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卷十八

笃行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笃行。笃行者,执着如一地实践也。“天下事必须躬自入局”,日修身,夜慎独,学不止,死不畏,这是曾国藩的笃行。李鸿章说,我老师成功的原因很多,但不为浮言所动,执理甚明是重要一条。大禹治水惠天下,墨翟勤生亲操耜,皆以笃行而有成。不难看出:成功,先要有笃行,笃行先要有“笃心”。因此,曾国藩的治心经在此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笃行篇(上)

【原文】

一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折,必有浮议摇撼。从前水师之设,创议于江忠烈公(江忠源);安庆之围,创议于胡文忠公(胡林翼)。其后本部堂办水师,一败于靖江,再败于湖口,将弁皆愿去水而就陆,坚忍维持而后再振;安庆未合围之际,祁门危急,黄德糜烂,群议撤安庆之围,援彼二处,坚忍力争而后有济。至金陵百里之城,孤军合围,群议皆恐蹈和(春)、张(国梁)之覆辙,即本部堂亦不以为然,厥后坚忍支撑,竟以地道成功。

【译解】

凡实施一项谋略,办一件事情,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世人的议论。从前建立海军,首先提议的是江忠源;安庆之围一事,提议的是胡林翼。在那以后,我办理海军,第一次败在靖江,第二次败在湖口,将士们都愿放弃水战而去陆战,坚忍维持之后再求振发;安庆没有合围的时候,祁门、黄德那里也危急,大家建议撤安庆之围,救援那两处,坚忍力争之后才有所改变大家的意见。孤军合围金陵这一百里之城时,大家的议论都是惟恐重蹈和春、张国浊的覆辙,反对这一做法唯有本人不以为然,其后坚忍支撑,终于用挖地道的战术取得了成功。

笃行篇(中)

【原文】

游心如老庄之虚静,治身如禹墨之勤生,齐民如管商之严整,而持之以不自是之心。虚心实做,庶几乎道矣。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若恐天意难凭,而广许神愿;若恐人谋未臧,而多方设法,皆无识者之所为。

【译解】

心的悠闲像老子庄子那样的虚静,身体的运动像大禹墨翟那样勤劳,百姓的治理象管仲商鞅那样的严整,同时保持一种不自是的心态。心灵虚静,做事笃实,没多久就可以成道了。天下的事情在局外呐喊议论是没什么好处,必须亲自深入实践,担当敢为,才有成事的希望。如果害怕天意难以凭信,而多次向神许愿;如果担心岛已的谋划不成功,而临时抱佛脚,想方设法这都是识见不明的人所做的事。

笃行篇(下)

【原文】

近世乾嘉之间,诸儒务为浩博。惠定宇、戴东源之流,钻研诂训,本河间献王实事求是之旨,薄宋贤为空疏。夫所谓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实事求是,非即朱子所称即物穷理者乎?审机审势,犹在其后,第一先贵审力。审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实工夫也。目前之患在内乱,长久之患在西人,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译解】

近代乾隆、嘉庆之际,名学士们所研习的学问十分浩瀚广博。惠栋、戴震之辈,钻研文字考证之学,依据河间献王的实事求是的宗旨,轻视宋代先贤的空洞。人们所说的事,难道不就是实在的物吗?人们所说的是,难道不就是事物的机理吗?实事求是,不就是朱熹所说的根据事物来探究它的内在规律吗?审察时机和形势,仍然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所谓审力,就是知己知彼的切实工夫。眼前的祸患在于内乱,长远的忧患在于西洋入,因此,购买西洋船炮是今天拯救时局的第一要务。

猜你喜欢
  卷六·班固
  卷五十四 孟子四·黎靖德
  第六章 28·辜鸿铭
  卷三十·冯复京
  卷五·杨于庭
  卷一百三十五·秦蕙田
  对作篇第八四·王充
  诘术篇第七四·王充
  卷二十八·易祓
  (九)子罕篇·钱穆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卷三·佚名
  大雲初分正行健度第十八·佚名
  卷第九·李遵勖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三·善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文若·唐圭璋

      待考。   蝶恋花   玉宇生凉秋恰半。月到今霄分外清光满。兔魄呈祥冰禾彡烂。广寒仙子生华旦。   聪慧风流天与擅,淑质冰婆,本是飞琼伴。□领彩衣椿祝劝。蟠桃待熟瑶池宴。

  • 第二折·刘君锡

    (正末引卜儿、灵兆、凤毛、行钱上)(卜儿云)居士,想你昔日之间,多行善事,广积阴功,久后俺子母每也有个好处么?(正末云)婆婆,你说的差了也。便好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十人上山,各自努力。盛世难逢,佛法难遇。若是既逢既遇呵,南无

