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集传详説原序

春秋非史也谓春秋为史者后儒浅见不明乎春秋者也昔夫子因鲁史脩春秋垂王法以示后世鲁史史也春秋则一王法也而岂史之谓哉陋儒曲学以史而观春秋谓其间或书或不书或书之详或书之略或小事得书大事缺书遂以此疑春秋其尤无忌惮者至目春秋为断烂朝报以此误天下后世有不可胜诛之罪由其不明圣人作经之意妄以春秋为一时记事之书也或曰春秋与晋乘楚梼杌并传皆史也子何以知其非史而为是言乎曰史者备记当时事者也春秋主乎垂法不主乎记事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始霸是嵗所书者皆晋事庄九年齐桓公入是嵗所书者皆齐事隠四年卫州吁弑君是嵗所书者皆卫事昭八年楚灭陈是嵗所书者皆陈事有自春徂秋止书一事者自今年秋冬迄明年春夏阅三时之乆而仅书二三事者或一事而累数十言或一事而屡书特书或着其首不及其末或有其义而无其辞大率皆予夺抑之所系而宏纲奥防絶出语言文字之外皆圣人心法之所寓夫岂史之谓哉盖晋乘楚梼杌鲁春秋史也圣人修之则为经昧者以史而求经妄加拟议如蚓蜗伏乎块壤乌知宇宙之大江海之深是盖可悯不足深责也翁早读春秋惟前辈训説是从不能自有所见中年以后阅习既乆粗若有得乃弃去旧説益求其所未至明夏时以着春秋奉天时之意本之夫子之告顔渊原托始以昭春秋诛乱贼之心本之孟子之告公都子不敢苟同诸説之己言不敢苟异先儒之成训三传之是者取焉否则参稽众説而求其是众説或尚有疑夫然后以某鄙陋所闻具列于下如是再纪犹不敢轻出示人将俟晩暮辑而成编从四方友旧更加订证防国有大难奉命起家无补于时坐荒旧学既遂北行平生片文幅书无一在者忧患困踬之乆覃思旧闻十失五六巳而自燕来瀛又为暴客所剽然以地近中原士大夫知贵经籍始得尽见春秋文字因答问以述己意卒旧业焉书成撮为纲领揭之篇端一原春秋所以托始二推明夫子行夏时之意三辨五始四评三传五明霸六以经正例凡十篇俾观者先有考于此庶知区区积年用意之所在若夫僭躐之罪则无所逃眉山后学寓古杭家翁谨书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七·陈祥道
  卷四十七·陈经
  卷十四·蔡德晋
  紧张与松弛·钱穆
  卷之二十三·邵经邦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佚名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卷三百二十七·佚名
  卷五十·道世
  念法品第三·佚名
  卷七·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欧阳竟无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为日本犯中国电告其国佛教徒·太虚
  大云轮请雨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具茨集钞·吴之振

    晁冲之古乐府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欲没,虎抱空关龙厌直。峥嵘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王良挟策飞上天,傅说空骑箕尾立。君不见,茂陵弃子欲

  •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礼志六(嘉仪下)·脱脱

        ◎礼志六(嘉仪下)   皇太后生辰朝贺仪:至日,臣僚入朝,国使至幕,班齐,如常仪。皇太后升殿坐,皇帝东面侧坐。契丹舍人殿上通名,契丹、汉人臣僚,宋使副缀翰林学士班,东西两洞门入,合班称贺,班首上殿祝寿,分班引出,皆

  • 卷七十四 志四十九·赵尔巽

      ◎地理二十一   △云南   云南:禹贡梁州徼外地。清初沿明制,置承宣布政使司,为云南省,设巡抚,治云南府,并设云贵总督,两省互驻。康熙元年,改云南总督,驻曲靖。三年,裁贵州总督并云南,驻贵阳。二十二年,移驻云南。雍正五年

