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弘范传

张弘范,字仲畴,张柔之第九子。善于骑马使枪,又颇能写诗做歌。二十岁时,兄弘略任顺天路总管,去寿阳行都报告一年内本路户口、田地和赋税征收等政事,弘范代行兄之职务,吏民都佩服他办事果断,有条有理。蒙古军在所过之地肆意杀掠,弘范对他们施以杖刑,使入顺天的蒙古军士不敢违法乱纪。

中统初年(1260),授弘范为御用局总管。三年,改为行军总管,随从亲王合必赤讨伐李王..于济南。弘范扎营城西,王..遣军出城袭击蒙古军各营,唯独不攻击弘范。弘范说:“我扎营在险地、李王..是向我示弱,但又以为我无警惕,必以奇兵来袭击。”于是他筑长垒,内伏甲兵,外围壕沟,开东门等待李王..军到来,夜间又令士卒把壕沟加深加宽,而不让李王..知道。第二天,李王..果然来攻,其军士陷入壕中,跨过壕沟者,冲入垒门又为伏兵所杀,这次战斗收两降将。处决李王..后,朝廷认为李王..有军政大权,故能为乱,决定将一些大藩臣子弟中有为官者罢其官,弘范是其中之一。

至元元年(1264),弘范入侍卫亲军,世祖念弘范在济南平定李王..之乱有功,授为顺天路管民总管,佩金虎符。二年,调为大名太守。这年大水灾,人民房屋被漂没,官府租税无处征收,弘范决定免征。朝廷要治他以专断独行之罪,弘范辩解说“:臣以为朝廷将赋税储于小仓不如储于大仓。”世祖问他“:此话怎讲?”他说“:今年水灾无收成,若强迫百姓交纳租税,国家仓库是充实了,而人民死亡几尽,明年租税从哪里出?不若赈济百姓,使他们不逃离家乡,则每年都有收获,这岂不是陛下的大仓库吗?”世祖说“:你识大体,不问罪。”

六年,调集诸道兵围攻宋之襄阳,授弘范益都、淄莱等路万户,复令佩金虎符。朝廷认为益都兵是李王..所教练的士卒,勇悍难以驾御,故命弘范统领。攻襄阳之蒙古大军,一部分由弘范率领戍守鹿门堡,以截断宋军运粮之道,且阻击由郢州来的援军。弘范建议说“:国家取得襄阳是长久的事,所以珍惜百姓生命,不进行战斗,让守城的宋军自毙。以往,夏贵乘江水上涨送衣粮入城,我军坐视不阻止他们。襄阳南接江陵、归州、峡州,商贩、旅客、士卒来往不绝,襄阳宋军能有自毙之时吗?应该在万山建城堡以阻断襄阳与西边的联系,在灌子滩设立栅寨以绝其与东部的联系,这样可望使襄阳守军迅速自毙。”帅府采纳了他的建议,调弘范兵千人去戍守万山。

万山城堡建成后,宋军突然到来,将佐们都认为众寡不敌,应入城堡自守。弘范厉声道:“我与诸君在此何事,敌人来而我们竟不应战吗?有敢言退守者斩!”他立即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遣偏将李庭为前锋,其他将率随其后,自率二百骑兵为长阵。宋军步兵骑兵轮番进攻,弘范按兵不动,敌再进,弘范再退。弘范见敌气势已衰,便击鼓进攻,前后奋击,宋军败溃。

八年,在逼进襄阳的地方构筑一字城。先攻破樊城的外城。九年,弘范在攻樊城的战斗中,手臂为箭射中。他包扎好伤口见主帅说“:襄、樊互为唇齿,故难以攻破。若截拦江道,阻断援军,水陆夹攻,樊城必破,樊城破则襄阳无所依恃。”主帅同意他的意见。第二天,弘范再率锐卒进攻,首先攻克樊城。襄阳攻下后,弘范随同宋降将吕文焕赴京朝见世祖,赐锦衣、白金、宝鞍,其他将校也各有奖赏。

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伐宋,弘范率左部诸军沿汉江东取郢州,南攻武矶堡。蒙古军渡江,弘范为前锋。宋相贾似道督兵在芜湖抵抗,殿帅孙虎臣占据丁家洲。弘范转战前进,诸军随后,宋军溃败,弘范长驱直抵建康。十二年五月,世祖遣使告诫丞相毋轻贪进,天气炎热,应稍稍休整,待命前进。弘范认为:“圣恩待士卒诚厚,然应缓应急,不可预测。今敌气势已衰,我正因乘破竹之势连续进攻,舍此无他策略。岂应迟缓而让敌人的计划得逞?”丞相认为很对,便立即回朝,对皇帝面奏江南形势,并得到继续进军的旨令。

