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吾今欲极言新民为当务之急,其立论之根柢有二:一曰关于内治者,二曰关于外交者。

所谓关于内治者何也?天下之论政术者多矣,动曰某甲误国,某乙殃民;某之事件,政府之失机,某之制度,官吏之溺职。若是者,吾固不敢谓为非然也。虽然,政府何自成?官吏何自出?斯岂非来自民间者耶?某甲某乙者,非国民之一体耶?久矣!夫聚群盲不能成一离娄,聚群聋不能成一师旷,聚群怯不能成一乌获。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又奚尤?西哲常言:政府之与人民,犹寒暑表之与空气也。室中之气候,与针里之水银,其度必相均,而丝毫不容假借。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治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国民之文明程度高者,虽偶有暴君污吏虔刘一时,而其民力自能补救之而整顿之;譬犹溽暑之时置表于冰块上,虽其度忽落,不俄顷则冰消而涨如故矣。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今草野忧国之士,往往独居深念,叹息相望,曰:安得贤君相,庶拯我乎?吾未知其所谓贤君相者,必如何而始为及格。虽然,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夫拿破仑旷世之名将也,苟授以旗绿之惰兵,则不能敌黑蛮;哥仑布航海之大家也,苟乘以朽木之胶船,则不能渡溪沚。彼君相者,非能独治也。势不得不任疆臣,疆臣不得不任监司,监司不得不任府县,府县不得不任吏胥。此诸级中人,但使其贤者半,不肖者半,犹不足以致治,而况乎其百不得一也!今为此论者,固知泰西政治之美,而欲吾国之效之矣。但推其意,得毋以若彼之政治,皆由其君若相独力所制造耶?试与一游英、美、德、法之都,观其人民之自治何如?其人民与政府之关系何如?观之一省,其治法俨然一国也;观之一市、一村落,其治法俨然一国也;观之一党会、一公司、一学校,其治法俨然一国也;乃至观之一人,其自治之法,亦俨然治一国也。譬诸盐有咸性,积盐如陵,其咸愈醲,然剖分此如陵之盐为若干石,石为若干斗,斗为若干升,升为若干颗,颗为若干阿屯,无一不咸,然后大咸乃成。抟沙挼粉而欲以求咸,虽隆之高于泰岱,犹无当也。故英美各国之民,常不待贤君相而足以致治。其元首,则尧、舜之垂裳可也,成王之委裘亦可也;其官吏,则曹参之醇酒可也,成瑨之坐啸亦可也。何也?以其有民也。故君相常倚赖国民,国民不倚赖君相。小国且然,况吾中国幅员之广,尤非一二人之长鞭所能及者耶!

则试以一家譬一国。苟一家之中,子妇弟兄,各有本业,各有技能,忠信笃敬,勤劳进取,家未有不勃然兴者。不然者,各委弃其责任,而一望诸家长,家长而不贤,固阖室为饿殍,藉令贤也,而能荫庇我者几何?即能荫庇矣,而为人子弟,累其父兄,使终岁勤动,日夕忧劳,微特于心不安,其毋乃终为家之累耶?今之动辄责政府望贤君相者,抑何不恕?抑何不智?英人有常言曰:“That's your mistake, I couldn't help you。”译意言:“君误矣,吾不能助君也。”此虽利己主义之鄙言,而实鞭策人自治自助之警句也。故吾虽日望有贤君相,吾尤恐即有贤君相,亦爱我而莫能助也。何也?责望不贤君相者深,则自责望者必浅,而此责人不责己、望人不望己之恶习,即中国所以不能维新之大原。我责人,人亦责我,我望人,人亦望我,是四万万人,遂互消于相责相望之中,而国将谁与立也?新民云者,非新者一人,而新之者又一人也,则在吾民之各自新而已。孟子曰:“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自新之谓也,新民之谓也。

