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鬱林王

  〖一〗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尚书删自仲尼,且不司尽信,况后世之史哉?郁林王昭业之不足为君,固已。然曰:“世祖积钱及金帛不可胜计,未朞岁而用尽”,则诬矣。夷考朞岁之中,未尝有倾宫璇室裂绘凿莲之事也,徒以掷涂赌跳之戏,遂荡无穷之帑乎?隋炀之侈极矣,用之十三年而未竭,郁林居位几何时,而遽空其国邪?当其初立,王融先有废立之谋矣;萧鸾排抑子良,挟权辅政,即有篡夺之心矣。引萧衍同谋,而征随王子隆,于是而其谋益亟,郁林坐卧于刀锯之上,而愚不知耳。鸾已弑主自立,王晏、徐孝嗣文致郁林之恶,以揜骛滔天之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乎?

  史于宋主子业及昱,皆备纪其恶,穷极薉媟,不可以人理求者,而言之已确,岂尽然哉?乱臣贼子弑君而篡其国,讵可曰君有小过而我固不容,则极乎丑詆而犹若不足,固其所矣。夫宋孝武之惩于逆劭也,明帝之必欲立昱而固其位也,齐武之明而俭也,夫岂不知子孙之不肖而思有以正之乎?大臣挟人人可为主之心,不以戴贼为恥,谁与进豫教之道于先,献箴规之言于后者。待其不道,暴其恶以弑之已耳。此三数君者,亦尝逆师保之训,杀忠谋之臣否邪?此可以知在廷之心矣。人道绝,廉恥丧,公然讦数其君之恶,而加以已甚之辞,曰:此其宜乎弑而宜乎篡者也。恶足信哉!

  〖二〗

  人而不仁,言动皆非人之所测;天下而不仁,向背皆任其意之所安。不仁者,非但残忍忮害之谓也。残忍忮害者,抑必先蒙昧其心,漠然于身,漠然于天下,而后敢动于恶而无忌。虽然,犹或有时焉,遇大不忍之事,若鬼神临之,而恻恻以不宁,则人亡其仁,而仁未遽去其心也。唯夫为善不力,为恶不力,漠然于身,漠然于天下,优游淌瀁而夷然自适者,则果不仁也,如死者之形存而哀乐不足以感矣。此其为术,老耼、杨朱、庄周倡之,而魏、晋以来,王衍、谢鲲之徒,鼓其狂澜,以荡患孝之心,弃善恶之辨,谓名义皆前识也,谓是非一天籁也,于我何与焉?漠然于身而丧我,漠然于天下而丧耦,其说行,而天下遂成一刀刺不伤、火焚不爇之习气,君可弑,国可亡,民可涂炭,解散披离,悠然自得,尽天下以不仁,祸均于洪水猛兽而抑甚焉。

  萧鸾之弑郁林也,谢瀹与客围棊,局竟,遂卧而不问;虞悰闻变,但曰“王、徐缚袴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江斅则托疾吐哕而去;谢朏出为吴兴守,致酒数斛与其弟,曰:“可力饮此,勿豫人事。”此数事者,当时传之以为高。而立人之朝,食人之禄,国亡君弑,若视黄雀之啄螳螂,付之目笑,非至不仁者,其能若此乎?故刻薄残忍者,清之不戢,祸及君亲,而清宵一念,犹有媿悔之萌。唯若瀹、悰、斅、朏之流,恬然自适,生机斩而痛痒不知,仁乃永不生于其心,而后人理尽绝。士大夫倡之,天下效之,以成乎不仁之天下。追原祸始,唯耼、朱、庄、列“守雌”“缘督”之教是信,以为仁之贼也。君子恶而等之洪水,恶此而已。

猜你喜欢
  本纪第三 武帝·萧子显
  卷二三 漢紀十五·司马光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三·李贤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四·陈厚耀
  卷之三十四终·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序·缪荃孙
  卷第三·习凿齿
  卷十·班固
  一四五 女师大与东吉祥一·周作人
  葛从周传·欧阳修
  四六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邹韬奋
  卷第十一·太安万侣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出 会真·李渔

