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初集目录二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诗初集总目

卷十三

春冰

凿冰放舟

微雨

春山

花朝

花朝无花之作

春夜闻鴈

柳色

赐江南总督尹继善之任

春云

草色

赐河南巡抚雅尔图回任

春水泛舟

觉生寺大钟

御园仲春

纸鸢

畅春园问

春日泛卧游书室

寄题普觉禅房

春日泛舟过北远山村

桃花始开

上已篇

问春风

春风答

春日登楼作

古镜

家鹤

鸣玉濑

春日御园闲咏

十骏图歌

咏瓶中蜡梅

季春日清晖阁叠前韵

木笔

携瓶撷芳

清明

清明後一日漫作

题周鲲山水册页

年来

春日同諴亲王和亲王游宴御园作

春朝吟

移花

题张雨森摹沈石田山水幅

梨花

听唐侃弹琴

轻阴

春可乐

问津

雨中梨花

落花流水篇

庄亲王失子诗以慰之

洛阳令

榆饼

题唐岱沈源合作应真图

四月朔日作

拨剌吟

夀祺皇贵太妃挽辞

蓬麻喻

玉巵謡

清和二首

丁香

朱伦瀚指头画松阴横琴图

披香殿

卷十四

四月八日

结缘

咏牡丹拟禁体

柳絮五首

康亲王七旬夀辰诗以赐之

饲鱼

立夏

读资治通监纲目

癸亥孟夏肇举常雩礼适以患疖不能亲诣谨就园中斋居涤志以邀

天贶瞻望

南郊敬成长律用申悃忱

芦洲

夜雨

御门日雨

紫藤

陈世倌高斌周学健等两江查赈回得悉近日情形稍慰惄愁因而赋此

赋得折槛旌直臣

神木行

雨歇

初游香山作

来青轩恭瞻

皇祖御笔普照乾坤四大字

来青轩二首

香山示青崖和尚

香山杂咏

栖云楼

题曹夔音仿董邦达匡庐图

芍药

读书

雨前茶

赋得数问夜如何

寄题香山禅房

麦浪

雨中泛舟

题周鲲画帧

赐蒋溥巡抚湖南

西海泛舟因至玉泉山

心远阁

初夏静明园

夏日北远山村泛舟

雨中焚香泛卧游书室

鹤雏

闰四月十三日闻蝉

御门日方与大学士等虑及山东河南尚未得雨而山东报得雨之奏适至喜而有作

素丝行

青青水中蒲

鹭鸶笼

观圃

夏日心远阁

清音斋

静明园杂咏

汤泉荷花

讨源书屋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李绂以病致仕归里诗以赐之再题讨源书屋

卷十五

进宫见路旁禾麦喜而有作

夏日瀛台

泛舟太液池作

题瀛台旧书舍

夜雨

瀛台独梧树

夏至斋居即事

清夜吟

诣斋宫

辇中偶成

北郊斋宫即事

夏至日有事於

方泽礼成?纪八韵

回圆明园道中作

吴鈎行

长相思

初夏江村

观竞渡

夜雨

题消夏图

泛月

捕鳢鰋有怀

题载月舫

夏日建福宫

题王原祁秋山图

摇扇

咏塞上达兰海兰松木皮笔筒用旧题韵

过玉泉

夏日游香山

来青轩示青崖

栖云楼作

香山杂咏

题唐岱山水便面

对月有作

剪园蔬赐大学士等

缾莲

望雨

消夏

夏夜短

对雨

六月初十夜闻蛩

雨後

夏宵月下有怀

与诸王泛舟观荷作

西园泛舟至圣化寺

虚静斋

皇祖旧题额也感而赋此

赐纪山巡抚四川

再题圣化寺别墅

泛月

日影

六月十九日立秋

万泉郊园十咏

立秋後青龙桥道中作

祷黑龙潭而雨因纪所见

喜晴

新月

工部侍郎德龄有贤母诗以赐之

题唐岱秋林读易图

新秋瀛台即景

卷十六

七月初八日因往盛京叩谒

