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二

杜仁杰【二十四首 补】

补杜仁杰字仲梁一字善夫济南长清人与遗山善元时累徴不起子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以子贵赠翰林承防资善大夫諡文穆

和信之板桥路中

岸风折枯藤野日明远烧山晚云烟深游子悲险峭平生文字僻所歴入吟啸急景不贷人佳处领其要木杪来江光中途憇逍遥佳人在空谷尺素昔见招徒老黄尘中愧尔渔与樵永懐梁甫吟日暮风萧萧

禹城道中

自发醯鸡覆蓬心得少瘳乾坤一尺棰今古几全牛嵗月怜丹灶云山笑白头此生真欲老何地不菟裘

病中枕上

忽忽卧几月遂成疎懒名却因久病后更觉万缘轻月

落牕影动夜寒灯晕生狸奴似相慰分坐守残更

送信云父

居士身轻日秋天木落时山青云冉冉川白草离离渉世心将破懐人髩已丝相逢琴酒乐应怪久违期

病中忆坦夫兄

共脱壬辰乱他乡见愈亲论才惟有子知已更无人避世相看老通家未拟贫竹林平日约早晚得为隣

从军

野濶牛羊小天低草树平呉疆连晋境汉卒杂蕃兵月合围城晕风酣战阵声中原良苦地上古错经营

雨中寄高无尘

久客饶孤闷连隂动浃旬行云应已倦细雨亦伤贫飘泊嗟吾道饥寒任此身人家酒应熟谁为问南隣

雪后书事

雪罢山原浄日晴风景新一川花气午万壑水声春天地开华国闗河失战尘无边春色里惆怅独行人

至日

松竹浣花里桑麻杜曲田苍茫辞蜀地辛苦见秦天死去谁怜汝生还事偶然但甘终垅亩待聘岂前贤

宿金线泉

官舍値淫雨客衣惊早秋泄云迷灌木行潦带清流蛛网翻新霁蝉声咽暮愁古今何限事白首对沧洲

中秋夜宿普照寺喜周卿至

久客厌孤寂跫然闻子来夜凉风缩瑟云破月徘徊旧事休重説新诗且细裁几年无此夕独欠两三杯

无题

老泪河源竭忧端泰华齐苦吟知有恨细写却无题事与孤鸿北身携片影西催归烟树外不用向人啼

沧浪亭观雨

萧萧北风吹北牕浪浪秋雨泻秋江痴蝇不飞集枯几饥防屡出翻空缸杂花叶底开无数佳木门前立自双散地自知心地远赏音谁解足音跫

病中呈裕之

十载犹能复笑谈归来重覔读书龛耒阳白酒君应具勾漏丹砂我自惭民讼几何消自苦【一作古】山城虽小得穷探也知清俭难持久好趂秋风醉菊潭

自遣

少日襟懐悔自豪暮年志节讵须高敢将议论轻疑孟闲得工夫细和陶酒尽枯肠还磊礧诗成白发转刁骚皇天汲汲诚何意也共人生一体劳

畚锸家园手自操虽无多景足偿劳十年种竹翻嫌宻一日栽松恨不高是处求田消二顷尚谁有梦到三刀得名身后良痴计尽拟浮沉付浊醪

读史偶书

杨彪不着鹿皮冠元亮还书甲子年此去乱离何日定向来名节几人全中原消息苍茫外故里山河涕泪边六国帝秦天暂醉鲁连休死海东壖

延津待渡寄仲温参议

一望河干一慨然战尘如雾水如天要知别后思君处长在孤城落日边

夜宿郓城

残月和灯照敝帷踈风乗隙入征衣恰逢远客思归日正是家人説梦时

长门怨

天上神仙也别离人间那得鎭相随不须贵买临卭赋只想君王未见时

鲁郊

六十衰翁更莫闲好将华发映青山穆生自合寻归计不在区区醴酒间

解嘲

江气防防江雨飞潜夫四月着冬衣野荼谢蔷薇发山鹧鸪啼杜宇归青髩渐随愁共减素心长与慢相违四方糊口非吾事自识飘零有是非

发黄有感

飘萧中年发既少何用白苍黄未甚丝明知不更黑妻孥恐生悲劝我课鉏摘眷然抚镜镊青山堕虚席附山东志仁杰字仲梁济南长清人才宏学博元时屡徴不起

附遗山集南渡后李长源七言律诗清壮顿挫能动揺人心高处往往不减唐人麻知几七言长韵天随子所谓陵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鏁怪异破碎陈敌者皆略有之然长源失在无穰茹知几病在少持择诗家亦以此为恨仲梁材地有余而持择功夫胜其余或亦有不逮二子者絶长补短大槩一流人也今二子亡矣仲梁气鋭而笔健业专而心精他日所至当于古人中求之不特如退之之于李元賔也