  • 卷61 ·佚名

    戴表元 挽舒君实 玉比清癯鹤比羸,相看中路忽相遗。 诗才万斛难供歉,药论千箱不起衰。 定有意游轻竹杖,犹余手剪碎松枝。 南山山下徘徊处,曾指佳城示阿宜。 戴表元 晚秋游中溪四首 淡竹冈前沙

  • 卷五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七权德舆德舆字载之略阳人起家河南幕府德宗闻其名召为左补阙知制诰中书舍人歴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元和五年以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罢守本官后为东都留守又镇兴元卒赠左仆射諡文德舆三嵗能变四

  • 畦乐诗集原序·梁兰

    诗以道性情诗之所以传也古今以诗名者多矣然三百篇后得风人之旨者独推陶靖节由其冲和雅澹得性情之正若无意于诗而千古能诗者卒莫过焉故能轻万锺芥千驷翛然物表俯仰无惭岂非足乎已而无待于外者乎是虽不必以诗名而诵其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三·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七月乙卯朔时享 太庙命英国公张溶代祭 先圣历代帝王陵寝遣乐舞生分赍香帛付所在有司行礼○丙辰○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冯天驭为大理寺右寺丞○戊午 仁孝文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长陵 户科给事

  • 卷五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 唐 张守节 撰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记五十 楚元王刘交者【年表云都彭城】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

  • 安乐公主传·欧阳修

    安乐公主是韦后所生的最小的女儿。中宗谪迁房陵时出生于路上,解下衣服用作襁褓,由此取名为裹儿。相貌秀美,聪明善辩,韦后特别喜爱她。下嫁给武崇训。中宗恢复帝位之后,安乐公主恃其宠爱权倾天下,侯王权臣多出其门。曾自做诏

  • 杨崇勋传·脱脱

    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祖父杨守斌,奉事宋太祖,任龙捷指挥使。父亲杨全美,奉事宋太宗,任殿前指挥使。杨崇勋因父亲的荫庇,任东西班承旨,在东宫事奉真宗。皇帝曾对他说“:听说你很嗜学,我送你书籍。”杨崇勋从此粗通兵法及前代兴

  • 也速传·宋濂

    也速,蒙古族人。为人豪爽,能干,由宫廷侍卫亲军,历尚乘寺提点,官至宣政院参议。至正十二年(1352),河南人民起义军芝麻李部占据徐州,也速随太师脱脱南征。徐州城义军坚守,官军久攻不下。脱脱采用也速之计,用巨石为炮,日夜攻击不停

  • 孔克仁传·张廷玉

    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晋升为郎中。曾和宋濂一同侍奉太祖,太祖多次和他讨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的史实。陈友谅已被消灭,太祖志图中原,对克仁说“:元朝的国运已被摧毁,豪杰互争,有可乘之隙。我将督促两淮、江南诸郡的百姓

  • 卷二十一·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一明 黄训 编户部【给赐 黄册 屯田】题乞恩分豁土地事【彭韶】该户部奏差臣等前去直真定府公同防勘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周彧等所奏地土縁由除

  • 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四户部钱法凡鼓铸缗钱以资国用农末之交利百物之流转於是乎权衡焉过轻则民多私铸过重则民利盗毁权轻重之中以重二铢八十有八黍为率熔赤金和以白黑铅及锡依古九府圜法制之径八分轮郭外周中

  • 选举三四·徐松

    特恩除职下钦宗靖康元年二月六日,诏:「太学生雷观、进士张炳上书论事可嘉,并与同进士出身,除馆职。」 三月二十日,通判泽州时敦除直秘阁。以城守有功也。 四月十五日,诏宗正少卿陈直秘阁、知庐州。 十六日,知应天府杜充为

  • 卷三十一·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一宋 高闶 撰昭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虽上不受于天子而内亦继正有所受之故书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此会乃楚公子围帅诸

  •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周梦颜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

  • 复 性 觉 书·太虚

    性觉:函悉在平近况。李介如居士系汤住心居士介绍,商组“中国佛教会北平市分会整理委员会”者。七人名单,乃吾所开与,并已由京整会行文李君与社会局。请虚心为北平佛教与商洽一切!太虚。卅五、七、廿九。(性觉存稿)

  • 大佛顶首楞严经研究·太虚

    ──九年十月在武昌讲经会提案── 前言    一 明本经在佛藏中之相对位置     甲 宗义上之本经相对位置──真言宗者     乙 教乘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大乘普为出世乘者     丙 化法上之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