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和合。于一日中。饭食事讫。出王舍城。诣迦兰陀竹林精舍佛世尊所。瞻礼亲近。是时长者。其出未久。作是思惟。今日已过清旦。佛及苾刍各处自房。宜应且止。勿诣佛所瞻礼亲近。我今当往尼拘陀梵志聚集之所。时彼梵志。在乌昙末梨园中。与诸梵志围绕而住。高举其声。发诸言论。所谓王论战论盗贼之论。衣论食论妇女之论。酒论邪论繁杂之论。如是乃至海等相论。此等言论。皆悉系著世间之心。是时尼拘陀梵志。遥见和合长者自外而来。即告众言。止止汝等。宜各低小其声。此所来者。是沙门瞿昙声闻弟子。为大长者。处王舍城。名曰和合。此人本性少语。其所传受。亦复寂静。是故汝等。小声言论。彼既知已。乃可斯来。时梵志众。闻是语已。咸各默然。

尔时和合长者。来诣尼拘陀梵志所。到彼会已。时尼拘陀。相与承迎。欢喜言论。彼言论已。各坐一面。时和合长者。白尼拘陀梵志言。汝此众会。有所别异。向闻汝等。高举其声。发诸言论。所谓王论战论。如是乃至海等相论。此等言论。皆悉系著世间之心。有异于我世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佛世尊者。于旷野中。随自所乐。坐卧居止。远离愦闹。绝于人迹。寂守是相。身住一处。心不散乱。专注一境。随应所行。时尼拘陀梵志。告和合长者言。长者。彼沙门瞿昙。我今云何相与议论。若我以事发其问端。彼种种慧而不能转。以沙门瞿昙处于空舍。慧何能转。既于空舍慧不能转。乃于旷野坐卧居止。远离愦闹绝于人迹。寂守是相。身住一处。心不散乱。专注一境。随应所行。长者。譬如一目之牛周行边际。当知彼牛其何能行。沙门瞿昙亦复如是。处于空舍。慧何能转。长者。若或沙门瞿昙。来此会中。我时必当相与议论。建立胜义。发一问端。而为叩击。我应得胜。彼必堕负。如击空瓶。易为破坏。

是时世尊。处于自房。寂默宴坐。以清净天耳。遥闻和合长者与尼拘陀梵志所共集会如是言论。

尔时世尊。于日后分。从自房出。是时天雨方霁。晴光焕若。渐次行诣善无毒池。到池岸已。徐步经行。时尼拘陀梵志。遥见世尊在彼池岸。即告众言。沙门瞿昙。即今在此善无毒池岸。徐步经行。彼或来此会中。汝等云何为起承迎邪。或相与言论邪。或但离座邪。或复辍己所坐而召命邪。作是言时。自然有来为佛世尊敷设其座。复闻是言。尊者瞿昙来此有座。随自所乐当就是座。

尔时世尊。于善无毒池岸。经行事已。来诣尼拘陀梵志之所。时彼梵志。遥见世尊自外而来。即告众言。沙门瞿昙来此会时。我当发问。而汝瞿昙。法律之中。以何法行。能令修声闻行者到安隐地。止息内心。清净梵行。

尔时世尊。到彼会已。诸梵志众。自然咸生踊跃欢喜。各从座起。前向承迎。时尼拘陀梵志。合掌向佛。顶礼白言。善来瞿昙。汝具遍知。是汝所座。汝应就座。佛告尼拘陀梵志言。汝但就座所应。为我施设之座。而我自知。我自当坐。

是时诸梵志众。高声唱言。希有难有。此沙门瞿昙。今此会中。无人说示。以神通力。自知其座。时尼拘陀梵志。与佛世尊。欢喜言论。彼言论已。退坐一面。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如来今到此会。汝等有何言论分别。尼拘陀梵志白佛言。我向见汝自远而来。见已我时辄告众言。沙门瞿昙来此会时。我当发问。而汝瞿昙。法律之中。以何法行。能令修声闻行者到安隐地。止息内心。清净梵行。瞿昙汝既到此。我以是事。便为问端。是即与汝言论分别。

