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34──中華民國二十三年甲戌

  1﹐1(一一,一六)

  甲、行政院長汪兆銘發表元旦紀念詞:以建設求統一,以【均權求共治】;【治標莫急於清除共匪,治本莫急於生產建設】。

  乙、胡漢民通電要求南京及福建停戰。

  丙、江西完成碉堡二千九百座。

  丁、劉桂堂叛軍竄擾北平西北之明陵及大小湯山,萬福麟軍及關麟徵師夾擊之。

  戊、四川剿匪軍田頌堯部克儀隴,陳萬仞師克黔江。

  己、莫斯科消息,新疆盛世才已將馬仲英、張培元完全擊敗(馬仲英部馬虎山曾敗紅軍於馬屯河岸)。

  庚、中央銀行國庫局成立。

  1﹐2(一一,一七)

  甲、劉桂堂部經高麗營南竄至通州北平間,商震軍及劉多荃師擊之。

  乙、前駐美公使伍朝樞卒於香港(?)。  1﹐3(一一,一八)

  甲、中央軍第八十七師與福建蔡廷鍇部戰於古田。

  乙、伊犁屯墾使北疆總司令張培元為蘇俄紅軍所敗,自戕身死。

  丙、紅軍賀龍攻占湖北利川。  1﹐4(一一,一九)

  甲、孫科到廣州,晤陳濟棠;羅文榦自南京到香港,晤胡漢民。

  乙、湘軍陶廣師大破紅軍蕭克於贛西黃陂、路田。

  丙、劉桂堂匪部經武清南竄至永清固縣(明日南竄霸縣滄州)。  1﹐5(一一,二0)中央軍開始猛攻福建延平古田,空軍助戰,蔣委員長駐浦城指揮。  1﹐6(一一,二一)

  甲、中央軍第四師冷欣,第三十六師宋希濂,第五十六師劉和鼎攻克福建延平,守軍司徒非師降。

  乙、張學良自義大利抵香港,登岸訪胡漢民。

  丙、新疆邊防督辦盛世才電京報告,伊犁屯墾使、新疆邊防幫辦張培元於去年十二月間叛亂,被狙身死(本月三日),暫派西路警備司令劉斌(東北救國軍)

  代伊犁警備司令。

  丁、伊克昭盟盟長沙王致文綏遠省政府,請准設自治區政府(不願與德王聯合)。

  戊、中共臨時最高軍事裁判法庭(何叔衡、董必武、何長工組成)判處前紅軍閩浙贛軍區司令員、第七軍團政治委員蕭勁光以五年監禁(蕭以未能拒守黎川,被指為羅明路線)。

  1﹐7(一一,二二)

  甲、中央軍第九師李延年、第三師李玉堂克福建水口,大破譚啟秀軍。

  乙、香翰屏復任廣東第二軍長。

  1﹐8(一一,二三)

  甲、張學良抵上海,義大利飛行家波那狄司令同行。  乙、國府取銷湯玉麟通緝案。  丙、劉桂堂匪部竄河間大名。

  丁、西路剿匪軍第二縱隊劉膺古部第六十二師陶廣攻佔銅鼓萬載間之高村(1﹐5?)。

  1﹐9(一一,二四)

  甲、孫科自香港返抵南京。  乙、蔣委員長自杭州到南昌。

  丙、中央電令孫魁元(殿英)軍暫緩前進(時孫部距寧夏二百餘里,擬取道平羅、靈武西進,馬鴻逵部阻之)。  1﹐10(一一,二五)

  甲、中央海軍收復廈門(福州所任命之市長兼警備司令黃強昨夜離廈)。  乙、蔣光鼐、蔡廷鍇電請陳濟棠派兵接防閩南。

  丙、前海軍部長楊樹莊卒於上海。

  丁、中央政治會議通過發行一萬萬元關稅公債。  1﹐11(一一,二六)  甲、中央海軍收復金門。

  乙、四川剿匪軍克昭化劍閣。

  丙、江亢虎在南京被拘(1﹐26釋放)。

  1﹐12(一一,二七)

  甲、中央軍第八十七師王敬久、第八十八師孫元良克福建古田,趙一肩師三團降。

  乙、蔡廷鍇部(第十九路軍)開始自福州撤退(上游中央軍逼近,盧興邦部態度轉變,下游海軍封鎖,陸戰隊在連江福清登陸)。

  丙、日海軍陸戰隊到福州倉前山。

  丁、任命陳儀為福建省政府主席,派蔣鼎文為贛粵閩湘鄂剿匪軍東路總司令(轄第四縱隊李延年、第九縱隊劉和鼎、第十縱隊湯恩伯,共十四個師)。

  戊、青海西區屯墾督辦、第四十一軍長孫魁元(殿英)進攻寧夏,占領磴口,與寧夏主席馬鴻逵之第十五路軍開始相戰。

  己、馬仲英再圍迪化,並西攻昌吉,阻西路盛世才軍回援(時盛部主力在西路)。

  庚、特派黃慕松為致祭達賴專使。

  辛、偽國【總理】鄭孝胥等向溥儀呈勸進表。

  1﹐13(一一,二八)

  甲、福州各機關撤回漳泉,李濟琛、陳銘樞【人民革命政府】瓦解(凡五十三日)。

  乙、毛澤東、朱德電李濟琛、陳銘樞、蔣光鼐,立即武裝群眾,組織反日反蔣的鬥爭團體,並與紅軍合作到底。

  丙、北平軍分會委員長何應欽電令孫魁元停止原地。

  丁、普安輪在吳淞口外佘山洋面被劫。

  戊、發行關稅庫券一萬萬元。

  1﹐14(一一,二九)  甲、日本關東軍駐黑河(察省沽源東)司令官森一郎在察東以飛機散放【警告宋哲元軍駐龍門所部隊】

  之【聲明書】,謂龍門所駐軍係違背條約,應撤退赤城延慶以西,否則進攻。又【滿洲國】佈告如再有被撕毀情事,日軍亦不惜採斷然處置。以上條文,限十七日答覆。

  乙、海軍部長陳紹寬率艦抵馬尾。

  1﹐15(一二,一)

