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春秋考原序

叶子曰吾为春秋谳是正三家之过亦略备矣古之君子不难于攻人之失而难于正巳之是非盖得失相与为偶者也是非相与为反者也必有得也乃可知其失必有是也乃可斥其非而世之言经者或未有得而遽言其失莫知是而遽诋其非好恶予夺惟己之私终无以相胜徒纷然多门以乱学者之听而经愈不明尝闻之夫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君子之学必自闻见始闻见以多为贵必慎乎其所择盖虽孔子之圣犹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而颂其德者亦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首故曰我欲观夏道杞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商宋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子所谓好古敏以求之者如此则又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至于论礼或曰吾闻诸老耼吾以是知学者求之不可不博而择之不可不审也去古既远圣人之道不明先王之典籍残缺几亡春秋立大法而遗万世者也不知圣人之道孰与发其义不见先王之典籍孰与定其制当孔子时夏商之礼已无可据韩宣子适鲁始见周礼尽在鲁地他国盖无有也至于论爵之辨孟子已不能得其详甚有至于诸侯恶其害己而去其籍非特文献之无传也故吾读周官至五等诸侯封国之数大国次国小国之军制与夫诸侯之邦交世相朝者喟然皆知其出于僭乱者之所为而上下数千余载之间卒未有辨者则居今之世而求古之道兹不亦甚难而不可忽欤虽然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六经之所传百世之所记犹在吾所谓失者非苟去之也以其无当于义也盖有当之者焉吾所谓非者非臆排之也以其无验于事也盖有验之者焉则亦在夫择焉而已乃复论次其求古而得之可信不疑者考三十卷吾岂好是多言也哉经之不明也久矣而说者汨之说者之无与正也久矣而昧于古者惑之世果无知经者欤吾不得见也必将有与吾同者自其谳推之知吾之所正为不妄也而後可以观吾考自其考推之知吾之所择为不诬也而後可以观吾传是非吾之言也盖皆圣人之道而先王之制吾亦可免于後世矣绍兴八年正月旦序

猜你喜欢
  礼器·戴圣
  难言第三·韩非
  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黎靖德
  谋晦卷四·杨慎
  此木轩四书说卷九·焦袁熹
  不要耍嘴皮子·孔子
  卷四十·真德秀
  西山读书记原序·真德秀
  卷二百四·秦蕙田
  卷二·马骕
  卷四百七十九·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玄奘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九·佚名
  释重颂·知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魏庭玉·唐圭璋

      庭玉字句滨,宛陵(今安徽宣城)人。嘉熙四年(1240)任吴县令。   水调歌头   饮芜湖雄观亭   璧月挂银汉,冷浸一江秋。天公付我清赏,仙籍桂香浮。极目江山如画,际晚云烟凝紫,秋色豁羁愁。颂看上雄观,波影动帘钩。   雁

  • 第十四出·李开先

    (末扮禁子上)堂上忽闻报早衙,一身官事乱如麻。狼虎口中分酒食,是非丛裏作生涯。吾乃军司守狱禁子是也。朝供刑具,夜伴囚徒。居白虎之方,坐丧门之地。牢门关锁数十重,铁垒墙高三丈五。点视厅前参太岁,天王堂上聚游魂。墙头棘藏

  • 第一折·佚名

    (张道南同兴儿上,诗云)独对丹墀日尚中,君恩赐出锦袍红。世人不识文章力,只说家门积善功。小官张道南是也。俺父亲曾为潮阳县县丞。三年任满回来,东京闲住。小官应举,聿得状元及第,除授潮阳知县,现今官衙安下。一壁厢去取父亲

  • 五集卷六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九古今体三十首【壬子一】壬子元旦书亥宵过绦县才支欣子首又重来纪年五十加七始得岁八旬有二开?鼎烟连饯除柏亚盆香馥洗春梅太和内外元正会保泰持盈益慎哉元

  • 卷一百二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二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羊山房集郑刚中字亨仲楘州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累除秘书少监出为四川宣抚使为秦桧所忌罢谪桂阳军徙封州卒桧死复原官諡忠愍有北山集南陔诗【并序】

  • 志第十四 乐五·魏收

    气质初分,声形立矣。圣者因天然之有,为入用之物;缘喜怒之心,设哀乐之器。蒉桴苇龠,其来自久。伏羲弦琴,农皇制瑟,垂钟和磬,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轩辕桴阮瑜之管,定小一之律,以成《咸池》之美,次以《六茎》、《五英》、《大

