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左氏传续説卷一    宋 吕祖谦 撰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公【元年】左氏继室以声子生公一段须便见得公当立底意古者诸侯继世虽以适而不以长然元妃苟无适嗣则庶长当立自先儒皆有是説此理甚明今惠公元妃既无适子则继室之子虽非适子却是庶长左氏首载孟子卒即载继室以声子生公一句而公之当立焕然无复可疑但公性质柔巽大义不明却自以先君之故谦逊退避有不敢竟当之意初不知君位原不是两间界做得底事此却失于不敢自做非不当立也左氏载下面仲子为鲁夫人事则曰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言其有文如此耳实非夫人也桓公亦均之为庶子耳叙事至此则桓之当立与否益易见矣只此一段如法吏防案善叙陈其事而法意自在其中此左氏具文见意处所以学者要看得详细

邾子克未王命故不书爵【元年】

邾是鲁附庸之国何谓附庸之国盖古者封国之余别有闲地故立以为附庸寻常闲地只散在诸侯之国故诸侯之有罚者则削其地以増为闲地若诸侯之有功者则以其闲地而増封其国此亦如秦汉间置诸侯郡县相似皆是犬牙相制底意故其闲地天子平时各自命王官掌之如周礼县师是也县师之职曰掌国都鄙之地所谓都鄙便是诸侯国中闲地论来县师只当掌鄙而兼言国则是统掌天下可知然而所掌亦是总其目耳观春秋之初附庸尚有未命于王者见得诸侯之国尚有闲地在邾未命邾本非诸侯至后方得王命周之封建非举天下皆为诸侯固有闲地参差其间所以能维持天下故如邾之类至此方封本亦周地耳今人止谓王畿千里之外皆封建非也如汉之郡县亦杂于诸侯之间亦周之遗意

公求好于邾【元年】

诸侯初即位必与与国通好此乃相交际之道鲁与邾为邻自来相依倚邾小国固依鲁鲁得邾亦足以为重故不得不急求好

郑伯克段【元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爱共叔段爱恶两字便是事之因由大率人所以致骨肉之不睦者多縁此两字妇人常情每每如此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制地正是郑国险害去处便是后来虎牢之地天下大形势如此处亦自有数如今劔阁之类庄公当时所以不与他时亦是庄公初间好意未必是恐难控制而不与之也故祭仲当时之諌但引先王都城之制未尝有一言遽伤其兄弟之情大率骨肉之间外人苟未知得果何如时安敢便有离间底言语看祭仲第二次再説亦不过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宠弟二字便见庄公之意犹未露竟不曽分明説破惜乎当时殊无调防兄弟底情意便只就利害上説去公子吕又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太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自此辞语展转忿激看得庄公初间亦未便有杀弟之意只縁事势浸浸来了此所以遂成了克段底事如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此等语亦是狠愎者之常谈至曰多行不义必自毙与后来不义不昵厚将崩之语其意却不可囬矣学者能细看得此段亦尽见得人情物理

京不度【元年】

京不度此犹是周之法制当时人犹熟知之犹以违制为不可其后人不复言周多言文襄之制矣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元年】

自古所建立国家维持天下大纲目不过数事如三纲五常天叙天秩之类圣人作书亦如此如郑伯克段莒以姜氏还之类则当时兄弟夫妇之间可见矣故标之于上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此见当时风俗制度皆坏处夫兄弟相戕此是天下之大变盖君臣父子兄弟是内治制度纲纪是外治内外相维持皆不可欠缺今以兄弟之间相戕相贼如此则当时天下可知

颍考叔对郑庄公【元年】

颍考叔开庄公欲悔之心固善然庄公既已悔过自当直告以母子如初之理不及黄泉之言至可笑此何足复顾乃教之以僞以顺其意何也葢人各有力量极不可勉强颍考叔非不知正论然至此力量加不去只得如此説如孟子则不然其曰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其力量大矣凡人之进言多故为委曲迁就之语亦以此耳

