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当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 (注一)

予作整理僧伽制度论,尝并举佛教住持僧与佛教正信会。诚以出家在家二众,同居佛教重要之地位,非在家众无以隆进德之阶渐,宏摄化之方便也。但时居末法,情伪纷杂,非有划定之规制,则邪岐错出。得才虽较出家为易,或怪诞离奇,若明末之吕卓吾辈;或流为种种邪外,若倡龙华教、大乘门之罗某等,其弊将有不可胜言者!若能轨之于正,则护持三宝,利济群生,人道之隆,可期实现。但前者对于佛教正信会,言之未详,今特标举以论之,幸当世曾受三皈以上之在家佛子审择焉。(受三皈即是表现正信佛法之决证,未受三皈则信未表决也)。

(一)佛教团体名类表(二)佛教正信会表(注二)

依上列第二表观之,今各处佛教团体纷纷设立,名目繁多。或一地有数个佛教团体,各不相顾或反相挤。或数省无一个佛教团体,全无所知或无所为。故速当和合为一个佛教正信会,以同以真正信佛法僧为根本故。至别团体之四项:甲、佛化教育社所属之佛学研究院,今设在南京之支那内学院,颇有规模;而武汉佛教会设佛化小学、弘化女学等,亦为设立小学、中学、大学之见端(按此类学校,仍依国家教育方针所设立之普通学校,不过由佛教正信会以办之耳),特尚无钜大之成效可言耳。乙、佛教护持社,前者上海程雪楼等之佛教维持会,亦略有举动,特尚未有固定组织耳。丙、通俗宣讲团,则佛化新青年会与汉口佛教会,如皋佛教利济会,上海居士林等,亦颇能略为少分。丁、救世慈济团,则北京佛教筹赈会及前之日灾救济会等,亦不无暂著之效。诚能各各捐弃其情见名执,合全国之佛教团体而成为一个同以真正信佛法僧为根本之佛教正信会,向全国各地方为普遍之设施,则前表所列种种事业之成就,殆非难事。此吾欲掬其极诚恳之意,以请愿于全国曾受三皈以上之在家佛子前者也。

前于整理僧伽制度,尝分三期以筹进行。初期略更寺庙管理条例,暂先遵守依彼所许设之教务会议,建言为僧机关。各可提前整理及筹备者,即由教务会议联合全国寺庵主僧议决筹办。

对于僧伽方面,可提前及须提前筹备者:一、整顿一道场幽寂财产丰足之丛林,以为少林宗寺模范,遴国中禅行最高之禅师,自缚已解。而有愿力解人缚者为法主及尊者而主持之。结集三十岁内苾刍,五年为期,尽息诸缘,专修禅那,唯贵证悟。二、选国中三十岁内戒德清净苾刍五十人,集资遣往日本受密宗法。(闻日本密宗诸部、较律仪清净),五年为期,务求得不可思议神通乘实验,为设开元宗寺筹备。三、整顿一道场广袤财产丰足之丛林,由国中诸有名三藏法师为法主及尊者而主持之。考选三十岁内文理通顺苾刍,依余六宗经律教典分为六种课程,讲习各各专门,各各解行并进,五年为期,务通余六宗义;及将来建设之宗制,以为余六宗寺基础。四、就一相宜丛林。设一通学精舍,大略同中学校程度,研习近世各种普通科学,及异国文字与佛法大意,考取青年僧徒入之,五年卒业,以造僧中涉俗宣教人才。五、责成各寺庵之师长,遵国家强迫教育令,凡十五岁内之驱乌沙弥,皆受初高小学教育。对于国群方面:一、联合皈信佛教人士,创设一佛学研究院,于佛学作学理上之研究;及多出佛学书报等,以解说一般人对于佛教上之疑谤,而缘起高尚正真之信仰。二、吸集皈信佛教士女,设立一佛教通俗宣讲团,向各场所随宜宣布佛教大乘正法,坊进民德,辅隆国治,及办救世慈济等业。

此中一、寺庙管理条例,已以民国十年改正。二、由教务会议联合全国,今中华佛教联合会所进行者,亦可期其实现。三、禅宗丛林则尚无所成,而旧日之著名禅宗丛林,今亦日堕落于应酬往来之恶习中,兹可叹焉!予将拟从沩山以进行之。四、日本学密一事,今亦已能办到,但建密宗根本丛林,恐犹须待学之于西藏后耳。五、设立禅、密二宗外,余六宗重兴预备之基础学院,与六、通学精舍,则今武昌等处之佛学院,亦颇具其眉目。但未能合而为一,成为一大规模之学院耳。至七、令驱乌皆受初高等小学,则当由今中华佛教联合会内组一全国僧界联合部以督行之也。八、佛学研究院,九、通俗宣讲救世慈济等,见前佛教正信会事业内。故今日国中佛教之形势,布种渐遍,苗莠杂生,急须进以耕耘,亦即予所言初期筹备应有之事也。而在家之众,将宏护三宝利济群生耶?抑将恣其浪漫。流为邪谬耶?则以能否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卜之。(汉口单行本)

注一 封面题名“组织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

注二 二表均见整理僧制论制度品第三第二节中。 正信会表即论中“佛教团体事义表”,为避重复,今删。

  


