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精义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五

宋 朱子 撰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为世子章

或问人性本明因何得有蔽伊川先生曰此须索理会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无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可变否曰可孔子谓上智与下愚不移然亦有可移之理惟自曓自弃者则不移也曰下愚所以自曓弃者才乎曰固是也然却道他不可移不得性只一般岂不可移却被他自曓自弃不肯去学故移不得使肯学时亦有可移之理

问顔子勇乎曰孰勇于顔子观其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孰勇于顔子如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之类抑可谓大勇者矣

尹曰人之性无不善盖无有闻善而不信者也苟能自信何患不至乎孟子可谓谕之以道

滕定公薨章

伊川曰礼者因人情者也人情之所宜即义也三年之服礼之至义之尽也 问丧止於三年何也曰岁一周则天道一变人心亦随以变惟人子孝于亲至此犹未忘故必至再变再变犹未忘故又继之以一时

尹曰圣贤之道系于行与不行人之闻道在于信与不信滕文公信孟子其效若此而孟子辙环天下卒无所遇悲夫

滕文公问为国章

伊川曰孟子论三代之学其名与王制所记不同恐汉儒所记未必是也 又曰卿以下必有圭田祭祀之田也禄外之田也 又曰余夫二十五亩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至八口为率受田百亩如有弟是余夫也俟其成家别受田也 或问井田今可行否曰岂有古可行而今不可行者或谓今人多地少不然譬诸草木山上着得许多便生许多天地生物常相称岂有人多地少之理 又曰必井田必封建必肉刑非圣人之道也善治者仿井田而行之而民不病仿封建而使之而民不劳仿肉刑而用之而民不怨故善学者得圣人之意而不取其迹也迹也者圣人因一时之利而制之也【此段或疑非先生语】

横渠曰野九一而助郊之外助也国中什一使自赋郊门之内通谓之国中田不井授故使十而自赋其一也先生与二程先生论井法二程谓地形不必谓寛平可以画方只要用算法折计地亩授民先生谓必先经界经界不正则法终不定地有坳垤处不管只观四标竿中间地虽不平饶与民无害就一夫之间所争亦不多又侧峻处田亦不甚美又经界必须正南北假使地形有寛狭尖斜经界则不避山河之曲其田则就得井处为井不能就成处或五七或三四或一夫其实田数则在又或就不成一夫处亦可计百亩之数而授之无不可行者如此则经界随山随河皆不害于画之也苟如此画定虽便使?君污吏亦数百年坏不得经界之坏亦非专在秦时其来亦远矣伊川云至如鲁二吾犹不足如何得十一也先生言百亩而彻言彻取之彻则无义是透彻之彻透彻而耕则功力均且相驱率无一家得惰者及已收获则计亩数衮分之以衮分之数取十一之数亦可或谓井议不可轻示人恐致笑及有议论先生谓有笑有议论则方有益也或曰若有人闻其说取之以为已功则如何先生云如有能者则已愿受一廛而为氓亦幸也明道言井田今取民田使贫富均则愿者衆不愿者寡伊川言亦未可言民情怨怒止论可不可尔须使上下都无此怨怒方可行伊川言议法既大备却在所以行之之道先生言岂敢其止欲成书庶有取之者伊川言不行于当时行于後世一也先生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须是有行之之道又虽有仁心仁闻而政不行者不由先王之道也须是法先王伊川言孟子於此善为言只竭目力焉能尽方员平直须是要规矩二程又问官户占田过制者如何先生云如又曾有田极多只消与五十亩采地尽多又问其他如何今之公卿旧有田多者与之采地多槩与之则无以别有田者

先生行状云先生慨然有意三代之治望道而欲见论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讲求法制粲然备具要之可以行于今如有用我者举而措之尔尝曰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世之病难行者未始不以亟夺富人之田为辞然兹法之行悦之者衆苟处之有术期以数年不刑一人而可复吾所病者特上之未行耳乃言曰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方与学者议古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菑恤患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此皆有志未就