  甲、蔣委員長到延平。

  乙、福州各官署重懸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

  丙、紅軍彭德懷、董振堂等部圍攻福建沙縣。

  1﹐16(一二,二)  甲、中央軍及海軍陸戰隊收復福州。

  乙、日偽軍侵占察哈爾龍門所附近趙家營子。

  丙、班禪自百靈廟到歸綏。

  丁、波蘭公使魏登濤呈遞國書。  1﹐17(一二,三)

  甲、中央政治會議通過內蒙古自治辦法,於察綏兩省設置自治區政府(內蒙代表反對)。  乙、行政院令孫魁元軍停止西進。  丙、陳友仁、徐謙等自福州到香港。

  1﹐18(一二,四)

  甲、胡漢民發表宣言,對閩局善後主雙方停止戰事,閩軍驅除叛黨叛國份子,取消組織,改編第十九路軍。

  乙、中央常務會議決議嘉獎討逆海陸空軍將士。

  丙、義相墨索里尼發表論遠東情勢文,謂美俄諒解,為對日警告,遠東文明前途,大半視中國在本世紀中之行動如何。

  丁、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第五次全體會議(在瑞金舉行)通過【目前的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案。認為【直接革命形勢在中國存在著】,應爭取完全勝利的鬥爭,選舉陳紹禹、秦邦憲、張聞天、周恩來、項英、張國燾、王稼薔、朱德、任弼時等為政治局委員。

  1﹐19(一二,五)

  甲、孫魁元部繞過寧夏石嘴子,進攻平羅,馬鴻逵部旅長馬寶琳堅守(青海馬步芳師已開抵寧夏增援)

  。

  乙、劉桂堂匪部陷河南涉縣。

  丙、班禪自綏遠抵北平。

  丁、紅軍賀龍自鄂西折回湖南龍山茨岩塘。

  1﹐20(一二,六)

  甲、中國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第四次全體大會開幕,推蔣中正、汪兆銘、孫科、戴傳賢、于右任、顧孟餘、居正為主席團。  乙、溥儀正式宣布於三月一日即帝位,改【滿洲國】為【滿洲帝國】。  丙、中央軍第二十六師宋希濂克福建莆田。

  1﹐21(一二,七)  甲、第十九路軍師長沈光漢、毛維壽、張炎、區壽年自泉州通電擁護中央,脫離人民革命政府,並推戴戟出任維持(沈、毛先已與戴笠有聯絡)。

  乙、中央軍收復漳州。

  丙、蔣委員長派陳誠/為剿匪軍北路軍前敵總指揮,薛岳為第六路軍總指揮。  丁、山西綏遠地震。

  1﹐22(一二,八)  甲、蔣委員長自福建建甌飛抵南京。

  乙、胡漢民及西南政務委員會,分別電京請對第十九路軍停止追擊,予以自新,以免陷入歧途。

  丙、行政院決議:(1)改組福建省政府,任命各廳長委員,(  2)任命顧祝同為軍政部政務次長。  丁、四中全會第一次大會,宋子文報告全國經濟委員會工作,首重交通發展,次為水利工程,衛生設備,農村救濟,教育改進。

  戊、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舉行,到代表七百餘人,毛澤東等七十五人為主席團。史達林、加里寧、莫洛托夫、特爾曼、高崗為名譽主席團。中共中央代表博古(秦邦憲),全國總工會代表劉少奇,紅軍代表朱德等致詞。  己、江西剿匪軍破紅軍方志敏於上饒鄭家坊,斬獲五百餘人。

  庚、日本陸軍省大臣荒木貞夫辭職,林銑十郎繼任。

  1﹐23(一二,九)  甲、日本第六十五屆議會開幕,廣田演說外交方針,盼中國諒解日本真意,日本特別關注華北治安及共產軍狀況,對蘇聯繼續善鄰關係,中東路出讓交涉希望再開,對美應相互益深諒解。

  乙、新疆南路沙比提大毛拉(薩維特多木拉)叛亂消息由莫斯科傳出。

  丙、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講述【我們的經濟政策】,號召推行經濟建設,發展農業工業生產,對外貿易及合作社,集中經濟力量供給戰爭,鞏固工業在經濟方面聯合,保證無產階級對於農民的領導,爭取國營經濟對私人經濟的領導。

  1﹐24(一二,一0)

  甲、班禪喇嘛自北平到南京。  乙、內蒙代表向四中全會請願,反對分區自治。

  丙、甘寧青三省主席及將領朱紹良、馬鴻逵、馬麟、鄧寶珊、馬鴻賓、馬步芳通電宣布孫魁元罪狀。

  丁、紅軍賀龍進攻湖南永順。

  戊、黃郛續行匯與馮玉祥二萬元。

  己、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強調粉碎第五次圍剿。

  1﹐25(一二,一一)

  甲、中國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第四次全體會議選任林森連任國民政府主席。大會閉幕,發表宣言,揭舉統一(集中國力)建設(充實國力)二綱領,並嘉勉剿匪討逆將士。

  乙、江西匪區封鎖完成,共築碉堡二千九百座。

  丙、江西剿匪第五縱隊羅卓英部第六十七師傅仲芳、第九十四師李樹森破紅軍第五軍團董振堂於黎川,占樟村橫村,擒斬千餘人。

  丁、圍攻寧夏平羅之孫魁元軍(于世銘師)因空軍轟炸潰敗。

  戊、陳銘樞、蔣光鼐到香港(明日李濟琛亦到,均係經汕頭來)。

  1﹐26(一二,一二)

