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31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1),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2)。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3)。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4)。铦庞为上,勿美也(5)。若美之,是乐杀人也(6)。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7)。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8)。杀人众,以悲哀蒞之;战胜,以丧礼处之(9)。

【题解】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继续,也讲战争之道。《老子》作者反对一切战争的态度,与法家“以战去战”的原则是不相同的。

注释:

(1)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也”字损掩。傅奕作“美兵”,河上及诸王本作“佳兵”,俱无“也”字,河上并无“者”字。《永乐大典》无“之器”二字。

(2)此依王、傅,并参照马王堆本写定。马王堆本甲本“道”字作“欲”,“处”字作“居”,乙本损掩;王、傅“弗”字作“不”。景龙及唐人写本残卷,无“者”字。吴澄、明太祖、范大有,下有“也”字。陈象古《古本道德真经解》,无此二句。马叙伦说:“此十字乃因二十四章错简而复出者,成于此二句无疏,是成无此文。石田羊一郎以此二句为衍文。”处,接近。

(3)马王堆本甲乙本与河上、王弼本如此。傅、范前有“是以”二字。高亨说:“《周书·武顺篇》:‘吉礼左还,顺天以立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诗·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毛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并与老子此文相合。”

(4)马王堆本甲本如此。乙本无前“也”字,第二句重“兵者”二字。王、傅及诸通行本,无“故”字及两“也”字,“不祥之器”在“非君子之器”前。刘师培说:“案此节王本无注,而古注及王注恒混入正文,如‘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二语必系注文,盖以‘非君子之器’释上‘不祥之器’也。本文当作:‘兵者不得已而用之’,‘兵者’以下九字,均系衍文。”马叙伦说:“《文子·上仁篇》引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释慧皎《高僧传·八义解论》曰:‘兵者不祥之器,不获已而用之。’盖老子本文作‘夫唯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物或’两句,系二十四章错简;‘君子’两句,乃下文而错在上者;‘非君子之器’正释‘不祥之器’也。”

(5)马王堆本甲本如此。乙本“庞”作铦庞,傅作“恬憺”,河上作“恢憺”,亦作“恬惔”,王、范、开元、广明作“恬淡”,《释文》作“恬澹”。勿美也,傅、范作“故不美也”,景龙、敦煌、龙兴碑作“故不美”,河上、王弼作“胜而不美”。铦,锐利。

(6)马王堆本甲乙本如此。景龙同,无“也”字。王作“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傅奕及景福、《道德真经》《永乐大典》诸本作“若美必乐之,乐之者是乐杀人也”。

(7)马王堆本甲本乙本如此。河上、傅、范,“人”下有“者”字。景龙、开元、敦煌、龙兴碑及苏辙、李道纯诸本,有“者”字,无“以”字及“矣”字;“志”或作“意”。

王弼“不”字上有“则”字。

(8)马王堆本甲本如此,乙本同,“吉事”后六字损掩。河上、王弼无两“是以”,两“上”字俱作“尚”,“丧事”作“凶事”,“居之也”作“处之”,无“也”字。傅、范前一“是以”作“故”,两“上”字亦俱作“尚”;“丧事”亦作“凶事”,两“居”字俱作“处”。《逸周书·武顺》篇:“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又云:“吉礼左还,以顺天以立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解说见前)崔述《丰镐考信别录》卷三:“隋唐以来,世皆以左为上。余考之《春秋传》皆上右者,惟楚人上左耳。故季梁(季梁,随国大臣。事见《左传》桓公八年)曰:‘楚人上左,君必左。’必言楚人上左者,明诸侯之国皆上右也。老子,楚人也,以从楚俗,故云‘吉事上左,凶事上右’也。”马叙伦说:“案,‘故吉事尚在’至‘言以丧礼处之’五句,皆是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注文误入者也。范同此。”

(9)马王堆本甲本如此,惟“哀”字假作“衣”,“蒞”字省作“立”。乙本前句多损掩。河上与诸王本作:“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傅、范诸本作:“杀人众多,则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罗运贤说:“泣者,蒞之讹。字当作。《说文》:‘临也。’之与下句‘处之’正同。”马叙伦说:“案,‘故吉事尚左’以下,文甚浅露,不似老子之文,疑注者所加。”

石田羊一郎说:“此章有脱误,有重出,有错简,有古注语羼入。”其言甚是。

清代如李慈铭、陶绍学,近代如高亨、朱谦之等人,都作了修订。余以朱氏所作,尤为允当。朱氏说:“此章虽多古注窜入之处,惟其中如‘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杀人众多,以悲哀莅之’,‘战胜,以哀礼处之’等语,皆千古精言,非老子不敢道、不能道。今试删其冗複,订定经文如次: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哀莅之。(胜而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战胜,以哀礼处之。(言居上世,则以丧礼处之。)”

【今译】

凡兵器都是不吉祥的器物,谁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愿意接近它。君子平时以左为贵,战时以右为贵。所以兵器不是君子的器物,是不吉祥的器物,迫不得已才使用它。锐利、坚固的兵器是好兵器,但不要认为这是好东西。如果认为这是好东西,那就是以杀人为乐了。要是以杀人为乐,就不能实现统治天下的心愿啦。因此,吉庆事以左边为贵,凶丧事以右边为贵,因此,不专杀的偏将军,站在兵车的左边,主杀的上将军,站在兵车的右边,这就是说,要以参加丧礼的心情来参加战争。战争杀人众多,大家要以悲痛的心情来对待,打了胜仗,大家也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

