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正傳       春秋類

提要

【臣】等謹案春秋正傳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乙丑進士歷官南京兵部尚書致仕卒諡文莊事蹟具明史本傳此書大旨以春秋本魯史之文不可強立義例以己見臆說汨之惟當考之於事求之於心事得而後聖人之心春秋之義皆可得因取諸家之釐正之其曰正傳者謂正諸傳之謬而歸諸正也體例大略先引三傳次列諸儒之言而以己意為之折衷頗與劉敞權衡相近中問如論隱公不書即位則謂以不報故不書乃史之文非夫子之所削論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則謂若以稱爵稱人有褒貶則人衛可矣人蔡何為其不人宋又何為決非聖人之義其論衛人立晉則謂衛人者他國稱之之詞諸皆不足泥其論滕侯卒則謂諸侯宜薨而書卒或葬或不葬皆魯史之舊聖人無所加損論宋公衛侯遇於垂則謂史因報而書之聖人因史而存之前後議論率本此意春秋治亂世之書謂聖人必無特筆於其間亦不免矯枉過正然比事屬辭春秋之教若水能舉向來穿鑿破碎之例一掃空之而求諸實事以得其旨猶經家之平易可取者也其書嘉靖甲午若水門人卞萊所刋行而高簡為之序云乾隆四十三年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猜你喜欢
  法言義疏十一·汪荣宝
  胡子衡齐卷二·胡直
  卷一【起隐公元年尽二年】·杜预
  名篇大旨·王夫之
  春秋阙如编卷七·焦袁熹
  墙倒众人推·孔子
  卷六·蔡卞
  卷十·黄镇成
  记魏晋玄学三宗·钱穆
  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林语堂
  卷八·佚名
  卷一百一十七(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卷三十·佚名
  佛说普门品经·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六 宗室·萧子显

    衡阳元王道度始安贞王道生子遥光遥欣遥昌安陆昭王缅衡阳元王道度,太祖长兄也。与太祖俱受学雷次宗。宣帝问二儿学业,次宗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随宣帝征伐,仕至安定太守,卒于宋世。建元二年,追加封谥。无子,太

  • 列传第四十八 韦叡 裴邃·李延寿

    叡事继母以孝闻。祖征累爲郡守,每携叡之职,视之如子。时叡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叡曰:“汝自谓何如憕、恽?”叡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外兄杜幼文爲梁州

  • 卷一百八十·毕沅

      ◎宋纪一百八十 ∷起玄黓涒滩八月,尽阏逢掩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咸淳八年元至元九年   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乙巳,元主归自上都。   张贵既入襄阳,吕文焕固留共守。贵恃其

  • 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蔡东藩

      却说刘继元降宋后,太宗命中使康仁宝监督继元,催他部署行装,召齐族属,限日离开太原,驰赴汴都。继元除挈眷随行外,所有宫妓,尽献与太宗。太宗分赐立功将士,仍饬康仁宝监护继元等,赴京去讫。北汉始祖刘崇,本后汉高祖刘知远弟,

  • 第三六七谕咸丰七年十月初九日一二二○五--三·佚名

    淡水分府马,谕充张肇基为田藔内庄保甲团练总局长,给发谕戳署淡水抚民海防分府马为给发谕戳,设局团练,以安地方事。照得清庄、联庄,设局团练,系奉旨饬办要件,本分府经谕饬各保。分别举充承办,淡南、淡北俱

  • 李革传·脱脱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名余庆,三次到朝廷廷试,没有通过,因此放弃。革聪明,读书一二遍,就记住不忘。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调任真定主簿。考查他廉洁,迁升为韩城令。同知州事接受富商贿赂,用每年征收的赋税军需分配给隶属各

  • 李孜省传·张廷玉

    李孜省,南昌人。他以布政司吏待选京职,因贪赃事发而藏匿不归。当时宪宗喜好方术,孜省于是学五雷法,厚结宦官梁芳、钱义,靠符..得以进用。成化十五年(1479),皇上特旨授他为太常寺丞。御史杨守随、给事中李俊等人弹劾孜省是脏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户部二十五内外仓厫二各司府州县卫所仓浙江布政使司杭州府     广丰仓广积仓海宁县    永平仓绍兴府     如坻仓大有仓山阴县    三江仓余姚县    常丰一二三四五仓常

  • 论语集编卷七·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子路第十三【凡十三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请益曰无倦【无古本作母○吴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程子曰子路问政孔子

  • 哀公·哀公二十二年·左丘明

    【传】二十二年夏四月,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人归之,大子革奔越。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 译文 二十二年夏季,四月,邾隐公从齐国逃亡到越国,说:“吴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佚名

        天亲菩萨造    陈世真谛三藏于广州译    涅槃经三世义  解纯陀疑问。论曰。多弟子已成熟。纯陀未成熟。佛为纯陀未成熟故。显示大般涅槃。讲说大经。受大功德。为成熟故来拘尸那城。云何纯陀而有疑

  •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三·湛然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释大章第二释名。夫立名不同。或有因缘。或无因缘。涅盘亦尔。无有因缘强为立名。止观亦尔。即此无因名为有因缘。为众生故随机立称。又依世名立出世名。故知众圣立世名字为出世名而作方便。立

  • 卷第十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三侍者深知编杂着端本论古今知识所遇不同因缘亦异故其形诸作用者不得不殊而其弘法利生之心则未有不同焉者也欲行古道于当今之世者勿法古人之迹当法古人之心法其心

  • 人物志·刘劭

    三国魏刘劭著。为中国现存的第一部专门论述考察才性、选拔人才的理论著作。认为人的才性决定于所秉赋的“元一阴阳之性”,因其“体五行而著形”,故“荀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九征》)。主张从人的外部表现与内在心

  • 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佚名

    经名: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传授正一天师,言醮祀东斗帝君忏罪延命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向正一天师张道

  • 冰河时代·张资平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

  • 宋史全文·佚名

    《宋史全文》,全名《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当时也有人称之为《宋史通鉴》或《宋通鉴》。编年体史书。三十六卷。无名氏撰。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说前宋已盛行,但流传最早的是元刊本,且著目中附有《宋季朝事实

  • 政学录·郑端

    五卷。清郑端撰。郑端,字司直,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南巡抚。本书仿吕坤《明职》体例、内容而作。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法规,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所列机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