  甲、林主席就職。

  乙、首都舉行歡迎蔣委員長及慶祝討逆勝利大會。  丙、剿匪軍東路總司令蔣鼎文率部入泉州,第十九路軍集合指定地點,聽候改編。

  丁、陳濟棠委李揚敬、黃任寰為粵閩邊防正副司令。

  戊、西藏三大寺喇嘛代表請班禪回藏。

  己、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宣言,謂福州人民革命政府的歷史,即反革命的改良主義的歷史,祇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祇有無產階級及中國共產黨才是勝利的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一切言行,僅為欺騙民眾的煙幕,希望民眾援助中國蘇維埃與工農紅軍,工人罷工,農民抗租,奪取土地,兵士譁變加入紅軍,組織統一革命戰線(剿匪軍正準備自東線進攻,共產黨頗感惶恐)。

  庚、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改組織局為書記局,以秦邦憲、陳紹禹、王稼薔、張聞天、周恩來、項英、劉少奇、吳亮平、楊尚昆(一作梁柏臺)為書記,秦為代理總書記,以秦邦憲、陳紹禹、張聞天、周恩來、項英、張國燾、朱德、陳雲等為政治局委員,周為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楊尚昆為組織部長,張聞天為宣傳部長,項英為職工部長,吳亮平為白區工作部長,陳紹禹為駐莫斯科代表團主席。

  1﹐27(一二,一三)  甲、全國經濟委員會第三次常會,決議:(1)  開發西北:甲、水利建設,乙、修築西安、蘭州,肅州、蘭州,西安、漢口三公路,(2)完成七省公路,(3)改良江南公路路面工程(錫滬、京滬、錫宜、京杭四路),(4)西南公路(包括福建),並注重漳州至浦城公路。

  乙、陳濟棠派繆培南晤陳銘樞、蔣光鼐等,謀/收編第十九路軍。  丙、盛世才電復行政院,未聞新疆南部獨立之說。

  丁、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作結論,強調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戊、北路剿匪軍第三路陳誠/部第十一師黃維,第七十九師樊崧甫破紅軍第九軍團羅炳輝於黎川南之邱家隘、寨頭隘。  1﹐28(一二,一四)  甲、孫魁元軍(劉月亭師)進攻寧夏省城(已三日)。

  乙、西路剿匪軍第二縱隊劉膺古部鍾光仁、陶柳二旅攻克萬載小源(高詠生之根據地)。

  丙、任命陳調元為贛粵閩湘鄂五省剿匪預備軍總司令。

  丁、朱德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作軍事報告。

  1﹐29(一二,一五)

  甲、內蒙古代表為自治問題分向中央黨部及各部院請願。

  乙、四川剿匪軍第五路王陵基破紅軍張國燾、徐向前,克綏定馬渡關。

  1﹐30(一二,一六)

  甲、行政院決議(1)撤銷青海西區屯墾督辦公署,免孫魁元督辦兼職,(2)以熱振呼圖克圖代攝達賴職權。

  乙、寧夏馬鴻逵、青海馬步芳部敗孫魁元部於金剛堡,北平軍分會電令孫軍自寧夏撤退,並切實編遣。

  丙、第十九路軍(一部隨蔡廷鍇走粵邊)改編為剿匪東路軍第七路,總副指揮毛維壽、張炎在惠安就職(陳沛、伍崇仁、文朝籍等分任為師長。又張炎尋離去)。

  丁、紅軍第十軍方志敏猛攻江西玉山德興間之大橋頭,為中央軍所敗,傷亡七百餘。

  戊、灤榆區行政專員陶尚銘與山海關日本特務機關長儀我改訂榆關接收方案。

  1﹐31(一二,一七)

  甲、蔣委員長自南京赴杭州,張學良亦至自上海。

  乙、劉湘在成都召開剿匪會議。

  丙、商用練習飛機在上海失事。

  2﹐1(一二,一八)

  甲、江西剿匪軍第三路第七十九師樊崧甫,第六十七師傅仲芳等再破紅軍羅炳輝於黎川寨頭隘、平寮(翌日紅軍東南走)。

  乙、共產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閉幕,選博古、陳紹禹、何克全(凱豐)、劉少奇、毛澤東、項英、周恩來、朱德、張國燾、賀龍等一百七十五人為中央執行委員(候補三十六人)。發表宣言,開展民族革命戰爭,粉碎五次圍剿,創造一百萬鐵的紅軍。

  丙、新疆西路之盛世才軍敗馬仲英軍於昌吉,進向迪化。

  丁、陝西考古會在西安成立(徐炳昶主之,北平研究院與陝西省政府合作)。

  2﹐2(一二,一九)

  甲、蔣委員長電令剿匪各省守護堡壘。

  乙、紅軍第十六師高詠生進至江西奉新甘坊即與第十七師蕭克合。

  丙、寧夏馬鴻逵部敗孫魁元軍於寧朔。

  2﹐3(一二,二0)

  甲、上海真茹無線電臺與倫敦通報。

  乙、駐蘇俄大使顏惠慶回抵上海(2﹐5到京,2﹐7到津)。

  丙、西路剿匪軍破紅軍蕭克(第十七師)於宜豐上高間。  丁、共產黨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推毛澤東、項英、張國燾、朱德、張聞天、博古、周恩來、瞿秋白、劉少奇、陳雲、林伯渠(祖涵)、鄧發、方志敏、羅邁(李維漢)、鄧振詢、朱地元、周月林十七人為主席團,毛為主席,項、張為副主席。張聞天為人民委員會主席,王稼薔(外交)、朱德(軍事)、鄧振詢(勞動)、高自立(土地)、林伯渠(財政)、吳亮平(國民經濟)、陳潭秋(糧食)、梁柏臺(司法)、曾山(內務)、瞿秋白(教育)為委員。項英為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董必武為最高法院主席,阮嘯仙為中央審計委員會主席,朱德為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周及王稼薔為副主席。

