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三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年。庚申。十一月。癸未。新修大清律例成。议叙总裁、纂修、等官有差。御制序文曰。象刑有典。肇见虞书。其用之之道。则曰钦、曰恤、曰明、曰允。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武王诰康叔、以用其义刑义杀。而吕刑则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古先哲王、所为设法饬刑。布之象魏。县之门闾。自朝廷达于邦国。共知遵守者。惟是适于义。协于中。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而已。我列祖受天明命。抚绥万邦。颁行大清律例。仁育义正。各得其宜。圣祖仁皇帝、至仁如天。化成久道。德洋恩溥。涵浃群生。皇考世宗宪皇帝、际重熙累洽之运。振起而作新之。亲定大清律集解。刊示中外。甄陶训迪。刑期无刑。法外之仁。垂为明训。有曰宽严之用。必因乎其时。洋洋圣谟。洵用法之权衡。制刑之准则也。朕寅绍丕基。恭承德意。深念因时之义。期以建中于民。简命大臣、取律文、及递年奏定成例。详悉参定。重加编辑。揆诸大理。准诸人情。一本于至公、而归于至当。折衷捐益。为四百三十六门。千有余条。凡四十七卷。条分缕析。伦叙秩然。颁布宇内。用昭画一之守。于戏。五刑五用。以彰天讨而严天威。予一人恭天成命。监成宪以布于下民。敢有弗钦。虽然、有定者律令。无穷者情伪也。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书曰、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忠信之长。慈惠之师。尚其慎厥用。敬厥由。体钦恤明允之意。率乂于民棐彝。克协于中。以弼予祈天永命。允升于大猷。从事于斯者、胥懋敬哉。是为序。  

○御史伊克善奏、近来各旗世袭事务。办理迟延。请按定例。年终具奏、有应详查者。定限次年八月前具奏、至患病、丁忧、等情。俟病痊服满之日、即带领引见。不必候至年终。如缺至二年尚不袭补者。旭迟延例参处。得旨、着照所请行。  

○以故郭尔罗斯札萨克镇国公巴图之子多尔济、袭爵。  

○甲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酉。命廷臣各举所知。谕、从来为治之道。首在得人。故书美辟门吁俊之风。易着拔茅连茹之盛。诗曰、济济多士。礼曰、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盖自古郅隆之世。君若臣所以加意于兴贤育才者、固如此其切也。朕临御以来。时以得人为念。不惮再三咨访。而所谓出众之才。足以慰侧席之求者。则未尝概见。昔在皇祖时。如汤斌、陆陇其辈。学术纯正。言行相符。陈瑸、彭鹏辈。操守清廉。治行卓越。此数人者、允为一时之望。至今称之。夫以天下之大。人才之众。岂无有与此数人相颉颃者旁招俊乂。朕心维殷。举尔所知。廷臣是赖。况大学士九卿等、受国家股肱耳目之寄。自当留意于平时。尽以人事君之义。其有真知灼见者。秉公举出。以备朕采择焉。  

○户部遵旨议奏、查定例、五年编审人丁。每年奏销仓谷。今特降谕旨。欲周知其数、以通计熟筹而为之备。请嗣后、编审奏销。仍照旧办理外。应今各督抚、即于辛酉年编审后。将各府州县人丁。按户清查。及户内大小各口。一并造报。毋漏毋隐。其各项仓谷。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借粜者。务于秋成买补。或因偏灾动赈者。亦于册内登明。详核存用实数。俱于每岁十一月、缮写黄册奏闻。倘各该省奉行不善。致有吏役滋扰。科派里民。立即严参究治。从之。  