至元十二年,大军进至瓜洲,分兵建立栅寨,占据要害之地。宋扬州都统姜才所统领的军队,强悍善战,以二万人出攻扬子桥。弘范辅助都元帅阿术抵御,与宋军隔水列阵。弘范领十三骑渡水攻击,敌阵坚固不为所动,弘范退却。敌军一人跃马挥刀,直向弘范扑来,弘范回马迎刺,手起刀落,杀敌军于马下,尾随者溃乱。弘范挥军进击,追至城门,斩首万余级,敌人自相践踏,溺死于河中者过半数。宋将张世杰、孙虎臣等,率水军于焦山与蒙军决战,弘范率领一军从旁横击,战败宋军,追至..山之东,夺战舰八十艘,俘虏数千人。上报其功于朝廷,改任弘范为亳州万户,后赐名拔都。

弘范随同中书左丞董文炳由海道与丞相伯颜会师临安。大军进至临安近郊,宋皇帝上表投降,对元朝皇帝以伯侄相称。弘范奉命入城。列举宋朝大臣之罪,都俯首屈服。十三年,台州抗元,弘范领兵讨平,只诛其为首者。十四年,班师北还,授弘范为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

十五年,宋张世杰在海上立广王赵籨为帝,闽、广皆起兵响应。使弘范去讨平,授蒙古汉军都元帅。临行之时弘范向世祖奏道:“汉人素来不统领蒙古军,请委任蒙古臣中可信赖者为首帅。”世祖说“:你知道你父亲与察罕的事吗?在攻破安丰之后,你父亲建议留兵戍守,察罕不听。大军南行,安丰复为宋人占有,以致蒙军进退失据,你父亲深深悔恨。这完全是由于委任未赋与专职之权所致,难道使你也要有像你父亲那样的悔恨吗?今将此重任交付与你,你能以你父亲之心为心,那就要嘉奖你。”面赐他锦衣、玉带,弘范不受,要求赐予剑甲。帝命拿出武库的剑甲来,任他挑选,并郑重对他说“:这剑就是你的副帅,有不听令者,用此剑来处置他。”行将启程,弘范又奏荐李恒为其副帅,得到批准。

到扬州,以水陆二万官兵分道南征。其弟弘正为先锋,弘范告诫他说:“选你为先锋,并非是徇私情,军法严明,我不敢以私损公,你要尽力而为。”弘正在战斗中所向皆克。进攻三江寨,该寨居高临下,难以靠近。弘范下令将校军官下马做饭,好像长期对峙下去,寨上宋军弓箭手疑惑不敢动,其他寨也猜测不到是怎么回事。弘范忽然挥军进攻,连拔数寨。又回军攻击三江,尽拔所有山寨。至漳州,大军扎营于东门,遣别将攻南门、西门,乘虚破北门,攻下漳州,接着攻克鲍浦寨,从此沿海郡县相继投降。俘获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要他行跪拜礼。天祥不屈,弘范待之以礼,送至京师。又俘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命其子张王圭拜光荐为师。

至元十六年正月初二日,弘范由潮阳港驶船入海,至甲子门,捕获宋军斥候军将领刘青、顾凯,因知宋广王赵籨之所在。十三日,至崖山,宋军千余艘战舰停泊在海中,舰上建立起..望台和防御的高台,看起来坚固难攻。崖山东西对峙,北边水浅,大船非乘潮而不可进。弘范令水军由山之东向南入大洋,这样可逼近敌舰。又出奇兵截断敌军汲取淡水的通道,烧掉敌人的宫室。世杰有外甥在弘范军中,三次使他去劝降,世杰不肯。正月二十六日,李恒自广州来,弘范授他战舰二只,防守北面。

二月初四日,将发起进攻,有人提出先用炮轰,弘范则认为,火起则敌舰散,不如近战。第二天,军分四路,东南北各一路,弘范自领一军与各路军相距一里多远,下令:“宋舰必乘潮东逃,火速进攻,不要让他们跑掉。各路军听我奏乐就出战,违令者斩!”先指挥北面一军乘潮进攻,没有成功,李恒等顺潮而退。弘范作乐,宋将以为是在设宴,不加警惕。弘范水军勇往直前,其他水军继之于后。在接近敌舰时,弓箭炮火交相发射,顷刻破敌七舰,宋军大败。宋臣抱其主赵籨跳海而死,获其符玺印章。世杰先逃,李恒追到大洋没追上,世杰逃向交趾,船为大风所坏,淹死于海陵港,其余将吏皆降。岭海平定后,弘范在崖山南面,刻石记功而还。

十月,弘范入朝,世祖在内殿赐宴慰劳。不久,弘范病发,帝命御医诊视,医治无效而卒,年四十三岁。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至大四年(1311),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延..六年(1319),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又改谥献武。

猜你喜欢
  志第二 历中·沈约
  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选举三等·脱脱
  卷一百八十一 至和二年(乙未,1055)·李焘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余杭琐记·李定夷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佚名
  一八二 监狱生活·周作人
  李宪传·欧阳修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六·王世贞
  卷五十七·赵汝愚
  蒙古律书·佚名
  卷1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凡例·白居易

    凡例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内各体诗三十七卷凡二千八百余首此外犹有集中遗漏者可谓富矣乃宋元以来殊未见有诗集单行椠本宋祁曰居易最长於诗它文未能称是公与元九书反覆千余言以自道其诗之所得力而文章顾略焉则公之自喜者已

