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瞺传

王..,字师罗,太安狄那人。父亲王基,酷好读书,很有智谋胆略。王基最初跟随葛荣,因而与周文帝宇文泰认识。宇文泰据守关中,齐神武帝高欢派王基与长史侯景一同前往。宇文泰留下王基不让回来,后来他设法逃了回来。历任南益、北豫二州的刺史。他在所任职的地方都喜欢聚敛财富,然而性情平和,为人坦率,所以,官吏和老百姓对他不十分怨恨。后来被他的奴仆害死,朝廷追赠他为吏部尚书。

  王..善于骑马射箭,喜好文学,性情机敏。十三岁那年,见到扬州刺史、太原人郭元贞。郭元贞抚摸着他的脊背问:“在读什么书?”他回答说:“读《孝经》。”郭元贞又问“:《孝经》上讲些什么?”他对答说“:地位高的人不要有骄气,地位低的人不要忘了礼节。”郭元贞说“:我难道有骄气吗?”他回答说“:有修养的人都是在错误没出现时就进行预防,也希望您多加留意。”郭元贞听了连连称赞他说得好。十五岁时,跟随他的父亲住在北豫州,行台官侯景与别人讨论僧衣袈裟究竟应该披在右边还是左边。尚书敬显俊说“:孔子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还仍然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敞开,过着野蛮的生活。’根据这句话看来,应该将袈裟向右敞开。”王..进前说“:现在群雄驰骋于国家的北部原野,逐鹿问鼎于中原腹心。五帝们的礼仪各异,三王们的典章不同,袈裟究竟披在左边或右边,又算得了什么?”侯景惊奇他的早慧,将好马送给他。兴和年间,文襄帝高澄任他为库直、奉朝请。文襄帝被家贼杀害时,王..冒着横飞的刀刃去保护他,凭着忠诚节义,被晋封为平春县男。

  王..颇为文景帝高洋所赏识,被任命为左右都督。文宣帝曾与身边的人一起饮酒,高兴地说:“痛快啊,这是人间最大的欢乐!”王..告诫说“:也有大悲苦。”文宣帝问:“会有什么悲苦?”王..回答说“:成日成夜沉醉在酒乡中,意识不到国家的破亡,就是所说的大悲苦。”文宣帝听后沉默不语。后来,责问王..,说:“你与纥奚舍乐一起跟随我的哥哥文襄帝,纥奚舍乐在同家贼争斗时死去,你为什么还会活着?”他回答说:“君主死了,作臣的也一起被杀,自然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但是,凶手力量不强,所以,我没有死掉。”文宣帝命燕子献将他背过手捆绑起来,让弟弟、长广王高湛按住他的头,亲手举刀要砍下来,王..大声喊道:“杨遵彦、崔季舒在文襄帝遇难时逃跑,还位至仆射、尚书;而冒着危险效命的人,却反要被杀戮,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文宣帝将刀扔在地上说“:王..杀不得。”便释放了他。

  以后他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武平初年,范阳王高绍义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他对范阳王说,突厥人与周朝的男女互相往来,必互相影响。南北两方都将会侵犯边境,应早作防备。武平五年(574),南陈军队入侵淮南,封辅相建议讨伐陈军。王..说“:如果军队屯扎在江淮一带,恐怕北部的突厥进犯,乘着我们空虚进攻过来。不如在江淮一带减轻赋税和徭役,让人们休养生息,使他们与朝廷同心同德,协调和睦,远远近近的百姓都愿意归顺。对天下人,用仁义去征服他们,用道德去感动他们,天下自然就会清平,江南小小的陈国还值得去理睬吗?”右丞相高阿那肱对大家说“:同意王..意见的请坐南面。”朝臣们都同他坐在一起。不久,他兼任侍中,出使北周。归来后即正式被任命为侍中,不久死去。

猜你喜欢
  ●郑成功传·黄宗羲
  ●卷七·叶梦珠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通志卷九十七·郑樵
  一三三二 谕文源文津两阁书籍着交纪昀照此办理·佚名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九十三·郑麟趾
  卷二十三·佚名
  武帝本纪·萧子显
  齐赵郡王高睿传·李延寿
  任城王拓跋云传·李延寿
  宋可传·脱脱
  卷一百五·雍正
  卷九十六·佚名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河东赋原文·扬雄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迺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其辞曰: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祇,谒汾阴于东郊,因

  • 卷十 三国·王夫之

      〖一〗   国之亡,有自以亡也,至于亡,而所自亡之失昭然众见之矣。后起者,因鉴之、惩之,而立法以弭之;然所戒在此,而所失在彼,前之覆辙虽不复蹈,要不足以自存。汉亡于宦官外戚之交横,曹氏初立,即制宦者官不得过诸署令,黄初三