尔时世尊。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汝于是事。而实难知。何以故。异法异见异师异行。但应于汝自法教中随应发问。是时诸梵志众。高声唱言。希有难有。沙门瞿昙。此所问事。不以自教而为见答。返能于他教中。令发问端。随问当遣。时尼拘陀梵志白佛言。若我异法异见异师异行。于汝法律。我难知者。我今于其自法教中请问。于汝云何修行。能得出离清净。得最上洁白。及得真实。得清净真实中住。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如汝尼拘陀法中所修行者。我今略说。汝谓能得四戒具足。谓能修行。能得最上增胜。于前修行出离。不减诸欲。尼拘陀。云何是汝修行。所持四戒。谓不自杀生。不教他杀。不随喜杀。不自偷盗。不教他盗。不随喜盗。不自妄语。不教他妄语。不随喜妄语。不自邪染。不教他邪染。不随喜邪染。汝尼拘陀。以如是等。谓我能得四戒具足。尼拘陀。云何是汝能得修行。汝所修行。谓高处游止。施设座位。或翘足而立。以为法行。或常受苦涩粗恶饮食。而为法行。或寂止空地。而为法行。或不去须发。而为法行。或偃卧棘刺。或卧编椽。而为法行。或居止常处凌云高显。而为法行。或系著一处。而为法行。乃至一日三时。沐浴其身。如是多种逼切苦恼。治疗于身。而为法行。如是等事。是汝尼拘陀修行之法。云何是汝尼拘陀修行者。计为出离。尼拘陀。如汝所修出离行者。谓裸露身体。计得出离。又于饮食事讫。舐手取净。不受颦蹙面人及嗔恚面人所施饮食。不于街巷中食。不于刀杖兵器中住。周行城邑。杜默不语。不说所从来。不说所向诣。不说所住止。不出违顺语。不出多种语。亦无所说授。或受一家食。或受二家三家乃至七家食。或但受一家。不受余家食。或一日不食。或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复半月一月不食。或于食中。不食其麨。不食其饭。不食豆及鱼肉牛乳酥酪油及蜜等。不饮酒。不饮甘浆。不饮醋浆。但饮糠秕清洁之水。而为活命。又常食菜。或食稊稗。或食瞿摩夷。或食药苗药根。或食干生米谷。或食诸余粗恶草菜。或但著一衣。或著草衣。或著吉祥草衣。或著树皮衣。或柴木为衣。或果树皮为衣。或以弃尸林中乱发为衣。或以羊毛鹿毛鹿皮为衣或以底哩吒鸟翅为衣。或以鸺鹠翅为衣。如是等事。是汝尼拘陀修行者。计为出离之行。尼拘陀。此等所行。而还实得出离清净邪。得最上洁白邪。得真实邪。得清净真实中住邪。时尼拘陀梵志白佛言。如是如是。沙门瞿昙。我此修行。是得出离清净。得最上洁白。及得真实。得清净真实中住。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汝所修行。如是等事。非为出离。非得出离清净。非得最上洁白。非得真实。非得清净真实中住。但于修行法中。而得少分。尼拘陀梵志白佛言。沙门瞿昙。如汝所说。虽为甚善。然我此修行。是得最上出离。是得真实。是得无上。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复次汝所修行。谓我能得四戒具足。谓能修行。谓得最上增胜。于前修行出离。不减诸欲。持四戒时。与慈心俱。先于东方起慈心。观具足所行。广大周普。无二无量。无冤无害。然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一切世界。与慈心俱。具足所行。亦复如是。尼拘陀。汝作是意。谓我能如是修行。得出离清净邪。得最上洁白邪。得真实邪。得清净真实中住邪。时尼拘陀梵志白佛言。如是如是。沙门瞿昙。我此修行。实得出离清净。得最上洁白。及得真实。得清净真实中住。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此如是等汝所修行。非得出离清净。非得最上洁白。非得真实。非得清净真实中住。汝谓有所得。此亦非真。尼拘陀梵志白佛言。沙门瞿昙。如汝所说。虽为甚善。然我修行。是得出离清净。是得真实。是得无上。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复次如汝修行。谓我能得四戒具足。我能修行。我得最上增胜。于前修行出离。不减诸欲。谓以宿住通。能知过去一二三生乃至百生之事。尼拘陀。汝作是意。谓我能如是修行。得出离清净邪。得最上洁白邪。得真实邪。得清净真实中住邪。