○又议覆、云南总督公庆复疏称、滇省额办京铜。先经巡抚张允随议、并八运为四运。查向来运官在东川、寻甸、领铜。脚户每不能按限挽运。本年由寻甸、东川、两路分运至永宁交收。令长运官赴永宁领运。现在办理无误。可以经久等语。应如所请。照该抚原议、将八运并为四运。今长运官、俱赴永宁领铜。按限儹运。其承运、收发、等官。亦准设立。所有应给养廉。除承运雇脚之东川、昭通、寻甸、镇雄、等府州。俱照原题支给外。至所请收发官月给百两之处。查承运官、月给养廉。自四十两、至六十两不等。收发官、亦应依照支给。再每运、委正协运官三员。领铜一百万斤。为数倍多。亦应如所请。将所减正运官一员、月费银十五两。加给每员、各五两。从之。  

○又议覆、陕西巡抚张楷疏报、葭州、怀远、绥德、米脂、吴堡、榆林、等六州县。本年被灾歉收。应准其改谷给银。即行散赈。至所请酌增粮价之处。仍令照定例办理。得旨、依议速行。其加增赈济银数。着照该抚所请行。  

○丙戌。户部议覆、直隶总督孙嘉淦等疏称、滇省运铜至京。部议将铜房设于大通桥。由通州五闸转运。行令妥议具奏、查铜觔向在张家湾起岸。运赴京局。车脚每多未便。今若从通州水运。较张家湾陆运。实多节省等语。应如所题、嗣后铜船一过津关。即令坐粮厅、约束指引。俟到坝后、会同铜务监督。率委员齐赴坝口。眼同点验掣秤。令经纪用闸河剥船。运抵大通桥。转运至京。至所请外河派把总巡查。五闸派闸官协查。并该监督等移通居住之处。亦应如所题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御史程盛修奏、新授江苏学政张廷瑑、籍款桐城。距江苏甚近。以廷瑑之品学。虽苞苴请托。自可信其必无。而浑厚有余。精明不足。关节易到。耳目难周。其地似不甚相宜。然业奉纶音。未容反汗。乞降旨严加戒谕。得旨、朕因江苏学政。向来皆系大员管理。刘吴龙内升。一时不得其人。故用张廷瑑。以其人尚谨饬、而又能衡文也。程盛修此奏、所见亦甚是。张廷瑑见此、自应中心悦服。而朕亦可以随时训诲。岂非江苏人文之幸。但所云、业奉纶音。未容反汗。此则未知朕心。而甚非立言之体。夫人君孰能无过。所赖百尔臣工。绳愆纠谬。过而能改耳。若谓旨已颁而必不可更。则怙终文过之咎。皆由是起矣。  

○丁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护军参领达松阿、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旌表守正捐躯之四川叙永厅民张其信妻罗氏。  

○戊子。上御乾清门听政。  

○命御门设大学士等氊垫。谕、向来御门听政。大学士等、俱不设氊垫。惟圆明园、奉皇考特旨铺设。而乾清门尚仍其旧。原定制之意。盖以君尊臣卑。豫防专擅之渐。然亦不系乎此。况古有三公坐论之礼。大学士等、皆年老大臣。当此严寒。就地长跪。朕心特切轸念。嗣后着铺氊垫、以昭优礼至意。  

○又谕、左都御史管广东巡抚事务王安国之父王曾禄、年届七旬。着照王安国现在品级。赏给应得封典。  

○户部议、云南总督公庆复题覆、滇省清出各项田地、估变价银案内。将沾益州民人沙中玉田亩。误丈入私庄。又宣威州拨入义学地亩。与陆凉、广西、二府州。瘠薄无收等项田地。实难变价等语。应如所请、准其开除至昆阳、澂江、寻甸、三府州。开修河道。涸出田地。该督既查系山根石面。浮沙浅土。不能开垦变价。应准一并开除。从之。  

○以左佥都御史刘藻、为通政使。  

○准噶尔部人图鲁孟克、率婿达什夫妇。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己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定边副将军额驸策凌奏报、鄂尔昆屯田。收获麦、黍各粮。七千九百四石有奇。下部知之。  

