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二十七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经解

此记中间所述多荀卿语疑出于汉之中叶传荀氏之学者为之也三代盛时国不异政家无殊俗诗书礼乐布在庠序以为四术降至春秋王道虽微而周礼未改孔子赞易作春秋其徒守之陵夷至于战国百家放纷儒术大绌焉有一国而専立一经以为教者哉遭秦灭学至汉景武之间诸老师各抱一经以授其徒于是齐鲁燕赵邹梁之学兴承其学者复以教于乡邑各自为方不能相通而其人之性质行能亦渐摩于经说而别异焉记者既列教之所由分并其说之有所失而又念一道徳而同风俗非羣儒之私教所可冀也所以养君徳施政教正俗化莫急于礼而礼非天子不能行礼之兴然后君徳可成而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和仁信义得其质宗庙朝廷得其秩室家乡里得其情礼之废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恩薄道苦序失行恶其乱百出而不可禁御凡此皆荀氏之学所谓原先王本仁义礼正其经纬蹊径不道礼宪而求之于诗书不可以得之之本指也夫六经火于秦并出于汉而礼之废则自汉始河间献王献古邦国礼五十六篇武帝不用而沿袭秦故以定宗庙百官之仪其士礼之仅存者亦未布颁以为民纪自是以来学者循诵易诗书春秋之文而虗言其义有得有失一如记所称而礼则湮沉残阙每至郊庙大议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闾阎士庶防祭宾婚荡然一无所守而竞于滛侈记所云以旧礼为无用而去之者意在斯乎学者可习其读而弗察与经本无解者失其意而愚诬贼乱之弊生此篇

别其教并着其失故以经解名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春秋属辞必与其事相比故义皆曲当有得于春秋之教者亦然

诗之失愚

诗可以兴但性情之感发或乐之过而溺于所爱哀之过而毁以灭性忧惧之过而慑隘以伤生则其失也愚

书之失诬

通达事理者或强不知以为知逺慕上古之事或以后世为可复行是之谓诬

乐之失奢

玩心于歌舞则凡可以娱情志悦耳目者必备致而后慊则渐流于侈肆而不自觉矣

礼之失烦

记者意主于礼故言礼之失与诸经异盖诸经义失则人心或为所蔽陷礼则人之仪则所当服行虽过于烦无他害也

春秋之失乱

辞与事比事同而辞异则义必异矣若妄起义例而失圣人之本指则大乱经常之道如公羊氏祭仲知权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之类是也 秦以易为卜筮之书而不焚则自秦以前未有国立易教者眀矣春秋絶笔于获麟又二年而孔子殁即七十子有传之其徒者孔子不及见也况与诗书礼乐并立为教而一国之人性质皆为之移易哉为此记者乃西汉武宣以后之老儒眀矣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徳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眀眀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聴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荀子曰学至乎礼止矣礼者法之大分羣类之纲纪也是谓道徳之极此记上言诸经之失惟礼无大疵以下则极言礼为道徳之极羣类之纲纪也天子当立人极与天地参必徳配天地利兼万物明并日月然后可而非礼无由致此也居处言动一式于礼然后身可正正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事诗所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隆礼由礼之谓耳 徳配天地利兼万物圣人之仁也与日月并明眀照四海圣人之智也然非以礼检身无一不式于度亦不足以为表仪而正四国即身能秉礼而所以治百官制万事者毫末不在于礼亦不能尽得其宜得其序此与论语所云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而动之不以礼犹未为善义可相发

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信义和仁之本在知仁而其实用在礼最上者如圣人之徳配天地眀并日月动容周旋中礼以为民极其次必知信义和仁非礼无以达之而谨礼以为正国之器是犹执权衡而不可欺以轻重陈绳墨规矩而不可欺以曲直方圆也最下者则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则乱人纪败国维如大防之隳坐视奔流之溃败决裂而不可振救矣 康成郑氏曰义信和仁皆存乎礼是也号令有礼然后顺于民心政教有礼然后上下相亲而各得所欲兵刑有礼然后天地之害可除 荀子书多并举王霸故记者因之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又曰绳墨诚陈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

方犹所也万事百物凖以天理皆有一定之方所即物之则心之矩也不知有礼则其心之所向身之所处倾侧反覆而无方所之可求矣 荀子曰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辨散儒也又曰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敬让之道也上应有阙文

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春秋之末列国君臣皆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战国益甚及秦遂尽废先王之礼故大败天下之民俗未有如秦而君臣身受乱亡之祸亦未有如秦者盖礼既亡则纵横权变奸诈百出而不可穷而一时君臣皆不知有礼故无从而辨之也

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废非谓六礼之不备也将嫁教于公宫宗室既昏三月而后庙见妇之去留一聴于舅姑而子之宜与否不得以自专夫是以家节正而子妇皆安以和也废礼而任情则妇或无道以苦其夫夫或无道以苦其妇而入于淫辟者必多矣

防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子之不忘兄弟族婣以父母之恩不可倍也臣之不忘嗣君民社以先君之恩不可倍也观春秋所书列国臣子之薄于君父者众矣前此胡未之闻也以先王之礼教尚未尽废也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牦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礼与法皆所以禁民为非然使任法而不由礼则风教之所积民气之所感差若豪厘缪以千里矣故君子必慎其始

