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复次别明护摩之法。于摩里支菩萨前。掘护摩炉深一肘。作四方相。唇缘阔四指。上作金刚杵。一周如莲华。相炉中安金刚杖。阿阇梨即以衢摩夷涂坛。散花供养。复自洗浴著白衣。戴冠及诸庄严。手持铃杵发勇猛心。加持护摩炉。若遣诸摩。用佉祢啰木橛四个。钉炉四角。于炉四边布吉祥草。阿阇梨东边面西坐吉祥草座。结印诵真言一百遍。加持使用之物。安置右边。用净水碗安在左边。当前安阏伽钵。以香水杂花安在钵中。用蜜酪揾尼俱律陀树木忧昙钵树木为柴。入于炉中。即钻木出火作于护摩。观想炉中生一阿字。阿字化成月轮。轮上复有火天。即诵真言召请火天。真言曰。

  唵(引)[目*壹]呬也(二合引)呬摩贺(引)部多祢(引)嚩乙里(二合)史尾惹散多摩誐里(二合)呬怛缚(二合)阿(引)护帝摩(引)贺啰摩始[牟*含](二合)散你贺睹(引)婆嚩唵(引)阿誐曩(二合)曳祢波也(二合)祢波也(二合引)尾舍摩贺(引)室里(二合)曳贺尾也(二合)迦尾也(二合)嚩(引)贺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

  诵真言已。复想火天坐月轮上。四臂三眼三面。光明如火清净如月。身出甘露手执器仗。及军持数珠莲华鬘。左手作施愿。即献阏伽水及献五种供养。即作护摩三遍。以水洒净。

  次作息灾法。复观想摩里支菩萨亦月轮中坐身如秋月之色。面圆如月作童女相。眼如白优钵罗花。身著白衣种种庄严。善相圆满光焰如火。为息灾故持甘露瓶。常流甘露为热恼众生以甘露济度。作此观已。即于摩里支菩萨前献护摩。以牛骨及毛并努里嚩草。用乳酪蜜揾。作护摩八千。即出一切鬼神等食。作五种供养。所献之食用乳酪蜜乳粥脂麻粆糖。同作团食献鬼神。用乳汁献龙神。用酪献阿修罗。乳粥献天人。用酥献诸魔。用酥煎食献毗舍左。用菉豆粥献部多。用酒肉食献夜叉。各以真言加持七遍。真言曰。

  唵(引)佉佉(引)佉(引)呬佉(引)呬誐里(二合)恨曩(二合)誐里(二合)恨曩(二合)誐里(二合)恨曩(二合引)努萨里嚩(二合)部帝迦(引)末陵娑嚩(二合)贺

  诵此真言已。入贤圣堂诵菩萨心真言八百遍。以阏伽瓶水向安牛马处。洒净所有畜类及家宅之难。皆得止息。如是一日三时诵真言。及作护摩至七日满。决定灾息。菩萨心真言曰。

  唵(引)摩(引)里支娑嚩(二合引)贺

  诵此真言已。复结心印。以二手作合掌。拳其中指。令大指入中指间。结跏趺坐作此印法。最上微妙能成一切事。所有象马牛羊等。及其人口皆得息灾安乐长寿。

  复次说护摩炉相。若息灾炉作圆相。如莲花中间。作四方界道。上作金刚鬘。如是作已。用波罗阇木尼俱律陀树木及马鞭草酪。同作护摩。复观想灭罪火天其灾自息。

  复次增益炉者。其炉作四方相。界道四指阔。上以金刚鬘庄严。中间作莲花。上安轮宝。四角安纽摩杵器仗。用阿里迦木优昙钵木。及俱没那花优钵罗花白莲华。以蜜酪酥揾过作护摩。复观想火天如黄金色身相圆满。复次敬爱炉者。作三角如菩提树叶。于炉中安莲花。亦如菩提叶上。安三股金刚杵周回界道。以金刚钩鬘庄饰。用菩提树木脂麻盐芥子。染赤檀色。其诸花鬘等及阿阇梨僧衣。并作红色。观想火天如曼度迦花色。此花红色名迦目迦火天。

  复次降伏炉者作半月相。周回界道亦金刚鬘庄严。炉中安忿怒金刚杵。用烧尸残柴人肉人骨粖。以人脂揾过。用屠家火同作护摩。观想火天身著皂衣。面恶口出利牙作大恶相。如劫火洞燃名忿怒火天。如是之法是大摩里支说。依法而作决定成就。