猜你喜欢
  心 理 革 命·太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二·窥基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佚名
  罗湖野录上·晓莹
  二 第一合诵·佚名
  斥谬·佚名
  卷第六·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七·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八·法云
  菩萨乐定品第五·佚名
  卷五十五·佚名
  十五、洞山三顿·慧开
  卷第七十六·德清
   第十三則 巴陵銀碗裏盛雪·胡兰成
  卷第二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回 高小姐山上赠金 赵知府舟中送酒·萧晶玉

    且说白杨树上被绑的车夫望着四个公人骂道:“都是你们这害馋佬,贪吃美酒,误了正事,带累人跟着受罪,这可瞪着眼等死罢!”数数落落,连哭带骂,那四个公人勒着嘴说不出话来,只好肚子里乾鼓。直等至第三天,饿了个杜阮蓝

  • 卷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四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四 琴操 神人畅 【古今乐录曰尧郊天地祭神座上有响诲尧曰水方至为害命子救之尧乃作歌谢希逸琴论曰神人畅尧帝所作○风俗通曰凡琴曲和乐而作命之曰畅忧愁而

  • ●卷十一·周密

      ○黄德润先见   黄洽德润事阜陵为台谏,执政未尝有大建明,或讥其循默。淳熙末,上将内禅。一日,朝退,留二府赐坐,从容谕及倦勤之意,诸公交赞,公独无语。上顾曰:"卿以为何如?"对曰:"皇太子圣德,诚克负荷。顾李氏不足母天下,宜留

  • ●卷二·李纲

    是日,同执政对于内殿。余奏上曰:“以今日国势而视靖康间,其不逮远矣,然而有可为者,陛下英断于上,而群臣辑睦于下,庶几革靖康之风,而中兴可图。然而今日之事,须有规模,而知先后缓急之序。所谓规模者?外御强寇,内销盗贼,修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

  •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佚名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初十日,遣任大良持书往,以答喇嘛赍来之书。书曰:金国汗致书於大明国袁大人。观我使臣携来之书,谓辽东人之骨骸填墓皆在於彼等语。此非令我还辽东地方乎?辽东地方,我凭力攻取之,非尔恩赐者也。昔

  • 卷五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史记五十三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

  • 王勇传·令狐德棻

    王勇是代州武川人,原名胡仁。少年时雄武矫健,勇敢果断,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过人。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等人在关陇作乱,王勇应募参军讨伐,以战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多次跟随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立功最多,被任命为别将。太

  • 施肇基·周诒春

    施肇基 字植之。年四十一岁。生于江苏震泽。兄肇曾。陇海铁路督办。永久通信处。天津河北五马路。已婚。子二女二。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为约翰声编辑。光緖十九年。自费游美。入华盛顿高等学校。光緖二十三年。入

  • 微子第十八·孔子

    本篇主要介绍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而且大多是通过与隐士的思想比较来表现的。具有一定故事性是本篇在《论语》中的突出特点。全篇原文共11章,本书选7章。 时代的病态 【原文】 柳下惠①为士师②,三黜③。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 第16章 大传·戴圣

    按照礼的规定,不是天子就不能举行谛祭。天子举行筛祭,是祭祀诞生其始祖天帝的,并且以其始祖配享。诸侯合祭祖先时,可以上及其太祖。而大夫、士的合祭祖先,要比诸侯简省得多,最多可以及其高祖。牧野之战,是武王伐封的关键战役

  • 难问品第二·佚名

    尔时释提桓因与四万天子。相随俱来共会坐。四天王与天上二万天子。相随来共会坐。梵迦夷天与万天子。相随来共会坐。梵多会天与五千天子。相随来共会坐。诸天子宿命有德光明巍危持佛威神持佛力。诸天子光明彻照。释提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一·圆仁

    承和五年六月十三日午时,第一、第四两舶诸使驾舶,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十七日夜半,得岚风,上帆摇橹行。巳时到志贺岛东海。为无信风,五个日停宿矣。廿二日卯时,得艮风,进发,更不觅澳,投夜暗行。廿三日巳时,到有救岛。东北风吹,征

  • 六度集经卷第八·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明度无极章第六(此有九章)  (八三)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人共坐。第一弟子鹙鹭子。前稽首长跪白言。车匿宿命有何功德。菩萨处家当为飞行皇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一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一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缘品第一归命一切智。所有世俗胜义二谛。本无所行。若无所行。摄化有情事。即当舍离。菩萨为开示故。造此中论。然

  • 10.说无色品·佛音

    一 空无边处业处(空无边处业处的修法)在四梵住之后,提示四无色(定)之中,先说希望修习空无边处的人这样的考察:“由于有色之故,才见得有取杖、取刀剑,吵嘴辩驳诤论;然而在无色界中则全无此等事情”,他依于“为

  • 渠丘耳梦录·张贞

    余耋齿虺隤,经年善病,既不能展书纵读,又不能出而为登临眺听之事。唯是蒿床土锉,看屋梁而呻吟耳。二三亲串,间以问疾。相过延入卧内,共话团圞,多举乡里琐言为予娱病,且举其尤诙诡者,为抚掌之资。一涉世情,辄自引寐。儿辈侍侧,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