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

  獻徵錄一百二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鑒已著錄是書採明一代名人事蹟其體例以宗室戚畹勲爵内閣六卿以下各官分類標目其無官者則以孝子義人儒林藝苑等目分載之自洪武迄於嘉靖蒐採極博然文頗泛濫不皆可據又於引據之書或注或不注亦不免疎畧考竑在萬厯中嘗應陳于陛聘同修國史旣而罷去此書殆卽當時所輯錄歟(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

  易筌六卷附論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字弱侯應天旗手衛籍山東日照人萬厯己丑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尋遷東宫講讀官謫福寧州州同事迹具明史文苑傳是書大旨欲以二氏通於易每雜引列子黃庭内景經抱朴子諸書以釋經史稱竑講學以羅汝芳爲宗而善耿定向耿定理及李贄時頗以禪學譏之葢不誣云(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存目)

  俗書刋誤十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書第一卷至第四卷類分四聲刊正訛字若□之非□容不從谷是也第五卷考字義若赤之通尺鼬之同猶是也第六卷考駢字若句婁之不當作■〈山勾〉嶁辟厯之不當作霹靂是也第七卷考字始若對之改口從士本於漢文疊之改晶從畾本於新莽是也第八第九卷考音同字異若庖犧之爲炮羲神農之爲神由是也第十卷考字同音異若敦有九音苴凡兩讀是也第十一卷考俗用襍字若山岐曰岔水岐曰■〈〈氵義〉〉是也第十二卷考字形疑似若禾之與禾支之與攴是也其辨最詳而又非不可施用之僻論愈於拘泥篆文不分字體者多矣(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小學類)

  熙朝名臣實錄二十七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此書明史藝文志不著錄前有自序謂明代諸帝有實錄而諸臣之事不詳因撰此書自王侯將相及士庶人方外緇黃僮僕妾伎無不備載人各爲傳葢宋人實錄之體凡書諸臣之卒必附列本傳以紀其始末而明代實錄則廢此例故竑補修之其書郭子興諸子之死及書靖難諸臣之事皆畧無忌諱又如紀明初有通曉四書等科皆明史選舉志及明會典所未載韓文劾劉瑾事有太監徐智等數人爲之内應亦史傳所未詳頗足以資考證然各傳中多引寓圃雜記及瑣綴錄諸書皆稗官小說未可徵信又或自敘事或僅列舊文標其書目於體裁亦乖所附李贄評語尤多妄誕不足據爲定論也(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

  支談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書主於三教歸一而併欲隂駕佛老於孔子之上此姚江末流之極弊併其本旨失之者雖亦講學之言不復以儒家論之亦不復以儒理責之矣(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

  焦弱侯問答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憣曾紘編竑師耿定向而友李贄於贄之習氣沾染尤深二人相率而爲狂禪贄至於詆孔子而竑亦至尊崇楊墨與孟子爲難雖天地之大無所不有然不應妄誕至此也曾紘乃綴拾刻之以教新鄭之士子可以見明季風氣矣(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

  焦氏筆乘八卷(安徽廵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書多攷證舊聞亦兼渉名理然多勦襲說部没其所出如周易舉正一條乃洪邁容齋隨筆語秃節一條乃宋祁筆記語開塞書一條乃晁公武讀書志語一錢一條乃師古僞蘇軾杜詩註語花信風一條乃王逵蠡海集語玉樹菁葱一條乃封演見聞記語何遜詩一條乃黄伯思東觀餘論語烏鬼一條乃沈括夢溪筆談語倉頡一條乃張華博物志語續史記一條乃無名氏尊俎餘功語如斯之類不可縷數其中周易舉正條末稱此書世罕見晁公武所進易解多引用之葢洪邁當南宋孝宗時故其言云爾至明代則郭京書有刋本而晁公武書久佚正與邁時相反乃仍錄原文斯非不去葛龔耶竑在萬厯中以博洽稱而剽竊成書至於如是亦足見明之無人矣其講學解經尤喜襍引異說參合附會如以孔子所云空空及顔子之屢空爲虚無寂滅之類皆乖迕正經有傷聖教葢竑生平喜與李贄遊故耳濡目染流弊至於如此也(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

