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所编诸传止以左氏公羊氏谷梁氏胡氏陈氏张氏六家为主盖六家皆全书故也

一左氏专用杜预注公羊专用何休注谷梁专用范甯注及正义与疏并不参用他说庶不误引用

一程子及诸家说多附见谨案之下盖以无全传难并列也

一所编本欲并见诸传异同故凡系释经无大舛僻者皆录其有倍礼伤义决不可从者略疏于谨案下而辩之

一其三传有难系于经文下而有闗于经者别为附録庶不紊杂经注

一其三传义理异同者略疏其是非于谨案下大率多以胡氏为主皆依先儒成说并不敢臆断

一此经大槩在属词比事故于例之异同事之首尾或辞同而事异或事异而辞同皆通经提掇大意使前后贯通一事之疑一字之异皆发明之并用先儒议论

一所编诸传务欲撮其精要故未免裁翦删削然所去皆浮词至于确实之语无一字敢弃其注疏中间有一句一字之精者亦采录无遗

一经中地名人名等有闗经义者注之余不录一经传中制度合考究者并详考于谨案下

猜你喜欢
  奔丧·戴圣
  提要·尹文
  韬光第四·佚名
  太极图说述解·曹端
  卷十八【起文公五年尽十年】·杜预
  卷八十三·陈祥道
  读论语劄记卷下·李光地
  卷九·严虞惇
  礼经会元卷一上·叶时
  卷三·朱鹤龄
  哀公·哀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新与融贯·太虚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七卷·佚名
  观音义疏记卷第二·知礼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一·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杜·唐圭璋

      杜号樗岩。   柳梢青   燕里花深,鹭汀云澹,客梦江皋。日日言归,淮山笑我,尘锁征袍。   几回把酒凭高。阑干外,魂飞暮涛。只有南园,一番风雨,过了樱桃。

  • 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近世所编豫章集诗凡七百余篇大抵山谷入馆後所作山谷尝仿庄子分其诗文为内外篇此盖内篇也晚年精妙之极具於此矣然诠次不伦离合失当今以事系年校其篇目各如本第其不可考者即从旧

  •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窦融 弟子固 曾孙宪 玄孙章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焉。融早孤。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女弟为大司空王邑

  • 卷四百七十七·列传第二百三十六·叛臣下·脱脱

        ◎叛臣下   ○李全下   宝庆三年二月,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将军非山东归附耶?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愿将军垂盼。"全诺。杨氏盛饰出迎,与按行营垒,曰:"人传三哥死,吾一妇人安能自立?便当事太尉为夫,子

  •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六十·赵尔巽

      李率泰 赵廷臣袁懋功、徐旭龄 郎廷佐弟廷相、郎永清、永清子廷极 佟凤彩 麻勒吉阿席熙玛祜 施维翰   李率泰,字寿畴,汉军正蓝旗人,永芳子。初名延龄,年十二,入侍太祖,赐今名。年十六,以宗室女妻之。弱冠,从太宗征察哈尔

  • 大事记续编卷四·王祎

    汉孝成皇帝建始元年春正月乙丑悼皇考庙灾【以本纪五行志修】石显徙长信中太仆丞相御史奏免显官徙故郡自杀【以列传修】觧题曰石显贵幸专权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成帝初迁显为长信中太仆【顔师

  • 卷之五十二·佚名

    洪武三年五月己丑朔大将军徐达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而自将取兴元○宁国卫指挥佥事陈德成从征西蕃战殁干岷州 上命有司致祭厚葬之仍恤其家追赠德成指挥副使授其子千户○辛卯遣使访历代帝王陵寝初 上尝观宋太祖诏

  • 上清帝第一书·康有为

    光绪十四年十月奏为国势危蹙,祖陵奇变,请下诏罪己,及时图治,恭折仰祈圣鉴事。臣闻言事有越职之禁者,所以定名分也;辟门有传言之典者,所以采刍荛也。定分以靖臣下之心,采言以通天下之气。臣猥荷天慈,蒙被荫典,入监读书,虽复疏贱,

  • 卷三·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三考绩顺治八年辛卯六月庚午上谕内三院曰年来有司贪恶朕已洞悉故前敇各督抚严行分别劾奏不得姑留害民今已阅四五月矣犹然瞻徇未见遵行毋乃负朕振刷

  • 卷四十九祀典二·冯煦

    祭祀经费皖省祀典纪载《通志》綦详,兹独及祭祀经费之多寡,而又各注其支销归于何项者,厥义有在。我朝祀典颁于礼部,自文武庙以至雩神、狱神之小祀,皆岁有常资。严氏遵曰:圣人在上,养物于阳,则鬼神养物于阴,而弗与抗。于是岁必有

  •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何休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夏,秦伐晋。(谓之秦者,起令狐之战,敌均不败,晋先昧以师奔秦,可以足矣,而犹不知止,故夷狄之。)楚杀其大夫宜申。○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公子遂之所招。)及苏子盟于女栗。(○女,音汝,本亦作汝。)冬,狄侵宋

  • 卷二十六·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二十六长洲余萧客撰孟子上孟子【附补赵岐篇叙】孟子篇叙者言孟子七篇所以相次叙之意也孟子以为圣王之盛惟有尧舜尧舜之道仁义为上故以梁惠王问利国对以仁义为首篇也仁义根心然后可以大行其政

  • 第十七章 太上·林语堂

    太上,不知有之 (13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语译]最上等的国君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不知有国君的存在;次一等的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 慧琳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慧琳  唯识论一卷 慧琳  显识论一卷 慧琳  转识论一卷 慧琳  唯识二十论一卷 慧琳  唯识三十论一卷 慧琳  成唯识宝生

  •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和合。于一日中。饭食事讫。出王舍城。诣迦兰陀竹林精舍佛世尊所。瞻礼亲近。

  • 当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 (注一)·太虚

    予作整理僧伽制度论,尝并举佛教住持僧与佛教正信会。诚以出家在家二众,同居佛教重要之地位,非在家众无以隆进德之阶渐,宏摄化之方便也。但时居末法,情伪纷杂,非有划定之规制,则邪岐错出。得才虽较出家为易,或怪诞离奇,若明末之

  • 后苏龛合集·施士洁

    近代诗文合集。 17卷。施士洁著。初版本约刻于民国初年。台湾大通书局1985年10月重印,列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卷首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作者《自序》、黄典权《弁言》。卷末附刊施琼芳《石兰山馆遗文选录》。以其

  • 阿毛姑娘·丁玲

    《阿毛姑娘》是丁玲早期作品之一,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城乡交界处的姑娘面对外界诱惑而心理失衡最后自杀而亡的故事。丁玲通过阿毛的心灵之声,道出了中国农村在城市文化冲击下动荡的焦虑,在落后的传统观念压抑人性下中国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