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南州徐庸用理编
五言古诗
呉王郊䑓
周网昔●顿礼乐由诸侯呉子乏代徳居然祀圜丘燔燎升紫坛青紘暎玄裘灵明岂来歆币王空旅羞国南见遗壝萧条委山陬云和罢九奏草树鸣飕飂从来䟦扈徒几人效其●鲁郊失礼始圣笔书春秋长洲苑
中国久无伯阖闾思骋功讲蒐开别
猜你喜欢 韦骧·唐圭璋 第四出 寄扇·李渔 人物·老舍 附录·王世贞 第四十一出 显圣·梁辰鱼 盍志学·隋树森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臧懋循 卷五·杜文澜 感伤一 古调诗五言 凡七十八首·白居易 序·郭则沄 秧歌·刘半农 南阳集补钞·吴之振 总目九·佚名 无名氏·佚名 七言绝句·刘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见曾公}·佚名- 『净』【金钱花】 春禾割了播秋秧田仔犁了又犁园。厝在北山住乡村。牵牛羊放早返。日头卜落是冥昏『生』 一路行来步,不觉日落西山。恨杀英台铁心肠我为伊相牵绊,那说珠泪弹,。『生』【相思怨】正是一更时候,月挂柳枝头, 
- 才调集卷九·韦縠- (唐)韦縠 撰○刘商【一首】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巴人逺从荆江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歴歴叙乡思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緑芜连山水连天来时十三今十五 
- 卷八·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八 元 房祺 编 兑斋曹先生之谦益甫 送梁仲文 圣人既已没圣道遂不传异端壅正途榛塞踰千年大儒起相承辟之斯廓然濂溪回北流伊洛开洪源学者有适从披云见青天我生虽多难闻道早有缘中岁苦病 
- 卷八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皎然从军行五首候【一作双】骑出纷纷元戎霍冠军汉鞞秋聒地羌火昼烧云万里戈【一作戎】城合三边羽檄分乌孙驱未【一作不】尽肯顾辽阳勲汉斾拂丹霄汉军新破辽 
- 卷九十·志第四十·百官六·宋濂- ◎百官六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及行幸汤沐宴游之所,门禁关钥启闭之事。留守五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副留 
- 卷之九十·佚名- 成化七年夏四月癸卯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敕巡视边关监察御史边完翟庭蕙曰山海居庸关迤西一带大小关隘中间多有墙垣低薄及年久坍塌雨水冲决虑恐守关官员因循怠忽特命宪臣往来巡视督工修砌近闻尔等彼此怠慢岁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六十六 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宜奉佛到扬仍著伊往普陀安置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万岁万安。 窃松江府平粜户部郎中臣赵德送摺子到臣煦,谨遣家人星赍进呈御览。 二月十八日曹宜奉佛自张家湾开船,于三月二十八日到 
- 一○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稽核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交议折·佚名- 一○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稽核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交议折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二十二日*臣和<珅>等谨奏: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 
- 卷一百四十九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九上 朱批魏廷珍奏摺 雍正元年六月二十八日湖南廵抚【臣】魏廷珍谨 奏为恭报早稻收成仰慰 圣怀事【臣】荷蒙 皇恩擢抚偏沅仰体 皇上 
- 前清的退伍军人·齐如山- 退伍“荣军”建成了台湾的横贯公路,我乃联想到前清的退伍军人。从前的退伍军人,不是这种情形,在寓兵于农的朝代,自是最理想的时期,但年代已久,谈起来话也太长,不必多赘。到了宋朝,就讲杯酒卸兵权(或作谢兵权),是皇帝赐统 
- 卷十七·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七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评]全在意象之间,绝不着。我。客。戾。止。亦。有。斯。容。本韵。○比而赋也。在、彼、无、恶,在、此、无、斁、中庸作「射」,音。庶、几、夙 
- 目录·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所目録 诗类卷一国风【周南至衞】卷二国风【王至豳】卷三小雅【鹿鸣至无羊】卷四小雅【节南山至鼓钟】卷五小雅【楚茨至何草不黄】卷六大雅【文王至卷阿】卷七大雅【民劳至召 
- 中国应努力世界新文化·太虚- ──三十六年新春试笔──法国某君谓:现代世界文化,祗欧洲与中国两大集团,美国虽强而文化则附属欧洲,苏俄亦然,非于欧洲集团外另有文化;印度虽有文化而国族犹非独立,且其发展至最高度之佛教文化,已为中国吸收而更增优胜,故中国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一食。何等為十。一者成就食時性不貪求。二者成就食時性無染著。三者隨得食時常知止足。四者恒依時食不墮非時。五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六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六卷辨因果非有非无义 广辨正因缘因义 广辨了因缘因义 师子吼更设七翻难责无佛性 第一谓人无性人可作天天可作人义故知无性 第二论阐提断善根故知无佛性 第三有初发心故知无佛性 
- 卷第十三·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三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三 广智法师法嗣(第二世) ·神智鉴文法师 ·扶宗继忠法师 ·超果惟湛法师 ·四明如吉法师 ·净社全教法师 
- 卷之四·密云圆悟-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卷之四 侍者 真启 编 六祖下 ▲南岳怀让禅师 六祖嗣。金州杜氏子。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生。有白气上属天。太史奏之高宗。宗问。是何祥乎。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宗传勅金州太守韩。偕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