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鉴易知录卷九

明纪

世宗肃皇帝

编 癸亥,四十二年,春三月,以严讷为吏部尚书,李春芳为礼部尚书。

编 夏四月,严世蕃逃归。

纪 世蕃未达雷州,至南雄而返。罗龙文亦逃伍,潜往歙县,藏匿亡命刺客。一日被酒大言曰:“要当取应龙与徐老头泄此恨!”徐阶闻,厚为备。严嵩久之亦闻,惊曰:“儿误我多矣!”

初,阶之入政府也,肩随嵩者且十年,几不敢讲钧礼。嵩惩夏言祸,亦颇自恭谨,惟世蕃多行无礼;阶既曲忍,嵩亦不知也。方应龙疏上,阶往谒,慰藉甚,嵩喜,顿首谢,世蕃亦尽出妻子为托。既归,其子密启曰:“大人受侮已极,此其时已。”阶伪骂曰:“吾非严氏不至此。负心为难,人将不食吾余!”嵩遣所亲探之,语如前。盖阶亦知上犹眷恋,未能即割也。嵩既去,书问不绝,久之世蕃亦忘旧事,谓“徐老不我毒”。鸠工大治馆舍,阴贼弥甚。

编 甲子,四十三年,秋七月,以谕德张居正充裕王府讲官。

编 冬十月,复逮严世蕃下狱。

纪 先是御史林润既劾鄢懋卿罢去,知雠在必报。会袁州推官郭谏臣以公事过严嵩里,工匠千余方治园亭,其仆为督,谏臣至,箕踞不起,役人戏以瓦砾掷谏臣,亦不禁。谏臣遂具揭上之润。润得之,大喜,乃上疏言:“臣巡视上江,备访江洋盗贼,多入逃军罗龙文之家。龙文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志,推严世蕃为主,事之。世蕃自罪谪之后,愈肆凶顽,日夜与龙文诽谤朝政,动摇人心。近者假治第,聚众至四千人,道路汹汹,咸谓变且不测。乞早正刑章,以绝祸本。”疏入,诏以世蕃、龙文即付润逮捕至京。润下郭谏臣捕世蕃,徽州府推官粟祁捕龙文,自驻九江勒兵以待。

编 乙丑,四十四年,春三月,严嵩削籍,没其家,其子世蕃及罗龙文伏诛。

纪 初,林润闻命,驰至九江,郭谏臣白监司,尽散其工匠四千人,龙文走匿世蕃家,捕得之。润因谕袁州府详具严氏诸暴横状,得之,复上疏数世蕃父子罪。上怒,诏下法司讯状。已而徐阶具疏以闻,疏中极言“事已勘实,其交通倭寇,潜谋叛逆,具有显证,请亟正典刑,以泄神人之愤。”上从之,命斩世蕃、龙文于市。二人闻,相抱哭;家人请写遗书谢其父,不能成一字。都人闻之,大快,各相约持酒至西市看行刑。已而籍嵩家,得银二百五万五千余两,其珍异充斥,逾于天府。

编 冬十二月,诏万寀、鄢懋卿并充军。

编 严嵩死。

编 丙寅,四十五年,春正月,帝不豫。

纪 先是方士王金、陶仿、刘文彬、申世文、高守中、陶世恩,伪造诸品仙方,以金石药进御,性燥热,帝服,稍稍火发,不能愈。至是谕徐阶欲幸承天拜显陵,取药服气,阶奏止之。

编 下户部主事海瑞狱。

纪 瑞上言:“陛下即位初年,敬一箴心,冠履分辨,天下忻忻,谓焕然更始。无何而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谬谓长生可得,一意修玄,土木兴作,二十余年不视朝政,法纪弛矣;数行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大内,人以为薄于夫妇。今愚民之言曰:‘嘉者,家也;靖者,尽也。’谓民穷财尽,靡有孑遗也。然而内外臣工修斋、建醮,相率进香,天桃、天药,相率表贺,陛下误为之,群臣误顺之。臣愚谓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玄修。夫玄修所以求长生也,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圣之至也,未能久世不终;下之方外士亦未见有历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师事陶仲文,仲文则既死矣,仲文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至谓天赐仙桃、药丸怪妄尤甚。桃必采乃得,药必捣乃成,兹无因而至,有胫行邪?云天赐之,有手授邪?然则玄修之无益可知矣。陛下玄修多年,靡有一获,左右奸人揣逆圣意,投桃设药,以谩长生,理之所无,断可见已。陛下诚翻然悟悔,日旦视朝,与辅宰、九卿、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君道之误,置身尧、舜、禹、汤、文、武之域,使诸臣亦洗心数十年阿君之耻,置身皋、夔、伊、傅、周、召之列。民熙物洽,熏为太和,陛下性中真药也。道与天通,命由我立,陛下性中真寿也。此理之所有,可旋至立效。乃悬思服食不终之饵,凿想遥兴轻举之方,求之终身,不可得已。”疏奏,上大怒,命逮系瑞镇抚狱。