○调两淮盐运使徐大枚、来京引见。  

○庚寅。吏部议覆、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疏请、酌定河工效用人数。查豫东二省、堤工运道。各绵长千余里。所有监工、防汛、催漕、疏河、等事。在在需人。应如所请、以六十员为定额。从之。  

○辛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辰。皇太后圣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上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癸巳。转右宗人色勒臣、为左宗人。以镇国公弘普、为右宗人。  

○兵部等部议覆、山东巡抚朱定元疏称、新设海阳县。至莱阳县一百四十里。山径崎岖。凡委解饷犯。一日断不能到。请于离海城六十里之小纪集地方。添拨墩兵等语。应如所请、设立墩台一座。安兵五名。于福山汛酌拨。归行村汛就近管辖。从之。  

○甲午。新修大清一统志书成。议叙总裁、纂修、等官有差。御制序文曰。惟上天眷顾我大清。全付所覆。海隅出日、罔不率俾。列祖、列宗、德丰泽溥。威铄惠滂。禹迹所奄。蕃息殷阜。瀛堧炎岛。大漠蛮陬。咸隶版图。置郡筑邑。声教风驰藩服星拱。禀朔内附。六合一家。远至开辟之所未宾。梯航重译。历岁而始达者。慕义献琛。图于王会。幅<?巾员>袤广。古未有过焉。圣祖仁皇帝、特合纂辑全书。以昭大一统之盛。卷帙繁重。久而未成。世宗宪皇帝御极之初。重加编纂。阅今十有余载。次第告竣。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寄。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星野所占。坤舆所载。方策所纪。宪古证今。眉列掌示。图以胪之。表以识之。书成、凡三百五十余卷。夫肇十有二州见于虞典。禹贡一篇。备列九州。疆域、山川、土田、贡赋、物产、实为方志之权舆。周礼、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湿之名物。土训道地图。诵训道方志。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汉郡国地志。与计书俱上太史。厥后寰宇志记列于正史者。代数十家。盖将以观民设教。体国经野。表皇威之有截。明王道之无外。匪徒备掌故、徵博洽已也。抚疆宇、则念肇造之艰。稽制置、则念经画之要。采谣俗、则念化导之方。考循良人物、而知治理之效。念所以振兴而长育之。核户口田赋、而察登耗之故。念所以怀保而蕃殖之。书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我祖宗克明峻德。以有九有之师。传绪在予。敢不帷德之勤。笃前人成烈。其在我内外百职事。慎固封守。阜成兆民。懋相予修和有夏。亦越我后嗣子孙。咸敬厥德。以昭受丕基。万年惟无斁。览斯编也。其善体诸。  

○兵部议覆、直隶总督孙嘉淦疏称、热河河屯营、改设营制官兵案内。八沟营、波罗树地方。新添千总、外委把总、兵丁等。应需衙署营房马棚。请于司库地粮银内、估拨建造。其外委把总一员。即在波罗树汛马兵内拔补等语。均应如所请。又称、从前八沟等汛。勘定地基。拨用旗地六十五亩零。现查无入官地土。可以拨还等语。应行令热河总管、将此项地亩。照数开除差粮。从之。  

○乙未。直隶总督孙嘉淦遵旨议覆、天津镇总兵黄廷桂奏、天津府属被水村庄。本年应纳丁粮。输将无力等语。查该府洼地、夏麦有收。既不报灾加赈。则蠲缓于例不符。前经行文该地方官。将被水处劝民输将。其无力穷民不得严行追比。但地方官各顾考成。恐未能分别体恤。请于明年奏销之时。此等洼地钱粮。如有未完。该地方官、免其议处。俟麦熟后徵收。得旨、着照所议行。该部知道。  

○丙申。闽浙总督宗室德沛奏、奉到朱批、以臣巡查劝惩之间。赏号太厚。特加训诲。伏思国家设立养廉。予其官。非予其人。故臣初膺外任时。凡差人访察地方情形。属员贤否。必悬以重赏。定以严法。从无敢捏饰者。又巡查地方。及观风、劝农、等事。一切供应。亦无派累里民。至如操演兵丁。非赏厚法严。不足以励士气。臣三任督抚、悉皆踵之而行。以致产业抵用之外。复贷之亲友。至今未清。兹蒙训诲。自当诸务撙节。仰副体恤盛心。得旨、卿之初志。其实可嘉。但节以制度。圣人之训。不可不知也。  