  复次大曼拏罗成就法行。毗卢遮那及一切佛同所宣说。若最上曼拏罗作四方相。每方作一门楼。皆以璎珞庄饰。安置八柱。于曼拏罗角。安金刚杵宝。如其明月。中间安八角轮。轮上安金刚杵。绕轮安金刚鬘。光焰如月。复于八方安八宝瓶。入五大药五谷五宝令满。各以素帛二幅盖瓶上。用白檀涂瓶。以花鬘庄饰。献种种食燃灯供养。其第一瓶入五大药五谷五宝。以白赤黄绿青五色绢盖之。于曼拏罗上以幔幕严饰。罗列幢幡及诸花香。令弟子入曼拏罗中。以衣盖头面。用白檀涂身即受灌顶。临受灌顶时。头戴天冠种种庄严。而为得法弟子。前一切使用之物。先以此真言加持。

  唵(引)摩(引)里支(引)娑嚩(二合引)贺

  于曼拏罗中间。安摩里支菩萨。深黄色亦如赤金色。身光如日顶戴宝塔。体著青衣偏袒青天衣种种庄严。身有六臂三面三眼乘猪。左手执弓。无忧树枝及线。右手执金刚杵针箭。

  东方安阿里迦(二合)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阿里迦(二合)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此菩萨作童女相。二臂一切庄严。身如日初出之色。偏袒青天衣。手执针线缝冤家口眼。

  南方安摩里迦(二合)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摩里迦(二合)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此菩萨亦童女相。二臂一切庄严。身作金色亦著青天衣。攀无忧树枝一手执针线。

  西方安桉多里驮(二合引)曩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桉多哩驮(二合引)曩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此菩萨亦现童女相。二臂一切庄严。身有炽焰亦著青天衣乘猪。手执罥索及无忧树枝。

  北方安帝祖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帝祖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此菩萨亦现童女相。二臂一切庄严。亦著青天衣手执弓箭。

  东南方安乌那野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乌那野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西南方安虞罗摩(二合)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虞罗摩(二合)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西北方安嚩曩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嚩曩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东北方安支嚩啰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支嚩啰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如是菩萨各有三面三目内一猪面。皆现童女相具大势力。各有群猪随往。若阿阇梨粉坛画[巾*(穴/登)]及作观想。并依此仪。能灭一切罪增长富贵吉祥。若恒持诵一切所求无不成就。

  复有成就法所谓息灾增益敬爱降伏。此四种法通用最上心真言。

  唵(引)摩(引)里支(引)娑嚩(二合引)贺

  复有真言即唵(引)[牟*含]二字。此二道真言。于前四种法皆得通用。

  又降伏法者。用前心真言等及贺里(二合)吽字。阿阇梨作观想。安此三字真言在降伏人心上。复想彼人坐风轮上。以自手执罥索钩钩牵彼人。如是观已可一百由旬。内或男或女为冤之者皆来降伏。

  若欲降伏逆命等者。用盐作彼人形入火作护摩。一日三时作至七日内。必见灵验即得降伏。

  若欲息灾。用马鞭草揾酥作护摩。不唯灾息兼得长寿。

  若欲大人敬爱。用乌昙钵木菩提树木尼俱陀树木钵罗舍木。湿用以三甜食揾无忧树花。同作护摩百千。即得国王等敬爱。七日之内复用灵验殊胜之事。

  复有成就法。用多年烂黄牛角及猪左耳血。同合眼药。遇月蚀之日诵此真言加持其药。真言曰。

  唵(引)摩(引)里支(引)桉多里驮(二合引)曩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至月蚀退时住诵真言。药法即成。以药点眼得隐身通。或用黑猫身上垢腻。名为清净眼药。复用三金同作丸。如遇月蚀之日。以药含在口中。诵前真言至月蚀退时即止。以药咒之力亦得隐身通。众人不能见不能捉。不能禁缚不能劫盗。亦不惊怖不被火烧。一切冤家不得其便。复诵此真言。

  唵(引)摩(引)里支(引)桉多里驮(二合)曩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此真言通一切处用皆得成就。

  复说护摩炉相。炉高一肘量。四方界道阔四指。金刚鬘安缘道。炉中间安莲花。于莲花上安金刚杵如莲花相。于炉四边布吉祥草。右边安一切使用之物。左边安净水瓶钵。诵此真言加持净水。真言曰。

