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闻如是。一时释氏舍夷阿摩勒药树园。尔时贤者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比丘。游行诸国经历一年。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还至药树。欲见世尊。是等来还比丘众多各共语言。各各著衣持钵。其声高大音响畅逸。佛以豫知问贤者阿难。此何比丘。扬大音声其响洋逸。如捕鱼师扬声验逸。

阿难白佛。唯然世尊。舍利弗目乾连。游止诸国经历一载。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至于药树。见诸比丘各各谈语。著衣持钵语言声高音响畅溢。

佛语阿难。勿令比丘来至吾许。阿难白佛。唯然奉命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佛三匝而退。往诣舍利弗目连比丘所。言语叙闹却住一面。谓贤者舍利弗目连。令余比丘勿诣佛所。世尊有教。舍利弗目连闻阿难言。即从坐起往诣佛所。稽首足下绕佛三匝。速去衣钵。出诣药树与比丘众俱。

尔时释种诸优婆塞。悉聚会有所讲一义。遥见舍利弗大目连。比丘众俱著衣持钵。昼日平旦诣于药树下。五百比丘众俱。吾等宁可往问起居。时诸释种优婆塞众。即起速往诣舍利弗目连所。前稽首足下却住一面。

时诸清信士问舍利弗目连。何故著衣持钵。昼日而往于药树间。舍利弗目连答释种清信士。吾等游诸国来还诣比丘众。皆以疲倦今此露住。诸清信士答曰。唯诸贤者。吾等于斯具足施坐然灯为明。唯愿屈神及比丘众。若谓佛者乃可舍退。贤者舍利弗大目乾连。嘿然可之。寻往所施坐其床榻。则入其室与众僧俱坐。

尔时释种诸清信士。往诣佛所稽首足下叉手白佛。我等请求世尊求哀安住。唯然大圣。信比丘众。所以者何。于彼比丘诸漏尽者。已得罗汉所作已办吾不怀疑。此等比丘亦不犹豫。其有比丘幼少新学初出家者。入是法律未久。其心移易或能变异。譬如世间暴水卒来无所遮隔。如是世尊。新学比丘初出家者。入是法律未久。其心移易或能变异。不觐大圣恐改志行。于时梵天忽然来下即住佛前叉手白言。我等请求世尊。求哀安住。唯然大圣。信比丘众。所以者何。于众比丘诸漏尽者。已得罗汉所作已办。吾不疑此等比丘亦不犹豫。其有比丘幼小新学初出家者。入是法律未久。其心移易或能变异。佛即然可梵天王。贤者摩诃目乾连。天眼彻视遥见佛心可之。请求睹大圣德。如大枰阁若大讲堂。净洁涂治开诸轩窗。日东初出入于轩窗光照西壁。贤者目连天眼彻视。遥见世尊相好巍巍。时目乾连寻语比丘众。诸贤者。当起著衣持钵。梵天请求诸幼小各诣。比丘曰。唯当受教速正衣服。随舍利弗大目连等往诣佛所。稽首足下退坐一面。于时世尊。告舍利弗。吾亦前世供比丘众。于心云何。舍利弗。心自念言。世尊宿世供比丘众。于此大圣。比丘质朴于求望。知节行安常志精进。佛天中天则为法王。调者不调然当受教。诸比丘众举动轻飘。今日大圣慈愍众僧。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正当念此蠲除恶念。所以者何。谁为比丘众去诸重担。唯如来耳无所不住。及舍利弗摩诃目乾连。

时佛告大目连曰。于心云何。谁敬比丘众。谁制比丘众。我心念言。今佛世尊敬制比丘众。唯然大圣。此比丘众或有质朴少求知足。或不能者自谓行安精进无懈。如来法王自应当然。吾亦如是。佛言。且止勿有斯念。当更异念。所以者何。于是目连。谁能堪任去诸重担。唯如来耳。及舍利弗大目乾连。

以信渡流氾无放逸为船

圣谛济苦患智慧究竟渡

佛分别是语时。六十比丘漏尽意解。无数比丘远尘离垢诸法眼生。佛说如是。诸比丘清信士天龙鬼神莫不欢喜。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猜你喜欢
  首楞严经疏序·子璇
  大施抒[shū,舀出,汲出]海缘品第三十·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一·澄观
  卷三·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第六十一·李通玄
  卷第十七·李通玄
  第一 蕴相应·佚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序·佚名
  怎样发心报恩·太虚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佚名
  第二章 佛陀调伏龙及悬记·佚名
  代序三: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 叶圣陶·李叔同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十卷·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谷应泰

      ○河漕转运成祖永乐元年三月,沈阳中屯卫军士唐顺言:“卫河之原,出卫辉府辉县西北八里太行苏门山下。其流自县城北经卫辉城下,入大名浚县界,迤■抵直沽入海。南距黄河陆路五十余里。若开卫河,距   黄河百步置仓廒,受南