  2﹐4(一二,二一)

  甲、蔣委員長與宋子文、張學良、孔祥熙在杭州會談。

  乙、第十九路軍一部為廣東收編。

  2﹐5(一二,二二)

  甲、蔣委員長在杭州講演,以教養衛為救中國興民族方針。

  乙、北平軍分會免孫魁元之軍分會委員、第四十一軍軍長及第四十四師師長各職,所部由于世銘、丁綍庭、劉月亭改編為三旅(何應欽發表談話,如孫不聽命令,將徹底解決)。

  丙、參謀/本部會商新疆西藏問題。

  丁、共產黨中委瞿秋白自上海到江西瑞金。

  2﹐6(一二,二三)

  甲、馬仲英部馬福元攻下喀什噶爾回城(疏附)

  ,解漢城之圍,東土耳其共和國政府瓦解(本年一月,和加尼牙孜自阿克蘇到疏附,和闐王愛美爾帕夏伊敏亦至,未幾和與沙比提大毛拉相爭,進攻疏勒失利,退英吉沙爾)。

  乙、新疆省政府宣言堅決奮鬥,保全新疆整個領土人民。

  2﹐7(一二,二四)

  甲、特派張學良為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張在杭州向蔣委員長表示欲任侍從室主任,隨侍學習,未果。對三省剿匪副司令職初擬不就,王樹翰再三相勸,始於3﹐3在武昌就職)。

  乙、中央政治會議決議:全(1)國水利機關暫歸全國經濟委員會統籌辦理,(2)由經濟委員會、財政部、內政部合組土地委員會。

  丙、蔡廷鍇離福建龍巖,飛廣東梅縣。

  2﹐8(一二,二五)

  甲、北路剿匪軍(右翼)第六路薛岳部自永豐進至籐田,即構築碉堡(六路軍轄七個師、兩個旅)。

  乙、孫魁元部猛攻寧夏省城,為馬鴻逵、馬步芳部及空軍擊退。

  丙、前第十九路軍四師分別在閩南繳械,開赴河南編訓。

  丁、劉文輝代表姜郁文與西藏代表瓊讓會議於矮達(凡三日無結果)。

  戊、蔣委員長訂空軍訓條。

  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頒布【優待紅軍家屬條例】。

  2﹐9(一二,二六)

  甲、蔣委員長自杭州飛抵南昌。

  乙、四川剿匪軍楊森、李家鈺攻占巴中、南江。

  丙、貴州省政府主席王家烈與李宗仁會於南寧,商兩省提攜。

  丁、巴黎共產黨及反法西斯派大示威,引起騷動(2﹐12總罷工一日)。

  戊、江西剿匪軍(北路)第五縱隊羅卓英部第十四師霍揆彰第九十四師李樹森敗紅軍第一軍團林彪第九軍團羅炳輝於黎川雞公山,紅軍走廣昌。

  2﹐10(一二,二七)

  甲、灤榆區行政督察專員陶尚銘接收山海關。

  乙、成都剿匪會議閉幕。

  丙、贛西紅軍蕭克、高詠生陷武寧(剿匪軍朱耀華、岳森、彭位仁師追擊,即走瑞昌,時蕭、高根據地已失,到處流竄)。

  丁、莫斯科發表遠東紅旗特別軍總司令布留赫(嘉倫)對共產黨代表大會演說詞,遠東如有軍事衝突,特別紅軍必予以重大打擊,使資本主義大本營崩潰。

  2﹐11(一二,二八)  甲、蔣委員長與行政院長汪兆銘通電,繼續剿匪及生產建設,中央地方,開誠/相與,安定政局,儲蓄國力。

  乙、【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宣言,抨擊【人民革命政府】違背協定,欺騙民眾;指斥生產大眾黨、社會民主黨、第三黨、托洛斯基陳獨秀取消派,並聲明願與一切抗日反蔣的武裝聯合。  丙、福建紅軍進迫閩北洋口。

  丁、湘西紅軍賀龍再占桑植(第六次)。

  戊、晉綏軍王靖國、趙承綬師向綏西出動,迫令孫魁元部就範。

  己、馬仲英為蘇俄紅軍所敗,撤迪化之圍,退吐魯番。

  2﹐12(一二,二九)

  甲、蔣委員長在南昌行營訓話,實行教養衛,造成民族復興基礎。

  乙、盛世才自迪化追擊馬仲英。

  丙、鄂北股匪蕭六、谷大申進擾河南唐河。  2﹐13(一二,三0)

  甲、特派陳誠/為湘鄂贛粵閩剿匪軍北路前敵總指揮,衛立煌為東路前敵總指揮。

  乙、四川紅軍徐向前、張國燾敗剿匪軍王陵基部(旅長郝耀廷被戕)於樓門口。  2﹐14(一,一)南京舉行追悼達賴第十三世大會,汪兆銘致祭。  2﹐15(一,二)

  甲、藏兵攻占西康鄧柯。

  乙、江西剿匪軍第三路第七十九師樊崧甫攻佔黎川鳳翔峰,敗紅軍第一軍團林彪,雙方傷亡各數百。

  丙、贛東紅軍攻浙江開化。  丁、奧國國社黨大暴動敉平(自2﹐12開始,死二千餘人)。  2﹐16(一,三)