  • 提要·徐乾学

    【臣】等谨案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国朝徐乾学撰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人康熙庚戌进士第二官至刑部尚书是编乃其家居读礼时所辑归田以后又加订定积十余年三易藁而后成于仪礼丧服士丧既夕士虞等篇及大小戴记则仿朱子经传通

  • ◎****谋财·李定夷

    去年苏垣阊门外吊桥东慎源小钱庄,有****谋财事。警厅将置药菜中之烧饭司刘贵,及通同买药之张淦泉、王小和尚、小黑子、周学海五人一起拿获,后又续获前充吴县差役陶骏之子陶土福及小胡小耿等。刘王周三犯,皆供认同谋,用药迷

  • 卷二十四·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二十四      宋 苏辙 撰伯夷列传第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譲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纪昀

    宋纪 【七】哲宗○哲宗哲宗皇帝讳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钦圣后朱氏初名佣授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封均国公迁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 平郡王元丰八年二月神宗寝疾宰相王珪等请立皇太子并请皇太后权同听政神宗许之

  • 一四一七 安徽巡抚朱珪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一七 安徽巡抚朱珪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臣朱珪跪奏,为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遵旨汇奏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谕:各该

  • 《尚書古文疏證》卷五上·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六十五今之《堯典》《舜典》,無論伏生,即孔安國原隻名《堯典》一篇。蓋別有逸書《舜典》,故魏晉間始析為二。然&ldquo;慎徽五典&rdquo;直接&ldquo;帝曰欽哉&rdquo;之下,文氣連注如水

  • 卷十七·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七   宋 吕祖谦 撰昭公晋顷公卒八月葬郑游吉吊且送葬【三十年】晋顷公之丧郑游吉吊且送葬以一人兼二人之职晋人所以责之当时观子太叔对尚见得先王之制士吊大夫送葬这个三代典制天子须加

  • 卷八·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八     元 王天与 撰汤誓第一         商书【汉孔氏曰契始封商汤遂以为天下号唐陆氏曰凡三十四篇十七篇存】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山杨氏曰伊尹之就

  • 园池第十三·桓宽

    【题解】园池包括山川园池,是属于最高统治阶层的私房财富。它的规模大,而且遍布全国各地,又不纳入国家赋税之中;因此,园池的收入,是一笔很大的数字,连国家的赋税,也不能与之比拟。这笔收入,除了为抗击侵扰的战争提供经费外,对巩

  • 与慈航书(三通)·太虚

    一慈航:八日函悉。你的耿直是可取的,但未将事理辨清,鲁莽言动是可耻的!一、谁说以“俗服”来代替?二、何处有“新僧籍”?你曾从何处入籍今要脱离?这二项都是没根据的!三、海潮音上曾有一二人议改僧服,乃一二人的言论,我未置可否

  •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佚名

    古可稽乎。曰乌乎可。古不可稽乎。曰乌乎不可。威音以后今日以前。成住坏空。有而不有。日月光华。旦而复旦。日劫无凭。何况今古矣。其中圣贤隐现。应缘示感。如月在水。了不可执。乃有人焉。追往烈。订遗踪取已散之

  • 卷之三十四·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磬山天隐修禅师法嗣 镇江府竹林林皋本豫禅师 昆山陈氏子。丱岁礼尧峰湛川老宿出家。受具后。徧历诸方。参博山。山曰。未入金笼贮。谁

  • 印辨·高积厚

    印学论著。清高积厚著。一卷。此文辨古之体例, 共六百又五字, 有所参考价值, 多系散见于当时各家之著述, 认为前人关于印章体例之说法 “论高而实非”。辑入 《篆学琐著》、《历代印学论文选》。

  • 名剑记·李承勋

    明李承勋撰。本书记有轩辕剑、尽形剑、夏禹剑、照胆、昆吾、辟邪剑、越王剑、龙泉太阿、吴二剑、吴钩、神剑、镇山剑、水心剑、千金剑等各种名剑。其书收于《说郛正续合刊》续卷三十六,《古今图书集成》第二百八十六

  •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佚名

    不题撰人。书中有永乐十五年《御制灵济宫碑》等,大都与《徐仙真录》同,述二真君仙迹,当撰于明。本书鲜见其他传本。洪恩灵济真君即五代时人徐知证、徐知谔。

  • 林间录·惠洪

    佛教杂著。宋惠洪著。二卷,后录一卷。采用笔记体裁,记叙名僧嘉言善行,僧家故事。通过发表议论,阐发禅理。文笔流畅、词藻华丽,工于润色,为佛教著作中少见。通行本为影印续藏经本。后录1卷,所载皆《石门文字禅》卷17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