  焦氏類林八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編前有自序謂庚辰讀書有感葛稚川語遇會心處輒以片紙紀之殘藁委於篋笥李君士龍見之乃手自整理取世說篇目括之其不盡者括以他目譬之溝中之斷文以靑黃則士龍之爲也士龍爲上元李登字然則竑特偶爲標出而成此書者則登也凡分五十有九類皆非竒秘之文(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

  玉堂叢語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編仿世說之體採摭明初以來翰林諸臣遺言往行分條臚載凡五十有四類而終以讐隙案朱國楨湧幢小品曰焦弱侯率直任眞元子初出閣定講官六人癸未則郭明龍丙戌唐抑所袁玉蟠蕭元圃全元洲已丑則弱侯太倉相公謂宜擇其近而易曉者勒一書進覽無何太倉去國諸公不復措意惟弱侯纂養正圖說一冊郭聞之不平曰當衆爲之奈何獨出一手後其子携歸刻於南中送之寓所正在案璫陳矩適至取去數部呈御覽諸老大恚謂由他途進圖大拜又載其序吕坤閨範鄭國泰乞取添入后妃一門衆大譁謂鄭氏著書弱侯交結作序云云竑作是書以讐隙終篇葢感此二事借以寓意然陳矩爲司禮太監鄭國泰爲貴妃之姪何以二書適入二人之手俱得進於宫禁當時物議實有其因未可盡委之排擠也(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小說家類存目)

  老子翼三卷老子考異一卷(浙江廵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編輯韓非以下解老子者六十四家而附以竑之筆乘共成六十五家各采其精語裒爲一書其首尾完具自成章叚者仿李鼎祚周易集解之例各標舉姓名列本章之後其音義訓詁但取一字一句者則仿裴駰史記集解之例聯貫其文綴本章末句之下上下篇各爲一卷附錄及考異共爲一卷不立道經德經之名亦不妄署篇名體例特爲近古所采諸說大抵取諸道藏多非世所常行之本竑之去取亦特精審大旨主於闡發元言務明淸淨自然之理如葛長庚等之叅以道家爐火禪學機鋒者雖列其名率屏不錄於諸家註中爲博贍而有理致葢竑於二氏之學本深於儒學故其說儒理者多渉悠謬說二氏之理者轉具有别裁云(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道家類)

  莊子翼八卷莊子闕誤一卷附錄一卷(安徽廵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是編成於萬厯戊子體例與老子翼同前列所載書目自郭象注以下凡二十二家旁引他說互相發明者自支遁以下凡十六家又章句音義自郭象以下凡十一家今核其所引惟郭象吕惠卿褚伯秀羅勉學陸西星五家之說爲多其餘特間出數條畧備家數而巳又稱禇氏義海引王雱注内篇劉槩注外篇道藏更有雱新傳十四卷豈其先後所注不同故並列之歟今採其合者著於編仍以新傳别之云云今考書中所引自雱新傳以外别無所謂雱注而養生主注引劉槩一條則槩注亦有内篇其說殆不可解蓋明人著書好誇博奥一核其實多屬子虚萬厯以後風氣類然固不足深詰也至於支遁注莊前史未載其逍遥遊義本載劉孝標世說新語注中乃没其所出竟標支道林注亦明人改頭換靣之伎倆不足爲憑然明代自楊愼以後博洽者無過於竑其所引據究多古書固較流俗注本爲有根柢矣末附莊子闕誤一卷乃全錄宋陳景元南華經解之文亦足以資考證又附刻一卷列史記莊子列傳阮籍王安石莊子論蘇軾莊子祠堂記潘佑贈别王雱雜說李士表莊子九論考南唐潘佑以直諫見殺而此列蘇軾王雱之間未審卽其人否李士表自陳振孫書錄解題巳不知爲何許人宋史藝文志載其莊子十論一卷此惟存其九亦未喻何故又此九論書中巳採其解牛壺子濠梁三篇而仍全録之於末亦爲例不純殆隨手編纂未及刪併之故歟(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道家類)