  甲、綏遠主席傅作義、山西主席徐永昌到北平,商對孫魁元軍事。

  乙、江西紅軍第十七師蕭克、第十六師高詠生自永新經安福進至瑞昌西南范家埠,謀/擾南潯鐵路。

  丙、翁文灝由南京赴杭州,中途汽車失事受重傷。

  丁、英蘇商約在倫敦簽字。  2﹐17(一,四)

  甲、劉桂堂匪部陷河南洛寧。

  乙、川康軍第二旅長鄧讓克復鄧柯,藏軍攻德格。

  2﹐18(一,五)

  甲、北平軍分會決定討孫魁元策略,並由龐炳勛、胡毓坤等對孫作最後忠告,勸離開部隊。

  乙、四川剿匪軍王陵基部敗徐向前於綏定巴中交界。

  丙、西路剿匪軍第一縱隊劉建緒部第十五師王東原攻占永新,俘紅軍及紅軍學校學生千餘(一作1﹐19)。

  丁、粵軍離開南巖,退上杭、武平。

  戊、天津破獲暗殺馬占山機關(日人主使)。

  2﹐19(一,六)

  甲、蔣委員長在南昌倡導【新生活運/動】。

  乙、汪兆銘在行政院紀念週講演,生產建設為今後努力方向。

  丙、江西紅軍蕭克、高詠生自瑞昌攻陷南潯路黃老門。

  丁、蔡廷鍇自粵東到香港。  戊、新嘉坡陳嘉庚之橡膠公司以破產收盤。

  2﹐20(一,七)

  甲、紅軍蕭克、高詠生進至距九江三十里之沙河鎮,為剿匪軍所擊退。

  乙、紅軍占據四年之江西興國,為剿匪軍克復。

  丙、贛粵閩湘鄂五省剿匪軍東路總司令蔣鼎文在廈門就職。

  丁、張學良自上海到南京商剿匪軍事。

  戊、行政院通過發行鐵路建設公債一千二百萬元。  己、行政院設新疆建設計劃委員會。

  庚、美國實施新貨幣政策,抬高銀價,本日上海銀行界張嘉璈、貝淞蓀、李銘等電美總統羅斯福請其了解中國情狀,加以考慮;並電政府,請從緩批准白銀協定。

  辛、海參崴漁區投標,蘇日發生糾紛,日未參加。

  2﹐21(一,八)

  甲、紅軍蕭克由瑞昌經箬溪渡修水南走靖安(高詠生部仍在武寧瑞昌境)。

  乙、北路剿匪軍第六路薛岳部第七縱隊吳奇偉第九十師歐震攻占永豐沙溪,敗紅軍江西軍指揮陳毅(即構築封鎖線及公路)。  丙、四川剿匪軍六路開始二次總攻(六路為鄧錫侯、田頌堯、李家鈺、楊森、王陵基、劉邦俊)。

  丁、日外相廣田致書美國務卿赫爾,願開誠/協議現在及將來發生之案件,確立善鄰和平關係。

  2﹐22(一,九)

  甲、國府令嚴格檢查報紙。  乙、劉桂堂匪部自豫西洛寧圍攻盧氏(劉部約三千餘人,並聯合豫匪崔邦傑、王有,謀/入陝西四川,為陝軍所阻)。

  丙、日外相廣田在眾議院報告,俄【滿】售路交涉即可好轉。

  2﹐23(一,一0)

  甲、熱振正式代理達賴喇嘛主持西藏政教。

  乙、孫魁元部連日猛攻寧夏,馬鴻逵電促傅作義進援。

  丙、天津大公報連日為文論【生產建設】。

  丁、日軍用飛機在黑龍江右岸遭蘇俄高射砲射擊。

  2﹐24(一,一一)

  甲、汪兆銘電蔣委員長,詢紅軍竄擾南潯路情形。

  乙、宋子文談銀價問題,謂政府無意出賣生銀。

  丙、僑務委員會商討暹羅慘殺華僑案(事在去年十月,華僑被殺者四十餘人)。

  丁、去年九月二十四日被偽國拘捕之中東路蘇俄職員六人釋放(

  即辭職另派)。  2﹐25(一,一二)

  甲、東路剿匪軍第十縱隊湯恩伯部第四師冷欣克復福建沙縣,敗紅軍第七軍團蕭勁光。

  乙、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張學良到漢口。

  丙、薊密區行政督察專員殷汝耕與日方商定接收古北口方案。  丁、倫敦失業工人結隊示威。

  2﹐26(一,一三)

  甲、蔣委員長電京否認江西武寧、瑞昌、沙河失守。

  乙、閩變領袖之一徐名鴻(第三黨)在廣東大埔鎗斃。

  丙、蘇俄對中東路出售再作讓步,售價減為二萬萬日元(原索六萬萬二千五百萬日元)。

  2﹐27(一,一四)

  甲、東路剿匪軍總司令蔣鼎文到廣州晤陳濟棠,商閩粵及剿匪軍事。

  乙、財政部長孔祥熙談,美國提高銀價,於我並無不利。

  丙、上海外僑協會電美總統羅斯福,請考慮銀價對於中國之影響。

  2﹐28(一,一五)

  甲、中央政治會議批准八國白銀協定。

  乙、中央政治會議通過蒙古自治問題之修正原則,設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各盟公署改稱盟政府,改察哈爾部為盟,盟旗地方不再設縣治或設治局(打銷1﹐17決議)。

  2﹐(底)鄂豫皖紅軍第二十八軍與第二十五軍會合於商城,仍縣第二十五軍,吳煥先改任政委,徐海東任軍長。

  3﹐1(一,一六)