吕曰古之取民贡助彻三法而已较数岁之中以为常是为贡一井之地八家八家皆私百亩同治公田百亩是为助不为公田俟岁之成通以什一之法取于百亩是为彻

杨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彻者彻也盖兼贡助而通用也故孟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其中为公田所谓九一而助也国中什一使自赋则贡法矣此周人所以为彻也郑氏谓周制畿内用贡法邦国用助法有得于此欤

尹曰傅说有言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圣贤之用于世其心一揆使孟子之言得行岂特善于一国而已行而无助类皆如此可为兴叹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伊川曰许行所为神农之言乃後世称述当时羲农之事失其义理者犹之隂阳医方称黄帝之说是也又曰儒者其卒必多入异教其志非愿也其势自然

如此只为于已道无所得故不能安虽曰闻道终不曾实有之 又曰气有盛则必有衰衰则终必张盛若冬不春夜不昼则气化息矣圣人主化如禹之治水顺则当顺之治则须治之古之伏羲岂不能垂衣裳必得尧舜然後垂衣裳据如此事只是一个圣人都做得了然必须数世然後成亦因时而已所谓溥博渊泉而时出之也须是先有溥博渊泉也方始能时出自无溥博渊泉岂能时出之大抵气化在人一般圣人于其中只有功用放勲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正须如此【一云尧之于民匡直辅翼圣贤于此间见些功用举此数端可以常久者示人】

明道曰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子贡盖于是始有所得而叹之以子贡之才从夫子如此之久方叹不可得而闻亦可谓钝矣然观其于孔子没筑室于塲三年然後归则其志亦可见他人如子贡之才六年中待作多少事岂肯如此

伊川曰孔子门人自孔子没後各自离散只有曾子便别子夏子张子游欲以所事孔子事有若独曾子便不可自子贡以上必皆不肯

吕曰言治者必曰太平习闻其名而未见其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则劳佚平矣富有天下不为有余贫食百亩不为不足则贫富均矣至于禄厚者责重禄薄者责轻役重则赋轻役轻则赋重视其迹若参差不齐要其实则其道如砥若夫以封建均邦国以井田均万民则又太平之着见者也

杨曰舜之臣二十有二人而孟子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所谓五臣者孟子所称者是也夫洪水横流草木畅茂禽兽偪人则禹虽欲施功未可也故孟子论五人者命益使烈山泽而焚之在禹之先天下既平则命益若鸟兽草木乃在臯陶之後盖治人与若鸟兽草木其先後之常序宜如此也不同亦时焉而已矣 问舜之时在廷臣多矣至传禹以天下而禹独推臯陶何也曰舜徒得此两人而天下已治故也禹摠百揆而臯陶施刑内外之治举矣古者兵刑之官合为一观舜之命臯陶蛮夷猾夏是其责也则臯陶之职所施於外者为详故臯陶虽不可以无禹而禹亦不可以无臯陶是以当舜之欲传位禹独推之余人不与焉孟子曰舜以不得禹臯陶为己忧而子夏亦言舜有天下选於衆举臯陶不仁者远矣盖有见乎此

尹曰异端邪说眩惑时君各欲售其说者岂有既哉孟子力辟许行之言归之正道可谓尽善尽美矣虽然古之为异端者则亦自处於异端而已至於後世则又有学孔孟之道而志於异端邪说者此道之所以益难明也亦时之不幸也夫

墨者夷之章

伊川曰墨子爱其兄之子犹隣之子墨子书中未尝有此等言但孟子拔本塞源知其流必至於此故直之也

横渠曰夷子谓爱无差等则二本也彼有取尔也谓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所取者在此尹曰老吾老以及人老一本也爱无差等二本也一本者理也二本者伪也夷子之道无孟子以命之其为後世之惑岂有既乎

孟子精义卷五

 

