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三十六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六

王仁裕

王仁裕字德辇天水人初爲秦州判官入蜀爲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历唐晋汉终户部尚书罢爲太子少保周显德初卒仁裕晓音律喜爲诗尝集平生所作诗爲西江集今编爲一卷

从蜀後主幸秦州上梓潼山

彩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和蜀後主题劒门

孟阳曾有语刋在白云棱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一作奉使荆南高从诲筵上听弹胡琴】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寒敲白玉声偏婉?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十国春秋高从诲世家注载首二句云是从诲作】

玉纎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鴈十三弦上啭春莺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题麦积山天堂【玉堂闲话云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冈峦崛起一石高万寻其青云之半梯空架险有散花楼由西合悬梯而上有万菩萨堂并就石凿成自此室之上有一龛谓之天堂空中倚一独梯至此万中无一人敢登者仁裕独登之仍题诗于天堂西壁前唐末辛未年也】

蹑尽悬空万仭梯等闲身共白云齐檐前下视羣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絶顶路危人少到古巗松健鹤频栖天边爲要留名姓拂石殷勤身自题

题斗山观【玉堂闲话云兴元斗山观自平川耸起一山四面悬絶其上方於斗底故号之有唐公昉饮李八百仙酒全家拔宅之迹仁裕辛已岁爲节度判官尝以片板题诗於观癸未年入蜀因谒严真观见斗山诗牌在焉不知所来旧说云斗山一洞与严真观井相通也】

霞衣欲举醉陶陶【公昉家饮八百洗疮酒醉而上昇】不觉全家住绦霄拔宅只知鸡犬在上天谁信路岐遥三清辽廓抛尘梦八景云烟事早朝爲有故林苍柏健露华凉叶锁金飇题孤云絶顶淮隂祠【玉堂闲话云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巴州深谿峭巗扪萝一上三日逹山顶复登岭其絶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淮隂侯祠在焉昔汉祖不用韩信遯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故立庙貌仁裕尝佐褒梁帅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留题于祠】

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隂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

和韩昭从驾过白卫岭

龙斾飘颻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登高晓蹋巉巗石冒冷朝冲断续烟自学汉皇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秦民莫遣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贺王溥入相【石林诗话云仁裕知贡举取王溥爲状元溥时年二十六後六年溥拜相时仁裕犹致仕无恙贺以诗】

一战文场抜赵旗便调金鼎佐无爲白麻骤降恩何极黄髪初闻喜可知跋勅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一作蹄】迟立班始得遥相见亲洽争如未贵时

与诸门生春日会饮繁台赋

柳隂如雾絮成堆又引门生饮古台淑景即随风雨去芳樽宜命管弦开谩夸列鼎鸣钟贵宁免朝乌夜兔催烂醉也须诗一首不能空放马头回

示诸门生

一百一十四门生春风初长羽毛成掷金换得天边桂凿壁偷将榜上名何幸不才逢圣世偶将疎网罩羣英衰翁渐老儿孙小异日知谁略有情

过平戎谷吊胡翽【翽有文学佐荆湖藩幕善草军书蔑视副军构之主帅尽室坑平戎谷仁裕过而吊之】

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邱风号古木悲长在雨湿寒莎涙暗流莫道文章爲衆嫉只应轻薄是身讐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奉诏赋劒州途中鸷兽【蜀後主幸秦川至剑州西鸷兽於路左丛林间跃出搏一人去至行宫顾问臣僚皆陈恐惧命仁裕及李浩弼等赋之後主覧之大笑曰二臣之诗各有旨】

劒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不与大朝除患难惟余当路食生灵从将户口资嚵口未委三丁税几丁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巗下好藏形

放猿【仁裕从事汉中有献猿儿者怜其黠慧育之名曰野宾经年壮大跳掷颇爲患繋红绡於颈题诗送之】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一作旧时侣伴好相寻】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一作耐寒不惮霜中宿隐迹从教雾里深】栖宿【一作归去】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遇放猿再作【仁裕罢职入蜀行次汉江壖嶓冢庙前见一巨猿舍羣而前於道畔古木间垂身下顾红绡宛在以野宾呼之声声应立马移时不觉恻然遂继之一篇云】

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渐来子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絏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

铁锁寨门扃白日大张旗帜插青天【大散关】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二百一十九·彭定求
  陆凝之·唐圭璋
  马光祖·唐圭璋
  ◆如村先生刘麟瑞(昭忠逸咏)·顾嗣立
  卷二·张元凯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二齣·佚名
  第四十一出 耽试·汤显祖
  曾瑞·隋树森
  铁柝歌·徐志摩
  三集目录八·乾隆
  提要·佚名
  卷一百十七·陈元龙
  卷四百三十七·陈廷敬
  提要·宋伯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澜·唐圭璋

      澜,蕲州乡贡进士。   念奴娇   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 ●四编·下卷·沈瘦东

    余作《诗话》,不尽话其人之诗也,或其性行,或其出处,苟他日足以徵闾里见闻、资乡邦掌故,靡不略及之。又余即非板本家,然其集苟为佳椠,虽在光宣间,亦必略记其卷数一二、作序者姓名及刊刻年月,以为丁此铅字石印风行之际,剞劂之工恐