  唵(引)摩(引)里支(引)[口*癹]吒娑嚩(二合引)贺

  加持水已用水洒净。发遣一切诸魔。即时召请火天诵此真言。

  唵(引)[目*壹]呬也(二合引)呬摩贺(引)部多祢(引)嚩乙里(二合)史尾惹散多摩誐哩(二合)呬怛嚩(二合引)阿护帝摩(引)贺(引)啰摩室弥(二合)散你呬睹(引)婆嚩唵(引)阿誐曩(二合)曳(引)祢波也(二合)祢波也(二合引)尾娑摩贺(引)室里(二合)曳(引)贺尾也(二合)迦尾也(二合)嚩(引)贺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

  诵此真言。召请火天入护摩炉。火天在日轮上。三眼四臂手作施愿。持净瓶莲花鬘杖数珠。身黄赤色发竖立。炽焰如一聚火。掷护摩三遍献火天。能灭一切罪。然后阿阇梨。观想啰字成日。观想阿字成月。皆有炽焰如彼火聚。于彼日上安摩里支菩萨想已。即作护摩三遍。献于菩萨。若求息灾须自洗浴著白衣。若求增益著黄衣。若欲敬爱降伏著赤檀衣。如是阿阇梨觉悟依法。

  若以酪蜜酥揾莲华。作护摩一落叉。求尊贵之位决定得成。或于菩萨[巾*(穴/登)]前。以莲华作护摩一落叉。得见摩里支菩萨本相。得大富贵成就最上快乐。或以俱母那花优钵罗花作护摩一落叉。亦得见彼菩萨所求成就。

  复有成就法诵此真言。

  唵(引)晚多隶嚩那(引)隶嚩啰(引)隶嚩啰(引)贺目契萨里嚩(二合)努瑟吒(二合引)喃(引)目佉作刍满驮弥娑嚩(二合引)贺

  诵真言七遍加持衣服。复作佉祢啰木橛长四指。戴在耳上。于路行时若见贼寇恶难。禁缚彼等令心迷惑不为侵害。或以雌黄黄姜赤土合为颜色。于铜器中画恶人形相。复于羯摩杵下书彼名。安置水中必见灵验。于路上往来所有恶人。必自禁止不能为恶。

  复有成就法。用牛黄及自身血。于铜器中画人形相。复于心上书心真言及彼人名。即以铜器安置水中。诵心真言仍观想彼人坐风轮上。以罥索钩牵彼人。虽在一千由旬之外。其人或男或女而速自来即得降伏。

  复有成就法。若有曾受灌顶孝敬阿阇梨。于真言行得成就者。作其观想。想彼暗[牟*含](引)探(引)[牟*含]四字安在四方。渐次化成四大山。其山各广一千由旬。色如大青宝。山中间有一月轮。轮上有一[牟*含]字。其字变成自身如摩里支形相。于月轮中乘猪车而立。身作金色六臂殊妙。三面各三眼一面作猪相。顶戴宝塔著黑衣及青天衣。右手持金刚杵。有大光明及箭针。左手持弓线及无忧树枝。若夜作观想月轮。昼作观想日轮诵此真言。

  桉多里驮(二合引)曩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诵已言曰。众生不能见我。于其后时登涉道路。而得众人不见。不能捉不能禁缚。不能劫盗不被轻欺。无其惊怖火不可烧。一切冤家皆不得便。

  复有成就法。用石黄药酥鲁多药多誐啰比根。采此药根时。阿阇梨须裸形露头。遇月蚀时或日蚀时修合为丸。然后想此药如同日月。即含口中默然而住。昼夜不见隐身第一。

  复有成就法。恒诵唵(引)[牟*含]二字。此真言妙中极妙密中深密。于诸真言殊胜第一。若恒持诵所欲皆得。如来菩提即得成佛。

  复有成就法。观想月轮之中有摩里支菩萨。坐身紫金色放金色光。著青衣及青天衣种种庄严。六臂三面各有三眼。顶戴宝塔。正面黄金色微笑。左面黑色出舌颦眉。作大丑恶相令人怕怖。右面如同秋月圆满清净。左手执弓线及无忧树枝。右手执箭针金刚杵。若能如是观想。佛言所作不虚。一切所欲无不成就。

  复有大曼拏罗成就法。以五色粉粉大曼拏罗。于曼拏罗外作四方安四门楼。复于门上以花鬘璎珞庄严。各燃八灯。坛四方四遇各安一阏伽瓶。各以青帛二幅盖之。周回用白檀花鬘。上以幔幕庄饰。于曼拏罗中间安八叶莲华。于莲华中间安[牟*含]字及摩里支菩萨。即诵此真言。

