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十三条

凡例十三条

巻册一 凡举业以经义为重而义之精者莫过于蒙引他如浅説存疑间有发所未发终为青出于蓝是书之钞窃愿学焉而继其志故勿参以诸説或有相悖畧之而已至于厘卷分章一因其旧虽见嗤蔡氏书佣弗恤也

纲领二 凡系四书本文及章句集注序文元髙起一字用以统摄条贯是为提纲唯蒙引自立标题如大学序中仁义礼智及礼乐射御书数等项今皆平头揭起止加一圈

条贯三 凡纲领之后另起平头者为首条其次毎隔一圈为一条相连直下不复另起条中有用本文及大注为起句者句下细书一题字或注字若此条本有所指而无起句者即与补出仍细书一补字此为目中之纲条有补题者着于提纲之下曰补题几句

次序四 凡众条之次先本文次大注次语録或总意居前或覆説居后大率随文训义无复倒置而错出有移易先后者着于提纲之下曰更定次序

芟减五 凡词繁意复元有两説而存其一或指意稍违戾者全条削去通谓之芟逐条去几字或合众条而计之通谓之减有则着于提纲之下曰芟若干条减若干字 又初藁所收包罗贯串旁引曲喻全书可资博雅今所钞者姑以切要为务若遗文绪论有禆世教有闗学术者不在芟减之例或两説未定间亦存之

裁剪六 凡逐条之中去繁就简舍逆从顺不但减字而稍费调停俾词意明畅如亲亲之杀三条曰裁剪

凑合七 凡意义相闗互有去取合众条而聨属之如中庸燕毛孟子交隣之类曰凑合与裁剪之法相通

出入八 凡前后失次移易类从或自上题而属下或自下题而属上曰出入

摘换九 凡所去之条或一字一句可补所存之未备及借以周旋词意曰摘换

分揷十 凡一条元有二义文不相蒙者中断而为两或取他条之义窜入此条之中曰分揷

补遗十一 凡文义不可缺处或因上下字同而偶有遗失如大学序天子之元子条下少十三字直据序文增之曰补遗

正误十二 凡字句异同舛错未必初藁已然多因刋板之误如大学序河南程氏兄弟二字中庸辟如行逺章今人是作三句读了八字为改易之曰正误

归章十三 凡四书文义彼此互见如大学致知格物章论所当然所以然处归之论语四十不惑章中庸缵太王王季文王章诗云一条归之论语泰伯章若此类曰归章 以上凡例各着提纲之下倘有观者用备考覈

万厯甲戌季春望后三日晋陵庄煦启甫识

猜你喜欢
  版法第七·管仲
  着希第二·鹖冠子
  孟子纂笺卷五·詹道传
  提要·郑汝谐
  朋友有益还是有害?·孔子
  春秋亿卷三·徐学谟
  卷五十五·江永
  卷二十九·王与之
  卷十七·顺治
  卷二·道世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全文·佚名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佚名
  阎罗王众赞叹·佚名
  卷七·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八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吴景旭

      乙集上之上  楚辞  评骚  刘勰曰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蔚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逺而楚人之多才乎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氵㸒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

  • 卷一百七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涧泉吟藁韩琥字仲止元吉之子有高节从仕不久即归信上嘉定中卒有涧泉集五月十日【嘉定十三年】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幽人方独夜山寺有防行野处偏宜夏

  • 灉湖山寺·张说

    楚老游山寺,提携观画壁。 扬袂指辟支,睩眄相斗阋。 险哉透撞儿,千金赌一掷。 成败身自受,傍人那叹息。

  • 后集卷九·蔡正孙

    陈希夷希夷名抟,字图南。负经纶之才,历五季乱离,游行四方。志不遂,入武当山,后隐居华阴山。周世宗召至京,赐号“白云先生”。太宗朝再召,赐号“希夷先生”。《闻见录》云:“华山隐士陈抟,唐长兴中进

  • 李甲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一云:“李景元,元符中,武康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帝台春 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

  • 唐臣传第十六·欧阳修

    ○豆卢革豆卢革,父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在魏,议建唐国,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乱丧亡且尽,以革名家子,召为行台左丞相。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

  • 纲目订误卷二·陈景云

    宋武帝永初三年目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逺志难御之气也按宋髙祖诫太子义符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逺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今分注删去非如兄韶句误以髙祖目道济为有难御之气失之逺矣且所谓无逺志之语又作何解耶文帝元嘉十

  • 卷三十四·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四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六宋陈瓘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少好读书不喜为进取学父母强之乃应举一出即中甲科调湖州掌书记签书越州判官太守蔡卞察其贤礼

  • 刘翰传·脱脱

    刘翰,沧州临津人。世代为医,开始为护国军节度巡官。周显德(954~959)初,到朝中献上《经用方书》三十卷、《论候》十卷、《今体治世集》二十卷。周世宗嘉奖他,命他为翰林医官,他献的书交到史馆,又加官为卫尉寺主簿。宋太祖北征

  • 张弘范传·宋濂

    张弘范,字仲畴,张柔之第九子。善于骑马使枪,又颇能写诗做歌。二十岁时,兄弘略任顺天路总管,去寿阳行都报告一年内本路户口、田地和赋税征收等政事,弘范代行兄之职务,吏民都佩服他办事果断,有条有理。蒙古军在所过之地肆意杀掠

  •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四乐考【二十】俗部乐【女乐附】【臣】等谨按俗乐之异於雅乐者其调从浊至清更迭为用下则益浊上则益清其声器寖殊虽有宫调之名而声不近於古如

  • 卷一百三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四雍正十一年八月上谕九道初一日奉上谕上年江南松江地方潮水泛溢为灾闻附近各盐场内惟南汇县之下砂各场奉贤县之青村场被灾稍重竈丁未免艰窘朕心实为轸念查下砂头场二三场及

  • 卷四十五 论语二十七·黎靖德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章   问:"'明日遂行。在陈绝粮。'想见孔子都不计较,所以绝粮。"曰:"若计较,则不成行矣。"〔焘〕   周问:"'固穷'有二义,不知孰长?"曰:"固守其穷,古人多如此说。但以上文观之,则恐圣人一时答

  • 卷五十二【起昭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二【起昭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注三月而葬速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疏【正义曰往年公孙于齐齐侯唁公

  • ●牧鑑序·杨昱

    楊昱李仲僎○楊昱牧鑑者集經史百家之格言懿蹟有關於政者為牧人者之鑑也必曰鑑何人欲修容者則冶金為鑑以自見况司牧者可無鑑乎修容者鑒於金則貌可正司牧者鑒於古則治可進故曰鑑曰可傳乎曰不敢也世之仕者多老成諳練之儒

  • 卷十八·曾国藩

    卷十八笃行篇&ldquo;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dquo;这是屈原的笃行。笃行者,执着如一地实践也。&ldquo;天下事必须躬自入局&rdquo;,日修身,夜慎独,学不止,死不畏,这是曾国藩的笃行。李鸿章说,我老师成功的原因很多,但

  • 嘉言录重排序·印光

    净土法门, 理极高深, 事甚简易。由兹天姿聪敏, 知见超特者, 每每视作愚夫愚妇之事, 而不肯修持。岂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上成佛道, 下化众生, 成始成终之究竟法门乎?彼以愚夫愚妇能修, 遂并法门而藐视

  • 帝京景物略·刘侗

    明刘侗、于奕正撰。八卷。侗字同人,号格庵,湖北麻城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外放南直隶(今江苏)吴县知县,未到任,卒于途中。奕正初名继鲁,字司直,宛平(今北京)人。崇祯初年秀才,喜结交,好游名山。七年至九年(16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