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问道卷第四

或问“道”。曰:“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或曰:“可以适它与?”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或问“道”。曰:“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诸?”曰:“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或曰:“事虽曲而通诸圣则由诸乎?”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夫道以导之,德以得之,仁以人之,义以宜之,礼以体之,天也。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或问“德表”。曰:“莫知作,上作下。”“请问礼莫知。”曰:“行礼于彼,而民得于此,奚其知!”或曰:“孰若无礼而德?”曰:“礼,体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或问“天”。曰:“吾于天与,见无为之为矣!”或问:“雕刻众形者匪天与?”曰:“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商雕之,焉得力而给诸?”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它则苓。大哉圣人,言之至也。开之廓然见四海,闭之閛然不睹墙之里。

圣人之言似于水火。或问“水火”。曰:“水,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火,用之而弥明,宿之而弥壮。”允治天下,不待礼文与五教,则吾以黄帝、尧、舜为疣赘。

或曰:“太上无法而治,法非所以为治也。”曰:“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或问:“八荒之礼,礼也,乐也,孰是?”曰,“殷之以中国。”或曰:“孰为中国?”曰:“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于天地者为中国。过此而往者,人也哉?”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吾见诸子之小礼乐也,不见圣人之小礼乐也。

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

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则不赘亏矣?深知器械、舟车、宫室之为,则礼由已。

或问“大声”。曰,“非雷非霆,隐隐耾々,久而愈盈,尸诸圣。”或问:“道有因无因乎?”曰:“可则因,否则革。”或问“无为”。曰:“奚为哉!在昔虞、夏,袭尧之爵,行尧之道,法度彰,礼乐着,垂拱而视天下民之阜也,无为矣。绍桀之后,纂纣之馀,法度废,礼乐亏,安坐而视天下民之死,无为平?”或问:“太古涂民耳目,惟其见也闻也,见则难蔽,闻则难塞。”曰:“天之肇降生民,使其目见耳闻,是以视之礼,听之乐。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或问“新敝”。曰:“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或问:“太古德怀不礼怀,婴儿慕,驹犊从,焉以礼?”曰:“婴、犊乎!婴、犊母怀不父怀。母怀,爱也:父怀,敬也。独母而不父,未若父母之懿也。”狙诈之家曰:“狙诈之计,不战而屈人兵,尧舜也。”曰:“不战而屈人兵,尧舜也;沾项渐襟,尧舜乎。衒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或问:“狙诈与亡孰愈?”曰:“亡愈。”或曰:“子将六师则谁使?”曰:“御得其道,则天下狙诈咸作使。御失其道,则天下狙诈咸作敌。故有天下者,审其御而已矣!”或问:“威震诸侯,须于征与狙诈之力也,如其亡?”曰:“威震诸侯,须于狙诈可也。

未若威震诸侯,而不须狙诈也。”或曰:“无狙诈,将何以征乎?”曰:“纵不得不征,不有《司马法》乎?何必狙诈乎!”申、韩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若牛羊用人,则狐狸、蝼蚓不膢腊也与?或曰:“刀不利,笔不铦,而独加诸砥,不亦可乎?”曰:“人砥,则秦尚矣!”或曰:“刑名非道邪?何自然也?”曰:“何必刑名,围棋、击剑、反目、眩形,亦皆自然也。由其大者作正道,由其小者作奸道。”或曰:“申、韩之法非法与?”曰:“法者,谓唐、虞、成周之法也。如申、韩!如申、韩!”庄周、申、韩不乖寡圣人而渐诸篇,则颜氏之子、闵氏之孙其如台。

或曰:“庄周有取乎?”曰:“少欲。”“邹衍有取乎?”曰:“自持。至周罔君臣之义,衍无知于天地之间,虽邻不觌也。”

猜你喜欢
  谢短篇第三十六·王充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第十七·晏婴
  論衡校釋卷第三·黄晖
  待轩诗记卷五·张次仲
  第六章 23·辜鸿铭
  卷七·真德秀
  卷三十三·湛若水
  卷一百九十六·秦蕙田
  三正考卷一·吴鼐
  卷二十四·盛世佐
  卷六十四·王与之
  卷四·柯尚迁
  大权慧定品第六·佚名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朱棣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人主客图全文·张为

      叙曰:唐张为撰《诗人主客图》一卷,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皆有标目。馀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宋人诗派之说实本於此。求之前代,亦如梁参军锺嵘分古今作者为三品,名曰《诗品》,上品十一人