  甲、偽【滿洲國】執政溥儀稱帝,年號【康德】

  。  乙、外交部為溥儀稱帝發表聲明,中國態度不變。

  丙、汪兆銘向蒙古代表宣布蒙古自治條文(蒙古代表表示滿意)。

  丁、蔣委員長談話,否認國民黨將改總理制及本人為總理說,並謂中國環境事實,非德義兩國可比。

  戊、立法院憲法草案初稿公布。  己、陳濟棠電請中央於廣州設置軍事委員會西南分會。

  庚、楊杰率領之軍官考察團抵莫斯科。

  辛、張學良在武昌就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職。

  壬、鮑貴卿(北京政府時之陸軍總長、吉林督軍)卒於北平。

  癸、【大公報】連日為文論白銀問題。

  3﹐2(一,一七)

  甲、蔣委員長令鄂豫贛皖等省實行自衛,以為施行自治準備,限六月底完成。

  乙、蔣委員長電陳濟棠於三個月內將贛南赤匪剿滅。

  丙、西路剿匪軍彭位仁、李覺、岳森、朱耀華等師將紅軍蕭克包圍於江西修水東南。郭汝棟師追擊紅軍高詠生於修水以北。

  丁、全國經濟委員會西北辦事處在西安成立。  戊、新生活運/動促進會,在南昌招待記者,說明新生活運/動為復興民族之新基礎。

  3﹐3(一,一八)

  甲、內蒙古代表向中央申謝蒙古自治案。

  乙、派司法院副院長覃振赴歐美考察司法。

  丙、蔣鼎文自廣州飛返廈門。

  丁、美國務卿赫爾函覆日外相廣田,同意其增進日美親善關係之書翰,願接受對於增進友好關係之任何提議。

  3﹐4(一,一九)  甲、薊密區行政專員殷汝耕接收古北口。

  乙、章嘉呼圖克圖自北平抵綏遠宣化蒙旗。  丙、藏番東犯,圍攻德格。

  丁、唐式遵代王陵基為四川剿匪軍第五路總指揮(王與劉湘及其高等顧問劉從雲不和)。

  3﹐5(一,二0)

  甲、中英庚款董事會通過首都電廠借款案。

  乙、【萬象】【肇興】二輪在黃浦江互撞,【肇興】沉沒。

  丙、【國聞週報】刊載【禁書問題】一文(上月通令查禁者二百餘種)。

  3﹐(初)前德國國防部長薩克德再度來華,正式任德國軍事團總顧問。

  3﹐6(一,二一)  甲、傅作義到包頭,指揮對孫魁元軍事。

  乙、蘇俄紅軍及盛世才軍佔達阪。

  丙、紅軍賀龍攻湘西大庸,為陳渠珍師所擊退。

  丁、孔祥熙談,棉麥借款正向美國商洽減額。

  戊、新任英使賈德幹遞到任國書。

  3﹐7(一,二二)  甲、國民政府公布【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暫行組織大綱】,任命雲端旺楚克(雲王),索諾木喇布坦(索王),德穆楚克棟魯普(德王)及吳鶴齡等為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雲王為委員長,索王、沙王為副委員長,特派何應欽、趙戴文為正副指導長官。  乙、蔣委員長為處理收復區土地問題,頒發告民眾書(業權有保障,農民有田耕)。

  丙、蔣委員長講演新生活運/動,中心準則為禮義廉恥。

  丁、西路剿匪軍敗紅軍蕭克於修水西南,克幽居。

  戊、東路剿匪軍第十縱隊第八十八師孫元良克福建將樂,紅軍第七軍團蕭勁光赴泰寧。

  己、俄外交副委員長Sokolnikov告楊杰,俄對日戰爭有把握,擊敗日本後必將東北奉還中國,中國態度應堅決,中俄應合作。

  庚、俄軍事委員長兼紅軍總司令伏洛希洛夫告楊杰,希望中國迅速組織自己軍隊,排除侵略敵人,盼中俄合作(是日楊杰離俄)。

  3﹐8(一,二三)

  甲、蘇俄紅軍及盛世才軍佔托克遜、吐魯番、鄯善,馬仲英軍分走焉耆、哈密。

  乙、英使賈德幹訪晤班禪(明日賈自南京赴漢口視察)。

  丙、國軍陳誠/部五萬餘人與紅軍林彪部四萬人開始激戰於南豐廣昌間。

  3﹐9(一,二四)張學良自武漢到南昌,謁蔣委員長(3﹐12離南昌返漢)。

  3﹐10(一,二五)

  甲、南昌舉行新生活運/動大會。

  乙、贛東紅軍犯浙江,被擊退,還走德興。

  3﹐11(一,二六)  甲、國民政府為偽國溥儀改制稱帝,發告全國書,盼精誠/團結,生聚教訓,挽回國難,並通令嚴辦附和之漢奸。

  乙、傅作義指揮之晉綏軍王靖國、趙承綬師開始對孫魁元部進擊。

  丙、江西紅軍第三軍團彭德懷攻佔南豐西南之東華山、五都寨,敗剿匪軍第九十四師李樹森部。  3﹐12(一,二七)

  甲、江西剿匪軍陳誠/部克福建泰寧。

  乙、藏軍陷西康德格。

  丙、日外相廣田與俄大使優列尼夫商中東路售賣及漁業投標問題。

  3﹐13(一,二八)  甲、紅軍第一、三、五、九軍團猛攻南豐西南楊梅寨、白舍一帶,為剿匪軍第三路陳誠/部八師所敗,退向甘坊。  乙、英掌璽大臣艾登在下院宣稱永不承認滿洲國。

  丙、行政院決定故宮博物院新理事人選。

  丁、北平西安航空開始。

  戊、蘇俄紅軍及盛世才軍占焉耆(3﹐22占阿克蘇)。

  3﹐14(一,二九)