  • 卷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司马光

      起上章攝提格(庚寅),盡旃蒙協洽(乙未),凡六年。   光武皇帝建武六年(庚寅、三O年)   春,正月,丙辰,以舂陵鄉為章陵縣,世世復傜役,比豐、沛。   吳漢等拔朐,斬董憲、龐萌,江、淮、山東悉平。諸將還京師,置酒賞賜。   帝積苦

  • 卷之八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七宋 吕中 撰真宗皇帝制诏 翰林至道三年四月,梁周翰知制诰。故事,入西阁皆中书召试,制诏三篇,各二百字,一篇一百字。惟周翰不召试而命焉。十一月,以王禹偁知制诏。禹偁词意敏赡,锋气峻厉,极谈世事,

  • 通鉴答问卷二·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赧王燕昭王问郭隗曰得贤士与之共国以雪先王之耻或问燕昭可谓贤君欤曰复雠天下之大义也记礼者曰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寝苫枕干弗与共天下此天之经地之义所谓民彞也周幽之祸申侯为之平王忘雠而戍申扬之水之诗

  • 河南王高孝瑜传·李延寿

    河南康献王高孝瑜,字正德,文襄帝高澄的长子。最初封为河南郡公,北齐受禅代替东魏,他又被晋爵为王。历任中书令、司州牧。早先,他被养在神武帝的宫中,与武成帝高湛同岁,两人相亲相爱。将要诛杀杨忄音等人,他参与了预谋。武成帝

  • 卷二·佚名

    七月乙巳(初五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等奏谕军机大臣等沈葆桢等又奏署山东巡抚漕运总督文彬奏文彬又奏谕军机大臣等七月丙午(初六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七月戊申(初八日)江苏巡抚张树声奏七月辛亥(十一日

  • 内令·朱元璋

    自后妃以下,一应大小妇女及各位下使数人等,凡衣食、金银、钱帛并诸项物件,尚宫先行奏知,然后发遣内官监官。监官覆奏,方许赴库关支。尚宫若不奏知,朦胧发遣,内官亦不覆奏,辄擅关支,皆处以死。凡私写文帖于外,写者接者皆斩。知情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 洪武二年春正月丙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宴毕,上见诸功臣进退有礼,召前谕之曰:“朝廷之间,以礼为主,人之有礼,如衣之有章。朕闻元世祖命伯颜、阿术二人平江南,班师之日,世祖遣儒臣许衡

  • 进备览后上宰相札子·陈模

    某至愚极陋比者不揆庸斐编类东宫备览冒昧投进政恐猥冗不择上勤乙览故撮其纲要仅为二十条且疏其义于左今又于二十条之中取其最切于今日者有三敢申言之一曰择妃嫔二曰简宫僚三曰谨游习某于正家一条谓择妃嫔乃正家之始因

  • 中庸章段·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天命之谓性  修道之谓教天有本然之理焉而其流行而赋於物则命所由名也人物得其理以有生如受天之命者是之谓性性者生理之具於心者也理具於心必发见於日用之间如循之以出者是之谓道道者人所常行之路也因

  • 卷二百五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七防礼蕙田案周礼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其别有五而首云以防礼哀死亡葢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故先王制礼吉礼而外莫详于防凡五等之服疏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一    宋 吕祖谦 撰公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公【元年】左氏继室以声子生公一段须便见得公当立底意古者诸侯继世虽以适而不以长然元妃苟无适嗣则庶长当立自先儒皆有是説

  • 放逸品法句经第十(有二十章)·佚名

    放逸品者,引律戒情。防邪捡失以道劝贤。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慧智守道胜,终不为放逸。不贪致欢喜,从是得道乐。常当惟念道,自强守正行。健者得度世,吉祥无有上。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寿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一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一卷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谨按旧录云。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摽卷部之多小。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合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

  • 稽神录·徐铉

    笔记小说。五代南唐徐铉(916—991)撰。六卷。铉有《骑省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积二十年功夫,收记一百五十则神怪之事,初编十卷。内容非神即怪,少有灾异。所录怪异,皆以劝善惩恶为宗旨,文字亦简率质直。如人食马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