  • 卷二十八·唐圭璋

    【王寂:词作35首】○昭君怨江行一曲清江环碧。两岸萧萧芦荻。烟雨暗西山。有无间。有酒须当痛饮。百岁黄梁一枕。瞰莫放愁闲。上眉端。○点绛唇上太夫人寿阿母瑶池,梦回风露青冥晓。六宫仪表。曹大家风

  • 卷六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槀卷六十四 宋 陆游 撰 养疾 齿耄婴新疾才衰减旧名短筇扶蹇步小院惬幽情卜叟言灾退医翁贺脉平饭香炊?稏羮美馣芜菁菊頴寒犹小枫林晓渐頳清诗披客贽佳着指僧枰家塾灯前课村陂雨外畊从今尚何事赖

  • 胡铨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1132)进士。绍兴七年(1137)以吕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秦桧主和,铨上封事请斩桧等,初议编管昭州,后改监广州盐仓,明年改威武军判官。十二年又除名,编管新州。十

  • 列传第六十七 成淹 范绍 刘桃符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鹿悆 张熠·魏收

    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也。自言晋侍中粲之六世孙。祖升,家于北海。父洪,名犯显祖庙讳,仕刘义隆,为抚军府中兵参军,早卒。淹好文学,有气尚。刘子业辅国府刑狱参军事,刘彧以为员外郎,假龙骧将军,领军主,令援东阳、历城。皇兴中,降慕

  • ●卷九十三·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八。   起靖康二年四月十一日庚午,尽十四日癸酉。   十一日庚午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   张邦昌以太宰退处入内东门资善堂侍从官以上诣祥曦殿起居太后毕邦昌服紫袍犀带鱼袋独班归两府幕次

  • 清波杂志序·周煇

    余故人周昭礼嗜学攻于文当世名公卿多折节下之余与昭礼定交今不翅二十年矣每一别再见喜其论议益该洽文益工今老矣而志益壮一日示余以所撰清波杂志十有二卷纪前言往行及耳目所接虽寻常细事多有益风教及可补野史所阙遗者

  • 卷十九·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九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六 汉臣 董和【胡济】  杨顒【赖厷姚伷】  李福 刘巴马良【弟谡】 向朗【兄子宠】 张裔 杨洪 何祗 谨案董和传阙 杨顒字子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八·允禄

    雍正八年正月二十七日兵部为署副都綂鼐格马拉员缺带领防军防领桑格等八人引见奉上谕鼐格之缺着代通署理马拉之缺着英夀署理凡署理副都綂事务之防领若仍令办理防领任内事务一应行走之处悉属不便将此谕八旗都綂等凡署理

  • 职官三二·徐松

    〔殿前司〕【宋会要】殿前司,掌殿前诸班诸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及训练之政令。国初,有都点检、副都点检之名,在都指挥使之上,后不复置。其属吏之名并如侍卫司,而都指挥使、都虞候三局吏人之数各有差降。《两朝国史志》:殿前

  • 七年·佚名

    (壬子)七年大明嘉靖三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親行望闕禮,陳賀于大王大妃。恭懿王大妃,遂御勤政殿,受群臣朝賀。○檢詳沈守慶,以三公意啓曰:「陳田免稅,考文案爲之事,傳敎矣。今問于戶曹,則別無陳田文案,而其於災傷文案,則陳田

  •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①·戴圣

    ——圣人的能耐有多大【原文】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2),夏则居橧巢(3)。未有火化(4),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5)。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6),合土(7),以为台榭、宫

  •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娜谟释迦牟尼佛 娜谟金刚坚固能摧佛 娜谟宝焰佛 娜谟龙自在王佛 娜谟勤勇军佛 娜谟勤勇喜佛 娜谟宝火佛 娜

  •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上·佚名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树林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乾连。尊者摩诃迦叶尊者

  • 百论疏卷中·吉藏

    百论疏卷中之余释吉藏撰破一品第三破邪门有二。一破神品明众生空此文已竟。今是第二七品破法明于法空。若利根者既知无人即悟无法。所以然者。人本法末。本无故末即无。二人法相待无人可待。即知无法。但钝根未悟。虽

  • 施仁义刘弘嫁婢·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刘弘嫁婢》。撰者姓名未详。末本。剧演钱塘县令李逊,于赴任途中得病。去世前修书一封于素昧平生的刘弘,请其照顾寡妻张氏和孤儿春郎。刘弘虽为洛阳巨富,但命中乏嗣。太白金星化成老翁下界,劝其行善,便可

  • 王文正笔录·王曾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一名《沂公笔录》。北宋王曾(封沂国公、諡文正)撰。一卷,有《百川学海》、《学津讨原》、《榕园丛书》、《说库》、《粤雅堂丛书》、《十万卷楼丛书》等本。全书凡三十余条,所记多为北宋初年太祖、太宗

  • 傅子·傅玄

    政论著作。晋傅玄撰。1卷。《晋书》记载,《傅子》有内外中篇、四部六录140篇,数十万言。至宋已亡佚117篇,仅有23篇。清人严可均从有关典籍中辑录部分傅玄文, 并将 《傅子》扩为2卷; 后严民又从诸典籍中辑录傅文数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