  甲、孫科孔祥熙飛抵南昌,與蔣委員長商憲法草案及剿匪軍費(

  3﹐16回京)。

  乙、贛南紅軍葉劍英由筠門攻清溪,為粵軍李揚敬所敗。

  丙、晉綏軍對孫魁元部全線進攻,佔楊家河、布倫淖。

  丁、外交次長唐有壬到北平視察(3﹐22離平津返京)。

  戊、倫敦英日棉業談判決裂。

  3﹐15(二,一)

  甲、華北師旅長(第一批)奉召先後到南昌聽訓,參觀剿匪軍事與地方建設(共三批,第二批於3﹐30前到達,第三批於4﹐15前到達,大多為韓復矩、宋哲元、商震及東北軍將領)。

  乙、晉綏軍突破綏西天興泉孫魁元部防線,佔三聖宮。  丙、紅軍第七軍團第十九師周建屏佔福建明溪(歸化)。

  3﹐16(二,二)

  甲、駐俄大使顏惠慶晤俄大使鮑格莫洛夫(顏昨自津抵京)。  乙、張繼自京到平,調查砍伐天壇古柏案。  3﹐17(二,三)

  甲、蔣委員長在南昌召見華北將領。

  乙、江西剿匪軍陳誠/部第五縱隊羅卓英(第十一師黃維,第十四師霍揆彰,第六十七師傅仲芳,第九十四師李樹森),第八縱隊周渾元(第九十七師孔令恂,第九十六師蕭致平,第四十三師鄒洪,第九十八師夏楚中)與紅軍在南豐三溪圩一帶,連日劇戰,空軍猛烈轟炸,佔領甘坊,紅軍退向廣昌,傷亡八千餘,被俘二千餘(剿匪軍亦死亡近千)。

  丙、晉綏軍攻佔寧夏磴口,傅作義進駐五原,與馬鴻逵夾擊孫魁元部(陝西楊虎城亦增兵陝北,包圍防範)。

  丁、新疆省主席劉文龍辭職電到京(劉早失去自由)。

  戊、中央民眾運/動指導委員會通電全國,勵行新生活。  3﹐18(二,四)

  甲、蔣委員長召開之蘇、浙、閩、贛、皖、湘、鄂、豫、陝、甘、川十一省行政(民教兩廳)會議在南昌開幕(3﹐20閉幕)。

  乙、四川剿匪軍田頌堯、羅澤洲克巴中(第二期進剿告一段落)。

  丙、劉桂堂匪部突過河南歸德,進入山東。

  丁、【天廚】號等四飛機在上海命名。

  3﹐19(二,五)

  甲、英使賈德幹與兼外長汪兆銘談中英商約修改,滇邊銀礦開掘,班洪問題(由雙方派員勘查劃界)。

  乙、晉綏軍進逼石嘴子,寧夏軍開始反攻,孫魁元部敗潰。

  丙、華北師旅長到江西撫州參觀,由陳誠/報告剿匪經過及戰略戰術(四月,第二批第三批續到)。

  丁、開灤礦工總罷工。

  戊、東路剿匪軍第十縱隊湯恩伯部第八十九師王仲廉、第八十八師孫元良克福建泰寧,紅軍第十二軍敗走。

  3﹐20(二,六)  甲、孫魁元通電離開部隊。  乙、中日代表在天津商談戰區整理問題(日方為儀我、柴山)。

  丙、長江下游午後颶風為災。  3﹐21(二,七)

  甲、晉綏軍攻佔石嘴子。

  乙、日美互換文書發表(即2﹐21及3﹐3廣田與赫爾交驩書簡)。

  3﹐22(二,八)

  甲、中央常會決議,令組織、宣傳、民眾運/動三會及內政、教育二部會擬新生活運/動推行辦法。

  乙、外交次長唐有壬自天津返南京。

  丙、孫魁元離軍,抵磴口。  丁、劉桂堂匪部自山東汶上竄至泰安(尋又竄東平肥城)。

  3﹐23(二,九)

  甲、何應欽電辭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指導長官。

  乙、特派陳調元為湘鄂贛粵閩五省剿匪軍預備軍總司令。  丙、東路剿匪軍第十縱隊湯恩伯部第十師李默庵克福建明溪(歸化)。

  3﹐24(二,一0)劉桂堂匪部自山東萬德越津浦路東竄。  3﹐25(二,一一)

  甲、蔣委員長令各省擬訂行政計劃。  乙、孫魁元部分二部,由傅作義、朱紹良改編。  丙、漢奸招雇華工出關,在塘沽被扣。  丁、中國文化建設協會在上海成立,陳立夫為理事長。

  3﹐26(二,一二)

  甲、全國經濟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商棉麥借款支配問題。

  乙、班禪訪英使賈德幹。  3﹐27(二,一三)  甲、李宗仁自廣西抵廣州,出席西南執行部及政委會會議。

  乙、秦皇島發現日鮮浪人組織之【中日滿大同盟】。

  丙、東路剿匪軍第十縱隊湯恩伯部第四師冷欣連日與紅軍第七軍團蕭勁光及第一、第三等軍團激戰,攻佔福建泰寧、新橋。

  3﹐28(二,一四)

  甲、考試院長戴傳賢自南京赴西北視察。

  乙、內政部長黃紹竑自南京赴北平(中央擬命其經營新疆,五月曾到蘭州佈置,尋奉命停止,恐刺激蘇俄)。

  丙、孫魁元自綏遠到太原。  丁、馬仲英退至喀什噶爾。

  3﹐29(二,一五)北路剿匪軍第六路薛岳部進佔善和(時紅軍主力在廣昌泰寧間)。

  3﹐30(二,一六)

