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例卷十九

宋 崔子方 撰

【楚始见於春秋称荆其後乃称楚盖荆以州号而楚以国号其後日以强大来慕礼义其君臣爵号名氏自同乎中国故春秋亦从而书之自屈完来盟之後楚於是例中国矣吴亦外域之强也然其君臣爵号名氏不自同乎中国惟其行礼於中国与其有援中国之功则春秋从而进之其他因其故俗而已故吴终春秋之世贬也】

例月【凡南蛮与内接而与中国同例者各见本门】

公与盟

隐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凡外盟例月与戎盟例时公盟例日与戎盟例月春秋尊中国而败吴楚详畧之例然也桓二年公及戎盟不日是其例此变例而加日盖以讥公之始与戎好也】

桓二年九月公及戎盟于唐

右二着例一其变例一

灭中国

僖十年春王正月狄灭温温子奔卫

襄十年春公会诸侯会吴于柤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言会吴主吴也於会主吴则遂灭偪阳者吴事也不正诸侯从於吴而灭中夏故

加日以见讥】

昭三十年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先儒以徐为夷非也春秋以中国例书徐而曰夷者何也】

右三着例二其变例一

入中国

庄十四年秋七月荆入蔡

闵二年十有二月狄入卫

定四年冬十有一月庚辰吴入郢【入国甚矣春秋之时未有大国见入者春秋略吴楚而曰吴之入郢所以重大国之祸云尔故变例以见之详具经解】右三着例二其变例一

败中国

庄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

昭二十三年秋七月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鷄父【为胡沈子灭日】

右二着例

为中国灭

僖十七年夏灭项

文十六年秋八月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宣八年夏六月楚人灭舒蓼

宣十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成十七年十有二月楚人灭舒庸

襄二十五年秋八月楚屈建帅师灭舒鸠

昭十七年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戎

右七着例

国灭以君归

宣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春秋略未有以日志者盖以为有国之祸莫重於见灭人君之辱莫甚於以归故特变例而加日所以深警乎後世不肖之君知以是为耻耳况於有国之诸侯乎】

右一着例

弑君

襄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吴子余祭

昭二十七年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右二着例

襄十二年秋九月吴子乘卒

襄二十五年冬十有二月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昭十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

定十四年夏五月吴子光卒

右四着例

例时

中国与盟

僖二十年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僖三十二年秋卫人及狄盟

文八年冬十月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解具内大夫盟下】

右三着例二其变例一

中国与战

昭十七年冬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哀十一年夏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及吴战于艾陵【凡夷狄战不日此加日见公与之战也且上言公会吴伐齐而下言国书及吴战则公之与战亦明矣凡春秋之战不以公亲之尊亲之道也】

右二着例一其变例一

为中国败

僖三十三年秋晋人败狄于箕

文十一年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传曰长狄也屡肆侵暴叔孙得臣射而杀之夫不兴师徒以一人之力一朝之间而能除此大患春秋善焉故详録而加日不言帅师而特加日知传之犹信也】

成十有二年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昭元年六月晋荀吴败狄于太原【承邾子卒月】

右四着例三其变例一【春秋以战败为有国之重事而皆以日志今於狄之战败犹不及月何也兵革固所以御外侮也则夫今日之与之战而败之者乃其常耳故畧也】

为中国侵

僖三十二年夏四月卫人侵狄【承郑伯卒月】

右一着例

为中国伐

庄三十年冬齐人伐山戎

僖十年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僖十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宣三年春王正月楚子伐陆浑戎【承郊牛月】

襄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襄十四年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襄二十四年夏楚子伐吴

昭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为灭赖月】

昭五年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昭六年秋九月楚薳罢帅师伐吴【承雩月】

昭十二年冬十月晋伐鲜虞【承公子憗奔月】

昭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定四年秋七月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承刘卷卒月】哀六年春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右十四着例

为中国围

文十二年夏楚人围巢

右一着例

侵中国

庄二十四年冬戎侵曹

僖十三年春狄侵卫

僖十四年八月狄侵郑【承沙鹿崩月】

僖二十一年狄侵卫

僖三十年夏狄侵齐

文四年夏狄侵齐

文九年夏狄侵齐

文十年冬狄侵宋

文十一年秋狄侵齐

文十三年冬狄侵卫

宣三年秋赤狄侵齐

宣四年夏六月赤狄侵齐【承郑弑君月】

右十二着例

伐中国【以归附】

隐七年冬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庄十六年秋荆伐郑

庄二十八年秋荆伐郑

庄三十一年冬十月狄伐邢【承子般卒月】

僖八年夏狄伐晋

僖二十四年夏狄伐郑

成七年春王正月吴伐郯【承鼷鼠食郊牛月】

哀六年春吴伐陈

右八着例

围中国

僖三十一年冬狄围卫

右一着例

救中国

僖十八年五月狄救齐【承战月】

哀十年冬吴救陈

右二着例

执归

哀四年夏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右一着例

诱杀

昭十六年春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右一着例

相灭

昭十三年冬十月吴灭州来【承葬蔡灵公月】

昭二十四年冬吴灭巢

右二着例

相入

成七年八月吴入州来【承盟马陵月】

定五年夏於越入吴

哀十三年夏於越入吴

右三着例

相败

定十四年五月於越败吴于檇李【为吴子卒月】

右一着例

相伐

昭三十二年夏吴伐越

右一着例

春秋本例卷十九

猜你喜欢
  ●草木子卷之一下·叶子奇
  第一章 人生之苦·梁启超
  卷四十九·江永
  卷四·蔡卞
  卷二百二十一·秦蕙田
  卷十四·高闶
  序·陈建
  书经集传卷三·蔡沈
  礼记要义卷第八·魏了翁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念佛与修菩萨行·太虚
  致陕西辛未讲经会电·太虚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十·佚名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废园·闻一多

