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例卷十八

宋 崔子方 撰

凡外事门

例时

闵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例书正月】

僖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师救邢【例书正月】僖六年秋诸侯遂救许

僖二十八年春楚人救卫

文三年十有二月晋阳处父伐楚救江【承盟月】宣元年秋晋赵盾帅师救陈

宣九年冬十月晋郤缺帅师救郑【承卫侯卒月】

宣十二年冬十有二月卫人救陈【承灭萧月】

成六年冬晋栾书帅师救郑

襄十年冬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哀七年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右十一着例

僖二十五年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文十四年秋七月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承公至月】宣十一年冬十月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入陈月】

昭十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哀二年夏四月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承卫侯卒月】

右五着例

庄八年夏郕降于齐师

庄三十年秋七月齐人降鄣【郕降于齐郕自降也齐人降鄣劫而服之也不正齐桓行覇而劫人以降故加月以见讥】

右二着例一其变例一

襄五年冬戍陈

襄十年冬戍郑虎牢

右二着例

襄二十三年冬十月齐侯袭莒【承臧孙奔月】

右一着例

庄十七年夏齐人殱于遂

右一着例

弃师

闵二年冬郑弃其师

右一着例

取师

隐十年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哀九年春王二月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承葬杞僖公月】

哀十三年春郑罕逹帅师取宋师于岩

右三着例

迁邑

庄元年冬十月齐师迁纪郱鄑郚【承陈侯卒月】

右一着例

入郛

文十五年十有二月齐侯遂伐曹入其郛【承齐人归叔姫月】

右一着例

僖元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曹师城邢【解见城楚丘】僖二年春王二月城楚丘【楚丘卫邑齐人城之以封卫也不言孰城如桓意也狄灭卫桓公以为耻故春秋为之讳不书灭而书入城楚丘以封卫桓公不以为功故春秋不书其人始终讳之也定之方中木瓜之诗存则灭卫城楚丘不患不见於後世又城邢与楚丘独以月志见桓公之急於存亡曾不踰月而遂能城卫邢之都云尔盖变例以见之也详具经解】

僖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

右三着例一其变例二

桓十年夏五月葬曹桓公【故加月】

庄二十四年春王三月葬曹庄公【故加月】

僖四年八月葬许穆公【承公至月】

僖七年冬葬曹昭公

文六年春葬许僖公

文九年冬葬曹共公

宣十四年九月葬曹文公【故加月】

宣十七年夏葬许昭公

成十三年冬葬曹宣公

襄六年秋葬杞桓公

襄十九年春葬曹成公

襄二十三年夏葬杞孝公

襄二十六年冬葬许灵公

昭元年秋葬邾悼公

昭三年五月葬滕成公【故加月】

昭六年夏葬杞文公

昭十四年秋葬曹武公

昭十八年秋葬曹平公

昭十九年冬葬许悼公

昭二十四年冬葬杞平公

昭二十八年三月葬曹悼公【故加月】

是年冬葬滕悼公

昭三十一年秋葬薛献公

定三年秋葬邾庄公

定四年秋七月葬杞悼公【承公至月】

定八年秋七月葬曹靖公【承陈侯卒月】

是年九月葬陈怀公

定十二年夏葬薛襄公

哀四年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哀四年十有二月葬滕顷公【承葬蔡】

哀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故加月】

哀十年秋葬薛惠公

哀十一年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故加月】

哀十三年秋葬许元公

右三十四着例二十五其变例九【盖僭礼而葬者加月以见讥也此变例者九而四在曹盖曹虽小国其出会叙盟常居郑卫之後邾滕之前以为次国则不足以为小国则其尤也故曹之为例与小国差异宜其僭礼者独多也不然曹固得从次国例耶】

 

春秋本例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十(庄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孔颖达
  卷四应世·汪辉祖
  待贾而沽,不藏于椟·孔子
  卷九·程端学
  卷十七·李廉
  卷十一·山井鼎
  卷七十八·秦蕙田
  无羊·佚名
  第6章 八佾篇第三(2)·孔子
  卷五十九(实叉难陀译)·佚名
  佛说阿弥陀经卷上(支谦译)·佚名
  革命当从革心起·太虚
  阅“相见别种辨”·太虚
  十住经卷第二·佚名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逮社·孔尚任

    ◎乙酉三月〖凤凰阁〗(丑扮书客蔡益所上)堂名二酉,万卷牙签求售。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贾儒商秀,怕遇着秦皇大搜。在下金陵三山街书客蔡益所的便是。天下书籍之富,无过俺金陵;这金陵书铺之多,无过俺三山街;这三山街书

  • 乾集之下·钱谦益

    蜀献王六首【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嵋山峨峨,江水泱泱。我疆我理,俾民以康。靡言匪衣,靡善匪得。阅士孔多,我敬希直。谦以自牧,卑以自持。雍容儒雅,鸾凤之仪。有学有识,乃作乃述。追之琢之,金玉之质。侍我