祖陵恭奉

皇太后始发圆明园作

清河道中

石槽行宫叠旧韵

郊行

黄花路

野雀

怀柔县怀古

怀柔县行宫对月

望长城作

躬诣盛京虽命省驺从而经过州县岂尽免力役之劳因诏免今年田租以示如伤之意

临白河

密云行宫晚坐

九松山

遥亭行宫叠旧韵

阅古北口将士较武

揽胜轩小憇

晓行

出口

关外山田

较射

晓景

常山峪行宫叠旧韵

常山峪行宫八景

野老

喀喇河屯行宫即景

小金山

滦阳别墅

避暑山庄为

皇祖临幸最爱之地亦孙臣受

恩特深处也八年秋谒

陵便道驻跸数日曷胜今昔之感诗以志弗忘云

中元日作

观荷

万壑松风旧日

赐居也因题其壁

山居

观瀑

狮子园二首

热河示扈跸诸臣

野渡

对月

至博罗河屯蒙古四十八旗诸王公等来迎鹰

荒村

晓行即景

钓鱼

伊逊河

挂缾叠前韵

閲章奏

塞上行

射熊

山村

路旁

咏枫再叠前韵

静坐读朱子诗因效其体

赐蒙古诸王公等宴

行漏

阅马

说梦

卷十七

过蒙古诸部落

八月朔日作

闻近京一带得雨喜而有作

即事

新月

赐塔尔岱

观敖汉瀑布水

朕恭谒

祖陵至敖汉覩此岩悬水跳珠琮琤蒙古游牧地所少

也因名此水为玉瀑而系以诗

敖汉捕鱼

夜雨

咏挂瓶中花

弦月

野流

射雁

两江总督尹继善摺奏淮扬秋禾有收喜而有作镜

日日曲

暮雨朝晴

八月十四日隂

科尔沁归化最久世结姻盟今过其札萨克见王公以至舆隶咸倾心效顺出於至诚实可嘉也

中秋夜晴

中秋日侍

皇太后宴

静夜读书

晓行

即景

野村二首

咏盘中佛手

晓月

马上行

闻蛩

见山

至克尔素河奉天官兵来接

驻跸吉林境望叩长白山

九月朔日作

秋蒐杂记诗五首

今年奉天各县有收喜而有作

古木謡

驻跸杨河作

新月

夜雪烹茶偶作

雪中山行

九日登高

重阳漫兴

重阳日侍

皇太后宴

射虎行

对月思唐太宗辽城望月事即用其韵

秋猕

望叶赫旧墟

花园

入英莪门

静夜焚香

卷十八

兴京

即事

谒显佑宫

萨尔浒

恭谒

永陵

恭谒

福陵

恭谒

昭陵

陵礼毕车驾入盛京得七言排律十四韵

谒景佑宫

赐奉天将军额洛图

御崇政殿

閲武

乾隆八年秋朕奉

皇太后恭谒

祖陵还至盛京受朝锡宴夫汉高过沛而歌大风情至

斯动直已陈德况予小子觐扬

光烈能无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哉爰作世德舞辞十章

章八句

酹克勤郡王园寝

酹功臣额亦都墓

实胜寺

文庙

开国佐运勲臣武勲王扬古里直义公费英东弘毅公额亦都墓在

二陵之间松楸相望犹见当日

君臣相得之概感而赋此

望千山

辽阳怀古

示盛京留守诸臣

朝鲜陪臣来接

常寜寺

恭瞻

太祖高皇帝所贻甲胄

?瞻

太宗文皇帝所御弧矢

昭陵石马歌

大政殿

故宫咏烛

登凤皇楼

示盛京奉

祀诸宗室

再题实胜寺

敬观

太宗所御鹿角椅

故宫侍

皇太后宴

赐父老酺

故宫览章奏

瓶菊漫赋

再登凤皇楼

清宁宫

闻钟声

十月朔日宴宗室羣臣於故宫

恭奉

皇太后回銮车驾发盛京得诗四首

雪中过永安桥

前题再咏

拨火謡

反白乐天放言句

积素

养息牧阅马

渡句骊河

冬夜闲吟

雪中柳

度辽水

卷十九

回程漫赋二首

广宁道中

惜菊

暮隂

途次对雪漫兴口号六首

过广宁望医巫闾山恭依

皇祖圣祖仁皇帝元韵

玩初月