  唵(引)摩(引)里支(引)娑嚩(二合引)贺

  东方安阿里迦(二合)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摩里迦(二合)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南方安摩里迦(二合)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摩里迦(二合)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西方安桉多里驮(二合引)曩摩细菩萨诵此真言曰。

  唵(引)桉多里驮(二合引)曩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北方安帝祖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帝祖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东南方安波那讫啰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波那(引)讫啰(二合)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西南方安乌那野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乌那野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西北方安嚩曩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嚩曩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东北方安支嚩啰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支嚩啰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上方安摩贺支嚩啰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摩贺(引)支嚩啰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下方安波啰讫啰摩细菩萨诵此真言。

  唵(引)波啰(引)讫啰(二合)摩细娑嚩(二合引)贺

  如是曼拏罗中。依位安排贤圣。献种种供养。能施一切所欲之事。若有受此曼拏罗灌顶。弟子如前法则。画此[巾*(穴/登)]像持诵供养。彼人不久速得成就。

  复有成就法。观想虚空中日。于日中有宝塔。塔内有一[牟*含]字。[牟*含]字变成自身作童女相。身色如金光。似初出之日亦如聚火。唇如曼度迦花色。偏袒赤天衣。以腕钏耳镮及宝带等种种庄严。顶戴毗卢遮那佛。及戴无忧花鬘。八臂三面各三眼。左手持索弓无忧树枝线。右手执金刚杵针箭钩。正面善相微笑作黄白色。眼目修广清净端正作大勇猛相。左为猪面容作嗔怒亦甚丑恶。色如大青宝光如十二日轮。颦眉出舌令人怕怖。右面深赤色。如最上莲华宝。炽焰如火。于日宫后面出无忧树。树枝有花。于此树下有毗卢遮那佛。四菩萨围绕。彼佛顶戴宝冠。善相圆满作黄金色。结毗卢大印乘猪车。立如舞势亦作童女相。足下有风轮。轮上有贺字。变成罗睺大曜。如蚀日月相。昼想日夜想月。作前观想复诵真言曰。

  唵(引)摩(引)里支(引)娑嚩(二合引)贺

  此真言于其正面。变成大力菩萨。四臂猪面著赤天衣一切庄严。以大力钩牵。拽冤家而降伏之。复诵真言曰。

  唵(引)晚多(引)隶嚩那(引)隶嚩啰(引)隶嚩啰(引)贺目契娑嚩(二合引)贺

  此真言菩萨乘其风轮。或男或女随意所欲皆能降伏。安彼东方复诵真言曰。

  唵(引)晚多(引)隶嚩那(引)隶嚩啰(引)贺目契萨里嚩(二合)努瑟吒(二合)钵啰(二合)努瑟吒(二合)喃(引)目欠满驮(引)弥娑嚩(二合引)贺

  此真言菩萨四臂金色著赤天衣。手持无忧花针线缝冤家口眼。安彼南方真言曰。

  唵(引)晚多(引)隶嚩那(引)隶嚩啰(引)隶嚩啰(引)贺目契萨里嚩(二合)努瑟吒(二合)钵啰(二合)努瑟吒(二合)喃(引)娑旦(二合)婆野娑嚩(二合引)贺

  此真言菩萨四臂童女相著赤天衣。手执金刚索无忧树枝及针。顶戴无忧花鬘降伏冤家。安西方真言曰。

  唵(引)晚多(引)隶嚩那(引)隶嚩啰(引)隶嚩啰(引)贺目契萨里嚩(二合)萨怛鑁(二合引)弥(引)嚩舍摩(引)曩野娑嚩(二合引)贺

  此真言菩萨四臂著赤天衣种种庄严。如初出日色炽焰如迦摩那火。左手执弓无忧树枝。右手执箭金刚杵。身有无畏大力如劫火相。敬爱一切众生。安彼北方。次下明起坛之法。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二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九·佚名
  撰集百缘经卷第三·佚名
  大乘义章 第十八卷·慧远
  赵州和尚语录卷上·从谂
  卷第六十七·李通玄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四·王日休
  拔陂菩萨经正文·佚名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佚名
  卷六·佚名
  指月录卷之二十八·瞿汝稷
  中观论卷第四·龙树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六·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知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史深·唐圭璋

      深号蘖泉。   玉漏迟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问讯馀芳,糁迳碎红千点。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花事