○顺天学政右通政钱陈群题、明季唐县生员陈瑞妻贾氏。于顺治元年三月内。遭闯贼所获。逼污不从。为贼众乱刃剌死。应请旌表。下部议行。  

○是月。直隶总督孙嘉淦奏、张家口外、多伦诺尔地方。向产咸土。口内口外民人、煎熬资用。后因奸商聚众私熬。经内务府奏令禁止。地方官遂将口外熬咸自用。及零星贩卖者。概行查禁。实多未便。请嗣后、照内务府原议。仍不许召商给票、聚众熬咸外。其沿边附近咸土居住之蒙古。及种地之民人。扫取煎熬。或携带入口货卖者、听便。得旨、着照所议行。  

○又遵旨议覆、御史周祖荣奏、永定河改由故道。所有近河村落。不无漫溢。请敕查水道所经。必应迁徙者若干村。先择不受水患之地。酌给迁费等语。查自放河以来。严饬各官履勘。据报涿州、良乡、永清、新城、雄县、固安、霸州、等州县。其中近河村落。有无庸筑埝防护者。有宜筑一面者。有宜筑两面三面者。俱已劝谕居民。自行修筑。并无必应迁移之处。缘此地历年过水。民皆聚居高处。间有散居低处者。令止在本村那移。地方官量加资助亦无庸给与迁费、别行安插也。又称豫防淹没地亩。查明存案。将来拨补、或给价之处。尤属难行。盖浑水经由。若止漫流平过。则地皆淤肥。即可种获。如改流顶冲之处。必须随时防护。即有冲坍。亦必待事后查勘。所奏均无庸议。总之民情难静而易动。现在河流顺轨。民情安静。一切善后之图。惟当周详慎重。以安百姓之身家。不可张大其事。骤惊愚民之耳目。得旨、所谓民情难静而易动。实为政之要。然思患豫防。不动声色。而措泰山之安者。亦必先有以得其要。而后可无为而治也。况数十年未经行之故道。壮与幼未目睹之事。而可保其无少虞乎。故朕谓必明年伏秋无事。方可谓之成功者、此也。卿其加之意焉。  

○吏部尚书署两江总督杨超曾奏、今秋徐、海、偏灾。特旨将应纳粟米、改徵折色。惟查赣榆一县。向系民折官办。本年定价、每石徵银一两。自九月开徵。民间已陆续完纳。较现奉部价。每石多完银二钱五分。请将各该户多完银两。如本年尚有未完。即抵作未完之数。如无未完。即抵作次年应完之数。再徐、海、二属。乾隆三四年、折漕、缓糟。于未奉旨缓徵时。多有完纳者。亦请作次年分徵之数。得旨、着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豫省窃劫频闻。节经分委员弁访拏。并饬属力行保甲。现在稍知歛迹。请立坐捕之法。令各属按村庄之大小多少。酌定捕役名数。以方二十里内外为率。责其巡缉。如一季内并无窃劫失事者酌赏。一有失事。先责坐捕。勒限查拏。如有讳纵等情。从重究拟。再向来捕役外。又有副役。徒滋扰累。今应尽革归农。其现设坐捕。必选干练及有室家者。自明岁始。将奏明充赏之盐当规礼。按名均派。俾得专心缉务。得旨、有治人。无治法。总在汝尽心竭力而为之聇。  