闾阳驿望十三山

哈密进瓜至敬遣諴亲王和亲王賫供

二陵感而有赋

大凌河

锦州道中得诗二首

惜白马

晓日

驱马度原田

小凌河

松山

食哈密瓜有感

雪後过杏山

闻京师於十月初四日得雪喜而有作

吕翁山

宁远道中作

姜女祠

山海关恭依

皇祖圣祖仁皇帝元韵

登澄海楼望海之作

古松謡

再题澄海楼壁

澄海楼聨句

夷齐庙

题近稿

渡滦河

晓过玉田县

过贤渠庄望盘山

将至京作

恭奉

皇太后祗谒盛京

祖陵礼成回銮途次纪事用平声韵

冬至斋宫叠旧韵

冬至日有事於

南郊敬成近体六韵

冬至次日

皇太后宫行礼

尹会一孝其母而母亦贤年七十余会一告请终养诗以赐之

明牕

冬日瀛台

冬夕集诗牌

题重华宫旧书室

腊月二十一日立春拟春帖子

除夕

卷二十

甲子元旦

新春试笔

人日

咏爆竹

孟春有事於

太庙

题王原祁松壑流泉小景

祈谷斋居述怀

诣斋宫

祈谷坛礼成恭纪

新春恭奉

皇太后驾幸圆明园

望雪

轻云

灯夕即事

正月十八日微雨

王原祁夏山小景

冰泮

春夜闻鴈

微雨

填仓日作

正月二十五日过卢沟桥

良乡道中

镜喻

轻隂

对月二首

过拒马河

恭谒

泰陵感成长句

见耕者

野行晓景

二月朔日初游潭柘岫云寺作

游潭柘岫云寺即事杂咏得诗六首

春日郊行杂咏

新衙门行宫夜坐有怀

盆中水仙

咏花瓷书灯

南红门池上作

草色

老杏

双柳树

南红门行宫叠旧韵

山桃花始开

题德夀寺禅房

?榆书屋作

春晓

春分日作

二月上丁释奠

先师孔子

昼漏

题唐岱山庄春晓图

仲春上戊恭祭

社稷坛

偶为吕嵓图并题以诗恭依

皇祖题画诗元韵

仲春御花园作

花朝

题瀛台流杯亭

太液池泛舟

柳色漫作

仲春经筵

养心殿杏花叠前韵

春松

题唐岱孙祜合作仿李唐寒谷先春图

微雨

二月二十二日清明

丰泽园演耕耤礼

宫词体题冷枚汉宫春晓图

吴鎭夏山欲雨图

卷二十一

二月二十七日耕耤礼成得诗四首

题陈枚孙祜丁观鹏丹台春晓图

题新丰图

上巳篇叠旧韵

丁香花

舟过万夀寺小憇禅院忆旧有作

含韵斋木兰

题梅花小景

御园暮春

麦苗

云容

御园亲耕

皇考时屡行之当春举趾兹惟其时率循旧章并劝良

农触景兴怀点笔成什

文伯仁方壶图

黑龙潭祷雨

心远阁作

赵孟坚白描水仙卷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彻夜

御园暮春即事

牡丹

柯九思夏山欲雨图

细雨

春怀诗

寄题香山禅房

题王振鹏龙池竞渡图

米黻云山图

四月朔日作

进宫见路旁麦苗待泽孔亟秋禾尚未布种惄焉有忧赋以自咎

补桐书屋作

雩祭斋居

四月八日雩祭

圜丘敬成六韵

即事

四月望日诣圣化寺祷雨

汤泉荷花

闻黄鹂

前题

诣香山祷雨叠旧作初游香山诗韵

细雨

闻新蝉

午日诣

畅春园问

梦中自题小像一首醒而犹记遂命笔书之夏日斋居重华宫抑斋作

漫兴五首

夏至斋居

夏至日祭

方泽坛

连朝

刺舟

夜雨

甘霖既沾诣

畅春园问

安仰慰

圣母望岁之诚并成长句恭志

盛德

仿倪云林秋亭嘉树并题以诗

雨後玉泉山三首

心远阁口号

盆松

晓起

游香山

池水

昼漏

嘉树

读韩诗

君子有所思行

夏日御园即事

仿云林笔意并题

讨源书屋作

泛舟至圣化寺

卷二十二

圆明园四十景诗

寓言

泛月有作

六月十二日闻蛩