  • 南湖集巻四·张镃

    宋 张镃 撰五言律诗春前一日赋呈诚斋覔荆溪诗编且邀防玉照堂花颇讶蓬莱主相忘不寄诗荆溪虽有集桂隐未容窥地胜人难老春回律自移梅花如有语莫似去年时次韵答潘茂洪桂花见懐借使音书少何妨好尚通看花虽各自覔句却相同

  • ●龙山宴·沈泰

    (楚中时泉许潮编海阳长吉黄嘉惠评西湖无功王元功、扬甫钱肇科阅) (〔外扮听事官上〕一架晴烟万缕霞,蝶团蜂队舞交加。秋空雨霁山如沐,偏我登临吟眺赊。小官是桓都督府中听事官是也。俺大元帅今日置酒龙山,召僚佐续登高会。

  • 列传第六十九·刘昫

    ○杨绾 崔祐甫 子植 植再从兄俊 常衮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也。祖温玉,则天朝为户部侍郎、国子祭酒。父侃,开元中醴泉令,皆以儒行称。绾生聪惠,年四岁,处群从之中,敏识过人。尝夜宴亲宾,各举坐中物以四声呼之,诸宾未言,绾

  • 卷七十·志第二十三·律历三·脱脱

        ◎律历三   ○应天 乾元 仪天历   步五星   岁星总:七十九万七千九百三十一、秒五。   平合:三百九十八日、八千八百五十七、秒二十八。   变差:空、秒一十六。   荧惑总:一百五十六万一百五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年岁次庚午 金海陵炀主亮天德二年春正月甲申金国贺正旦国信副使西上合门使刘箴辞行国信使殿前右副都点检完颜兖以病不能入见命医官赵琦送至境上金主亮亦遣天使趣之兖归至北廷而卒此据苗耀神麓记

  • 卷第一百二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起阏逢敦牂(甲午),尽着雍阉茂(戊戌),凡五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一·佚名

    嘉靖五年二月甲寅朔御史雷应龙言光禄寺岁供鹰犬肉万六千五百余斤虫鸟食菉豆薥秫五千二百余石此禽兽费民财恐累圣德请悉罢之户部覆议以为可省上曰朕即位以来凡百玩好不经耳目惟欲慎德图治以安民生是鹰犬虫蚁一无所益每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正德七年五月甲辰朔巡按云南监察御史张羽言云南地震甚于他省郡县官多不得其人虽尝按治其罪而荒裔之外吏政尚同乞敕巡抚三司等官痛加修省以弭灾异礼部尚书傅圭等覆以古之帝王遇灾而惧故能转祸为福今岁天鼓鸣流星见阴霾

  • 第十四卷 乡镇表六·缪荃孙

    太 仓 州双凤镇 又名双林,治北,距城二十四里。直塘市沙头镇 治东北,距城三十六里。三家市璜泾镇 治东北,距城六十里。陆公市浮桥镇 治东北,临戚浦塘口,距城七十里。九曲市涂松市 治东北,傍七浦塘,旧为涂松镇,距城三十五

  • 潘岳传·房玄龄

    潘岳,字安仁,荥陽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琅王牙内史。潘岳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称他为奇童,认为可与汉代的终军贾谊匹配。早年被征到司空太尉府,选举为秀才。泰始中年(268),武帝司马炎亲自耕田,潘岳作

  • 提要·洪咨夔

    【臣】等谨按洪氏春秋説三十卷宋洪咨夔撰咨防字舜俞于潜人厯官端明殿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咨夔自序称自考功罢归杜门深省作春秋説按本传称理宗初咨防为考功员外郎以忤史弥逺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为李知孝梁成大所劾镌秩

  • 慈宗修习仪·太虚

    一 要仪  二 略仪  三 本仪  四 胜仪  五 大仪慈宗以慈氏净土因果贯摄群机,普收闻名称一名之念,上齐等觉入妙觉之行,故言修习仪轨,未可一例,今别开五门以说之。一 要仪  每日一次,十分钟或数十分钟可毕;日日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序品第一  归命释迦牟尼佛。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法界殿如来境界处。众宝赫焰一切庄严第一之处。遍至无量诸世界处。放大光明普照之处。无量善巧差别住处。无有分齐过分齐处。过

  • 仲夏之死·三岛由纪夫

    《仲夏之死》是作者创作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11个短篇小说。《仲夏之死》创作于1952年,是作者以在伊豆金井滨听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描写有情人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场面,催人泪下。《香烟》

  • 金匮要略心典·尤怡

    金匮著作。三卷。简称《金匮心典》,清·尤怡纂注。书成于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颇有心得,纂注时力求得《金匮》之妙谛,发仲景之心声,故名“心典”。刊于1732年。本书阐注《金匮要略》,文笔简炼,说理清楚,力求

  • 三洞珠囊·王悬河

    道教类书。《云笈七签》载:北周建德中(572—577),敕置通道观,令道士王延“校三洞经图,缄藏于观内。延作《珠囊》七卷”。已佚。今《道藏》所收《三洞珠囊》10卷,题唐代道士王悬河编修。《宋史·艺文志》、《通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