  • 卷一百九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二 翁卷 思远客 涉夏思已深感秋念愈廹思念者为谁为彼远行客客行曷辰休怅望朝复夕出门虚有待命驾焉所适邈邈阻前欢悠悠抱今戚中庭一株树嘉实转金碧爰

  • 卷一百六十一 表一·赵尔巽

      ◎皇子世表一   自周室众建同姓,穆属维城;炎汉以降,帝王之子,靡不锡以王爵。考帝系者,于以见亲亲之谊焉。清初封爵之制,未尝釐定,武功、慧哲、宣献诸王,皆以功绩而获崇封。崇德元年,定九等爵。顺治六年,复定为亲、郡王至

  • 卷二十一·谷应泰

      ○亲征漠北成祖永乐元年春二月,遣使赍玺书往谕鞑靼可汗鬼力赤,赐金绮四,并敕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太傅右丞相也孙台、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等以遣使往来意,各赐文绮二。未几,犯辽东塞。十月,   ■永平。是时鬼力赤非元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宣德十年秋七月庚午朔享 太庙遣卫王瞻行礼○遣中官祭司门之神○行在礼部以应天府乡试期近奏请考试官二员 上命行在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周述翰林院侍读苗衷为之○甘肃总兵都督同知刘广奏近差指挥把台等赍敕往赐沙

  •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十二·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二圣德【八  仁德二】皇上加恩宗室以乾隆四十七年钦定品秩复以四十八年正月普宴於乾清宫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五日奉上谕近观蒙古世袭家谱知各蒙古王

  • 卷二十九·胡广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大全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二十九明 胡广等 撰儒行第四十一【蓝田吕氏曰儒行者鲁哀公问孔子儒服孔子不对因问儒行而孔子历言之今考其书言儒者之行诚有是事也谓孔子言之则可疑也儒者之

  • 似顺论第五 有度·吕不韦

    有度原文:三曰:贤主有度而听,故不过。有度而以听,则不可欺矣,不可惶矣,不可恐矣,不可喜矣。以凡人之知,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则人之易欺矣,可惶矣,可恐矣,可喜矣,知之不审也。客有问季子曰:“奚以知舜之能也?”季子曰:“尧固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七   如是已說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我今當說。總嗢柁南曰.   體.顯現初. 門.差别後。   問.何等爲處。答.於彼彼事理無相違。問.何等非

  • 达摩宝传下卷·悟真子

    偈曰达摩通玄实妙哉摩著三教一气来宗派先天廿八祖横正法船为原开尔是达摩老祖度过神光。说法已毕。悯世心切。云游古刹。涵养真性。忽遇一道人。道号宗横。见得老祖寂然不动。遂自矜夸而言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 答纯保问(三则)·太虚

    答一:前眼、耳、鼻、舌、身之五识,以第六意识为分别依;前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以第七末那识为染净依。而第六意识仅从五缘生者,以较眼识之九缘除去明、空、分别、根之四缘故。除去明、空可知,除去分别依者,因正是第

  • 掌中论一卷·陈那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谓于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今欲为彼未证真者。决择诸法自性之门。令无倒解故造斯论。颂曰。  于绳作蛇解  见绳知境无  若了彼分时  

  •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序·佚名

    人生五浊恶世。根尘濡染。昏迷沈着。其能出离火宅者盖寡。至於翦发披缁而为僧。固已高於众人矣。然僧之为僧。岂若是而止哉。识心见性。超出死生。精持戒律。真积力久。诠演教法。垂范将来。百千万僧中。间见一二。表

  • 第二 比丘尼分别·佚名

    一(一)&ldquo;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之世尊,于何处为比丘尼制立第五波罗夷耶?&hellip;&hellip;[参照大分别波罗夷一.(一),&lsquo;五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中&rsquo;改为&lsquo;四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中&rsquo;。]&hellip;&

  • 满洲源流考·阿桂

    又称《钦定满洲源流考》。区域志。清阿桂(1717—1797)等修,麟喜等纂。二十卷。桂字广廷、文成,号云岩,初为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姓章佳氏。 乾隆举人。官武英殿大学士、副都统、礼部尚书。曾领修《盛京通志》

  • 青宫译语·王成棣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金人王成棣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书中对于一路上所见北方刚经战乱的凄惨荒景,以及押送途中宋室王、妃、姬等人的事迹都详为记述。由此也可见他们北迁途中的坎坷经历。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女真族纳妾

  •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大要。常称曰十八会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