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扮殿头官上,诗云)燮理阴阳赞圣威,经纶天地有奇才。身近玉墀新锦绣,手调金鼎旧盐梅。小官乃殿头官是也。今有苏东坡,官拜端明殿大学士之职。有安石请众官在于宅中夜宴,贺子瞻之职。酒席间王安石出侍妾数人,内有安石夫人,因 
- 张耳,大梁人也,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亡邸父客。父客谓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为请决,嫁之。女家厚奉给耳,耳以故致千里客,宦为外黄令。 陈馀,亦大梁人,好儒术。游赵苦陉,富人公乘 
- 汉纪二十五〔起阏逢摄提格(甲寅),尽旃蒙单阏(乙卯),凡二年。〕《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前七)〕①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②二月,〔考异:荀纪云「赦天下」今本纪无之,故不取。〕壬子,丞相方进薨。时荧惑守心,〔心为明堂;荧 
- 丧期二十二国恤五天子服前皇之后晋书礼志孝武宁康中崇徳太后禇氏崩后于帝为从嫂或疑其服博士徐藻议以为资父事君而敬同又礼其夫属父道者其妻皆母道也则夫属君道妻亦后道矣服后宜以资母之义鲁讥逆祀以明尊尊今上躬奉康 
- 弘治十五年九月庚午朔○吏部尚书马文升奏二品以上大臣卒其子孙乞谥有赐有不赐者有谥及三品者美者多恶者少与者少不与者多乞断自今凡二品以上大臣及始立功所封公侯伯卒无问见任致仕应与谥者或三品有特赐者宜令吏兵二部 
-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二月庚戌。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卯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东事日急请先整军节饷以备防守摺片两件。着袁世凯妥筹办理。又 
- 逆臣传唐 【一】 ○唐一 (臣)等谨案逆臣分类亦仿自新唐书宋辽金元各史因之考郑志列传如莽卓辈皆列诸臣之末葢依史书旧文然枭鸾并战终觉混 淆此等覆载不容之人允宜别而出之以着斧钺綦严之义今并以类为次五代史无逆臣传兹 
- 我对于日本的平常生活方式,即是衣食住各方面的事情,觉得很有兴趣,这里有好些原因,重要的大约有两个,其一是由于个人的性分,其二可以说是思古之幽情吧。我是生长于东南水乡的人,那里民生寒苦,冬天屋内没有火气,冷风可以直吹进被 
- (明)杨一清 撰○总制类一为激励土兵事兵部覆于兵科抄出总制陜西延绥宁夏甘肃等处邉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查得管领蕃人陜西都司秦州卫指挥同知郭遡原籍陜西平凉府静宁州人成化四年间为因蕃人满四反叛石城应例招集 
- 目从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稳定下来了。但是,还有一点叫康熙帝不大放心,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来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采用一个办法开“博学鸿词科”,命令各地官员和朝廷大臣,把有学问的文人推荐给朝廷,马上 
-   〔1〕春闲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倦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 
-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读解】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曾三番五次地论说 
-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正义       诗提要【臣】等谨按毛诗正义四十卷汉毛亨郑元笺唐孔颖达疏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古训三十卷然但称毛公不着其名后汉书儒林始云赵人毛长诗是为毛诗 
-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論曰.當說四頌總攝上義.略顯佛地淨法界相。如來地中一切有爲無爲功德皆是   清淨法界攝持.皆是清淨法界之相.所相能相俱名相故。於四頌中前三頌 
-   青原下七世瑞岩彦禅师法嗣南岳横龙和尚南岳横龙和尚,初住金轮。僧问:  “如何是金轮第一句?”师曰:“钝汉。”问:“如何是金轮一只箭?”  师曰:“过也。”问:“如何是祖师灯?”师曰:“八风吹不灭。”曰:  “恁么则暗冥 
- 南宋哲学家周行己著。陈振孙收编时有集十六卷,后集三卷,共十九卷。集久失传,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共得九卷。诗二卷,文七卷。行己之学源于程颐,故集中在理气关系上有所反映。认为万物皆有太极,皆有两仪。太极 
-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 
-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集。3卷。赵弼撰。本书是仿照宋人洪迈《夷坚志》及明人瞿佑《剪灯新话》等书而写的。全书3卷共收入25篇作品,上卷收有《续宋丞相文文山传》等11篇,中卷收有《三贤传》等6篇,下卷收有《青城隐者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