  陰符經解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考戰國策稱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其書漢志隋志皆不著錄葢已不傳今世所行之本出唐李筌宋黃庭堅以爲卽筌所托註其書者自筌而後凡數十家或以爲道家言或以爲兵家言或以爲神仙家言竑此註雖引張永叔眞土擒眞鉛眞鉛制眞汞之說似乎神仙家言而核其宗旨實以佛理解之與劉處元註相近葢竑與李贄友善故氣類薰染喜談禪悅其作此註仍然三教歸一之旨也(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道家類存目)

  焦竑字弱侯江寧人為舉子即博極羣書負重望萬厯己丑殿試第一除修撰充東宫講官進講必從容叩撃隨機納誨又采故事繪圖演義名養正圖説進之忌者日甚以丁酉主試北闈文體險誕謫州同知復削籍歸益專事著述講求留都事宜言於當事行之所著有經籍志獻徴錄筆乗類林等書同時有周暉字吉甫上元人胸饒藴蓄性好編纂著有金陵瑣事正續集又黄應登字徴甫萬厯中以貢授教諭賣文養親所修纂者有獻徴錄列卿紀京學志諸書(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焦竑字弱侯江寜人為諸生有盛名從督學御史耿定向學復質疑於羅汝芳舉嘉靖四十三年鄉試下第還定向遴十四郡名士讀書崇正書院以竑為之長及定向里居復往從之萬厯十七年始以殿試第一人官翰林修撰益討習國朝典章二十二年大學士陳于陛建議修國史欲竑專領其事竑遜謝乃先撰經籍志其他率無所撰館亦竟罷翰林敎小内侍書者衆視為具文竑獨曰此曹他日在帝左右安得忽之取古奄人善惡時與論説皇長子出閣竑為講官故事講官進講罕有問者竑講畢徐曰博學審問功用維均敷陳或未盡惟殿下賜明問皇長子稱善然無所質難也一日竑復進曰殿下言不易發得毋諱其誤耶解則有誤問復何誤古人不恥下問願以為法皇長子復稱善亦竟無所問竑乃與同列謀先啓其端適講舜典竑舉稽於衆舍己從人為問皇長子曰稽者考也考集衆思然後舍己之短從人之長又一日舉上帝降衷若有恒性皇長子曰此無他即天命之謂性也時方十三齡答問無滯竑亦竭誠啓廸嘗講次羣鳥飛鳴皇長子仰視竑輟講肅立皇長子歛容聽乃復講如初竑嘗採古儲君事可為法戒者為養正圖説擬進之同官郭正域軰惡其不相聞目為賈譽竑遂止竑既負重名性復疎直時事有不可輙形之言論政府亦惡之張位尤甚二十五年主順天鄉試舉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險誕語竑被劾謪福寜州同知歲餘大計復鐫秩竑遂不出竑博極羣書自經史至稗官雜説無不淹貫善為古文典正馴雅卓然名家集名澹園竑所自號也講學以汝芳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李贄時頗以禪學譏之萬厯四十八年卒年八十熹宗時以先朝講讀恩復官贈諭徳賜祭廕子福王時追諡文端子潤生見忠義傳(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明史卷二百八十八)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九十九·文苑二·脱脱
  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三十九·脱脱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张廷玉
  卷八·本纪第八·仁宗·张廷玉
  卷二一九 唐紀三十五·司马光
  第七十四回 智姚苌旋师惊噩梦 勇翟瑥斩将扫孱宗·蔡东藩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首卷五 修纂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阿桂
  绎史卷一百十六 ·马骕
  史记集解卷四·裴骃
  卷一百 下 叙传 第七十下·班固
  第五节 穆、敬荒淫·吕思勉
  朱神恩·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皇明诗选卷之六·陈子龙

    李雯舒章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古诗二薛蕙杨慎左国玑屠应峻王省曾唐顺之许应元皇甫涍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卢柟于慎行冯琦袁宏道◆薛蕙 【再见】龙虎山歌送范同年汝和○龙虎