时尼拘陀梵志白佛言。如是如是。沙门瞿昙。我此修行。实得出离清净。得最上洁白。及得真实。得清净真实中住。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此如是等汝所修行。非得出离清净。非得最上洁白。非得真实。非得清净真实中住。虽有所得。而非真实。尼拘陀梵志白佛言。沙门瞿昙。如汝所说。虽为甚善。然我此修行。是得出离清净。是得真实。是得无上。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复次如汝修行。谓我能得四戒具足。我能修行。我得最上增胜。于前修行出离。不减诸欲。能以清净天眼。观见世间一切众生。若生若灭。若好若丑。或生善趣。或生恶趣。若贵若贱。随业报应。悉能观见。尼拘陀。汝作是意。谓我能如是修行。得出离清净邪。得最上洁白邪。得真实邪。得清净真实中住邪。

时尼拘陀梵志白佛言。如是如是。沙门瞿昙。我此修行。实得出离清净。得最上洁白。及得真实。得清净真实中住。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如是等事。以汝所修。虽为清净。然我所说。如汝修行。未离种种烦恼随增。尼拘陀梵志白佛言。沙门瞿昙。云何我所修行。虽为清净。汝瞿昙说未离种种烦恼随增。

佛告尼拘陀梵志言。尼拘陀。汝等修行。为欲彰其修行功业。以我修成如是行故。彼国王大臣。刹帝利婆罗门等。必当尊重恭敬供养于我尼拘陀。此即是为汝所修行烦恼随增。

复次尼拘陀。汝虽修行。恃己所修。起贡高相。凌篾于他。此即是为汝所修行烦恼随增。

复次。尼拘陀。汝等修行。起我慢心及增上慢。此即是为汝所修行烦恼随增。复次尼拘陀。汝等修行。于余沙门婆罗门轻毁凌辱。作如是言。汝诸沙门婆罗门。以多种食。而为活命。普食世间五种种子。所谓根种子。身种子。虚种子。最上种子。种子中种子。如是五种。以资其命。汝尼拘陀。如是周行。出轻辱言。伺求诤论。迅疾快利。其犹电转。摧伏破坏。又如霜雹。尼拘陀。此即是为汝所修行烦恼随增。

复次尼拘陀。汝等修行。或见余沙门婆罗门为他同类等众之所尊重恭敬供养。乃生种种憎嫉之心。即作是言。汝诸沙门婆罗门。贪多种食。而为活命。返为他众之所尊重恭敬供养。我常但以苦涩虚淡之物。而为活命。何故他众。不作恭敬供养于我尼拘陀。此即是为汝所修行烦恼随增。

猜你喜欢
  卷之十七·纪荫
  佛法的做人道理·太虚
  卷十一(惟净译)·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四·法藏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上·窥基
  目录·永觉元贤
  卷第四十·志磐
  序·佚名
  卷第十六·宝唱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佚名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智顗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九·唐慧琳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太虚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徐伸·唐圭璋

      伸字干臣,一衢(今浙江衢县)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有青山乐府,今不传。   转调二郎神   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谩试著春衫,还思纤手,薰彻金炉烬冷。动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想旧日沉

  • 卷二十三·谷应泰

      ○平山东盗成祖永乐十八年三月,山东蒲台县妖妇唐赛儿作乱。赛儿,县民林三妻,少好佛诵经,自称“佛母”,诡言能知前后成败事,又云能剪纸为人马相战斗。往来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   诸州县,煽诱愚民。于是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弘治十一年九月甲午朔总制边务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等上处置哈密事宜大意谓镇边疆者当率旧章服夷狄者当用世族哈密乃我 太宗开建之国狭巴实故忠顺王脱脱之族孙土鲁番不道劫而杀之致劳王师远征今阿黑麻悔罪狭巴