公防戎于潜【二年】

鲁防戎亦是戎狄通中国始见于春秋者

莒人入向以姜氏还【二年】

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此是系三纲底事可见天下之盛衰大抵天下之所以治者只是君臣父子夫妇

司空无骇入极【二年】

司空无骇入极注云鲁司徒司马司空皆卿也古者天子六卿诸侯三卿虽是三卿而实各兼六卿之事故三卿皆取天子之次者司徒冡宰之次司马宗伯之次司空又司寇之次至后汉三公所谓司徒司马司空却只用了诸侯制度

周人将畀虢公政【三年】

周东既衰而其举措皆无一当者所以衰郑当亲反疏之虢将亡之国反倚之至于交质取禾之类君臣之礼亡矣

秋又取成周之禾【三年】

成周之地今人多不能分往往以王城为成周不知成周与王城自是两处盖天王所都处谓之王城顽民所处谓之成周王城即河南县成周即洛阳县洛诰曰我乃卜涧水东水西惟洛食此便是河南县我乃卜水东亦惟洛食此便是洛阳县然此两处皆统属于河南郡分别名字便有两般其地相去亦不甚逺只都在一郡中如今钱塘仁和是也书洛诰诗王风及后汉地理志言之甚详

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三年】

宋是二王之后官制又与诸国不同故有大司马孔父亦当时用事底臣故以殇公属之

宋宣公可谓知人【三年】

左氏载宋宣公穆公之事而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而公羊又曰宋之祸宣公为之也此论皆未盖宋是继殷之后殷礼或传子或传弟商之法度自来如此故宣公之于穆公却不是让礼记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微子舍其孙腯而立其衍以此观之宣公以其子之不贤遂舍子而立弟未为不是穆公不传诸子而必归于殇公此所以兆乱也故宋之祸在穆公而不在宣公

齐卫盟于石门【三年】

齐僖公亦是显诸侯当时亦能纠合诸侯盟防已有五伯之渐故国语谓之小霸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三年】

左氏叙此一句亦要见他族类之贵处

贱妨贵少陵长逺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三年】

柳子厚作六逆论乃曰贱妨贵者盖斥言择嗣之道子以母贵者也逺间亲新间旧者盖言任用者之道也若贵而愚贱而圣且贤亲而旧者愚逺而新者圣且贤以是而间之其为理亦大矣而可舍之从斯言乎晋厉公死而悼公入乃理宋襄公嗣而子鱼退乃乱贵不足尚也秦用张禄而黜穰侯乃安魏相成璜而疎吴起乃危亲不足与也符氏进王猛而杀樊世乃兴胡亥任赵高而族李斯乃亡旧不足恃也顾所信如何耳子厚之论亦是一説

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四年】

卫桓公即位至是嵗已十五年寻常人只见传文相接将谓桓公即位便为州吁所弑不知亦即位许久传只是先经始事耳观书要当熟看细考不可草草也

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四年】杜氏谓诸簒立者诸侯既与之防则不复讨此春秋时法也且曹公子负刍杀太子而自立而曹人请于晋曰先君无乃有罪乎若有罪则君列诸防矣盖前年戚之防负刍在列故不可复讨也盟防毕乃执之故曹人以为无罪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諌曰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五年】