所谓关于外交者何也?自十六世纪以来(约三百年前),欧洲所以发达,世界所以进步,皆由民族主义(Nationalism)所磅礴冲激而成。民族主义者何?各地同种族、同言语、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此主义发达既极,驯至十九世纪之末(近二三十年),乃更进而为民族帝国主义(National Imperialism)。民族帝国主义者何?其国民之实力,充于内而不得不溢于外,于是汲汲焉求扩张权力于他地,以为我尾闾。其下手也,或以兵力,或以商务,或以工业,或以教会,而一用政策以指挥调护之是也。近者如俄国之经略西伯利亚、土耳其,德国之经略小亚细亚、阿非利加,英国之用兵于波亚,美国之县夏威、掠古巴、攘菲律宾,皆此新主义之潮流,迫之不得不然也。而今也于东方大陆,有最大之国,最腴之壤,最腐败之政府,最散弱之国民,彼族一旦窥破内情,于是移其所谓民族帝国主义者,如群蚁之附膻,如万矢之向的,离然而集注于此一隅。彼俄人之于满洲,德人之于山东,英人之于扬子江流域,法人之于两广,日人之于福建,亦皆此新主义之潮流,迫之不得不然也。

夫所谓民族帝国主义者,与古代之帝国主义迥异。昔者有若亚历山大,有若查理曼,有若成吉思汗,有若拿破仑,皆尝抱雄图,务远略,欲蹂躏大地,吞并弱亡。虽然,彼则由于一人之雄心,此则由于民族之张力;彼则为权威之所役,此则为时势之所趋。故彼之侵略,不过一时,所谓暴风疾雨,不崇朝而息矣;此之进取,则在久远,日扩而日大,日入而日深。吾中国不幸而适当此盘涡之中心点,其将何以待之?曰:彼为一二人之功名心而来者,吾可以恃一二之英雄以相敌;彼以民族不得已之势而来者,非合吾民族全体之能力,必无从抵制也;彼以一时之气焰骤进者,吾可以鼓一时之血勇以相防;彼以久远之政策渐进者,非立百年宏毅之远猷,必无从幸存也。不见乎瓶水乎,水仅半器,他水即从而入之,若内力能自充塞本器,而无一隙之可乘,他水未有能入者也。故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末由。

今天下莫不忧外患矣。虽然,使外而果能为患,则必非一忧之所能了也。夫以民族帝国主义之顽强突进如彼其剧,而吾犹商榷于外之果能为患与否,何其愚也!吾以为患之有无,不在外而在内。夫各国固同用此主义也,而俄何以不施诸英,英何以不施诸德,德何以不施诸美,欧美诸国何以不施诸日本?亦曰有隙与无隙之分而已。人之患瘵者,风寒、暑湿、燥火,无一不足以侵之;若血气强盛、肤革充盈者,冒风雪,犯暴暵,冲瘴疠,凌波涛,何有焉?不自摄生,而怨风雪、暴暵、波涛、瘴疠之无情,非直彼不任受,而我亦岂以善怨而获免耶?然则为中国今日计,必非恃一时之贤君相而可以弭乱,亦非望草野一二英雄崛起而可以图成,必其使吾四万万人之民德、民智、民力,皆可与彼相埒,则外自不能为患,吾何为而患之!此其功虽非旦夕可就乎,然孟子有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今日舍此一事,别无善图,宁复可蹉跎蹉跎,更阅数年,将有欲求如今日而不可复得者。呜呼!我国民可不悚耶!可不勖耶!

猜你喜欢
  卷下·戴震
  卷九·袁俊翁
  孟子集注考证卷三·金履祥
  卷一上·吴澄
  臣道第十三·荀况
  卷五·郑伯谦
  卷八十三·顺治
  卷十三·乾隆
  卷十二·姚舜牧
  卷之十二·张居正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八·慧立
  卷二·佚名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五·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四·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二十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桐江诗话全文·佚名

    一、富贵语永叔《送李留后知郓州诗》,乃士君子之处富贵,非庸①鄙有力者所可为。②诗云:"北州能事③谒家④声,东士⑤还闻政有成。组甲光寒围夜帐,彩旗风暖看春耕。金钗坠鬓分行立,玉麈高谈四座倾。富贵常情谁不爱?⑥羡⑦君潇

  • ◆钱教谕良右(江村先生集)·顾嗣立

    钱教谕良右 【一作佑。】 良右,字翼之,平江人。言谈举止,济济有儒者意。吴兴赵孟俯、巴西邓文原遇之尤厚,数引拔之,良右殊无仕进意。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已代去,辄不复出。闲居三十年,一室萧然,坐客常满,咏歌酣嬉无虚日。聊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熹宗·张廷玉