编 三月,以礼部尚书高拱为文渊阁大学士。

编 冬十二月,帝崩。

纪 上疾甚,自西苑还乾清宫,遂崩。大学士徐阶等启请皇子裕王主丧事,宣遗诏曰:“朕奉宗庙四十五年,享国长久,累朝未有。一念惓惓,惟敬天勤民是务。只缘多疾,过求长生,遂致奸人诳惑。自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见监者即释复职。”

编 皇子裕王载垕即位。

编 释刑部主事海瑞于狱,擢为通政使。

穆宗庄皇帝

编 丁卯,穆宗皇帝隆庆元年,春正月,立妃陈氏为皇后。

编 诏录用先朝建言诸臣;杨继盛、沈炼等并复职、赠荫、谕祭。

编 追赠王守仁为新建侯,谥文成。

编 进高拱少傅、武英殿大学士,谢病归。以礼部尚书陈以勤为文渊阁大学士。

编 二月,以礼部右侍郎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大学士,直内。

编 三月,葬永陵。方士王金、陶仿、申世文、刘文彬、高守中、陶世恩伏诛。

编 四月,进张居正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编 戊辰,二年,春正月,进大学士张居正少保。进陈以勤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召南京礼部尚书赵贞吉为讲官,掌詹事府。

编 二月,帝耕藉田。

编 三月,立皇子翊钧为皇太子。

编 科臣石星上疏言六事,诏廷杖、削籍。

纪 星上言六事:一曰养圣躬,长夜之饮不可不节;二曰勤圣学,经筵久辍,屡请未复;三曰勤视朝,总理万几,周知民隐;四曰速俞允,言涉圣躬者留中不下,事干内庭者稽迟不允;五曰广听纳;六曰察谗谮。疏奏,上怒,命廷杖,削其籍。

编 秋七月,陕西民李良雨化为妇人。

编 冬十月,户部尚书刘体乾罢。

纪 先是内降户部采买珍珠金玉等项,尚书高曜即召商收买应命。及体乾为尚书。抗论财用阙乏,请停采买。疏至,文思房不肯收,令赍本吏领回。体乾复令赍往,吏被殴逐,将原本送内,未及进呈,忽内降著致仕去。

编 十一月,杖内监李芳,系狱禁锢之。

纪 芳数以直谏忤旨,同辈亦恨其正直,共短之,上命缇骑杖之,系狱待决。刑部尚书毛恺言:“‘刑人于市,与众弃之’,非惟死者不冤,亦令生者不犯。李芳供事内廷,罪状未明,莫知所坐?”上曰:“芳无礼,第锢之。”

编 己巳,三年,夏五月,逮御史詹仰庇,杖一百,削籍为民。

纪 仰庇言:“陛下取户部银,尽以供造鳌山,修理宫苑,花栏、龙凤、秋千架、金玉器物之费,使群小因而乾没,为圣德累不小。”上怒,命锦衣卫逮治,杖一百,削籍为民。大学士李春芳等疏救,不听。

编 六月,以海瑞为右佥都御史,总理粮漕,巡抚应天等处。

编 秋七月,建极殿大学士徐阶致仕。诏起高拱为武英殿大学士。

编 八月,以赵贞吉为文渊阁大学士。

编 庚午,四年,春正月。太子太师陈以勤致仕。

编 冬十月,俺答来请盟,通贡市马。

纪 俺答孙把汉那吉率其仆阿力哥等来降,总督王崇古纳之。边吏哗曰:“此孤竖无足重轻,宜勿留。”崇古曰:“此奇货可居。俺答即急之,留而为市,谕以执送叛人赵全等,我归其孙;若其弗急,则我因而抚之,如汉质子法,使招其故部居近塞。俺答老且死,其子黄台吉势不能尽有其众,然后以居耆、谷蠡秩置塞外,其与黄台吉构则两利而俱存之,弗构则以兵助之,外博兴灭扶危之名,而实收其用。”事闻,廷臣喧然以为不可,御史叶梦熊争之尤力。上曰:“慕义来降,宜加奖励。其以把汉那吉为指挥使,阿力哥为正千户,各赐衣一袭。”