金全【一首 补】

补全字里阙官知府

吊王若虚

才名滚滚满皇州不羡生封万户侯凤沼数番承上语玉堂终日近天逰泰山已坠将何仰梁木新摧叹不休几度追思犹未已西风吹草一天秋

王术【一首 补】

补术字里阙官刺史

题呉莘老万卷堂

呉生祖父皆贤明清选幽居殊世俗碧水晴岚灿户庭白云宿雾封林麓好收书史贮新堂岂羡珠玑夸润屋文字本为子孙藏子孙能勤文字熟撑肠各有五千卷揷架更盈一万轴尺璧非宝竞寸隂五经何多扪便腹简编不失鎭时习灯火稍亲兼夜读敏厥修兮就有功学而优则期干禄况宜养志无辞劳又欲分金赒不足责报吾闻如执劵盍为高门待华毂

刘仲游【四首 补】

补仲游字里阙官京兆同尹

华清宫

唐家【一作宗】帝业艰难致终笑明皇学始皇不戒前车成后辙华清宫殿胜阿房

温泉

赐浴华清宠幸殊温泉水滑洗凝酥至今西蜀逢冬月尚画杨妃出浴图

干陵二首

冬苑花开瑞气殊唐朝周号漫窥图聪明终悟梁公谏宗庙明禋不祔姑

处分昭陵牢固帖宣和秘阁至今藏外人岂计图家事还笏空悲褚遂良

高逸【二首 补】

补高逸字里阙官临晋县令

游延祚寺留题

已向灵峯得胜逰更来延祚少迟留高槐叶宻晴无日广厦檐深气似秋嘉果摘将聊自食新诗吟就与谁酬一瓶一鉢能随分休把身心妄处求

招提深静少炎曦衰病无堪气力微一叶未闻庭下落断云已见垅头飞斋余鸟鹊争残啄讲罢松杉转夕晖坐羡僧家偏省事令人心地乐皈依

陈君可【一首 补】

补归潜志君可永宁人

梅影【一作曹之谦】

隔牕疑是李夫人【疑是一作浑似】江月多情为返魂不似丹青旧顔色【不似丹青一作宛是依依】十分【一作向人】憔悴立黄昬

邬元章【一首 补】

补元章介休人

题南华观

试拈真理问南华生死元如觉梦何昼夜曽停觉梦否古今还续死生麽潼山嵗嵗生春草睢水年年有緑波子逝于今已千嵗觉时何少睡时多

齐希谦【一首 补】

补希谦赵闲闲友也归潜志闲闲作城南访道图诸公皆有诗希谦亦题其后

题赵闲闲城南访道图

亿劫梦中夸识解一生纸上作风波到今不敢抽身去毕竟城南有甚麽

张圣予【一首 补】

补圣予爵里无考见续夷坚志

赋古松

蟠根蹙足怪虬藏平顶摩云翠葢张不怕雪霜侵玉瘦却愁雷雨化龙骧异材讵肻资梁栋灵梦还能避斧斨万古天风吹不老岱宗山色共苍苍

梅泽【一首 补】

补泽长安县人

望终南山诗

明月一樽酒清风万卷书南山山下地终欲卜隣居刘方叔【一首 补】

补方叔临潼县人

华清宫

废宇倾垣不复新开元辇道尽荆榛惟余一温汤水长与行人洗路尘

惠吉【二首 补】

补吉临潼人

华清宫

开元已在太平基天宝何縁遽致衰应是用人终始异温泉呜咽漫含悲

骊山

唐祚方当七叶兴侈心一动事华清峯峦花木千重秀楼阁云霄万丈平赐浴但闻专宠幸信谗不复用贤明直教兵震渔阳地破碎霓裳羯鼔声

胡光谦【二首 补】

补光谦河中人

游延祚寺用前人韵

精蓝并构每攀逰接翠连香为少留墙外果悬红带日堂前松偃老经秋羡君利禄身非恋笑我云山志未酬欲学高眠林下客万縁销尽更何求

路入西郊背晓曦给孤园近景霏微光揺三界金绳动声飏双林玉磬飞龙过山隂拖翠霭僧眠溪影弄寒晖羣公已约开莲社只恐陶潜未肻依

附金史章宗本纪明昌三年四月尚书省奏提刑司察举涿州进士刘器博博州进士张安行河中府胡光谦光谦年虽八十三尚可任用勅刘器博张安行特赐同进士出身光谦召赴阙秋七月丁亥光谦至阙命学士院以杂文试之称防上曰朕欲亲问之八月辛亥特赐光谦明昌二年进士第三甲及第授将仕郎太常寺奉礼郎官制旧设是职未尝除人以光谦德行才能故特授之