  • 皇王大纪卷三十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幽王六年卫侯和入为卿士小雅六十六篇曰賔之初筵五章章十四句衞武公刺时也幽王荒废媟近小人饮酒无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沉湎淫泆武公既入而作是诗也賔之初筵左右秩秩【肃敬也】笾豆有楚【列貌】殽【豆

  • 卷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九 【起乙酉唐顺宗永贞元年二月止丙午唐敬宗宝历二年】凡二十一年有奇表例说 见第六十六及六十七六十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九>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佚名

    六月十二日乙未五岱李侍尧刚塔俞金鳌图桑阿阿尔萨朗奏言查贼人共有四路其一路即盐茶穷蹙余匪窜入官川勾连马家湾等处新教占据马家堡复经逃窜马营之贼又一路系石峰堡屯聚之贼又一路系伏羌纠合助逆之贼又一路系纠聚潘陇

  •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司马光

    周纪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 [1]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1]楚国派左徒黄歇侍奉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芈完。 [2]秦置南阳郡。 [2]秦国设置南阳郡。 [3]秦、魏、楚共伐燕。 [3]秦国、魏国、楚国共同进

  • 卷第一百二·佚名

    军职八刘昌祚加恩制元祐四年宗祀门下。朕因路寝之正。举合宫之祠。礼乐法商周之隆。车服兼汉唐之盛。出款原庙。还向上穹。职贡充庭。工师履位。兵卫如植。旌旆不烦。实惟有人。以克成礼。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

  • 第一章 时代、故乡、家世·李宗仁

    一近百年来的中国,实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惨烈悲壮的一段。而逊清末叶内忧外患的情形,在这段史实中,比之其他时期,则尤为沉痛。自满人入主中原以后,经过两百年的专横统治,到嘉庆、道光时代,国势日衰。就在这

  • 聘义·戴圣

    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三让而后传命,三让而后入庙门,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君使士迎于竟,大夫郊劳,君亲拜迎于大门之内而庙受,北面拜贶,拜

  • 六经奥论卷一·郑樵

    宋 郑樵 撰易经三易周礼筮人及太卜并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并不指言何代之易杜子春曰连山伏羲归藏黄帝郑康成又以为夏商周之易或者又从而释之曰夏建寅用人正其书以重艮为首曰

  • 卷二百五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七防礼蕙田案周礼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其别有五而首云以防礼哀死亡葢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故先王制礼吉礼而外莫详于防凡五等之服疏

  • 下论·章世纯

    ○不践迹亦 二句论善人之所至、概乎其有淂于天矣、夫践迹则胶、入室则神、然而两不居也、而善人之品出其中矣、且道有至分恃学以往然而不足焉者君子也恃质以往然而不至焉者善人也夫中不足则事之外。

  • 卷二十四·赞宁

    ◎读诵篇第八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三人)○隋行坚传释行坚者,未知何许人也,常修禅观,节操惟严,偶事东游,路出泰山,日之夕矣,入岳庙,谋之度宵。令曰:“此无别舍,唯神廊庑下可以。然而来寄宿者,必罹暴死之殃。吾师筹之。”坚曰:“无苦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佚名

      稽首恭敬正遍知  及以妙法僧伽众  所有稻芉未决义  今当次第略解释十六论中第一言因中有果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论。常常时恒恒时。于诸因中具有果性。谓雨众外道作如是计。何因缘故。

  • 佛说净业障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其名曰坏魔菩萨。神通游戏光焰菩萨。莲花身菩萨。放光王菩萨。常调身菩萨。满众愿菩萨。宝庄严坚意菩萨杂华眼

  • 基地前奏·阿西莫夫

    《基地前奏》(Prelude to Foundation),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8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四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也是阿西莫夫首次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Hari Seldon)为主角的长篇

  • 猿猴世界·皮埃尔·布尔

    [法]皮埃尔·布尔。人猿世界是一部具有深刻蕴意的科幻作品,它的结尾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构思。影片描述泰勒在太空船里一觉醒来后,着陆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他发现在这个星球上居住的人类已经变得和动物没什么区别。而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