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精义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四

宋 朱子 撰

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章

尹曰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孟子将朝王章

杨曰夫孟子将朝王则见王固所欲也为其召之故不往明日出吊盖取瑟而歌之意欲其知之也虽公孙丑犹不谕其旨况余人乎此景丑氏所以问也夫天下有大戒二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先王之时天下定于一尺地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也则士于其时无适非君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则君命召不俟驾行矣礼也周衰诸侯各擅其土地士不遇於齐则之楚之魏无不可者非一国所能专制也故士於斯时有不为臣之义时君苟无尊德乐义之诚心不足与有为则虽欲亟见之且不可得况得而召之乎

尹曰君子之行止进退衆人固不识也类皆如此

陈臻问曰前日於齐章

尹曰君子之辞受惟当於理而已

孟子之平陆章

尹曰王於距心皆知其罪而莫能改也

孟子谓蚔鼃章

尹曰进退久速皆当於理而已

孟子为卿於齐章

尹曰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孟子自齐葬于鲁章

尹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尽夫孝心而已矣

沈同以其私问章

杨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齐王因孟子之言而遂伐之诛其君而吊其民何不可之有而其虐至于系累其子弟而後燕人叛之以是而归罪孟子之言非也

尹曰惟义可以伐不义不然君子不与也

燕人畔章

伊川曰周公之於兄舜之於弟皆一类观其用心为如何哉推此心以待人亦如此然有差等矣 又曰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盖天理人情於是为至舜之於象周公之於管叔其用心一也夫管叔未尝有恶也使周公逆知其将畔果何心哉惟其管叔之畔非周公所能知也则其过有所不免矣故孟子曰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吕曰周公不知管叔将畔而使之周公之过也周公之心以弟待兄度其必不畔亲亲之恩过厚尔若求无过则宜知舜之使象

孟子致为臣而归章

伊川曰齐王谓时子欲养弟子以万锺而使国人有所矜式孟子何为拒之曰王之意非尊孟子乃欲赂之耳故孟子拒而不受

孟子去齐宿於昼章

尹曰缪公之待子思惟恐子思之不留也泄柳申详之事缪公惟恐公之见弃也孟子之进退则子思之徒也而客之言不出於子思缪公之事故孟子不应也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章

伊川曰考盘之诗解者谓贤人永誓不复告君不复见君又自誓不诈而实如此也据此安得有贤者气象孟子之於齐是甚君臣然其去未尝不迟迟顾恋今此君才不用便躁忿如此是不可矶也乃知此诗解者之误此诗是贤者退而穷处心不忘君怨慕之深者也君臣犹父子安得不怨故直于寤寐弗忘永陈其不得见君与告君又陈其此诚之不诈也杨曰考盘之诗曰永矢弗过说者曰誓不过君之朝非也矢陈也亦曰永言其不得过耳昔者有以是问常夷甫之子立立对曰古之人盖有视其君如宼讐者此尤害理何则孟子所谓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宼讐以为君言之也为君言则施报之道此固有之若君子之自处岂处其薄乎孟子曰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君子之心盖如此考盘之诗虽其时君使贤者退而穷处为可罪夫苟一日有悔过迁善之心复以用我我必复立其朝何终不过之有 又尝夜梦人问王由足用为善何以见语之曰齐王只是朴实故足以为善如好货好色好勇与夫好世俗之乐皆以直告而不隐于孟子其朴实可知若乃其心不然而谬为大言以欺人是人终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何善之能为

尹曰易卦晋之初六曰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孟子可谓尽此理矣尹士何足以知之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章

伊川曰时上尽穷得理孟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以其时考之则可矣他默识得此体用大约是如此岂可催促他又云大数则是然不消催促他

明道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而谁此是有所受命之语若孔子谓天之将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丧乃我丧未丧我自做着天里圣贤之言气象自别又云孔子於天之将丧斯文下便言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则是文之兴丧在孔子与天为一矣盖圣人德盛与天为一出此等语自不觉耳孟子地位未能到此故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聼天所命未能合一

尹曰道之行与不行亦时而已圣贤自任之重如此何不豫之有

孟子去齐居休章

横渠曰古之人亦有仕而不受禄者仕者未尝遽受其禄以观可否在上者亦不欲便臣使之

尹曰进退辞受不可以无义

孟子精义卷四

 

猜你喜欢
  周书·大诰·佚名
  颠倒·方以智
  卷六十二·陈祥道
  尚书考异卷二·梅鷟
  卷二百十六·秦蕙田
  谷梁折诸卷三·张尚瑗
  条例·严粲
  卷下·佚名
  佛之修学法·太虚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五苦章句经·佚名
  第六十九卷·佚名
  第五十一卷·佚名
  第六卷·佚名
  第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炼师守仁(蒙泉集)·顾嗣立

    守仁号蒙泉,天台黄岩人。幼着道士服,长游京师,寓蓬莱坊之崇真宫,不事干谒,斋居万松间。一夕大雪填门,蒙泉读书僵卧自若,京师号为独冷先生。至正间,出主白鹤观。诗多失传,仅见《玉山雅集》。 登桑干岭迎达礼部 和句曲张外史韵寄