○署甘肃提督王廷极奏、河西一提五镇。自军兴以来。兵丁制办军装。接济粮饷。陆续共借支银二十四万五千余两。内除连年和还。尚欠银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余两。查此项借欠。以本兵之所借。扣之本兵。固属当然。但本兵一有事故。穷卒妻拏。万无完理。势必令该管官代赔。难保无顶替名粮。代还扣项者。且兵丁中、老弱不行挑退。新募尚未汰完。皆因借项未清。不得不暂时姑容也。仰恳特颁谕旨、概予豁免。得旨、知道了。尚有全省应扣之项。朕一并加恩豁免也。  

○广西巡抚方显、以奉到恩颁圣祖仁皇帝避暑山庄法帖。御选唐宋文醇。及屡荷垂询微疾。具摺谢恩。并陈苗疆甫定。抱病任事。现在赶办要件。将抚篆交藩司代理。恳准回籍调治。得旨、寻常之事。既有人代理。汝可即在任加意调理。务期速痊。以慰朕念。至苗疆紧要事件。汝仍应与谭行义和衷共理为是。  

○广西提督谭行义奏、忻城土司地方、积贼蓝明星等。恃险为巢。纠党杀掳。甚至越境肆劫。皆由从前各官。以土司地方失事。无关轻重。又将土官钤束。不许擅动土兵。致成积孽。当遣将弁等督兵前往、勒擒务获。如再抗违。即加剿绝。得旨、好趁此兵力。正宜办理。但不可苟且了事耳。  

○云南总督公庆复奏、臣前议开金沙江通川河摺内。请于明春、用簰试运铜觔。经军机大臣等、覆令从缓酌办。奉旨依议、在案。查前议、原因滇铜陆运艰难起见。曾委员砍木扎筏。装载石块。于江滩试行数次。果能安稳。已拟奏明办理水运。兹奉到谕旨。断不敢固执己见。请俟明春、再行试运定议。又现在沿江险滩旱灞。酌设站船。接运川省米盐、以济匠食。兼于回空船内、装载铜觔。按站递交。先可收水运节省之效。得旨、朕实为此事廑念。览奏、大慰朕怀矣。非卿一力承当。而且经理得宜。其孰能之。  

○又奏、东川府汤丹铜厂。于乾隆二年停炉。现在工费浩繁。请酌设炉二十座。岁可铸青钱七万余串。就近拨用。较之省、临、二局。可节运费。奏入、报闻。  

○署贵州总督张允随等奏、都匀妖匪黎阿兰在逃。累差员弁缉拏。近避至冷水关。经该千总获解到省。现饬司研审谋为不轨实情。依律定拟。得旨、好。如此留心缉拏奸匪。不为五日京兆之想。实为可嘉也。  

卷之一百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张廷玉
  卷三十三·黄以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六·李心传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第十八卷 明贡生 (三)·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七十二·郑樵
  卷二·汪越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范晔
  卷三百二十六·杨士奇
  卷五十七·杨士奇
  仪制一·徐松
  弁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八 顾况【字逋翁姑苏人】 严公钓台作 灵芝产遐方威凤翔层霄子陵何皎洁托志肩夷巢汉后虽则贵长揖不知高糠粃谏议职远谢夔龙朝扫门彼何人昇降太迢遥扣舟遂冥往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佚名

    卷三十   康熙十六年四月庚戌,削江宁副都统绰克托职。时绰克托随征广东,托言疾病,白平南亲王尚可喜,遂还江宁。上谕议政王等:我朝用兵以来,凡出征大臣无不奋力行间,以终其事;从未有军事未竣,半途而还者。今广东多事之秋,绰克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读史剩言卷二·秦笃辉

    唐太宗征高丽高丽兵十五万太宗自将步骑四千为奇兵使高丽有能将以十五万之众取四千人如拾芥耳太宗斯时可不谓危哉其胜亦幸耳乘危势而邀幸胜人谓太宗智吾不信也 李绩劝高宗立武氏后灭其族者即武氏奸人自败亦可鉴哉 史称