猜你喜欢
  广鸟·孔鲋
  述而第七·朱熹
  卷四·刘敞
  三传辨疑卷二十·程端学
  卷二 集情·陈继儒
  卷首上·鄂尔泰
  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庄子
  商书·盘庚中·佚名
  第三节 释新民之义·梁启超
  虎贲氏/道右·佚名
  卷十四·佚名
  布施品第十·佚名
  卷下·佚名
  怨家品第十四·佚名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朱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子兰子兰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短歌行日月何忙忙出没住不得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人生石火光通时少於塞四季倏往来寒暑变爲贼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饮马长城窟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马

  • 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国 诛逆贼冯文起开基·蔡东藩

      却说晋军入广固外城,急得慕容超奔避不遑,慌忙闭内城门,集众固守。刘裕督兵围攻,四面筑栅,栅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超闷坐围城,无计可施,乃遣尚书郎张纲,诣秦乞援,并赦桂林王慕容镇,令督中外诸军,兼录尚

  • 卷第一百五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七〔起柔兆敦牂(尽强圉协洽(丁未),凡二年。

  • 卷第一百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起玄黓执徐(壬辰),尽柔兆涒滩(丙申),凡

  • 卷之三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四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春正月。甲戌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皇极殿。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寿皇殿行

  • ●宦游紀略卷上·高廷瑶

    金筑高廷瑤青書嘉慶七年壬戌余以通判選授安徽廬州八月到皖隋安慶郡守謁撫軍略與語顧謂守曰此豈作通判者守唯唯余私念通判閒曹猶不勝復何言明日謁方伯謂曰昨撫軍以子器宇不凡必有幹才欲留會城襄事余對曰留固甚願如憑限

  • 礼一二·徐松

    臣士庶家庙仁宗庆历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创立家庙。」 皇佑二年十二月皇佑:原作「至和」,据《长编》卷一六九改。宋庠为宰相在皇佑元年至三年之间。,宰臣宋庠言:「庆历郊祀赦书许文武立家庙,

  • 大雅·荡之什·佚名

    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

  • 卷四·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四      宋 史浩 撰皐陶谟曰若稽古皐陶曰允迪厥德谟眀弼谐禹曰俞如何皐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眀励翼迩可逺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皐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

  • 日知荟说卷一·乾隆

    天有四徳以化生万物而元为长圣人有五常以财成辅相而仁为首非元则万物不得其生也非仁则万物不得其育也圣人之化成天下亦不过宅吾身于仁之中而即用此仁以仁天下耳非别有一仁以为用也惟其一仁之所流贯故能徧覆包涵运量万

  • 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迦叶身黄金色妇亦同姿出家得道一 ·迦叶从贫母乞食二 ·迦叶结集三藏黜斥阿难使尽余漏三 ·迦叶结法藏竟入鸡足山待弥

  • 卷二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睦州龙兴道明禅师(黄檗运嗣) 见僧来乃曰。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曰某甲如是。师曰山门头金刚为甚么举拳。曰金刚尚乃如是。师便打曰者掠虚汉。 云门偃云。睦州正恁么时。天下

  • 幽谷百合·巴尔扎克

    《幽谷百合》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36年。该小说讲述青年贵族费利克斯追求莫尔索伯爵夫人。伯爵夫人的丈夫暴戾,家庭生活缺少乐趣。他的介入,掀起她感情上的波澜。她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对丈夫保持

  • 刊误·李涪

    笔记,唐李涪撰。二卷。涪唐末人,字里不详,曾官国子祭酒、尚书郎。坐王行瑜叛乱,放死岭南。所撰该书两卷,凡四十九则,内容多以考典章制度为主,尤重于礼仪,诸如起居、佳礼、封爵、拜客、奉陵、客卿、参谋等,引旧制以证唐末之失,引

  • 孟子外书·孟子

    相传今本《孟子》七篇之外尚有四篇,称为《外书》。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汉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