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蓝王圭传(附康履传)

蓝王圭、康履,起初都是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曾经跟从康王出使到金人军营。等到设元帅府后,他们一起主管机宜文字。朝廷派人催元帅府发兵救援京城,康履等请康王留在相州,康王大声呵斥他们后出发。康王即位后,蓝王圭、康履依仗受恩宠而弄权,康履更是作威作福,大将如刘光世等多屈己迎合他。高宗知道后,下诏内侍不许与统兵官相见,违犯者罢官,编入隶籍。康履始终无所忌惮,与内侍曾择凌辱和怠慢众将,或者骄横地坐着让众将给洗脚,或者让众将站在左右两旁,在军前喝斥他们,因此,恨他的人很多。不久康履升为内侍省押班、金州观察使。

皇上在扬州,金兵突然到来,皇上骑马出城门,百官没有准备,跟随的只有康履等五六人。从此康履等更是自认为有保驾之功,愈来愈有轻视朝官的意图。皇上到浙东,经过吴江,康履及其党羽竞相以射鸭取乐。到杭州后,又去钱塘江观看海潮,宦官的帐篷,公然安置在路上。统制苗傅等咬牙切齿地说“:这些人使皇上落到如此地步,还敢胡作非为?”苗傅的幕僚王世修也痛恨宦官恣意骄横,就把这事告诉武功大夫刘正彦,刘正彦说“:我们正该一起除掉他们。”王渊升为枢密使,刘正彦认为是宦官推荐的,更不满,就决定谋反。刘正彦等设伏兵杀了王渊,派兵包围康履家,分别捕杀宦官,凡没长胡须的人都杀掉。

康履奔到宫中禀告皇上,苗傅等赶到,厉声说:“陛下信任宦官,凡是宦官推举的人都得到美官。王渊遇敌不战,与康履交结而任枢密使。宦官在宫外的都已被杀,请杀康履、蓝王圭、曾择等,以谢三军。”皇上不忍心,就提升苗傅等的官职来安抚他们。苗傅等说:“想升官,只需控制两匹马和内侍,何必至此!”皇上问百官怎么办?主管浙西机宜文字时希孟说“:宦官为患已极,不除掉他们,天下的祸患就会不止。”军器监叶宗谔说“:陛下为什么吝惜一个康履,不杀他以慰抚三军?”皇上不得已,派人抓来康履,康履望着皇上大呼“:陛下为什么只杀我?”皇上就把康履交给苗傅,苗傅立即砍下他的头。皇上到睿圣宫,苗傅等留下内侍十五人侍奉皇上。不久又逮捕蓝王圭、曾择等,都被编置到远地;曾择被编置到昭州,走了一程,被追回后斩杀。

苗傅等被杀后,皇上赠给康履官职,谥号“荣节”,召蓝王圭等回京。中书舍人季陵说“:宦官被重新召回,他们的党羽互相庆贺,气焰更嚣张,朝内外都痛恨。”皇上没答复。蓝王圭回朝后,由武功大夫升为内侍省押班。建慈宁宫,皇上命令他为提点事务,不久升为内侍省都知。迎太后时,皇上任命他为都大主管。太后还宫后,蓝王圭上奏应推恩,请求在慈宁宫施行。皇上允许。蓝王圭开始和康履一起进升,但不如康履骄横,所以有幸寿终。

有个名叫安石的人,与蓝王圭同姓,任内侍省副都知,官至景福殿使、湖州观察使。去世后赠官为保宁军节度使,谥号“良恪”。宋南渡后,宦官赠谥号是从蓝安石开始的。

又有与康履同姓,名叫..的人,任内侍省押班,也因受宠专权,同知..门事蓝公佐友好,常邀蓝公佐到他值班的处所,定要狂饮大醉,傍晚才回来,曾泄漏宫廷秘密。刘光远被弹劾,康..与内侍陈永锡接受他的贿赂,极力营救他。言官弹劾他们,皇上下诏让陈永锡去管祠观,康..送交吏部处理。后来康..官至均州观察使。去世后赠为保信军节度使,谥号“忠定”。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六十四·文艺下·脱脱
  ●卷三·李心传
  第七十三回 战浙东包团练死艺 克江甯洪天王覆宗·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十三中·佚名
  附記·彭遵泗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七十二·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六·马骕
  四五 考先生·周作人
  崔逞传·魏收
  兵一三·徐松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蒋廷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八·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龚诩

    臣等谨案野古集三巻明龚诩撰诩字大章昆山人父詧洪武中官给事中以言事遣戍五开卫诩遂隶军籍后调守金川门燕王簒位诩变姓名遁归卖药授徒以自给正统巳未巡抚周忱荐为松江学官不就又荐为太仓学官亦不就尝语都御史吴讷曰诩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正德九年三月甲子朔享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豋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命成国公朱辅中军都督府掌印管事○命抚宁候朱麒奋武营坐营管操○赠夏邑县县丞安宣为开封府通判荫其子为国子生宣丞夏邑才七日值流贼攻城率众

