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章 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辜讲

又有一次,另一个人(陈亢)对同一位学生(子贡)说:“你太认真诚挚、尽职尽责了,孔子怎么能比你优秀呢? ”

“因为一句话,”这位学生(子贡)回答,“有教养的人,大家认为是领悟能力高的人。也是因为一句话,大家认为他是傻子。因此,您说话确实应当慎重。现在的孔子无人能及,就像无人可以攀上天空一样。如果我们的主——孔子——生在帝王或国君之家,那么他或许已经实现传说中的古代圣人帝王所做的事情:‘所主张的事情会变成法律,所命令的事情会被立即执行。不管在哪里召集百姓,百姓都会跟随;只要影响到的地方,就会和平安宁;只要活着,就会被全世界拥戴;一旦死亡,全世界都为之动容,’怎么可能有人可以和我们的主,孔子平起平坐呢! ”

猜你喜欢
  周书·微子之命·佚名
  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第十六·晏婴
  卷四十七·湛若水
  天理篇 第二 凡十九条·范立本
  经说卷一·熊朋来
  春秋谷梁传谳卷五·叶梦得
  卷十三·朱鹤龄
  第31章 阳货篇第十七(2)·孔子
  第6章 八佾篇第三(2)·孔子
  卷七·李钟伦
  性善辩第一·孟子
  分别品第十三·佚名
  答黄忏华问(七则)·太虚
  因辽沪事件为中日策安危·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54.王建:乐府歌行二首·施蜇存

    凉州行 凉州四边沙浩浩,汉家无人开旧道。(韵一)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征人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韵二)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韵三)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

  • 卷八十三·志第三十三·选举三·宋濂

        ◎选举三   ○铨法中   至元四年,诏:“诸官品正从分等,职官用荫,各止一名。诸荫官不以居官、去任、致仕、身故,其承荫之人,年及二十五以上者听。诸用荫者,以嫡长子。若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

  • 卷十八·毕沅

      ◎宋纪十八 ∷起阏逢敦牂七月,尽柔兆涒滩六月,凡二年。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淳化五年辽统和十二年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贼攻眉州,知州李简等坚守,踰月,贼引去。   以户部员

  • 1934──中華民國二十三年甲戌·郭廷以

      1﹐1(一一,一六)   甲、行政院長汪兆銘發表元旦紀念詞:以建設求統一,以【均權求共治】;【治標莫急於清除共匪,治本莫急於生產建設】。   乙、胡漢民通電要求南京及福建停戰。   丙、江西完成碉堡二千九百座。   

  • 第六十二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蔡东藩

      却说护军司马傅燮,系北地灵州人氏,本字幼起,嗣慕南容三复白圭,南容春秋时鲁人,事见《鲁论》。乃改字南容。身长八尺,仪表过人,郡将举燮为孝廉,因得出仕;后闻郡将丁忧,也弃官行服,借报知遇;及为护军司马,独谓国家大患,不在贼寇,

  •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马厂起义与梁汤·刘以芬

    洪宪之役,首义者为蔡谔,而暗中推动策划者则梁任公先生也。复辟之役,首义者为段祺瑞,而暗中推动策划者亦任公及汤济武先生也。自民国六年六月十四日张勋以调停黎、段入京,外间即有阴谋复辟之传言。时余在津住友人刘嵩生(崇佑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一·高晋

    河防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日梦麟尹继善白钟山嵇璜陈宏谋奏言窃惟淮扬徐海等属大兴水利应修滙湖通江归海之干支各河儧办完竣现今另折恭奏外【臣】等于周歴各属查催工程之便复留心遍加察勘博采舆情各州县已办干支各河而

  • 七年·佚名

    (丁卯)七年清嘉慶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詣孝安殿,行正朝祭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下勸農綸音曰:予聞之,民者國之本也,食者民之本也。故《洪範》三八政,一曰食。食之所出、衣之所資,在於農之一事,農之

  • 看过去知未来·孔子

    【原文】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②?”子曰:“殷因③于夏礼,所损益①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世:这里指代。②也:同“耶”,疑问语气词。③因:因袭沿袭。④损益:减少与增加。 【

  • 嘱累品第十八·佚名

    尔时世尊,则如其像而出顶光。便现神足感魔波旬。与诸兵众往诣佛所。白世尊曰:吾与眷属于如来前而自约誓。若斯经典所流布处。诸郡国土而有法师。敷陈经典宣于法会。又吾身誓益当加护。令得畅达不兴危害。于是世尊紫金色

  • 汉口佛教会壁铭并序·太虚

    今世变乱,非秉宣佛法无以正之,又非中国人不能胜任之,而武汉则华夏之心也。民七秋,予始来汉皋。民九之春、之冬、第二、第三于武昌讲起信、大佛顶。是冬、在汉讲演三日,汉口乃有佛教会创设。自是日新月异而岁不同,遂成今日之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復次善男子。汝因此故。求善知識。勿於身心而生疲倦。見善知識。勿生厭足。請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近善知識。勿懷退轉。供養善知識。無令間斷。隨順善知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三·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辩体前文解释能说所说。能观所观皆能诠名。今辩此名所诠之体。欲令学者因筌得鱼。寻名显体。寻名意在忘名。显体知无别体。此乃今师释名辩体之妙意也。复应了知。释名是总。总三法故。三章是别。别

  • 第二章 摩诃三摩多王统·佚名

    大牟尼[世尊]实由摩诃三摩多王之族出生。于劫初有名摩诃三摩多王者,(一)鲁伽与瓦罗鲁伽,同二人之伽鲁利耶尼,乌波沙他与曼达他,二人之洽罗伽、乌婆洽罗,(二)姊提耶与木洽罗。摩诃木洽罗之名[王],木洽林达,沙伽罗与沙伽罗提瓦名之[王],(三

  • 道迹灵仙记·佚名

    《道迹灵仙记》,原不著撰人。从其内容体例看,疑即南朝刘宋道士顾欢所撰《道迹经》(一名《真迹》)之一部分。原书卷数不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记传类。书分八节。前四节记叙酆都山鬼神六宫之名,天下山川鬼神之主

  • 大事记讲义·吕中

    史论著作。南宋吕中撰。23卷。吕中曾受业于陈傅良、叶适,以其师学说观点,对北宋朝章国典、君臣言行加以阐述和评议,成此讲论稿本。是书第一卷载治体、制度、国势论3篇,卷二至二十三以北宋九朝事迹,分类叙编,间加论断。凡政

  • 显识论·佚名

    梵名Vidya^nirdes/a -s/a^stra 。全一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三界唯识之义。初说识有显识、分别识等二种,次举一切三界唯识等论旨。本论论题下有‘从无相论出’之语,而同为真谛所译之‘转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