春秋时搜亦有两般有因时而搜有因事而搜臧僖伯之所举者便是因时而搜如僖二十七年晋搜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三十一年搜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赵盾为卿文六年搜于夷舍三军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阳处父至自温改搜于董易中军如此类皆因事而搜非因时而搜然而立一将举一事必因搜而后举者何故古者车徒卒伍无事之时皆散处于田野郊甸之间事不能以尽知唯搜时农民毕集皆聚在一处所以因搜而举者正欲使之公然知得廼是与众公共底意思况搜时又不是徒然耀武辨等列顺少长又却是寓此礼意在其间故搜之本意只欲搜索兽之不孕者亦以兵是凶不得不略杀一两件以销铄兵气四时必讲亦以舒民之勇气也自秦以来三时皆废止于秋时讲武世之论者遂谓古制三时务农一时教战以此看来乃自秦以后法非古制也春秋经书搜书狝书狩尚多有之唯苗一事虽不载于春秋或存或废制度犹在自秦汉而下存者唯狩而已以后汉礼仪志考之月令季秋天子乃教田猎以习五戎月令章句曰寄戎事之教于田猎武事不可空设必有以诫故寄教于田猎开肄五兵天子诸侯无事而不田为不敬田不以礼为暴天物周礼司马以旂致民平列阵如载之陈王执路皷诸侯执贲皷军将执晋皷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士卒聼声视旂而前却春教振旅以搜田夏教苃舍以苗田秋教治兵以狝田冬教大阅以狩田春夏示行礼以取禽供事而已秋者杀时田猎之正其礼盛魏书曰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曹公亲耕籍田有司奏四时讲武于农隙汉承秦制三时不讲唯十月车驾幸长安水南门防五营士为八阵进退今金革未偃士民素习可无四时讲武但以立秋择吉日大朝车号曰治兵上合礼名下承汉制也秦汉间制度如此殊失古意矣

王助曲沃伐翼【五年】

为天子反助臣以攻君可见周无政是亦畀虢政之类

王命虢公伐曲沃【五年】

复命虢伐曲沃颠倒错乱失而复失大抵国之将亡皆如此

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五年】

以公羊考之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士则无舞刘原父曰所谓士者特牲少牢皆士礼也无用舞之仪安能二佾而施之乎周礼舞师之职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小祭祀者王服冕之祭也王服冕不兴舞矣士服冕反舞之乎且冕又非士所当服者刘之论极是然以是説考之亦未可信以左氏为非盖周家七八百年中礼之更改亦不只是一次公羊左氏或前后更改不同各以所闻记之亦未可知正如后世之法亦不知是几次更改

叔父有憾于寡人【五年】

公资质近厚故不忘人之一言

九宗五正【六年】

九宗五正此乃自唐叔始封受姓者也至春秋时犹存诸侯皆有世家虽或存或亡大略皆可见也古之建国天子必有诸侯诸侯必有世家世家之下又自有家臣之类更相罗络更相维持根盘节错所以能久长譬之如木有根有干有枝有叶自大而小此理之必然故上下亦相亲附虽衰亡亦不至于遽至秦以后无复此意后世君臣皆是暂时假合若偶然相遇初无悠久以相维持之意故易于土崩瓦解此不可不知也

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六年】

此见得周室之衰处先王盛世诸侯贡赋入于畿甸各有常制京师安得来告饥于诸侯告饥于诸侯者是诸侯之贡赋不入于天子故王室始下告于诸侯耳然鲁在当时犹为之请籴于四国以纾王室之难此又见得当时犹以王室为事在

陈及郑平十二月陈五父如郑涖盟壬申及郑伯盟防如忘【七年】

如忘者精神不在于盟也往嵗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諌曰亲仁善邻国之寳也君其许郑此数句足见五父之贤矣其至于与郑伯盟时亦不过数年间耳何其先后相反之甚以墓门之诗观之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而序诗者以为刺陈佗无良师傅以至于不义恶加于万民焉盖陈佗初间数语以其本有善心资质自好后来只縁师傅不善朝夕相与处者非其人故荡散其心术凿坏其资质所以至此以此知人之善恶本无定分只在朝夕所相与处如何耳学者于此不可不时时警省

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七年】

此见得古制尚在处

无骇卒羽父请諡与族公问族于众仲【八年】

古者有姓有氏有族姓出于一而百世不可易者谓之姓别其枝各取以为号者谓之氏合而言其一之所自出者谓之族如齐本姜姓则姜氏之正者便是吕氏其他如申国许国之类虽同出于姜姓而支却别后世姓氏殽乱已久俱失其所从来今之所谓姓却是古之所谓氏