  甲、汪兆銘否認變更對日政策。

  乙、日本增兵古北口。

  丙、各庚款會決議創辦中央博物館。

  丁、藏軍迫近西康巴安。

  戊、唐山華新紗廠罷工(4﹐3復工)。

  3﹐31(二,一七)  甲、孫魁元部編遣完畢。

  乙、唐山煤礦工潮擴大(日人策動)。

  丙、應聘來華之軍事顧問德國將領福根豪森抵上海。

  4﹐1(二,一八)

  甲、劉桂堂匪部因韓復矩軍之痛擊,自山東南竄。

  乙、中國、歐亞兩航空公司合併。

  4﹐2(二,一九)

  甲、外交部向日使抗議日人在平津擅設郵遞機關。

  乙、唐山啟新洋灰公司罷工(明日復工)。

  丙、潮州織工因減低工資,發生暴動,被擊斃二人。

  4﹐3(二,二0)

  甲、黃郛離北平取道平漢路南下(與蔣中正等商關內外通車等問題)。

  乙、劉桂堂匪部攻陷江蘇贛榆(明日竄山東臨沂)。

  4﹐4(二,二一)

  甲、中國土耳其友好條約在安哥拉簽訂(中國代表為駐瑞士公使胡世澤)。

  乙、各地慶祝兒童節(今年為【兒童年】)。

  4﹐5(二,二二)

  甲、黃紹竑自北平到太原,與閻錫山商新疆蒙古問題。

  乙、西路剿匪軍第一縱隊劉建緒部第十五師王東原第十六師彭位仁與紅軍蕭克高詠生師激戰於永新蓮花間,互有傷亡。

  丙、剿匪軍第六路軍薛岳部攻佔招

猜你喜欢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班固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班固
  辽志 全文·叶隆礼
  序·蔡东藩
  自序·刘若愚
  卷之五十二·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八·佚名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佚名
  五二六 谕内阁本年选拔贡生已经考试各生准其呈明充当誊录·佚名
  卷七十七·班固
  六八 诚房之余·周作人
  王玄谟传·沈约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第一节 文帝内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827_1 【循吏曲上王使君】贯休   需宿需宿,炳烂光合。蒸蒸婺民,钟此多福。自东自西,   自南自北。伊飞伊走,乳乳良牧。和气无形,春光自成。   大信不信,贻厥无朕。需女需女,尔亦须语。使君为理,   玄风震

  • 王舍人诗集巻三·王绂

    (明)王绂 撰送王仲理复任四川佥事【亨号秋林】蜀道古云险怜君久宦游一家浑八口万里只孤舟雪满岷山晓霜飞峡树秋吏民懐旧徳去去莫迟留送叶经歴致仕归建寕十载塞垣外一身戎马间拜官纔受赏谢病却投闲黄菊晚连径白云秋满山

  • 卷二十 越语上·左丘明

    1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乃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

  • 至德第八·陆贾

    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故据万乘之国,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

  • 千百年眼卷四·张燧

    秦用客之功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则不然。始与谋国开伯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睢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有天下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徒单四喜传·脱脱

    徒单四喜,是哀宗皇后的弟弟。天兴二年(1233)正月十八日的夜晚,四喜和内侍马福惠从归德来到京城。那时,河朔已经失利,而京城里还不知道。两人奉圣旨迎接两宫皇太后,就假传捷报,手执小黄旗进城,到了宫中向二位皇太后奏明奉旨迎

  • 郭登传·张廷玉

    郭登,字元登,武定侯郭英之孙。他年幼便聪颖出众。长大后,博闻强记,善长议论,喜欢谈论军事。洪熙年时,被授为勋卫。正统年间,郭登跟随王骥征麓川有功,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又随沐斌征腾冲,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十四年(1449)

  • 卷一百七·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七歌颂【二十七】万夀?纪五言律诗六十首【?集  御制诗句】翰林院修撰【臣】胡长龄元旦延千喜精神入九秋肇称八袠庆亦欲万民周鸾凤方翔翥山河共峙流洪长凝宝位歛福锡箕畴【其一】玉宇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七宪章録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罢谓大学士丘浚亦阶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一日内宴浚以内阁位恕上恕以已冢宰不当居下颇有言而太医院判刘文泰以不迁挟私论奏恕上疏自劾乃下文泰狱降御医恕求去益力

  • 卷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五 朱批裴度奏摺 雍正元年四月二十一日江西廵抚【臣】裴度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一介庸愚荷蒙 圣恩补授江西廵抚於雍正元年三月

  • 春秋左传谳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六   宋 叶梦得 撰襄公元年春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元年春已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于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谓之宋志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

  • 卷三·赜藏主

      ○黄檗(希运)断际禅师宛陵录丞相裴公问曰:“山中四五百人。几人得和尚法?”师云:“得者莫测其数。何故。道在心悟。岂在言说。言说败是化童蒙耳。”   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有无

  • 贤圣集伽陀一百颂·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稽首一切出世间  三界最尊功德海  智火能烧烦恼垢  正觉我今归命礼  稽首能拔生死险  普竭忧恼贪痴海  破彼尘劳罪业山  我今归礼

  • 卷第二十六·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二十六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拈古 蒋山佛慧泉禅师二则 举。巴陵示众。祖师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既不是风幡。向甚么处着。有人与祖师作主。出来与巴陵相见。雪窦道。风动。幡动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达最等编小参举今举古沉埋佛祖谈心谈性错过自家到者里道有不得道无不得道非有不得道非无不得道非非有不得道非非无不得毕竟如何良久云不得不得阅藏小参者个事

  • 仰节堂集·曹于汴

    诗文集。 明曹于汴撰。十四卷。于汴字自梁,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万历进士。以推官征授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熹宗立迁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力扶善惩恶,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尝从高攀龙、冯从吾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