    一只落魄的蜜蜂,象个沿门托钵的病僧,游到被秋雨踢倒了的一堆烂纸似的鸡冠花上,闻了一闻,马上飞走了,啊!零落的悲哀?是蜂的悲哀?是花的悲哀?(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卷一百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二览古楚望赋【有序        唐】李 峤序曰登高能赋谓感物造端者也夫情以物感而心由目畅非歴览无以寄杼轴之懐非高逺无以开沉郁之绪是以骚人发兴于临水柱史诠妙于登台不其然

  • 刘方平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 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 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四月。壬寅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刘树堂、前因豫东边境。土匪滋事

  • 卷二十三兵志三陆军·黄遵宪

    编队凡步兵,五人为伍,四伍为一分队,二分队为半小队,二半小队为小队,二小队为中队,共一百六十人。四中队为一大队,共六百四十人。三大队为一联队,共一千九百二十人。其编制之法,由中队起,每一中队内有上等卒九人,分队长八,锹兵长一

  • 波斯传·欧阳修

    波斯,位于达遏水之西,距京师有一万五千多里,东与吐火罗及康国接壤,北与突厥可萨部比邻,西南都濒海,往西北去四千多里就是拂林艹。人民有几十万。其祖先波斯匿王,是大月氏的别支,王就以此为姓,也以之为国号。王都有两个,还有大城

  • 马殷传·欧阳修

    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唐中和三年(883),蔡州秦宗权派孙儒、刘建峰率兵万人隶属他的弟弟宗衡到淮南扩大地盘,殷这时是儒的裨将。宗衡等在扬州攻打杨行密,攻打不下,梁兵当时正猛攻宗权,宗权多次命儒等救援,儒不想回去,宗衡一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八金石略【四】石【三】京畿御制弘仁寺碑文【康熙五年 国书正书蒙古】御制旃檀佛西来历代传祀记【书康熙六 十年国书正书】御制恭瞻皇史宬诗【蒙古书乾隆十五年七言】御制恭送实録至盛

  •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二兵考兵制明制自京师达於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於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

  • 成公卷十七(起元年,尽十年)·何休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周二月,夏十二月。《尚书》曰“舒恒燠若”,《易》京房传曰“当寒而温,例赏也”,是时成公幼少,季孙行父专权,而委任之所致。○舒恒,如字,缓也;《尚书》作“豫”。“奥”,本又作

  • 张子抄释卷五·吕柟

    明 吕柟 撰语录第一上智下愚不移充其德性则为上智安于见闻则为下愚不移者安于所执而不移也【释此不移虽是天定亦人自不肯移耳】子贡谓夫子所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旣云夫子之言则是居常语之矣圣门学者以仁为己任不以

  • 第二章 12·辜鸿铭

    子曰:“君子不器。”辜讲孔子说:“聪明人不会把自己仅仅变成一台机器,只适合做一种工作。”辜解《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理之全体也;器者,势之总名也。小人重势不重理,君子重理不重势。小人重势,

  • 卷十一·梁寅

    <经部,诗类,诗演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一 明 梁寅 撰 祈父之什 祈父 军士怨於久役而作也 传曰旧序以为刺宣王之诗观之诗文未见其必为宣王也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三章皆赋也祈父司马也掌封圻

  • 卷第十·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智犍度五种跋渠第三邪见等见逆  学者亦无学非学非无学  梵忍及五种云何邪见云何邪智。若邪见是邪智耶。设是邪智是邪见耶。邪见摄邪智耶。邪

  • 无门开和尚语录卷下·慧开

    告香普说灵山密付。黄叶止啼。少室亲传。望梅止渴。乃至德山棒。临济喝。雪峰辊球。道吾舞笏。秘魔擎叉。禾山打鼓。清原垂足。天龙竖指。尽是弄猢狲底闲家具。到者里总用不着。虽然如是。事无一向。不免随例开个皂角

  • 荒漠甘泉·考门夫人

    美国考门夫人(Mrs Cowman,1870—1960)著。1920年出版。以日记体讲述作者的灵修体验。《荒漠甘泉》以圣经经文为据,摘录了考门夫人所喜爱的司布真、马德胜、爱德华兹等多人的著述或语录,结合作者的经历思考,书写了一年的

  • 穆参军集·穆修

    又称《河南穆公集》。诗文别集。北宋人穆修(979—1032)撰。三卷。修字伯长,郓州(今山东郓城)人。后居蔡州(今河南上蔡)。大中祥符进士。曾师事陈搏,传其《易》学,又长于《春秋》之学。曾任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佚名

    佛典注疏。P.2328。作者不详,疑为唐法成。一卷。首存尾残。此疏在归敬偈中称:“所有《稻杆》未决义,今当次弟略解释。”从现存内容看,此疏解释的是《佛说大乘稻杆经随听手镜记》中的未尽之义。《随听手镜记》第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