命氏为族【八年】

命氏为族此三家之渐

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十一年】

古者大夫家无私甲有事则授之于庙往往所藏处别自有去处与大庙当不甚相逺如郑授兵于大宫鲁庄公治兵于庙楚武王授师孑焉之类皆可见盖春秋之初此则尚在后来欲侵伐则便自去侵伐皆是家有私甲如襄十年子西闻盗入于北宫乃归授甲不闻授之于庙也此皆是古制坏乱处

公孙阏与頴考叔争车【十 年】

观考叔初间慈祥恺悌之意能感动庄公念母之心决非是一时几句言语所能感动也是他平日工夫到后方能如此然以前日之工夫如此而终不能充于争车之时者何故此只縁境界移换了盖用兵行师以杀敌致果为义其势似易至于争考叔却被此境界牵动了血气故挟辀之时不胜其忿而遂忘其身使其在家庭间决不至如此以此知学者做工夫果是难故易之损卦曰君子以惩忿窒欲圣人説损只説此两事忿必下惩字欲必下窒字此最有意盖忿譬犹火欲譬犹水火若不止遏时必至于燎原当其发时便须扑灭故君子之于忿也须十分用力惩创水若浸浸不已必至于沦溺必须无一毫罅隙方可故君子之于欲也便须断然塞断了此二事唯勇于义者能之是故成德之士在宗庙则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峩峩髦士攸宜在军旅则约軝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都是境界虽变而他原不曽变

郑入许【十一年】

春秋之初犹以灭人之国为异故郑入许而不敢有其后灭国则自有之如县陈之类人见之渐熟不以为怪也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谢頴考叔者【十一年】此须是看行卒之兵制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大者出豭小者出犬鸡此各以人数多寡为等差耳若寻常盟则用牛用牛则其礼重哀十五年卫蒯瞆与伯姬舆豭以盟盟不用牛而用豭者盖当时太子未立不得从人君之礼

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十一年】

王制曰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古者王畿有六乡六乡外有六县六县外有都鄙此古采地之制未尝世袭但世禄耳自春秋以来采地诸侯始世嗣

猜你喜欢
  制役第二十二·徐干
  尚书古文疏证卷七·阎若璩
  孝经纪事引·陈澧
  经济文衡续集卷四·佚名
  提要·李廉
  ·戒惧恐惧在心念··王守仁
  桓公·桓公十三年·左丘明
  卷四百二十·佚名
  卷十九·佚名
  清净诸烦恼三昧大仪轨分第四·佚名
  朱子论禅的方法·胡适
  楞严经卷第六文句·智旭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六·佚名
  众经撰杂譬喻·佚名
  佛说佛印三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景初·隋树森

    程景初,生平、里藉均不详。 小令 【正宫】醉太平 恨绵绵深宫怨女,情默默梦断羊车,冷清清长门寂寞长青芜,日迟迟春风院宇。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伫,昏惨惨晚烟妆点雪模糊,淅零零洒梨花暮

  • ●癸丑(咸丰三年)·林占梅

    过凤山崎下视遥村近,群峰似画屏;野田春水白,山坞暮烟青。倦鸟知休息,长松入杳冥。修途行尚远,坐憩小邮亭。晓过青草湖村舆中晓望破萧寥,极目荒塍未插苗;白鸟数行飞习习,青溪一道去迢迢。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待到晴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五壮游【大厯元年秋防州作梦弼曰此篇叙壮年经游之迹按唐书公少贫不自振客游吴越还以进士举不中第遂游齐赵间凡八九年复归京师】往者十四五岀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公自注崔郑州尚魏

  • 御选宋诗卷六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九七言絶句六王庭珪山桃花破腊山桃已盛开飞花无数防青苔莫敎流水前溪去引得渔郎入洞来赠松庵僧庵在深邨翠岭防狂风卷尽屋头茅断椽破壁何时理卧看松隂月转梢和读书堂入夜即事池底星光个个添

  • 卷六·孙一元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太白山人漫藁> 钦定四库全书 太白山人漫藳卷六 明 孙一元 撰 七言律诗 吴兴浮碧亭 浮碧亭前湖水平拍槛呼酒双眼明青天不动钓丝卷白鱼入手渔舠轻悲风万里动南纪落日一望揺东瀛沙鸥野鹜少

