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以道其志(1)

——音乐是治国安邦的工具

【原文】

礼以道其志(2),乐以和起声(3),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4)。礼、乐、政,其极一也(5),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6)。

【注释]

(1)本节选自《乐记.乐本》。(2)道:同“导”,诱导。。(3)和其声:意思是说调节人们的情感。(4)奸:邪恶。(5)极:最终目的。(6)出:实现。智到2:智国平天下的的道理。

【译文】

礼仪是用来诱导人心的。音乐是用来调和人的情感的,政令是用来同意人的行为的,刑罚是容来防止邪恶行为的。礼仪、音乐、刑罚和政令,它们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用来统一民心,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读解】

这一节将音乐的作用,把它同礼仪、政令、刑罚相并列,可见儒家对音乐的抬举。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之中,儒家何以独独偏爱音乐,并把它抬举到治国安帮的高度?这很可能与周代以来的情形有关。使用音乐的场合,总是在庙堂之中,用于祭祀和礼仪等重大事务之中,很少有纯粹为了怡情悦性的音乐。因此,音乐总是被严肃地对待,被拿来同统治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被抬举的很高。

实际上音乐的作用远远没有这么大。它无法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更不可能决定国家的兴亡,仅仅是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而已。儒家对音乐的看重,可以使我们发现他们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十分强调文艺的社会功利作用和目的,不赞成为艺术而艺术。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郑玄
  议兵篇第十五·荀况
  卷三论书篇·杨时
  春秋辨义卷十八·卓尔康
  一 朱频的故乡·林语堂
  卷一·熊过
  卷四十九·黄伦
  卷五十·山井鼎
  卷三十一·胡广
  (二)为政篇·钱穆
  哀公·哀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解·姚际恒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卷四百九十三·佚名
  声闻品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梦龙·唐圭璋

      梦龙字叔柔。嘉定间有知均州徐梦龙,或即其人。   醉太平   冰肌玉容。情真意浓。小楼几度春风。醉琉璃酒钟。   关山万重。何时又逢。思量雨迹云踪。似襄王梦中。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

  • 列传文苑第七十三 袁跃 裴敬宪 卢观 封肃 邢臧 裴伯茂 邢昕 温子升·魏收

    夫文之为用,其来日久。自昔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其流广变,诸非一贯,文质推移,与时俱化。淳于出齐,有雕龙之目;灵均逐楚,着嘉祸之章。汉之西京,马扬为首称;东都之下,班张为雄伯。曹植信魏世之英,陆机则晋朝之秀,虽

  •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张廷玉

        ◎神宗二   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鲜使来请援。二月丙寅,复议征倭。丙子,前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南北诸军。三月乙巳,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己未,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

  • 第十四回 拒楚兵章邯胜敌 略赵地武臣称王·黄士衡

    话说张耳、陈余见陈胜不听其言,自立为王,知其不能成事。二人商议要离去陈地,别图事业。张耳因使陈余向陈胜请兵,往取赵地。陈胜因陈余新来归附,未敢委以兵权,乃用素识之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校尉,领兵三千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六七八 署陕西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办通省志书情形折·佚名

    六七八 署陕西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办通省志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署理陕西巡抚臣刘秉恬跪奏,为奏明查办事。窃臣卷查陕省于上年十二月内奉到上谕:令将省志及府州县志书悉心查核,如有登载钱谦益、屈大均、金堡

  • 四一九 云南巡抚裴宗锡奏滇省书籍毋庸领回发还折·佚名

    四一九 云南巡抚裴宗锡奏滇省书籍毋庸领回发还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臣裴宗锡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云云。臣查滇省僻处边隅,绅士见闻孤陋,绝少遗书。前抚臣李

  •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一。○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

  • 户部·佚名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田粮政令按古其属有四曰民部度支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三年为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北平河南山西四川广西各令清理一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仍量其繁简带管直隶府州每

  • 匹夫不可夺志·孔子

    【原文】 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 【注释】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译文】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读解】 关

  • 卷十·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     宋 赵鹏飞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即位义见隐元年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义见桓十四年三月作丘甲周礼九夫为井三十六夫为邑四邑十六井百四十四夫为丘四丘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

  • 卷一百七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七日本山井  物观 撰论语第二八佾第三考异古本经天子穆穆下有矣字一本无 女弗能救与女弗作汝不 尔爱其羊尔作汝 曰使民战栗下有也字一本无 焉得俭下有乎字足利本同 

  • 卷四十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四宋 魏了翁 撰特牲馈食礼一天子大夫士以索牛羊豕此特牲诸侯之士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释曰郑知非天子之士而云诸侯之士者案曲礼云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故知是诸侯

  • 卷七·柯尚迁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七明 柯尚迁 撰春官中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寳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旣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诏王察羣吏之治上春衅寳镇及寳器凡吉凶之事祖庙之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五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五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之余复次即以偈颂次第问佛。今次列之。未结偈句也。漫荼罗何者先作(谓漫荼罗有多种事。当先作何者也。谓先作何事)阿阇梨有几种(亦说之也)弟子

  • 卷第十五(十恶部之二)·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十五(十恶部之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两舌缘第六夫生老病死。无自出之期。菩提涅槃。有修入之路。诸佛所以得道。由行四摄。故凡圣归依。菩萨所以成圣。由行六度。故黑白钦仰。今见流俗之徒。乃专构屏辞。

  • 清宫二年记·德龄

    德龄原著,顾秋心译述。本书作者原系西太后慈禧身边七个得宠的女官之一。该书是慈禧太后御前一等女官公主德龄在慈禧身边生活两年的回忆录。它侧重于记述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生活情趣、内心世界、听政内幕及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