  •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巡察河工两广总督自同治元年以迄光绪二十七年,凡四十年间,李鸿章无一日不在要津。其可称为闲散时代者,则乙未三月至丙申三月间,凡一年;戊戌八月至庚子八月间,凡两年已。戊庚之间,鸿章奉命治河,旋授商务大臣

  • 卷九十四·国朝·蒋一葵

    【毅皇帝】 〔武庙乐以异域事为戏,又更名以从其习。学鞑靼言,则自名曰忽必列;习回回食,则自名曰沙吉敖烂;学西番刺麻僧教,则自名为太宝法王领占班丹。尝命工人作盈尺小画,上数层,画喜佛及供养物。所画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辛未朔礼部言亲郊久旷誓戒不闻人心不无少怠顷奉 圣谕务秉精虔乞命纠仪御史三令而五申之俾肃然清静以称 大祀之威仪得旨 郊祀重典朕以服药静摄不得躬亲此心兢兢不敢一息少逸宫中斋沐恭默如对 上

  • 第二二九图说(第二三○号之粘付)一一五○九--一二·佚名

    新竹县属教堂图绘此系中港街大英国教堂自新竹城内至此计二十五里(图形缺)此系土牛庄大英国茅屋教堂(图形缺)此系新竹城内大英国陈教士住眷(图形缺)此系新竹城内大英国教堂(图形缺)此系月眉庄大英

  • 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佚名

    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天命十一年六月,初七日,八旗置八十桌,宰八羊,宴筵。赐科尔沁奥马黄台吉名号之画曰:“天谴恶逆,其业必败,天佑忠义,其业必盛,并使之为汗。总之,乃天意也。察哈尔汗发兵,欲加害奥巴黄台吉。上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九·佚名

    入祠职官张竒策 朱樱严大寛安上逹 李廷表 史之栋杨其礼 萧如龙 何秉忠李廕蔡国勲 杨开泰杨廷栋 赵元殖 房应祥石可玩 梁壮威 胡承祚卜小峯 张学闵 仇耀先牛星耀 陆 橘 项祚临樊化龙 张大禄 尚可义李

  • 卷之九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九十 传第七十四 公中扎萨克一等台吉车凌纳木扎勒列传车凌纳木扎勒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其高祖哈纳克土谢图为顾实汗伯兄有子二长秉图达赖乌巴什次洪果尔秉图达赖乌巴

  • 卷四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赵世家第十三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正义

  • 蔡廓传·沈约

    蔡廓字子度,济陽考城人。曾祖父蔡谟,是晋朝的司徒。祖父蔡系,是抚军长史。父亲蔡纟林,是司徒左西属。蔡廓博览群书,言语行动都依礼而行。刚开始他当著作佐郎。当时桓玄辅佐晋朝,打算恢复肉刑。蔡廓上书说:“建立政治设立刑法

  • 薛居正传·脱脱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其父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其文寓意卓越豪迈,观者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过一年,登进士第。晋天福年间

  • 郑一鹏传·张廷玉

    郑一鹏,字九万,莆田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改庶吉士。嘉靖年初期,官至户科左给事中。郑一鹏性情刚直,是谏官官署中最敢说话的人。御史曹嘉疏论大学士杨廷和,因而说到内阁的权柄太重。郑一鹏驳斥他说:“从太宗开始建立内

  • 大清会典序·佚名

    大清会典序自郊庙朝廷放之千百国徼荒服属之伦而莫之偝创业守文绳之亿万叶矩矱训行之久而勿之渝非会典奚由哉顾惟自圣作明述政府粲陈其间有因者即不能无损与益而要之悉损益以善厥因则方策所丽乃一成不易之书非閲世递辑

  • 提要·阎若璩

    【臣】等谨案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国朝阎若璩撰若璩字百诗太原人徙居山阳康熈已未荐举博学鸿词古文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晋魏以来絶无师説故左氏所引杜预皆注曰逸书东晋之初其书始出乃増多二十五篇初犹与今文并立自陆徳明据

  • 第十五章 7·辜鸿铭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辜讲孔子说:“当遇到适当可以说话的人,却没有说出,则失去了倾诉的机会。但是当遇到不适合说话的人,却同他交谈得热火朝天,则是枉费唇舌。聪明的人

  • 卷九·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九宋 吕祖谦 撰齐郑氏诗谱曰齐者古少皥之世爽鸠氏之墟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是谓齐太公都营丘【孔氏曰汉书地理志云齐郡临淄县师尚父所封也臣瓉案临淄即

  • 覆吴文官长书·太虚

    达诠文官长转陈主席钧鉴:顷蒙令文官长赐函垂询,深感关怀同舟、勤求民隐之盛德!太虚忝兼旧谊,尤不能不藉之以酬互通情素之旨也。太虚领导中国佛教会。办海潮音月刊,躬率佛教访问团于国内国际,呼起同情,阐扬抗建,并有多处僧徒组

  • 数理精蕴·佚名

    五十三卷,题清圣祖御撰。康熙五十一年下诏开蒙养斋,令梅文鼎之孙梅瑴成、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修《律历渊源》。历时十年成书,计有《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该书是梅瑴成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