至相安【八叶右五行】相作自

补遗释文平王马无平字【一叶】马下有本字补脱重称上直用反【五叶】疏不于上文【五叶右八行】宋板不字阙 彤玈于弓【八叶右一行】于作是

费誓

考异古本经嗟人无哗听命无作亡命上有予字 善糓乃甲胄宋板糓作糓疏同谨按考字书宋板为是无敢不吊无敢冦攘无敢不逮有无余刑无并作亡乃越逐不复不作弗无敢不供无敢不多同注为冦于鲁下有东字 商鲁之颂下有也字下注帅之以征下同 叹而勑之使无喧哗之作以 并起为冦下有也字弓调矢利下同 放舍牿牢之牛马谨按后人旁注牢一作穽下注牿牢古本作牿穽旁注穽一作牢参差不齐者如此 所放牿牢之牛马下有也字【补遗古本牢作穽】无敢取人正误人当作之【补遗古本宋板人作之】 总诸侯之

兵侯作国宋板同 距守不峙下有也字疏在往征此淮浦之夷【九叶左九行】宋板在作今 掌牛马之处【十一叶左三行】掌作养 郑以牿为桎梏之牿施牿于牛马之脚【十一叶左七行】牿作梏下同 杜闲也【十二叶右二行】闲作闭 惟有风马牛不相及也【十三叶右九行】有作是 谓粮储少不及众人【十三叶左七行】粮储作储粮 总诸侯之兵【八行】侯作国 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十四叶右二行】役上有从字 万二千五百人为遂【三行】人作家

补遗古本注并起为冦并上有以字疏金为兵器者【十一叶右二行】宋板者作皆

秦誓

考异古本经责人斯无难无作亡下无他伎同 若弗云来云作员下虽则云然同谨按传文共同今本 射御不违我尚不欲不作弗 君子易辞辞作词 断断猗作鮎鮎猗注同 他伎宋板伎作技注同注悔而自誓悔下有过字 言民之行巳之作人 是惟艰哉艰作难宋板同 虽众力巳过者诸本者作老 我今庶几欲有此人而用之欲上有敬字 专一之臣一作壹是人必能容之容下有民字谨按恐非 用此好技

圣之人技下有美字 安我子孙众人人作民下是不能容人同谨按下注亦有子孙众人字与今本同古本参差如此 一人所任用下有也字 由所任不容贤容作用宋板同释文【十八叶】补脱又鱼乞反马本作讫讫无所省録之貌徐云强貎谨按当在仡许乞反下 【同上】射神夜反谨按经射御不违 啻尺豉反【十九叶】元文尺作始 冐莫报反下有注同二字疏自用改过迟晚【十七叶左二行】宋板用作恨 惟截截至有容【十八叶左九行】无一截字独无他技艺【十九叶右一行】独作虽 明辩便巧之善【三行】善

作意

补遗古本注一介臣介下有之字 用之不能之下有则字释文伎其绮反本亦作技【十八叶】上伎作技下技作伎疏不得改过也【十七叶右五行】宋板过作悔 勇壮之计【十八叶左九行】作壮勇之计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地数第七十七·管仲
  尚书古文疏证卷四·阎若璩
  卷四十六【起昭公十三年尽十六年】·杜预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孔子
  明本释卷中·刘荀
  卷首·乾隆
  山权数第七十五·管仲
  卷五十六·李光地
  战于郎(1)·戴圣
  卷二十五·佚名
  梵网合注卷第一·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智旭
  民国与佛教·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六出 觅魂·洪昇

    〔净扮道士,小生、贴扮道童,执幡引上〕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便教遍处殷勤觅。贫道杨通幽是也。籍隶丹台,名登紫箓。呼风掣电,御气天门。摄鬼招魂,游神地府。只为太上皇帝思念杨妃,遍访异人召魂相见

  • 楔子·刘君锡

    (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习儒不遂,去而为贾。只因本钱欠少,问本处庞居士借了两个银子做买卖,不幸本利双折,无钱还他。小生前者往县

  • 卷二百三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是闲居士小藁刘学箕字习之屏山先生子翚之孙七者翁玶之子有方是闲居士小藁吾庐寓言五峯之山环吾庐五峯之水清溜渠山水可乐情可娯五亩之宅奠厥居清