  • 提要·赵子栎

    《杜工部年谱》一卷,宋赵子栎撰。子栎字梦授,太祖六世孙,元佑六年进士,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子栎与鲁訔均绍兴中人。然子栎撰此谱时,似未见訔《谱》。故篇中惟辨吕大防谓甫生于先天元年之误。考宋人

  •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赵季译注【说明】司马迁在本书《太史公自序》一篇中介绍了本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意图。他说:“管蔡相武庚,将宁旧商;及旦摄政,二叔不飨;杀鲜放度,周公为盟;太妊十子,周以宗强。嘉仲悔过,作《管蔡世家第五》。”本篇主要叙述周武

  • ●卷下·徐咸

    玉笥生张宪为《研补歌》,沧洲生朱■《打研文》并释音一通,写宪诗于左,与好事者传之。至正十一年春三月初吉,杨子维桢廉夫《在■类村民,试奎章赐墨,谨识张宪歌并序》曰:玉带生者,端人也,事宋文山丞相,为文墨宾,与同馆谢先生翱友善

  • 法言義疏十四·汪荣宝

      或問:「秦伯列為侯衛,〔注〕在外候望,羅衛天子。卒吞天下,而赧曾無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節。〔注〕庸,用也;節,節度也。節莫差於僭,僭莫重於祭,祭莫重於地,地莫重於天,〔注〕既盜土地,又盜祭天。則襄、文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一   仙藥·王明

    抱朴子曰:神農四經〔一〕曰,上藥令人身安命延,昇為天神,〔二〕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毛羽,行廚立至〔三〕。又曰,五芝〔四〕及餌丹砂、玉札、曾青、雄黃、雌黃〔五〕、雲母、太乙禹餘糧,各可單服之,皆令人飛行長生。又曰,中藥養

  • 卷五百九十三·佚名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园中白鹭池侧。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从种种佛土俱来集会。皆是一生所系菩萨。尔时世尊,多百千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时大众中有菩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全文·佚名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奉诏重译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

  • 在仰光与前任内阁总理答茂税务部长宇峇宇议员宇吞旺宇滚等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五日──答等:法师平时在那里住?  师:我平时住浙江奉化雪窦山,及武昌佛学院,重庆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答等:听说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很多!  师:中国佛教信仰的人虽多,没有缅甸这样普遍。像缅甸的塔庙,非常庄严,政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信值法品第六  尔时阿耨达龙王。心甚悦豫。又及龙王五百太子。宿发无上正真道意。闻佛说是。寻即皆得柔顺法忍。忻心无量各乐供养。辄为如来施饰宝盖。进上世尊。同时白佛言。圣师如来至真

  • 新华严经论 第十五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三西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已下可四行经。于中十法如前。一举佛刹方面者是西方。二举佛刹远近。义如初释。三举世界名色者。名莲华色。为明十信位中进修渐胜心如莲华色。为明十信位中进修渐胜心如莲华无染

  •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义玄

    曹溪派列。淘涌而流注无穷。南岳岐分。巍峨而联绵不尽。云仍曼衍。枝叶滋荣。非止荫覆人天。抑亦光扬祖道。无说之说。须知意不在言。无闻之闻。果信言非有意。此皆理极无喻之道。绪余影响者也。故临济祖师以正法眼。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五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 佛诞华亭蔡云台请上堂僧问昔日世尊初生今朝和尚升座当人分上则不问现前祥瑞是如何师云宝盖飘空进云恁么则头头显露法法全彰

  • 域外小说集·佚名

    外国短篇小说选集。鲁迅与周作人合译。共两册,先后于1909年3、7月在日本东京出版。署“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周树人发行,上海广昌隆绸庄寄售。书名篆体题字,为陈师曾所写,毛边。第1册收小说7篇,其中安特烈夫的《谩》和

  • 丹霞子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凡二卷。全称随州大洪山淳禅师语录。又作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曹洞宗僧丹霞子淳(1064~1117)撰,庆预校勘。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原卷已散逸,现存本为子淳之远裔良机,收录子淳十三代法孙大容梵清所誊写之‘师住大洪语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