即事

偶为秋原古树小景并题以诗

霹雳骧叹

夜雨

即事

雨後过青龙桥二首

清音斋

玉泉

偶作秋英八种各题以诗

六月二十九日立秋

七月朔日作

鹦鹉

蕉窗听雨

荔支至颁赐朝臣因而有感

平湖雨渡

御园新秋

新秋月

七夕雨

咏史

秋日闻黄鹂

秋夜泛湖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之句得诗五首依韵为次

即事

中元夜玩月放荷灯

卷二十三

秋日玉泉山

秋蝉

望法海寺

早桂

题张鹏翀秋林读书图即用其韵

再题秋湖夜泛图

喜晴

偶为松阴高士图并题以诗

七月二十八日恭奉

皇太后进宫路旁禾黍与与入览欣此西成稍纾望岁

赋诗志喜亦歌其事也

松花玉石屏歌

秋日澄怀堂

题董邦达芦汀泛月图

中秋日侍

皇太后万善殿礼佛因游览瀛台诸胜

大学士徐本以病请致政暂允归籍调理行有日矣诗以赐之

秋夜雨

秋日奉

皇太后幸南苑射猎

郊行即事

旧衙门行宫叠壁间春晓之作

德夀寺禅房

马嘶

南红门池上咏

读书

南红门外

早菊

御园深秋

九日奉

皇太后登高

九日题菊

晓起

九日登高

深秋讨源书屋

题张鹏翀翠巘高秋图用其韵作七古示之秋日游香山

题余省菊花

秋日奉

皇太后游玉泉山周览西海近郊获事即景赋诗十四韵

盆菊

雍和宫作

题董邦达秋山平远图

题励宗万秋林亭子图

题张若霭松竹鸣禽图

孟冬时享

太庙礼成述事

颁朔

初冬夜瀛台涵元殿作

恭奉

皇太后幸汤泉

汤泉行宫叠旧韵

寒月

读书

顺义县行宫作

蟠龙引

郊行即事

青松行

韵松轩

写露轩叠旧韵

白涧行宫晩坐

天成寺江山一览阁叠旧韵

登盘山偶咏

盘山行宫即事

天成寺抚观乾隆七年游盘山记因而有作江山一览阁中橘树子二盆郁翠垂金饶有佳致辄题以句

万松寺三首

云罩寺留题

登云罩寺定光塔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勅诸臣各分一字赋诗

幸翰林院谒

至圣祠因示诸臣

是日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

清秘堂偶题

十月二十七日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因便閲贡院乃知云路鹏程诚不易易也得诗四首

观象台

仿唐寅芦汀系艇小景即用其韵

读白居易诗

尚书张照偶患胸膈之疾命医胗视并赐乳酥调理伊颇以止酒断腥为苦诗以解之

十一月初六日对盆梅有作

轻阴

题董邦达灞桥覔句图

冬至斋居

诣斋宫作

甲子冬至有事於

南郊敬成

冬至後一日瀛台涵元殿作

夜坐

拨火謡

恭祝

皇太后圣夀诗

冬夜遣兴四首

悦心殿作

题九阳消寒图

除夕

卷二十四

乙丑元旦

咏新春爆竹

立春日春帖子

立春日奉迎

皇太后幸乾清宫侍宴恭纪

立春後一日召大学士内廷翰林重华宫锡宴聨句

新春试笔

新月

题董邦达谿山霁雪图

上辛祈谷斋居

人日

诣斋宫作

上辛日

祈谷坛礼成纪事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

正月初十日恭奉

皇太后幸圆明园

上元前一日宴外藩

上元日同王公等宴

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