    〖菊花新〗(生冠带,外、净扮二役随上)来京有意觅神交,燕子何曾遇伯劳。怒发指青霄,向何处捕寻奸盗?下官携带杨象夏进京,指望替他寻着女儿,把奸贼除了,万一夙缘未断,依旧成了好事,也未可知。谁想等得我来,他又出京去了。虽然赠些资

  • 唐诗三百首卷五五言律诗·蘅塘退士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注解】:1、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2、鄹氏邑: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父叔

  • 卷二十·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目录【起四十九字至五十字】柳梢青【又一体】秦观周邦彦赵师侠【八首】赵长卿【五首】张抡曾觌【四首】杨无咎【十首】辛弃疾【二首】张孝祥赵

  • 灉湖山寺·张说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 ●卷十一·陶宗仪

      ◎写像秘诀王思善(释)自号痴绝生。其先睦人,居杭之新门,笃志好学,雅有才思。至正乙酉间,携李叶居仲(广居)寓思善之东里,教授。余从永嘉李五峰先生(孝光)往访之,时思善在诸生中,年方十二三,已能丹青,亦解写真。先生即俾作一圆光小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五·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五    宋 陈均 撰太宗皇帝【起甲午淳化五年止丁酉至道三年】甲午淳化五年春正月御楼赐宴以上元节赐从臣宴上曰五代之际生灵雕丧当时

  • 吴兢传·欧阳修

    吴兢是汴州浚仪县人。从小很有抱负,同时精通经学和史学,他的正直很少人比得上。他只和魏元忠、朱敬则交朋友,这两人当了宰相,推荐吴兢的才华能写国史,诏命在史馆任职,写国史。后升任右拾遗内供奉。神龙年间,调任右补阙。节闵

  • 卷二十二·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二圣驾幸阙里颂【有序】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臣】徐干学【臣】闻礼乐之祀百世不絶道艺之宗万防永守泗水松楸之地殿接灵光稷门丝竹之堂里通归德玉弩载惊而后俎豆攸崇金书递出以

  • 知足常乐·孔子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字南楚,是卫献公的儿子。吴国的公子季札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之一。②居室:有多种解

  • 春秋大全卷三十四·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定公上周 详见昭公元年郑 定九年献公卒子声公胜立齐 鲁定公七年齐郑盟于咸叛晋图霸宋 详见昭公元年晋 鲁定公元年魏舒卒范鞅为政定十四年晋逐范中行氏赵鞅归于晋自是晋知氏韩氏魏氏赵氏并强分晋之

  • 圣躯廓润品第四·佚名

    尔时帝释。持七宝瓶及供养具至茶毗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牙。楼逗即问。汝何为耶。答言:欲请佛牙还天供养。楼逗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尔乃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即自灭。帝释说是

  • 第四十六則 鏡清雨滴聲·胡兰成

    第四十六則鏡清雨滴聲舉:越州鏡清寺順德禪師問僧:門外是什麼聲?僧云:雨滴聲。清云:眾生顛倒,迷己逐物。僧云:和尚作麼生?清云:咱亦迷己。僧云:咱亦迷己如何?清云: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單看這一番說話不易懂得,要參看了鏡清禪師的

  • 俱舍论记 第三十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三十卷沙门释光述破执我品第九之二若唯五取蕴至荷重担者。犊子部师又引经难。论主若言唯五取蕴假名我者。何故佛说吾今为汝说诸五取蕴重担。取后重担。舍前重担。现荷重担者。若无有我。于此经中。

  • 目录·佚名

    大藏一览目录第一卷先王品因地品示生品出家品成道品度生品入灭品常住品原道品教兴品优劣品究竟品释疑品证验品托胎品五蕴品烦恼品第二卷三归品十善品布施品第三卷持戒品忍辱品精进品禅定品般若品第四卷方便品造像品事

  •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

    嘉兴大藏经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禅师语录目次序住庐山东林兴龙禅院语录住楚黄华桂能仁寺语录住西陵碧云龙兴禅院语录机缘勘辨拈古(附征古代古着语)颂古法语茶话佛事诗偈杂着行略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嗣法门人 机云

  • 云台编·郑谷

    三卷。唐郑谷撰。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省)人,光启进士、诗人,官至县尉,右拾遗。五岁启蒙,受知于李明、马戴,马戴称许他“它日必垂名”。七岁能吟诗,司空图赞许他“留为一代风骚主”。郑谷于咸通年间在长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