李中立【一首 补】

补中立字里无考

题凌云台

山围平野四囘环天迥台高眼界寛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谁见凌云清絶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翟钦甫【一首 补】

补宋赵溍养疴漫笔翟钦甫金人也众饮清庵钦甫偶至众不之识俾赋清庵诗钦甫故拙起句众皆大笑及赋毕众失色愧谢延之上座

清庵

为问清庵何以清霜天明月照蓬瀛广寒宫里琴三弄白玉楼头笛一声金井玉壶秋水冷石田茅屋暮云平夜来一枕逰仙梦十二瑶台独自行

附尧山堂外纪翟钦甫金初人

郑辉【一首 补】

补绛州志潞公轩在翼城县宋文彦博知翼城时建河亭后改今名金翼城县丞郑辉有潞公轩即席继和刘巨济秀才韵云云

潞公轩即席继和刘巨济秀才

万壑奔腾滙一湾构堂其上称吟观欲同叶令飞鳬近肯作陶轩容膝安心静自当凭棐几气清不必饰雕栏徒夸海上蓬瀛远始觉壶中天地寛山势东南揷云碧人家高下似星攒拟追潞国悠哉乐【此中父老言潞公宰此邑优游自乐殊不以簿书介意】盍念清河作者难【县署皆张仲温所修】繁暑远人如酷吏清凉生掖胜仙丹沿流花圃真堪赏解愠丝弦谁复弹窗转雄风来座上雨踈雌蜺挂林端休思酒社凋零伴【余与前令尹王公美屡防于此今则无复旧日矣】且作诗人冷淡欢我辈三年穷胜趣此中五月亦轻寒民安讼息无余事醉卧真须向夜阑

雷发【一首 补】

附山西志雷发有退藏斋诗云云

退藏斋诗

陋室何堪陋巷居退藏天亦隠斯庐看山破费工夫外一炷清香玩易书

蔺世一【一首 补】

附麟逰志蔺世一失其字麟逰人金进士其游永阳园诗云云

游永阳园诗

嵗久仙游观园新五年过基惟呉生施买地费家货栽惟王子勤花木逾万个共胜永阳名千古无令破又添长春亭白云为戍逻瞰临渺空濶緑浄不可唾沟塍如刻镂堆绣最堪播瑞槐龙蛇活怪石虎狼卧夜风一河喧晨钟两崖和人生欢有几事往悲岂那欲压市尘嚣且来取静坐愿书梁上牌勿使尘泥涴

张旻【二首 补】

附顺天志金张旻有题天坛诗

题天坛二首

亲传君命下丹墀渡水穿云入翠微王母洞投龙简日翩翩鹤驾彩云飞

皇都别后陟天坛坛上焚香祝万安喜遇仙灯昭瑞应不妨良夜倚防看

刘仲杰【一首 补】

附濵州志仲杰字时彦山东濵州人大定间任郾城令歴清河令迁太常博士有陶山寺诗

登陶山寺

遗迹千年事恐诬幽栖谁信为陶朱不知古寺东山洞曾与西施共隠无

程自修【一首 补】

补谷音洛阳程自修字忘吾性孝友读书城东门翰林元裕之上其言行除礼部郎中自修闻之弃家南去其独坐诗甚佳

独坐

终南在吾目秋色远接应谁招天外翠来作牕中靓娟娟初画眉盈盈独临镜云去物象空月出心源莹我欲往从之有客夸防径洗耳复洗耳松风入清听

王浍【二首 补】

补谷音辽东王浍字元佐博学醇行州刺史迎为师教授弟子百余贞祐中就拜宣抚辽东宰相屡书请浍之镇浍不应浮海遯去其感遇诗云云

感遇二首

迅景走北陆高木交翔风众情悦妖冶岂云惠其终万事无不有流转大化中古来论成败咄咄鱼为龙牛车窜下国势异情则同征诛继揖譲桓桓汤武功彼美二三子一笑清酤空

光风荡繁囿丹緑缀柔柯游子去万里空闺敛翠蛾行云落江水酒尽不成歌鸡飞与狗走妾命独奈何国医张子和【三首 补】

补归潜志张子和睢州考城人初名从正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歴歴在口其法宗刘守真宗素药多用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士大夫称焉为人放诞无威仪颇读书作诗嗜酒久居陈游余先子门后召入太医院旋告去隠然名重东州麻知几九畴与之善子和论説其术因为文之有六门三法之目特行于世防子和知几相继死迄今其书有焉