大学士鄂尔泰自去冬有手足不仁之症入春尚未痊可昨具疏乞休既不允其请诗以慰之

晓月

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

无题

二月十三日啓行谒

陵值雪

过潞河浮桥

烟郊行宫晩坐

春晓

白涧行宫叠旧韵

李慎修奏对劝勿以诗为能甚韪其言而结习未忘焉因题以志吾过

花朝

二月十五日过蓟州即事书怀

寄题独乐寺

桃花寺行宫作

题翠云山房

恭谒

景陵感成长句

朱华山酹酒

再题翠云山房

桃花寺八景以题为韵

蓟州道中雪行

望盘山雪色

命慎郡王写盘山山色口占诗以赠

盘山行宫即事

云罩晩钟

春云

天成寺江山一览阁作

万松寺

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以诗

见初耕者示直隶接驾官

御制诗初集目録二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九·彭定求
  翁定·唐圭璋
  叶秀发·唐圭璋
  第十三出 软诓·李渔
  乐府雅词拾遗巻下·曾慥
  三集卷八十二·乾隆
  初集卷四十一·乾隆
  海叟集巻三·袁凯
  跋·陆游
  乾坤清气卷十四·偶桓
  卷三十一·沈德潜
  御选明诗卷三十八·康熙
  卷二十二·康熙
  ●樱桃园·沈泰
  卷四·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笔札华梁 全文·上官仪

    ○ 八 阶   一咏物阶。二赠物阶。三述志阶。四写心阶。五返酬阶。六赞毁阶。七援寡阶。八和诗阶。  第一,咏物阶。诗曰:&ldquo;双眉学新绿,二脸例轻红。言模出浪鸟,字写入花虫。&rdquo;又曰:&ldquo;洒尘成细迹,点水作

  • 静思集巻七·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律寄吴杜征君武夷空翠接秋阴古木萧森石径深中使又传丹诏至山人长对白云吟松花未扫风过席芝草初耘雨满林九曲画圗归内府君王应许遂初心送龙光庭赴都帝城此去人千里马上题诗记旧逰官酒满传鹦鹉盏宫花飞

  • 卷五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一温庭筠送洛南李主簿想君秦塞外因【一作应】见楚【一作远】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一作余亦还】愚谷归心在翠屏巫山神女庙黯黯闭宫殿霏霏?薜萝晓峰

  • 卷二·宁调元

    楊廷樞血衣書吳縣楊維斗國變後避居光福山中,忽被縶繫之舟中,餓五日,不死,書血衣遺其孤云:「廷樞幼讀聖賢之書,長懷忠孝之志,為孝廉者一十五載,生世間者五十三年,做士林鄉黨之規模,肩綱常名教之重任,惜時命之不猶,未登朝而食祿。值

  • 卷八十一 后凉录一·崔鸿

    吕光 吕光字世明略阳氐人也父婆楼佐命苻坚官至太尉光以石氏建武四年生于枋头夜有神光举家异之故遂以光为名年十岁与诸兄弟游戏邑里好为战阵之法羣童咸推为主割土处中部分详平羣童叹服不好读书

  • 卷之十八 余纪·计六奇

      投诚安插  广东道御史范疏曰:&lsquo;从来治理莫大于疆圉,绸缪莫切于寇孽。国家振旅以来,廓清四海;么么窃发,歼灭何难。但朝廷好生为心,凡有伪众投诚,即准归顺,且予官爵;所以开自新之路,而施覆育之仁也。今投诚之倾心报效