  • 卷九·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九左赞善赵执信撰浮家集仲冬携家南发似有风尘负重教惹病顔残年累妻子多故厌家山旧梦江湖杳荒程雪月间溪声远相送拟问几时还乘月下扶羊岭口号新醅寒送瓮头香絮被羊裘煖覆牀窗际分明晓来月却於半岭

  •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李延寿

    邵惠公颢 子什肥 导 护 叱罗协 冯迁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虞国公仲 广川公测 弟深 深子孝伯 东平公神举 弟庆邵惠公颢,周文帝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性至孝,居德皇后丧,哀毁过礼。德皇帝与卫可瑰战,

  • 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张廷玉

        申时行 王锡爵 沈一贯方从哲 沈氵隺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万厉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六年三

  • 國語卷第十四·韦昭

      晉語八   1 平公六年〔一〕,箕遺及黃淵、嘉父作亂,不克而死〔二〕。公遂逐群賊〔三〕,謂陽畢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亂兵不輟〔四〕,民志不厭,禍敗無已〔五〕。離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六〕﹖」陽畢對曰:「本根猶樹〔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年四月壬辰朔孟夏时享 太庙遣官恭代○ 上命 东宫于初九日如常讲学○癸巳大学士沈一贯言广东税额委实太重不可以经久行税使李凤委实太虐不可以一朝居如蒙 皇上允按臣之请减其额数德意甚盛若不然则止将李凤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万历六年十一月戊申朔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萧廪为南京太仆寺卿○先是石城王府奉国将军拱栯越关赴京奏事发闲宅禁住至是男镇国中尉多赭奏乞代父之罪又其事在恩诏之前 上允放之○兵部题覆南京四川道御史张友舜以留都

  • 卷之四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李益传·刘昫

    李益是唐肃宗朝中宰相李揆同族兄弟的儿子。科举进士及第,擅长写诗。贞元末年,和皇族子弟李贺的名声差不多。每写一首诗,都被宫廷乐师用财物换去,创作成供皇帝听的歌曲。他的诗《征人歌》、《早行篇》,有心人画成画屏;“回乐

  • 卷二·序汇·李贽

    〔二十八篇〕(附刘东星二篇)  ● 开国小叙  臣李贽曰: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唯我圣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

  • 第八章 医疾院·梁启超

      一、凡人有疾者入此院,医者视其疾之轻重而善待之。  一、每月医生到各人家诊视人一次,治之于未病之先,全地皆然。是时人体强壮,则疾病亦甚少,然不能无。有疾者,许其停工入院居住医治,所有药费医费皆公家所出。  一

  • 庄公·庄公十八年·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夏,公追戎于济西。秋,有《或虫》。冬十月。【传】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珏,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

  • 卷四·佚名

    △初诵第四(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摩竭提国阿阇世王。将领四兵来。共波斯匿王。交阵大战。时阿阇世王韦提希子。破波斯匿王所将军众。波斯匿王。单乘一车。独得入城。时诸比丘,入城乞食。见是事已,乞

  • 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胡适

      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所谓“禅法”是些什么东西,应该用敦煌、关中、庐山三处所出的禅经作研究资料;3世纪以前所译的禅书太简单了。不能应用。  《坐禅三昧经》说五门对治法,我们用作禅法的纲要:  【1】多氵

  • 第十一卷·佚名

    悉地王真言品第十五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是不空悉地王真言三昧耶。若有有情。受持读诵不空罥索心王母陀罗尼真言三昧耶者。应当受持读诵是悉地王真言三昧耶。则得一切不空罥索悉地王陀罗尼真言成就三

  • 焚剑记·苏曼殊

    短篇小说。苏曼殊著。载1915年8月《甲寅杂志》第一卷第八期。作于1915年。叙宣统末年志士独孤粲的爱情悲剧。广东没落富家子弟独孤粲,为人孤洁耿介,因得罪权势而潜逃深山村中,遇村姑刘阿兰,两相爱慕而成婚。三年后,兵乱荒

  • 四自侵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旨在阐论夙夜不学、老不止淫、得财不施、不受佛言等四种恶法能侵害自身,故称四自侵。此四自侵,系由心所出,而还侵其身。除上举之外,又详述人界之无常、轮回之无尽等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