        ◎熹宗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也。母选侍王氏。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神宗以元孙生,诏告天下。   四十八年,神宗遗诏皇长孙及时册立,未及行。九月乙亥,光宗崩,遗诏

  • 卷一百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邦交八   △奥斯马加 秘鲁 巴西 葡萄牙 墨西哥 刚果   奥斯马加即奥地利亚,久互市广东,粤人以其旗识之,称双鹰国。同治八年,遣使臣毕慈来华,介英使阿礼国请立约,并呈其君主敕谕,欲在京议约。总署以在京议约与历来

  • 卷之三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摭遗卷七·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篡目录粤中阁辅留守从难诸臣列传瞿式耜(张同敞)堵胤锡吴炳(侯时伟)焦琏(朱闵如、白常灿附)瞿、堵勋名,当时并驾;然一则晋文、一则齐桓也。文忠于苍梧力定祸乱、于桂林力保危疆,初不以定策自矜,而翻受李成栋之间。至

  • 一五九、吕不韦著书考·钱穆

    《吕氏春秋?谨听篇》:“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高《注》:“周厉王无道,流于彘而灭,无天子十一年,故曰已绝。”毕沅曰:“秦

  • 第六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问题,是怎么样可以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我们想研究一个什么方法,去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便不要忘却我前几次所讲的话,我们民族现在究竟是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民族和国家在现在世界中究竟是什么情形呢?一般很有思想

  • 卷三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养太子上 易防以养正圣功也 臣若水通曰防卦上艮下坎山下出泉泉之始达如物之初生穉小昧未发故谓之防在人则赤子之心去正未远未发之中也

  • 皇言定声録卷八·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乐器第八【钟石】汉后重钟律杜夔以金石定乐是也但金声专一而无变通欲以十二律长短分数作为钟律则甚不合先臣曰方响同矩而不同声水盏子同规而不同韵若同冶一钟均照黄钟十二觔或十四觔五两铜齐之数竝

  • 卷二十二·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十二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齐鸡鸣篇苍蝇尔雅云蝇丑扇疏青蝇之类好摇翅自扇○方言云蝇东齐谓之羊○埤雅云蝇好交其前足有绞绳之象故绳字从蝇省亦好交后足摇翅自扇段氏云苍蝇声雄壮青蝇声清

  • 卷十六·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十六     宋 刘敞 撰许男新臣卒谷梁曰死於师何为不地内桓师也非也书卒于师不足贬桓公不书卒于师不足襃桓公诸侯之死当地不当地自有常义不必诡文以伸桓公也齐人执陈袁涛涂谷梁曰齐人者齐

  • 卷十四上·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四上    元 吴澄 撰檀弓【旧本公仪子仲之丧檀弓免焉为此篇之第一章故摘檀弓二字名篇今更定章次檀弓章虽不在篇首而篇名则存其旧云】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

  • 卷一百二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三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十九【宋板】司徒修六礼至曰进士【王制】考异古本经屏之逺方上有不变王三字注逮及也及上有犹字 简差择也择下有者字足利

  • 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目录卷首圣制纲领卷一曲礼上第一之一卷二曲礼上第一之二卷三曲礼上第一之三卷四曲礼上第一之四卷五曲礼上第一之五卷六曲礼下第二之一卷七曲礼下第二之二卷八曲礼下第二之三卷九檀弓上第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惠洪

    禅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七龄秀发。依新定全伟律师落发。诣越州开元希觉律师。受具足戒。及觉公盛化四明。益往习毗尼。工文章。觉大奇之。俄辞去。初谒长庆棱道者。无所契悟。与善修洪进。自漳州抵湖外。将发而雨。

  • 陆氏易解·姚士粦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 《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 《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 《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霍济之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北宋末上谷总管霍伯玉撰述,其子霍济之刊行,书成于南宋宝祐丁巳年(125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及卷末有序跋,谓霍伯玉从其岳父处得金丹图,后又遇武当山赤脚陈真人授以丹诀,遂合之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