  • 后汉光武皇帝纪四卷第四·袁宏

      二年(丙戌、二六)  春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本志曰〔一〕:&ldquo;日者阳精,人君之象也。君道亏,故日为之蚀。诸侯顺从,则为王者。诸侯专权,则疑在日〔二〕。于是在危十度〔三〕,齐之分野,张步未宾之应也。&rdquo; 〔一〕

  • 卷第四十四·胡三省

    汉纪三十六〔起强圉协洽(丁未),尽上章涒滩(庚申),凡十四年。〕《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四七)〕①春,正月,南郡蛮叛;〔郡国志:南郡,在雒阳南一千五百里。蛮,即缘沔诸山蛮也。杜佑曰:时南郡潳山蛮反,刘尚讨破之,徙其种人

  • ●王弇州崇论卷之五·李衷纯

    宋学士方正学李西涯陈白沙王文成一王文成二李空同崔子钟李于鳞归熙甫○宋学士 【集作书宋学士集后】间与僧无心有、阅永明寿禅师日行八百事母论精神疲于应接即自子至亥。尽废食寝盥溲之晷。而为之。亦有所不能徧后又

  • 王忠植传·脱脱

    王忠植,太行山义士。绍兴九年(1139),攻取石州等十一郡,被授为武功大夫、华州观察、统制河东忠义军马,于是知代州。不久被降官,任建宁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河东经略安抚使。第二年,金人急围庆阳,帅臣宋万年登城拒守

  • 卷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五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用人三上神宗论果於用善断於去恶孙 觉臣闻易否泰之辞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内阳而外隂内君子而外小人则为泰泰者通而治也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内隂而外阳内小人而外君子则

  • 浮邱子卷三·汤鹏

    去壅  浮邱子曰:君犹月也,众犹水也,国犹体也,政犹腹也。月蚀则暗,水阏则逆,体缚则困,腹积则瘠。是故驱云霾则月明,浚潘渚则水利,破拘系则体豁,刺症结则腹舒。然则去壅良有说乎?曰:毋自是,则理求详;理求详,则好稽于人。毋自圣,则心小

  • 论语稽求篇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禘自既灌而往节】禘祭有三一是大禘大传防服小记所云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国语与祭法则皆云周人禘喾而郊稷是也一是吉禘春秋闵二年吉禘于庄公杜预何休辈皆以为合羣庙祧庙之主

  • 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四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诸侯前後方大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譁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此言元端服之韠也凡韠皆韦为之故字从韦又着衣毕然後着之故名韠

  • 卷第四十六·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六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哲宗(神宗第六子。母钦成皇后朱氏。十二月七日为龙兴节)(陵名永泰)元祐元年。高丽王子祐世僧统义天来朝。敕礼部苏轼馆伴。有司共张甚设(共张作供

  • 卷第十五(列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五(列字号) 甲子(秦始皇十年起)壬辰(秦二世元年)乙未(汉高祖元年)丁未(汉惠帝元年)甲寅(吕太后元年)壬戌(汉文帝元年)癸亥(汉文帝二年止) 汉刘姓。西汉起高祖元年乙未。止更始二年甲申。十四帝。合二

  • 黄帝阴符经注·唐淳

    一卷。南宋唐淳撰。唐淳,号金陵道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阴符经注》一书流传于世。《阴符经注》,全称 《黄帝阴符经注》。学者研究注释 《阴符经》,始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注释 《阴符经》者多家,各家从不同角度解释

  • 乌蒙秘闻·许指严

    《乌蒙秘闻》一书是许指严在民初"反满"思想的影响下,为生计考虑,以清初滇东北改土归流为背景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

  • 资治通鉴音注·胡三省

    注释书。又名《新注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注》,又俗称为《胡注通鉴》。是盛行于世的《通鉴》最好注本。因注文列于《通鉴》正文之下,故亦有二百九十四卷。宋末元初胡三省撰。书成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卷首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