  • 卷之八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錦衣志·王世贞

    客有徵錦衣事者不能詳余以所聞荅之退而詮其語曰錦衣志 高皇帝初即位置司曰儀鸞掌侍衛法駕鹵簿使冠文冠十五年罷置司改設錦衣衛指揮使一人秩三品同知二人從三品僉事三人四品鎮撫二人五品所千戶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六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李焘

    (宋)李焘 撰序论臣焘曰博议之作臣敢言之自古帝王之一天下必先为胜天下之具君者胜负之主地势民心兵将事机皆其具也凡欲善其事必先备其具况于制敌国一天下而可亡其具乎圣人初起妖氛未清则借险于地系本于民寄力于兵取谋于

  •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司马光

    >后周纪二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1]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1]>九月,甲寅朔(初一),吴越丞相>裴坚去世。任命台州刺史>吴延福共同参预丞相>府事务。 [2]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

  •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司马光

    唐纪七十六 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公元895年) [1]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1]春季,正月,辛酉(初三),幽州的军队百姓几万人张起伞盖、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李克用

  •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214)·司马光

    汉纪五十九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214年) [1]春,马超从张鲁求兵,北取凉州,鲁遣超还围祁山。姜叙告急于夏候渊,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度。渊曰:“公在邺,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救急也。”遂行,使张督步骑五千为前军。超败走

  • 刑法七·徐松

    军制太祖建隆三年七月,诏搜索内外诸军不逞者,悉配隶登州沙门岛。先是,云捷逃卒李兴伪刻侍卫司印,捕得斩之,故有是命。 干德三年十一月,斩雄武军卒百人。先是,诏诸道籍骁勇兵送阙下,太祖亲团结为雄武军,命王继勋主之,仍给缗钱,俾

  • 近思録集注后序·茅星来

    近思録集注既成或疑名物训诂非是书所重胡考订援据之不惮烦为曰此正愚注之所以作也自宋史分道学儒林为二而后之言程朱之学者往往但求之身心性命之间而不复以通经学古为事于是彼稍稍知究心古学者辄用是为诟病以谓道学之

  • 三、玩世、愚钝、潜隐:老子·林语堂

    老子刁慈的"老猾"哲学却产生了和平、容忍、简朴和知足的崇高理想,这看来似乎是矛盾的。这类教训包括愚笨者的智慧,隐逸者的长处,柔弱者的力量,和熟悉世故者的简朴。中国艺术的本身,和它那诗意的幻象以及对于樵夫渔父的简朴

  • 卷二十七·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七天子之孝重守令【臣】按古之比闾族党之治一人一家之治也元后作民父母武王以之首防誓天子作民父母箕子以之终皇极小雅南山有台之篇燕飨诸侯之乐也其三章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盖古之天子

  • 第九 权篇 2·王诩

    【原文】佞言①者,谄而于忠;谀言②者,博而于智;平言者③,决而于勇;戚言④者,权而于信;静言⑤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⑥进谋者,权也;纵舍⑦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以窒非⑧者,反也。【注释】①佞言:一奸一巧谄谀

  • 卷六·佚名

    △陀罗尼品第六之一尔时於彼东方之分。有世界名可乐。佛名阿閦。与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俱。诸佛境界种种加护神通力故。於一刹那顷从彼发来。到此释迦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中四天下所住之处。时阿閦佛。如自所化坐莲华

  • 卷第六·佚名

    祖堂集卷第六 祖堂卷六 投子 投子和尚嗣翠微,在舒州桐城县。师讳大同,舒州怀宁县人也,姓刘。受业于东都保唐满禅师下。初习小乘定,知非而舍。次广穷海藏,博悟幽深。便造翠微而问师:“未审二祖初见达摩当何所得?&rdquo

  • 番禺杂记·郑熊

    《番禺杂记》郑熊撰。原书已失传。是研究广州早期地方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献。现有元·陶宗仪辑录本,收入《说郛》一书,共10条,记录岭表山川异物,可惜较为简略。

  • 产育宝庆集方·佚名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洑阳李师圣《得产论》二十一篇,有说无方,医学教授郭稽中为时良医,以方附诸论末,遂为完书,则稽中特因师圣所得旧本,增以新方,非所自撰。《宋

  • 大学衍义补·邱濬

    《大学衍义补》是一部论述封建统治政术的重要著作,丘浚著。明邱濬著。一百六十卷。南宋真德秀《大学衍义》刊行后,邱氏认为真书重在阐发修身、齐家、格物、正心之理,而对治国平天下没有涉及,故广采经、史、子、集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