猜你喜欢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佚名
  离事第十一·桓谭
  卷三十三·陈祥道
  卷四·陈士元
  卷十五·程端学
  卷四十二·卫湜
  卷二·卫湜
  序·康有为
  卷三十四·江永
  卷十六·普济
  第六卷·僧祐
  中缅印要在佛教中联合起来·太虚
  复妙昙女士书·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九·佚名
  如来师子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场·老舍

    时间 老年间的那幺一天,上午。地点 土财主金三官宅内,客厅)。人物 赵 旺 荷 珠 赵 鹏 王 兴 金三官 黄员外黄家的管家 仆人数人 金贞凤〔厅内悬灯结彩,而缺乏喜气:灯是破的,彩是旧的。〔赵旺夹着把条帚,弯着腰

  • 第十八出 得赦·梁辰鱼

    〔末上〕天街昨夜鸡鸣早。侵晓金门降赦文。已见九泉开白日。会看六翮起靑云。自家吴国内监是也。昨领大王爷之命。凡一应军民人等。自登基之后。病痊之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证。未结证。所犯罪过。咸赦除之。令

  • 第一折·朱凯

    (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度秋,番兵不敢犯白沟。父兄为国行忠孝,敕赐清风无佞楼。某姓杨名景,字彦明。父亲是金刀无敌大总管杨令公,母亲佘太君。所生俺弟兄七人,乃是平、定、光、昭、朗、嗣,某居第六。镇守着这三

  • 卷9 ·佚名

    曹勋 泊冷水浦 前夕放船湘□步,约到衡州来日午。 五程一减作三程,谢渠江涨半篙清。 今日雨来三四五,又闭疏蓬听暮雨。 长年商量泊舟所,雨外青山更青处。 曹勋 薄暮动弦歌 凉风生晚渚,碧草罗夕

  • 唐鉴卷十八·范祖禹

    宪宗七年帝尝问宰相贞元中政事不理何乃至此李吉甫对曰徳宗自任圣智不信宰相而信他人是使奸臣得以乘间弄威福政事不理职此故也帝曰然此亦未必皆徳宗之过朕防在徳宗左右见事有得失当时宰相亦未有再三执奏者皆懐禄偷安今

  • 第一章 开始时代·佚名

    ○第一节 满洲之建部长白山之支峰曰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曰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曰布库哩雍

  •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袁充传·李延寿

    袁充字德符,祖先是陈郡阳夏人。后来寓居于丹阳。祖父袁昂、父袁君正,都曾任梁朝侍中。  袁充自幼机警敏悟,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的同事来到他家,这时已是初冬,袁充还穿着粗布衣衫。客人戏耍袁充说“:袁郎子,纟希兮纟谷兮,凄

  • 附臣民权利义务·佚名

    (其细目当于宪法起草时酌定)一、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二、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三、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 第十七章 20·辜鸿铭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辜讲有人(孺悲,鲁国一个傲慢的人)想让孔子去拜见他,但孔子不想见他,就让人告诉他自己病了。而当送信的仆人刚走到门口,孔子拿起乐器,大声唱起歌来,故意让来访的人听到,

  • 编阅附言(五十七则)·太虚

    一 亚髡和尚小传(人菊)作按:此小传,曾揭载于客岁五月间太平洋报。一载以来,亚师主持总会事务,多所建设,众论翕然。尚未插入此段,容俟他日补记。编者谨识。(见佛教月报一期)二 说龙华之经营(天罄)顷有署名沪滨渔隐者,以印刷物一件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六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念住品第九之余云何于此内法。住循法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法者。谓自想蕴行蕴。若在现相续中。已得不失。于此内法。循法观者。

  • 随州大洪山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嗣法小师 庆预 校勘师於政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在唐州大乘山慧照庵受随州大洪请。拈疏云。还会么。骊珠未剖价难酬。灼烁寒光映碧流。罔象未能知去处。更凭子细说端由。读疏罢。师升座示众云。好诸禅德。萧索茅庵草乱

  • 一贯别传小引·吹万广真

    三教圣贤总从一个圈子里透出性公▆▆▆▆▆▆人又说出如许注脚将无屋上架屋▆▆▆▆▆▆道人曰不然假如要到长安避不得梯▆▆▆▆▆▆▆彰义门瞻仰圣人宫阙后复有人问路亦须覶缕向说这老和尚不肯只做自了汉儿他也东行

  • 御定分类字锦·佚名

    六十四卷。康熙六十一年官撰。清圣祖康熙皇帝御定。本书采集古籍中成语,裁为骈偶,分类编辑而成的。每类之中,以二字,三字,四字为顺序。每条之下,又详引原书。类书全用对句的形式,始于隋朝杜公瞻的《编珠》。但《编珠》在《隋

  • 戴东原集·戴震

    十二卷。《札记》一卷。《年谱》一卷。清戴震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曾师事婺源江永。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奉诏任 《四库全书》纂修官。第二年,特命与会试被录取者一起

  • 钦定盛京通志·阿桂

    《盛京通志》130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奉敕纂修,为32卷。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等再修,为33卷。乾隆元年(1736)宋筠等将此书又增修为48卷。十二年、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又亲自令大学士汪由敦、

  • 真山民集·真山民

    诗别集。南宋真山民(约1274年前后在世)撰。一卷。山民真名不详,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人。或以为真德秀之孙。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惟所至好题咏。此集收诗凡百十六首。多为咏物述怀、探幽赏胜之作,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