  • 跋·杨允孚

    世所贵于能言者非以其能自为言也穹壤之大古今之异生物之情态殆万变而无穷能者言之如水之鉴物烛之取影如传神写照短长肥瘦老壮勇怯其神情意度邪正丑好或得之一览之间或索诸冥搜之表要各有以极其趣而后已焉夫岂有穷乎哉

  • 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九·脱脱

        承晖(本名福兴) 抹捻尽忠 仆散端(本名七斤) 耿端义 李英 孛术鲁德裕 乌古论庆寿   承晖,字维明,本名福兴。好学,淹贯经史。袭父益都尹郑家塔割剌讹没谋克。大定十五年,选充符宝祗候,迁笔砚直长,转近侍局直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四·乾隆

      汉  太宗孝文皇帝  名恒高祖中子母曰薄姫【先在魏许负相曰当生天子后入汉高祖内之后宫一曰召幸之姬曰昨梦苍龙据吾腹高祖曰此贵征也吾为汝成之遂生帝】初封代王大臣既诛诸吕遂迎立之  【壬戌】元年十月帝谒

  • 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 第五十五·班固

    (谷永,杜邺)【原文】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父吉,为卫司马,使送郅支单于侍子,为郅支所杀,语在《陈汤传》。永少为长安小史,后博学经书。建昭中,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有茂材,除补属,举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建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

  • 卷之二十四  革除遺事五(明)黃佐 撰·邓士龙

    (革除遺事六卷,明黃佐撰。佐,字才伯,號泰泉,嶺南香山人。正德十六年進士,官至少詹事。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正德十五年,黃佐自序稱:「是編也,本莆田宋君端儀革除錄、清江張君芹備遺錄,旁采諸家傳記,稍增飭之。」(見北京大學圖書館明

  • ●皇朝通典卷六十四·佚名

    樂二 ○樂二 (臣)等謹按杜典載歷代廟朝之樂於沿革中總述其槩不另立門葢漢後各朝競尚新聲其朝廟之章無盛美之可陳無功德之可紀故從其畧也我國家文煥功巍作為大樂無非鉅典所關自宜按門臚載以昭盛軌茲謹遵律呂正義後編所列

  • 156.安禄山叛乱·林汉达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李林甫掌权

  • 十七年·佚名

    (甲申)十七年大明萬曆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卯,以庭濕,停望闕禮。1月3日○辛巳,以權停禮,行賀禮。以初二日,仁順王后國忌,故退行正朝賀禮也。1月4日○壬午,以李俊民拜兵曹判書,李遴拜戶曹判書。1月14日○壬辰,以李增拜大司諫

  • 《尚書古文疏證》卷一·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一《漢書》《儒林傳》:「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字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餘篇,蓋《尚書》茲多於是矣。」《藝文志》:「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

  • 卷二十五·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五    宋 黄伦 撰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羣后以师毕防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无垢曰夫人之情不警则不奋誓所以警之使奋也既渡河是此心有往而已然则

  • 偈颂品第十·佚名

    之初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罗中诸广义故。而说偈言:诸法不坚固,皆从分别生。以分别即空,所分别非有。由虚妄分别,是则有识生。八九识种种,如海众波浪。习气常增长,槃根坚固依。心随境界流,如铁於礠石。众生所依性,远离诸计度。

  • 佛法与科学·太虚

    ──十二年八月在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讲──一 佛法佛法大旨,不外乎自觉、觉他二端俱得圆满,故得其公例如下:一、无上正遍觉者所如实觉知于法界诸法之真实性相体用  此无上正遍觉者一名词,关于自觉方面,谓自己觉悟地位已

  • 无门开和尚语录卷上·慧开

    无门开和尚住湖州报因禅寺语录(月林和尚开山师为第二代)  侍者 普敬 录师於嘉定十一年五月初九日入院。指三门云。父子不传。百无一有。狭路相逢。推门落臼。佛殿。礼拜即是。不礼即是。黄面瞿昙在我脚底。底帖。

  • 省庵法师语录卷下·宝贤

      净业学人 彭际清 重订劝修净土诗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得於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於此世。原夫净土一门。理极顿圆。事诚简易。在

  • 程杏轩医案·程文囿

    医案著作。3集。清程文囿(杏轩)撰。分初集、续集、辑录3集。合刊于道光九年(1829年)。后遭兵燹,由其后人于光绪六年(1880年)将3集合为一书,重予校刊。此书不分门类,内、外、妇、儿各科咸备,收载病案192例。医案完整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