猜你喜欢
  四书通证原序·张存中
  目录·佚名
  卷七·黄伦
  卷七十四·秦蕙田
  小匡第二十·管仲
  卷一·何楷
  五诰解卷三·杨简
  卷四·姚炳
  卷之四十二·邵经邦
  大通本禅师·惠洪
  卷四百三十一·佚名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佛说八部佛名经全文·佚名
  慈宗三要序·太虚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南湖先生贡性之(南湖集)·顾嗣立

    性之,字友初,尚书师泰族子也。元季以冑子除簿尉,后补闽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以性之荐。性之避居越之山阴,更名悦。从兄弟同仕于朝,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曰贞晦,以世家宣城之南湖,因号「南

  • 新婚与旧鬼·徐志摩

    "The Hour and the Ghost"新娘 郎呀,郎,抱着我, 他要把我们拆散; 我怕这风狂如虎, 与这冷酷的暴烈的海; 看呀,那远远的山边, 松林里有火光炎炎; 那是为我点着的灯台。 新郎 你在我的怀里,我爱, 谁敢来将你侵犯; 那是北极的星芒灿

  • 卷八·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八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五十三首秋浦歌十七首【唐池州有秋浦县其地有秋浦水故取以立名隶江南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缪本作渡】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

  • 提要·杨亿

    臣等谨案西昆酬唱集二巻不着编辑者名氏前有杨亿序称巻帙为亿所分书名亦亿所题而不言裒而成集出于谁手考田况儒林公议云杨亿两禁变文章之体刘筠钱惟演辈从而效之以新诗更相属和亿复编叙之题曰西昆酬唱集然则即亿编也凡

  • 御选元诗卷六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八七言絶句一耶律楚材过金山和人韵金山万壑鬬声清山色空蒙弄晩晴我爱长天汉家月照人依旧一轮明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山接晴霄水浸空山光灎灎水溶溶风廻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掀髯

  • 杂传第四十三·欧阳修

    ○刘昫刘昫,涿州归义人也。昫为人美风仪,与其兄暄、弟皞,皆以好学知名燕、蓟之间。后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处直为子都所囚,昫兄暄亦为怨家所杀,昫乃避之沧州。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

  • 卷一百十八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起仁宗景祐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丙戌,詔刑部,自今臣僚雪罪經它司覆視而不當者,其元奏斷及檢書官毋得以赦原。   戊子,命知樞密院事李諮、參知政事蔡齊、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誥丁度同議茶法。諮

  • 曾静供词五条 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还是草菅人·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在湖南供内有“极好杀人,京城凛凛”等语。我皇上如天好生,自元年以来,凡矜恤民命之案,不可枚举。即今四月十一日以后,现有督抚及刑部拟定之案,如云南之黑夜杀人八十二岁老妇何氏一案;广东之殴伤服叔

  • 卷第九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六〔起着雍困敦(戊子),尽重光单阏(辛卯),凡

  • 二百一十二 署内务府总管马齐奏请补放茶房总领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七日 为茶房总领福寿病故,请补放其缺事。 茶上人索住,当差共三十二年,原任员外郎李散之子,满洲。 茶上人关保,当差共三十二年,原任畅春园总管姚扬之子,满洲。 茶上人巴勒岱,当差共二十七年,原任副都统郎吉

  • 舆图·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舆图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古称左图右史惟春秋列国尤不可不图亦惟春秋列国尤难图以其强兼弱削大小无定形不可画定分封时疆界为某国又犬牙相错棼如乱丝有以今之一县而四国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二 帝王生活·溥仪

    &ldquo;优待条件&rdquo;里所说的&ldquo;暂居宫禁&rdquo;,没规定具体期限。紫禁城里除了三大殿划归民国之外,其余地方全属&ldquo;宫禁&rdquo;范围。我在这块小天地里一直住到民国十三年被民国军驱逐的时候,渡过了人世间

  • 卷六十六·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六宋 宋敏求 编典礼封禅答请封禅诏贞观十五年封泰山诏停封泰山诏贞观二十年允羣臣请封禅诏封禅诏停封禅诏封禅器用从文诏永淳二年停封中岳诏开元二十三年封泰山诏断屠及渔猎采捕诏处分

  • 榕村语录卷二十八·李光地

    治道二问韶至何时始失传曰其晋之东乎汉髙庙中尚有之五代乱至二三百年秦炬所不尽者至此始灭絶无遗问古乐似皆以诗为主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之始终条理备矣诗所以言志而诗之言必抑扬髙

  • 中观论疏卷第八(本)·吉藏

    释吉藏撰业品第十七此品为五人故来。一有我部。谓有人能造业。业得果。有人作有人受。破此见故有此品。二者无我部。但谓有业体能感果。三小乘无人无法部亦知业空。但是拆法明空耳。四方广邪见谓无业果。五学大乘无所

  • 卷第二十六·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六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八世 福州玄沙师备禅师法嗣 漳州罗汉桂琛禅师(凡十三) 常山李氏子。玄沙问。三界惟心。子作么生。师指倚子云。和尚唤这个。作甚么。沙云。倚子。师云

  • 袖珍神学·霍尔巴赫

    全题为:《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法国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保尔·赫尔巴赫著。1768年(实际是1767年)以M.l’abhe Bernier神甫贝尔尼埃的假名在伦敦出版的。作者采用辞典体裁,选列了若干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的术

  • 黄帝阴符经注解(邹䜣注)·佚名

    黄帝阴符经注解,题「崆峒道士邹䜣注」。邹䜣即南宋理学家朱熹化名。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又《四库全书》收入此书一卷,标名《阴符经考异》。是书经文取四百余字本,分上中下三篇而不题章名。注文着重以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