  • 卷七十七·元·蒋一葵

    【杨维桢】 〔字廉夫,会稽人,寓吴山铁冶岭,因号铁崖。唐、宋人无有书进士于官御上者,独廉夫书“李黼榜进士”。以黼死节,欲自附忠臣,遂用,刻之印章。又家居时,号边梅,特行于会稽诸郡。在松江,所书铁崖之外

  • 第三章 政体·吕思勉

    社会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国家就出现了。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团结的方法,只靠血缘,其时重要的组织,就是氏族,对内的治理,对外的防御,都靠着它。世运渐进,血缘相异的人,接触渐多,人类的组织,遂不复以血统相同为限,聚居一地方的,亦不限

  • 索湘传·脱脱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宋开宝六年(973)中进士举,授官郓州司理参军。齐州有大案件,牵连被抓者一千五百人,官吏不能判决,索湘受诏命考察审讯,案事随即审清楚了。太平兴国四年(979),转运使和岘向朝廷推荐索湘的才能,索湘升任太

  • 蔡道宪传·张廷玉

    蔡道宪,字元白,福建晋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任长沙推官。长沙这地方多盗,而且与豪民私通。道宪查出通盗豪民,令他们带罪立功。强盗刚劫掠富人家财物分赃,后面就来人收走了这些财物。道宪把被劫富家召来认领,大家都感到惊

  • ●雪交亭正气录卷三·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丙戌纪檗庵曰:客为予言:晋元、宋高亦孱主也,而亦建立半壁,保有江东;曾谓我明不振、遂至于此,是有说焉。晋诸胡乘贾后、诸王之乱,据地立国;刘、石、苻、姚递相猜噬,未能远略。最后秦坚一举而失慕容,则诸胡之不敢

  • 明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明纪世宗肃皇帝编 癸亥,四十二年,春三月,以严讷为吏部尚书,李春芳为礼部尚书。编 夏四月,严世蕃逃归。纪 世蕃未达雷州,至南雄而返。罗龙文亦逃伍,潜往歙县,藏匿亡命刺客。一日被酒大言曰:&ldquo;要当取应龙与徐老头泄此恨!&

  • 朝事第七十七·戴德

    古者圣王昭义以别贵贱,以序尊卑,以体上下,然后民知尊君敬上,而忠顺之行备矣。是故古者天子之官有典命官,掌诸侯之仪。大行人,掌诸侯之仪,以等其爵。故贵贱有别,尊卑有序,上下有差也。典命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以定其爵,故贵贱有

  • 闵友第十五·桓谭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言内有以相知与否,不在新故也。庄尤,字伯石。高君孟颇知律令,尝自伏写书,着作署郎哀其老,欲代之,不肯,云:「我躬自写,乃当十遍读。」扬雄作《玄》书,以为玄者天也、道也,言圣贤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为

  • 卷之二十四·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四 临济第十三世祖 讳昙华。字应庵。嗣虎邱。 高宗丁巳绍兴七年。 临济第十三世归宗祖嗣宗统(二十六年)。 祖住衢州明果禅师感杰来参。 住明果上堂曰。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眼见如盲。

  • 第九 譬喻相应·佚名

    [一]第一 栋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尔时,世尊如是言曰:三&ldquo;诸比丘!譬如楼阁,何之垂木,皆集寄于栋,等至于栋,于栋相结合趋于结合一切。四诸比丘!同此,任何不善之法,彼等皆以无明为根,等至于无明,于无明

  • 春芜记·王錂

    传奇剧本。明王錂作。二卷二十九出。叙战国时楚人宋玉,沉抑未显。一日,与东邻相国之女季清吴相遇,一见钟情。经清吴侍女秋英牵线,二人相会,清吴赠春芜罗帕为证。宋玉西邻住着大夫登徒履,垂涎清吴美色,遭到拒绝,便怀恨在心,阻挠

  • 国秀集·芮挺章

    三卷。唐芮挺章编。芮挺章生卒里贯均未详。诸书称为国子进士,盖太学生者。活动于唐玄宗时代。前有旧序,称此书编于天宝三年(744),共选作者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祐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洎毛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