  • 绥冦纪略卷一·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渑池渡崇祯元年戊辰三月二十日昧爽前全秦天赤如血五六七月西安有孽火入人家色青光荧荧然广轮盈尺者数十旋于地若鬬不滥炎民磔鸡犬禳之乃去自四月至七月不雨八月恒雨霜杀稼冬大

  • 元熙传·李延寿

    元英的儿子元熙,字真兴,好学有才干,有文学才能,声名显著于时。可是他举止轻浮,元英十分忧虑,认为他不是个能保全家族的人,经常想废掉他,立第四个儿子元略为世子。由于元略坚持不从这才停止。逐步升迁任光禄勋。当时朝廷由领军

  • 阎复传·宋濂

    阎复,字子靖,祖籍平阳和州,祖父名衍,曾在金朝为官。父名忠,因避兵乱而迁到山东之高唐,以后就定居在这里。阎复七岁读书,聪敏过人,二十岁入东平求学,拜名儒康晔为师。当时严实管领东平御史台,招诸生进行进士预考,当选者四人,阎复为

  • 鬼谷子卷中·陶弘景

      飞箝第五  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箝,谓牵持缄束令不得脱也。言取人之道先作声誉以飞扬之,彼必露情竭志而无隐,然后因其所好牵持缄束令不得转移。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几度其权略,量其村能,为远。作声誉者

  • 卷九·史浩

    <经部,书类,尚书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九      宋 史浩 撰伊尹作咸有一德德惟治否德乱则德者固治天下之大要也一德者德之有常而不变者也夫水不变故谓之天一火可变故谓之地二则一德者常德也君有是德可以

  • 卷首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首目録诸臣进讲钦奉上谕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孙景烈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监察御史【臣】侯嗣达君子以遏恶善顺天休命监察御史【臣】张 湄日月得天而能

  • 卷一百二·佚名

    △初分摄受品第二十九之四憍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自修无忘失法。教他修无忘失法。赞说无忘失法法。欢喜赞叹修无忘失法者,自修恒住舍性。教他修恒住舍性。赞说恒住舍性法。欢喜赞叹修恒住舍性者,憍尸迦。是菩萨摩诃萨自修

  • 卷十五·道世

    △弥陀部第四(此别六部)▲述意部第一夫避苦求乐,实品物之恒情;厌浊欣净,是生灵之旧理。但行有美恶,土成秽妙。娑婆五浊,由积恶而丘坑;安养七珍,因习善而华胜。业成三辈,报为九品。宝台珍观,假胜念而崔嵬;玉沼琼池,藉善心而皎洁。华

  • 卷第三上·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上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三上转法轮序曰。说法度人。如来出世之大要。人有利钝。则法有顿渐。故闻法之人无不悟入。犹夫医王应病与药。药能合宜。则病无不愈。疏不云乎。今

  • 折疑论卷第一·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曲而断之谓折。犹豫不决之谓疑。评议难辨之谓论。此论因妙明子居山时有客特诣请问以决所疑。妙明子引三教微言以答之。遂成是录。故曰折疑)。叙问第一(叙者。叙其来因。问者问其所疑。

  • 太平寰宇记·乐史

    地理总志。北宋乐史(930—1007)撰。二百卷, 目录二卷。史字子正,宜黄(今属江西)人。太平兴国进士。历官秘书郎、主簿、巡抚。著述宏富。约当雍熙三年(986)成此书,凡一百二十余万字。取材以太平兴国八年为限,故名。博

  • 吴逆始末记·佚名

    《吴逆始末记》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大约出于清康熙间人之手。所记始于吴三桂降清,止于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帝)被吴三桂所杀。文末附有《觚剩》(清初钮撰)故事一则,当是后人所加,因涉及吴三桂生平,今仍保留;但所引个别句子有删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