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章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辜讲

孔子说:“当处理一个大国的各种事务方针的时候,应做到全心全力,方针正确,施令及时;在公共开支方面应节俭有效,维护大众福利;征用民工应在每年适当的时段。”

辜解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朱子解“敬事而信”曰:“敬其事而信于民。”余谓“信”当做“有恒”解。如唐诗“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犹忆昔年徐致祥劾张文襄,折内有参其“起居无节”一款,后经李翰章覆奏曰:“张之洞治簿书至深夜,问有是事。”然誉之者曰:“夙夜在公。”非之者曰:“起居无节。”按:夙夜在公,则敬事也;起居无节,则无信也。敬事如无信,则百事俱废,徒劳而无功。西人治国行政,所以能百废俱举者,盖仅得《论语》“敬事而信”一语。昔宋赵普谓:“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余谓:“此半章《论语》亦可以振兴中国。”今日中国官场上下果能敬事而信,则州县官不致于三百六十日中有三百日皆在官厅上过日子矣。又忆刘忠诚薨,张文襄调署两江,当时因节省经费,令在署幕僚皆自备伙食,幕属苦之,有怨言。适是年会试题为“道千乘”一章,余因戏谓同僚曰:“我大帅可谓敬事而无信,节用而不爱人,使民无时。人谓我大帅学问贯古今,余谓我大帅学问即一章《论语》,亦仅通得一半耳。”闻者莫不捧腹。

编者注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朱熹解释为“敬事而信”,说:“严肃对待本职工作取信于民。”我认为“信”字应该解释为“有恒”。比如唐诗“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还记得当年徐致祥(清末官吏,咸丰年间担任庶吉士)弹劾张文襄(即张之洞,清代洋务运动倡导者之一)的折子上,有指责“工作休息没有节制”这么一条,后经李翰章(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哥哥)改为“张之洞询问职责内的事,工作到深夜”,也就是称赞他的说“夜晚也工作”,诽谤他的就说“工作休息没有节制”。 “夜晚也工作”就是“敬事”, “工作休息没有节制”就是“无信”。严肃对待工作但是没有信用,那么就一事无成。西方人治理国家,能够各项政策都被落实,就是得到了《论语》中“敬事而信”这一条的精髓啊!宋代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我说:“这半章《论语》也可以振兴中国。”现在中国官场上上下下如果都能敬事而信,那么各个地方官就不至于一年三百六十天中有三百天都在办公室中熬时间了。

又想起当年刘忠诚公(即刘坤一,清末重臣)病逝,张之洞大人调任两江总督,为了节省经费,命令所有的幕僚全部自备伙食,有的幕属因此叫苦连天,发出怨言。恰好当年会试的考题是“道千乘”这一章,我于是跟同事开玩笑说:“我们大帅张之洞可以算得上是敬事但无信了,节用而不爱人,压榨幕僚不讲究工作时间,别人称赞我们大帅学问贯通古今,我则认为大帅的学问就算是一章《论语》,也就是只通晓一半啊。”听到这话的人无不大笑。

猜你喜欢
  卷十八·陈祥道
  四书集注大全凡例·胡广
  四书賸言卷三·毛奇龄
  卷四·陈士元
  卷十九·沈棐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林语堂
  第十四章 15·辜鸿铭
  卷七十六·程川
  卷一百九十六·山井鼎
  卷十四·夏良胜
  卷十八·佚名
  卷一·赞宁
  卷五十七·佚名
  解深密经卷第三·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     宋 陈起 编叶茵顺适堂吟稿 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 放浪宇宙间世事笑局促駸駸影中人不受时采録奄然长夜归賫志空山木昔日堂上欢今夕堂下哭哭之欲其生予亦不自觉天

  • 卷七百三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六王仁裕王仁裕字德辇天水人初爲秦州判官入蜀爲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历唐晋汉终户部尚书罢爲太子少保周显德初卒仁裕晓音律喜爲诗尝集平生所作诗爲西江集今编爲

  •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四十五·赵尔巽

      希福珠满玛奇额赫讷洪世禄彰库鄂克逊莽奕禄沙纳哈 偏图瑚里布达理善额楚穆成额额斯泰布舒库塔勒岱 瓦岱桑格伊巴罕沃申武穆笃瑚图玛哈达杰殷弟杰都 瓦尔喀   希福,他塔喇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安褚拉库路。祖罗屯,国

  • 附錄·焦竑

      獻徵錄一百二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鑒已著錄是書採明一代名人事蹟其體例以宗室戚畹勲爵内閣六卿以下各官分類標目其無官者則以孝子義人儒林藝苑等目分載之自洪武迄於嘉靖蒐採極博然文頗泛濫不皆