  • 提要·邓深

    【臣】等谨案大隐居士集永乐大典原题邓绅伯集其散见各韵内者裒集排纂尚得二卷然原本不着其名亦不着时代诸家目录皆不载其书惟集中有逰罗正仲磬沼分韵诗题曰深得一字诸人集贫乐轩赏花分韵诗题曰深得把字则其名当为邓深

  • 列传第十 文四子·魏徵

    高祖五男,皆文献皇后之所生也。长曰房陵王勇,次炀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 ,次庶人谅。 房陵王勇,字睍地伐,高祖长子也。周世,以太祖军功封博平侯。及高祖辅政,立为世子,拜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出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

  •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中日战事祸胎李鸿章先事之失机大东沟之战平壤之战甲午九十月以后大概情形致败之由李鸿章之地位及责任中国维新之萌蘖,自中日之战生。李鸿章盖代之勋名,自中日之战役。惜哉!李鸿章以光绪十九年七十赐寿,既寿而病,病而不死,卒

  • 第一百五十六回 失厦门臧杨败北 进仙霞万姓哀鸣·蔡东藩

      却说王永泉、王永彝正在奔逃之间,忽然前面又有一军拦住去路,这路军队不是别人,正是部下的旅长杨化昭,率领本部全军,前来救应。王永泉大喜,当即传令扎下,防堵北来追兵,自己和王永彝、杨化昭回到泉州,召集各旅旅长开紧急军

  • 千百年眼卷十一·张燧

    采石之战有先备 虞允文之战采石也,以七千卒却虏兵四十万,厥功伟矣,忌者犹曰适然。岂知公于绍兴辛巳之前,已因轮对,面奏虏必叛盟,兵必分五道,正兵必出淮西,奇兵必出海道,宜令良将劲卒备此二境。其先事之识,已绝出众人之表矣。及

  • 已畦琐语跋·叶燮

    昔崔子玉作座右铭曰无道人之短无说已之长云云无一语不是至言星期先生所著己畦琐语大半为居官者而发或直捷以规之或婉转以讽之亦无一语不深切明着而于吴下气习复言之洞悉如此人人当书一通以置座右甲辰中夏吴江沈楙惪识

  • 第十七卷 清嘉庆·缪荃孙

    督 抚 两江总督福 宁苏凌阿 见前。嘉庆二年九月迁。李奉翰 见前。嘉庆二年九月甲申命,四年二月辛丑卒。费 淳 见前。嘉庆四年二月辛丑授自江苏巡抚,八年六月迁。岳 起 满洲厢白旗人,嘉庆六年费淳给假,署两江总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纪昀

    宋纪 【七】哲宗○哲宗哲宗皇帝讳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钦圣后朱氏初名佣授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封均国公迁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 平郡王元丰八年二月神宗寝疾宰相王珪等请立皇太子并请皇太后权同听政神宗许之

  • 咸通·周绍良

    №咸通001【盖】失。【志文】(上残)大夫使持节昭州诸军事守昭州刺史上柱国、□□(下残)议郎守京兆府昭应县尉李郓撰并书(上残)曾祖玉,左骁卫大将军;王父日用,左武卫大将军,先(下残)王府兵曹参军;先夫人冯氏;妻元氏,敕封

  • 卷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雍正元年六月上谕二十道初二日谕刑部热审减等国朝旧有成例盖念时当盛暑囹圄之地倍觉炎蒸笞杖所加更爲酷烈故特予减等以昭法外之仁迨後日久弊生罪人妄希巧脱胥吏因缘为奸故延日期致

  • 孟子通卷七·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七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

  • 九经辨字渎蒙卷六·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经典通借周易顺 【坤】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本义】古字顺慎通用按此当作慎言当辨之于微也 【升】君子以顺徳积小以高大【释文】顺本又作慎【本义】王肃本作慎今案他书引此亦多作慎意尤明白盖古字通

  • 卷八十三·佚名

    △初分受教品第二十四之二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布施波罗蜜多。亦不以布施波罗蜜多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布

  • 般若无知论第三·僧肇

      夫般若虚玄者。盖是三乘之宗极也。诚真一之无差。然异端之论。纷然久矣。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少践大方。研机斯趣。独拔于言象之表。妙契于希夷之境。齐异学于迦夷。扬淳风于东扇。将爰烛殊方而匿籴凉土者。所

  • 南华真经注疏·成玄英

    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改称《南华真经》。《南华真经注疏》即指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和唐成玄英的疏。郭象将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别为一书,以阐扬老庄思想,认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

  • 高斋诗话·曾慥

    宋代论诗著作。又称《高斋词话》。原卷数不详。曾慥著。此书成于南宋初,亡佚已久;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中辑得25则,编入于《宋诗话辑佚》。书中所重在于记载故事,考订名物,辨识出处,有关诗学见解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