  • 序幕·老舍

    (三幕七场话剧)人物 表诸所长——男,三十岁左右,党员,某派出所所长。平海燕——女,二十四岁,团员,民警。刘超云——男,二十多岁,民警。李珍桂——女,四十七八岁,街道上积极分子。王仁利之妻,李天祥的继母,原名王桂珍。李天祥——男

  • 微辞·戴望舒

    园子里蝶褪了粉蜂褪了黄,则木叶下的安息是允许的吧,然而好弄玩的女孩子是不肯休止的,“你瞧我的眼睛,”她说,“它们恨你!”女孩子有恨人的眼睛,我知道,她还有不洁的指爪,

  • 三集卷六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古今体一百十首【丙戌八】闻京师得雨志怀前晩雨寸余颇望再优洎京畿亦斯日四寸乃渥被关内逮秋成雨不雨一致关外近始沾继润为翘企何地非吾民目前更廑意如此远必遗失哉益深惴栴檀林八咏风卉

  • 静思集巻六·郭钰

    (元)郭钰 撰○五言律春思回舟桃叶渡空数落花钿门闭紫苔雨鸟啼青树烟相逢疑梦寐此别隔山川想对银台烛犹题锦字笺中秋与袁方饮田家今夕是何夕桂花香满楼金貂换美酒玉笋照清秋好月偏怜客殊乡足散愁主翁从笑骂长判不封侯秋

  • 列传第五十二 贺瑒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 鲍泉·李延寿

    玚少聪敏,齐时沛国刘瓛爲会稽府丞,见玚深器异之。尝与俱造吴郡张融,指玚谓曰:“此生将来爲儒者宗矣。”荐之爲国子生,举明经。后爲太学博士。梁天监初,爲太常丞,有司举修宾礼,召见说礼义。武帝异之,诏朝朔望,预华林讲。四年,初开

  • 大明穆宗庄皇帝宝训卷之二·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严考察○隆庆元年十二月丙申上谕吏部朝觐官来

  • 卷之八·佚名

    庚子春正月己丑朔 己亥夏煜自庆元还言方国珍奸诈状非兵威无以服之 上曰吾方致力姑苏未暇与校乃遣都事杨宪傅仲彰往谕之曰吾始以汝为豪杰识时务不待征讨幡然归命嘉汝之意命以高官兄弟显荣自制一面岂效他人阳交阴备徒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二 传第八十六 扎萨克卓哩克图汗渥巴锡列传 渥巴锡土尔扈特人阿玉奇汗曾孙阿玉奇汗父曰朋楚克见总传朋楚克子三长即阿玉奇子八次伊克扎木素次诺尔布扎木素皆无嗣阿玉

  • 卷四十三·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四十三四月庚戌朔预备军饷马匹接济回师驾出行宫亲临大路阅视八旗鎗手绿旗兵起行谕议政诸臣曰兹官米以骆駞一头运仓斛一石

  •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四·虚舟普度

    门人超潪编佛事释迦佛开光迦文老子将正法眼藏付嘱流通无令断绝看来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人人有分但以浊智流转不能触处圆明且道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落在甚处以手指像云看取堂中新现身青珠突出无遮障。韦驮菩萨开光法

  • 法门·李叔同

    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一、五戒八戒,当分属于小乘;然欲秉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一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侣,幸其自勉!二、皈戒功德,经论广赞。泛言果报,局在人天;故须勤修净

  • 卷十一·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一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示愈书记初日当囱晓色青山满岫晴光悄然快活松下何必丹丘石旁示祥监院早夜勤勤不倦金陵老

  • 塔子沟纪略·哈达清格

    辽宁地方志。清哈达清格纂。十二卷。作者号素斋,满族镶黄旗人。塔子沟,今约辽宁凌源、建昌、喀喇沁一带。乾隆三年(1738)设直隶厅。三十八年,哈达清格任通判时,就其见闻,参以旧档修成是志。约五万字。冠有一序,舆图一幅。

  • 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

    宋人别集注本。今人王学初注。学初字仲闻,浙江海宁人,系近代学者王国维之子。李清照为宋代著名女作家,其词在宋词中有很高的地位,诗、文也极出色。然其集久已失传。清《四库全书》所收《漱玉集》,仅有词十七首,系辑佚

  • 幽通赋·班固

    汉赋。东汉班固作。这是一篇骚体述志兼抒情的作品。始见于《汉书·叙传》,萧统收入《文选》,又略见于《艺文类聚》,都未曾标明此赋有序。惟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全后汉文》录用了卫灵公驱逐太子

  • 须摩提女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增一阿含须陀品第三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