  • 卷十六 鬱林王·王夫之

      〖一〗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尚书删自仲尼,且不司尽信,况后世之史哉?郁林王昭业之不足为君,固已。然曰:“世祖积钱及金帛不可胜计,未朞岁而用尽”,则诬矣。夷考朞岁之中,未尝有倾宫璇室裂绘凿莲之事也,徒以掷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秋七月。丁酉朔享太庙遣礼亲王世铎。恭代行礼。谕档  ○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寅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刘秉璋奏、会匪句结滋事。登时扑灭一摺。本年五月闲。

  • 第四八、禀光绪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一一二○七-一·佚名

    头役徐祥等三人,因原郊铺夫首陈未等不愿充当官挑夫首,禀请新竹知县提讯充当台下一快头役徐祥、一皂头役高登、三皂头役姚景同叩首跪叩禀,为选举不遵,乞迅单提讯充事。缘本城原设挑夫首额缺一名,约束散

  • 第十八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第十八册 崇德元年六月十八日,奉圣汗谕旨,定祭堂子、神位典礼。汗谕曰:&ldquo;前以国小,未谙典礼,祭堂子,神位,并不斋戒,不限次数,率行往祭。今蒙天眷,帝业克成,故仿古大典,始行祭天。伏思天者,上帝也。祭天祭神,亦无异也。祭天祭

  • 卷二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九叩德氏武讷赫      锡巴礼德尔德赫     卓罗以上俱有传巴尔柱右系附载哈达地方吴雅氏额柏根      萨穆哈托克松鄂     屯布禄玛唐阿      瑚琛

  • 第三章 入伍前后·冯玉祥

    我的童年时期,一直在穷苦中挣扎着,但其间也曾有过一度学塾生活。不过为时不久,就又不得不丢弃了这个幸福,走上长征之途。一八九一年的秋天,我开始到学塾里读书。这在有钱人家子弟看来,当然是一种儿童应享的福利,丝毫不觉得稀

  • 杨机传·李延寿

    杨机,字显略,天水冀人。祖父杨伏恩,移居到洛阳,因而在那里安了家。  杨机从小就有志气节操,被读书人所称道。河南尹李平、元晖,一起召请他任功曹,元晖还把郡中的政务交给他处理。有人对元晖说:“不亲自处理政务,也不要相信庶

  • 卷四十七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玄

    [疏]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少牢于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录》第十六。”○释曰: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

  •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第十六·晏婴

    晏子使于晋,晋平公问曰:“吾子之君,徳行高下如何?”晏子对以“小善”。公曰:“否,吾非问小善,问子之君德行高下也。”晏子蹴然曰:“诸侯之交,绍而相见,辞之有所隐也。君之命质,臣无所隐,婴之君无称焉。”平公蹴然而辞送,再拜而反曰

  • 圣教第八凡十章·湛若水

      或问曰:&ldquo;圣人之教若是异乎?既曰&ldquo;欲立欲达&rdquo;,又曰&ldquo;不启不发&rdquo;,何也?&rdquo;曰:&ldquo;欲立欲达,圣人之本心也;不启不发,圣人之无情也。其并行不悖乎!&rdquo;或曰:&ldquo;曷谓无情?&rdquo;曰:&ldquo

  • 思辨録辑要卷十三·陆世仪

    治平类设官分职所以为民极也故官制清则民志定周制在天下惟公侯伯子男在一国惟卿大夫士而已自秦罢侯置守分爵二十级而汉唐宋因之愈棼愈乱其制有爵有职官有加官又有散阶勲爵或一官而兼数术或一事而设数官或古贵而今卑或

  • 卷第六·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六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论原 问兵 客以论兵问。而叟愀然曰。何是问之相属也。叟野人也。安知兵乎。客曰。谓子其学兼儒。儒之道具于文武。兵也者武之效也。不知兵孰谓之道。曰道也者何真兵亦仁义而

  • 第二十章 长老入灭·佚名

    正法阿育王之第十八年,于摩诃眉伽林精舍植大菩提树,(一)由此,第十二年,此王所爱正妃为敬慕正觉者之阿桑第米陀殁去,(二)其后第四年大地之王者正法阿育使心柔之提莎罗伽即正妃之位,(三)由此,第三年,此愚者夸容色之[妃思]:&ldquo;此王较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大悲妙云禅师语录序妙云雄禅师语录目次序启传卷一上堂小参示众卷二上堂小参示众卷三拈古卷四颂古法语行实卷五机缘联芳像赞垂问卷六诗偈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