补赵秉文遗太医张子和书夫天有六气以生寒暑燥湿风火故医家欲治寒则必以热药欲治热则必以寒药二者则不可以偏废往时呉楚之人喜温药初虞世论之详矣本朝大定间河间刘守真者号精于素问多用凉药以矫一时之施之于膏粱之族饮食厚而腠理宻颇得其效而昧者用之至于杀人者多矣如太医张子和其人者其术亦有足多者子和尝以炮附子七枚以糖卷饼饵而食之佐以古人蒸熨之法以起人痓病用意防矣论者以为喜用凉药未必然也然医者人之司命不可不慎书医説以遗之

防亭

学剑攻书两不成年来踪迹愈如萍而今防水无鱼钓収拾纶竿海上行

酷嗜医经五十年野芹曾献紫宸前而今憔悴西山下更比文章不値钱

齿豁头童六十三迩来衰病百无堪旧逰马上行人老不似当初过汝南

附许州志张从正子和兴定中召补太医居无何辞去乃与麻知几辈日逰防水之上讲明奥义辨析理遂以平日闻见及尝试效者辑为一书凡十四卷名曰儒门事亲

王翰林彪【一首 补】

补归潜志王翰林彪字武叔大兴人贞祐五年经义魁也为文颇驰骋波澜性踈放嗜酒不拘细事初对廷策宣宗喜其文以为似古人特授太子副司经国史院编修官进司经末帝在东宫颇见知后入翰林为应奉迁修撰出为平凉府治中入为待制出刺荆州未赴南京被围执之服絶粒药俄饮酒被药死

赋吕唐卿海藏斋

虚白云中含世界软红尘底寄虚舟只应乌帽红尘底相见苍烟白鹭洲

史懐【补】

补归潜志史懐季山陈郡人少游宕不羁然有才思年既壮乃折节为学与名士李子迁侯季书王飞伯游作诗甚有功尝作古镜诗甚工

冬日即事【存句】

檐雪日高晴滴雨野烟风定暖生云

刘琢【补】

补归潜志刘琢伯成中山人刻苦力学事母教弟以孝友闻朋友居邓州人甚重之正大初举进士南京余始与相识俄下第归久之河南乱闻在武仙军人中仙使使宋回为所杀哀哉

存句

呉蚕丝就方成茧楚柳绵飞又作萍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仪珏·唐圭璋
  卷中·叶梦得
  ◆王佥事士点·顾嗣立
  楔子·武汉臣
  第四折·郑光祖
  卷四·陈肇兴
  卷九十八·徐世昌
  纳兰性德·龙榆生
  ●题·佚名
  卷171 ·佚名
  七言巻五十九·洪迈
  西塘集补钞·管庭芬
  御选金诗卷十五·康熙
  心泉学诗稿巻二·蒲寿宬
  饮水词·纳兰性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 报变·许自昌

    【海棠春】〔末冠带上〕心悬辎重浑难定。但愿得沿途宁静。何日到神京。偏怪鸦成阵。事不关心。关心者乱。我蔡九知府。为那生辰纲一事。日夜在心。昨戴宗自梁中书处回来。闻说已差的当干办杨志押送至京。可保无虞。

  • 五集卷八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四古今体四十九首【癸丑八】山东巡抚吉庆奏报秋收约有九分并请分年缓徵旧欠即照所请诗以志事九分自比八分胜【去声】去岁歉欣今岁登通省截长与短补【吉庆奏东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六秦州见勅目【勅一作除】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逺喜迁官兼述索居三十韵【乾元二年秋秦州作】大雅何寥濶斯人尚典刑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二子陞同日诸生困一经文章开

  • 巻十六·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六明 李蓘 编朱文公二百四十二首感事有叹荣华难久恃代谢安可量宿昔堂上饮今归荒草乡高堂一以倾繐帐施空房繁弦既阙奏缓舞亦辍行桃李自妍华春风自飘扬恋幄靡遗思更衣有余芳身徂名亦灭事往恨

