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章 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辜讲

孔子的祖国在位的国君(鲁哀公,姓姬,名将,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问孔子,怎么样做才能确保臣民服从自己的统治?孔子回答说:“坚持正义的举措而放弃不公正的举措,那么臣民才会服从统治。但是如果坚持不公正的举措而放弃正义的举措,那么臣民就不会服从统治。”

猜你喜欢
  东溪日谈录卷十八·周琦
  平书卷七文艺篇上·王源
  卷十·程端学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佚名
  卷二十·严虞惇
  卷二·冯复京
  卷四十八【礼节图四】·鄂尔泰
  卷四·胡广
  第31章 阳货篇第十七(2)·孔子
  卷七·辅广
  前 言·列子
  去强第四·商鞅
  卷七十一·道世
  不退转法轮品第一·佚名
  佛说八师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獬·唐圭璋

      獬字毅夫,安陆人。生于乾兴元年(1022)。皇祐五年(1053),举进士第一。知制诰。神宗朝,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王安石恶之,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徙青州。熙宁五年(1072)卒,年五十一。有郧溪集。   失调名   玉环妾意无渝。

  • 小休集卷上·汪精卫

    重九游西石岩(岩在广东乐昌县城西北)笑将远响答清吟,叶在欹巾酒在襟。天淡云霞自明媚,林空岩壑更深沉。茱萸棖触思亲感,碑版勾留考古心。咫尺名山时入梦,偶逢佳节得登临。此十四岁时所作棖:音成,触动。被逮口占(以下民国纪元前

  • 四集卷九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八古今体一百五首【癸卯六】幸避暑山庄即事得句前宵密雨昨快霁避暑恰当启跸轮讵以微疴疎夏祭【昨  方泽大祀前以旧患微疴偶发恐於升降仪节有愆因遣皇子恭代

  • 卷三·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唐百家诗选卷三宋 王安石 编高适下十二首自淇涉黄河四首川上恒极目世情今似闲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於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乱流自兹始倚楫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天道昔未测人心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杨仲良

      神宗皇帝   王安石事迹下   熙宁五年八月辛丑,贬太子中允、同知谏院、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唐埛为潮州别驾。埛初以王安石荐得召见,骤用为谏官。数论事不听,遂因百官起居,越班扣陛请对。上谕止之,埛坚请上殿读疏,论王安

  • ◎假疯子饱尝异味·李定夷

    安徽人王新林(又名王威之),佯作哑子,迭在上海犯攫窃等案。由捕五次获解公堂,讯明判令逐出租界。讵王近复潜回,施其故技。在福建路九江路附近摸窃行人陈芝山身畔皮夹,被老闸捕房八十号西捕与四百八十一号华捕查获拘押,解公堂请

  • 第二十七卷明天顺·缪荃孙

    英宗天顺元年正月辛卯,减淮安巡河主事一员。二月丁酉,免淮安、扬州去年灾伤秋粮子粒。命南京户部尚书沈翼、南京礼部尚书张惠、南京兵部尚书张纯、南京刑部尚书杨宁、南京工部尚书王来俱致仕。甲寅,调工部尚书王永寿于南

  • 五五六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将陆琰查拏锁押解京·佚名

    五五六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将陆琰查拏锁押解京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八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浙江巡抚王<亶望>,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八日奉上谕:徐述夔逆词一案,蔡嘉树在陶易处呈控徐

  • 读例存疑卷三十三·薛允升

    刑律之九人命之二杀一家三人采生折割人造畜蛊毒杀人鬪殴及故杀人屏去人服食杀一家三人:凡杀(谓谋杀、故杀、放火行盗而杀。)一家(谓同居。虽奴婢、雇工人皆是。或不同居,果系本宗五服至亲,亦是。)非(实犯)死罪三人,及支解(活)人者

  • 殷不害传·姚思廉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祖父殷任,齐朝豫章王行参军。父亲殷高明,梁朝尚书中兵郎。殷不害性情特别孝顺,父丧期间过于毁顿,因此年少时就知名。持家勤俭节约,住所特别贫寒,有五个弟弟,都年小体弱,不害既要侍奉老母,又要抚养小弟

  • 东平公宇文神举传·李延寿

    东平公宇文神举,是周文帝宇文泰同族人的儿子。他的父亲宇文显和,从小继承前辈的爵位。显和性情矜持严肃,涉猎很多经书,臂力超过正常人,可以拉动数百斤的大弓,能骑在马上向左右两边射箭。孝武帝在番邦,显和早就蒙受他的器重和

  • 问学·吕坤

      学必相讲而后明,讲必相宜而后尽。孔门师友不厌穷问极言,不相然诺承顺,所谓审问明辨也。故当其时,道学大明,如拨云披雾,白日青天,无纤毫障蔽。讲学须要如此,无坚自是之心,恶人相直也。  熟思审处,此四字德业之首务;锐意极力

  • 卷八十八(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佚名

    △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五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德藏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一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一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初归礼赞颂稽首大觉觉中王觉王所供三界日解脱妙法智所归智者所依诸圣众阿毗达磨海难渡佛口池流千圣饮于境巨溟能善决故我至诚今顶礼朗日不举照人间

  • 四教义卷第十一·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门。二空门。三空有门。四非空非

  • 唐末藩镇演义·余光黄

    一本书以提倡信义唤醒世人为主旨 一本书起自黄巢作乱,终于朱温被弑,凡三十八年 一本书大事依据通鉴新旧唐书五代史,但详于藩镇事迹,其它与武事无涉者多付阙如 一本书采用小说中白话演义体裁,便于普及。惟当时诏命书札文章

  • 清异录·陶谷

    宋代文言琐事小说。题宋初人陶谷著。 《直斋书录解题》以为“其为书殆似《云仙散录》,而语不类国初人,盖假托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当时文格,不过如是”,全书“如出一手,大抵即谷所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佚名

    一卷,唐阿质达霰译。为秽迹金刚之印法。载符四十六,以灭种种之苦难。而以急急如律令为咒语,不说余咒。符似抱朴子中入山之符。是明为伪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