  • ●卷二百三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三。   起绍兴三十年十月六日乙巳,尽八日丁未。   六日乙巳四川安抚使吴玠大散关捷报至。   吴玠捷报九月五日金虏(改作兵)自凤翔大散关入本界三十里犯(改作围)黄牛堡旬馀不退十八日遣将官彭清

  • 椒生随笔·卷二·王之春

    ◎惜字外舅萧公(继昌)佐贺耦耕先生(长龄)于苏藩任时,办海运。先生勤于政,除夕觞幕中客,执杯问曰:“有遗事否?”萧曰:“惟一小事,尚宜办。”贺肃然曰:“愿闻。”萧曰:“署中字纸灰向不准收,飞积

  • 德宗承统私记·罗惇曧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穆宗大渐。两宫皇太后御养心殿西暖阁,召惇亲王奕誴、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孚郡王奕譓、惠郡王奕详等人。孝钦后泣语诸王曰:「帝疾不可为,继统未定,谁其可者?」或言:「溥伦长当立。」惇亲王言:「溥伦疏属

  • 卷六十七·杨士奇

    五月甲寅朔敕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曰近闻回回多买中国人妻妾子女出境律买卖者皆处死宜严加禁约之世因循也○乙卯升东胜右卫指挥使陈景先为大宁都指挥佥事 丙辰遣使赐谷王橞纱布各八十疋 命户部徒山山西之平阳驲潞山

  • 卷之一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李穆传·魏徵

    李穆字显庆,自称陇西成纪人,汉朝骑都尉李陵之后。 李陵陷没匈奴,其子孙就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后来随北魏南迁,重新回到..州、陇州一带居住。 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镇守高平,因而以此为家。 父亲李文保,很早就死了,等到李穆显贵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四庆祝二【图记二】自西直门至神武门臣民建棚庆祝者凡三十有一所为记四进西直门过万国来朝坊路左桦皮厰衚衕内有庙曰西三官庙有吏户二部尚书以下诸臣建庆祝经坛於内临街设龙亭一亭前有

  • 卷二十二 礼运第九·郑玄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并,并也,谓比方之也。存,察也。治,所以乐其事居也。○所乐,音岳,又音洛,又五孝反,好也,注同。治,直吏反,注同,下“以自治”、注“身治”、“成治”皆放此。

  • 卷三治家·汪辉祖

    统于所尊则整齐一家之中,天合人合,气味不同,刚克柔克,性情亦异,惟受尊长约束,方能画一。不然,妯娌以贫富相耀,姑嫂以疏戚生嫌,俛儳焉不可终日矣。孝以顺为先“顺亲”二字,见于《中庸》。谚云:“孝不如顺”。

  • 卷三十·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三十宋 真德秀 撰子思孟子传授孟子曰曽子子思同道又曰曽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全文见中道篇韩子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

  • 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第四分供养窣堵波品第三之三时天帝释便白佛言:今者如来应正等觉。於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说犹未荆何以故?我从世尊所受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甚深甚广量无边际。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深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

  •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四谛品第二十五(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四谛之法。云何为四。所谓初苦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二者苦习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

  • 第五·宗鉴

    释门正统第五良渚沙门 宗鉴 集荷负扶持传呜呼。楚狄敝中国。而齐桓霸叔带危宗周。而晋文兴。会昌籍没。五代分崩。不有大士起而救之。则中兴正派不可待而授也。障狂澜。弭酷焰。功岂浅哉。撰远.端.恩三师孤山列传。志

  • 美丽与毁灭·菲茨杰拉德

    《美丽与毁灭》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作者自传性色彩;也对美国暴发户的贪婪及纽约夜生活的挥霍、蒙蔽天赋的虚掷浪费,极尽令人刺目之嘲讽。一对新婚夫妇——安东尼•帕奇和葛罗丽亚——讲究而拘谨遇上轻挑又浪漫,像是红茶加巧

  • 蒙隐集·陈棣

    宋诗别集。2卷。陈棣著。陈棣生当南北宋之间,其父陈汝锡曾有诗为黄庭坚所赏识,而陈棣之诗却不同于江西诗派。其诗多写山林风物,风格清幽。《四库全书总目》评述说:“棣诗乃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盖其足迹游

  • 无门关·慧开

    一卷。全称《禅宗无门关》。宋代无门慧开撰,弥衍宗绍编。此书体例近似《碧岩录》,辑录古来著名公案48则,如“赵州狗子”、“百丈野狐”、“俱胝竖指”、“世尊拈花”等。每一则先举出“佛祖机缘”(即公案),然后在“无门曰

  • 大乘止观法门·慧思

    陈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先总示大乘止观,次广作五番建立,第一明止观依止。又三:一明何所依止,谓自性清净心。二明何故依止,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三明以何依止,先明以意识依止此心,修行止观。次破小乘人执,后破大乘人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