  • 契丹國志卷之十四·叶隆礼

      諸王傳   東丹王   東丹王名突欲,太祖長子,母曰述律氏。太祖攻渤海,拔其夫餘城,更名曰東丹國,命其長子突欲鎮東丹,號人皇王,時唐明宗初年也。太祖崩於渤海,述律后使少子安端少君守東丹,與長子突欲奉太祖之喪,發渤海。

  • ●卷下·辜鸿铭

    ○真御史昔司马温公论言官,当以三事为先:一不爱富贵,二重惜名节,三晓知治体。三者具而始可称谏官,然兼之者难矣。国朝陈黄中《与王次山论谏臣书》云:&ldquo;御史之职本无所不当言,而其要在裨主德、肃纪纲、持大体而已。&rdqu

  • 一四二五 礼部右侍郎刘权之奏请自备资斧前赴文溯阁查检书籍折·佚名

    一四二五 礼部右侍郎刘权之奏请自备资斧前赴文溯阁查检书籍折【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校勘.刘权之与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礼部右侍郎臣刘权之跪奏,为奏明请旨事。窃臣于乾隆五十五年蒙派往盛京,详校四库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二下·袁枢

    宋 袁枢 撰西晋之乱【二】永兴元年春正月长沙厉王乂屡与大将军颖战破之前后斩获六七万人而乂未尝亏奉上之礼城中粮食日窘而士卒无离心张方以为洛阳未可克欲还长安而东海王越虑事不济癸亥潜与殿中诸将夜收乂送别省甲

  • 卷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王臣之事【王朝交列国 定灵婚齐附 诸侯朝王并附】隠公七年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賔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庄公二十九年樊皮叛王 三十年春王命虢

  • 七十一、女学校教书·包天笑

      自从到了时报馆,从事于记者生涯以后,我是决计放弃了教书工作了。我自从十七岁父亲故世后,即开门授徒,做了一个小先生,一直处馆教书,坐热了那只冷板櫈。以至脱离私塾制度,又踏进了新式教育,什么吴中公学社咧,又是山东青州府

  • 卷十二至卷十七【原有阙文】·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十二至卷十七【原有阙文】永安四年四月五日奉职留住于礼部传奉圣防东京清安寺有元赐与静因院钱一万贯每年三道戒牒都拨与静因院交另请长老做主次及每年太后忌辰五百贯钱也交与令东京留守提控如

  • 卷十二·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二吴江陈启源撰鸿雁之什【变小雅】鸿雁二雅皆士大夫作也朱传谓鸿雁是流民作训之子为流民自相谓恐非是之子侯伯卿士为王廵行劳来者也【欧阳以为使臣义亦同】爰及于人

  • 提要·朱善

    【臣】等谨案诗解頥四卷明朱善撰善字备万号一斋丰城人洪武中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附明史刘三吾传是编不载经文但以诗之篇题标目大抵推衍朱子集传为说亦有阙而不说者则并其篇目畧之其説不甚训诂字句惟意主借诗以立训故

  • (七)淡与不躁·钱穆

    《通书》又有《乐》章,谓:“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此淡字,非仅言乐声,亦指人品即人心言。诸葛孔明言“淡泊明志”。濂溪教人志伊尹之所志,而学颜子之

  • 指月录卷之十一·瞿汝稷

    六祖下第四世▲福州长庆大安禅师造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得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

  • 进圣宋嘉泰普灯录上皇帝书·雷庵正受

    进圣宋嘉泰普灯录上皇帝书 月日(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正受)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孤山智圆之言曰。吾道如鼎也。三教如足也。足一亏而鼎覆焉。(臣)尝慕其人。稽其说。乃知儒之为教。其要在诚意。道之为教。

  • 易裨传·林至

    二卷,宋林至著。至字德久,生卒年不详,松江(今属上海市)人。陈氏《书录解题》题作槜李人,槜李为嘉兴(今属浙江)古名。案宋时嘉兴府领县四,中有华亭,即后之松江也。陈氏所举者其府名耳。据此书陈泰《跋》,林氏于宋孝宗

  • 七知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七智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一)A. (An%guttara-nika^ya,增支部)VII.64 Dhamman~n~u^、(二)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经(大正藏第一册)、(三)增一阿含经等法品第三十九(大正藏第二册)合为四异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