俺答妻恐中国杀其孙,日夜怨俺答,俺答亦自悔,遂拥众十万压境。崇古命百户赵崇德往谕以国恩,要其缚叛示信。俺答夫妇感且愧曰:“汉乃肯全吾孙,吾且啮臂盟,世世服属,何有于叛人。”遂定盟,通贡市马。

编 十二月,诏进王崇古少保、兵部尚书。

纪 俺答执赵全等来献,崇古遣那吉归,那吉感泣,誓不敢负中国。论功,进崇古少保、兵部尚书,赐蟒玉,世袭锦衣千户。

编 进大学士张居正吏部尚书、少傅,兼建极殿大学士。

编 辛未,五年,春三月,封俺答为顺义王。

编 夏四月,诏小吏得官本土。

纪 高拱言:“国家用人,不得官于本土,此惟有民社之责者然耳。若仓库、驿递等官,官甚卑,家甚贫,一授远土,或弃官而不能赴,或去任而不能归,其情可怜。近日教官得选本省地方,人以为便,乞照此例。”从之。

编 五月,少师李春芳致仕。

编 秋八月,诏以故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孔子庙庭。

编 以高仪为礼部尚书,掌詹事府。

编 壬申,六年,春正月,进大学士张居正少师。以高仪为文渊阁大学士,以吏部左侍郎吕调阳为礼部尚书。

编 三月,皇太子出读书。

编 夏五月,帝崩。

纪 上不豫。己酉,大渐,召臣高拱、张居正、高仪至乾清宫受顾命。上倚坐御榻,皇后及皇贵妃咸侍,东宫立于左。上困甚,太监冯保宣顾命曰:“朕嗣统方六年,今疾甚,殆不起,有负先帝付托。东宫幼冲,以属卿等,宜协辅,遵守祖制,则社稷功也。”拱等泣拜而出。翼日,上崩。

编 六月,太子翊钧即位。

纪 时太监冯保方居中用事,矫传大行遗诏云:“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廷臣闻之俱骇。一日内使传旨至,高拱曰:“旨出何人?上冲年,皆若曹所为,吾且逐若曹矣。”内臣还报,保失色,谋逐拱。拱与张居正俱负气不相下,居正乃结保自固。拱虑保专恣,与居正、高仪谋去之。居正阴泄之保,乃与保谋去拱。

编 罢大学士高拱。

纪 是月既望庚午昧爽,拱在直,张居正引疾。召诸大臣于会极门,促居正至,拱以为且逐冯保也。保传皇后、皇贵妃、皇帝旨曰:“告尔内、五府、六部诸臣,大行皇帝宾天先一日,召内三臣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亲受遗属。今大学士高拱揽权擅政,威福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惊惧,便令回籍闲住,不许停留。”拱即日出朝门,乘一牛车去,而高仪未几亦以病卒,居正裒然首辅矣。

编 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

编 秋八月,帝御经筵。

纪 张居正请开经筵,复请更定常朝日期,御门听政,俱从之,上遂御文华殿日讲以为常。

编 冬十二月,张居正进帝鉴图说。

纪 上见居正捧册进,喜动颜色。遽起立,命左右展册,居正从旁指陈大义,上应如响,因即宣付史馆,赐居正银币。

一日,上御文华殿讲毕,览至汉文帝劳军细柳事,居正因言:“陛下当留意武备。祖宗以武功定天下,承平日久,武备日弛,不可不及早讲求也。”上称善。

神宗显皇帝

编 癸酉,神宗皇帝万历元年,春正月,命成国公朱希忠、大学士张居正知经筵事。

编 张居正及冯保谋杀前大学士高拱,未遂而罢。

纪 庚子,早朝,上出乾清宫,见一无须男子伪作宦者状,袖有佩刀,趋走惶遽。左右执之,冯保立鞫之,曰:“南兵王大臣。”“奚自?”曰:“自总兵戚继光来。”保使密报居正,而居正令附保耳曰:“戚公方握南北军,禁无妄指,可借以除高氏。”

先是大臣为戚帅三屯营南兵不遂,流落都下,为人巧捷便佞,一中贵昵之。至是,令称拱使,改籍武进县,即令厕卒辛儒衣大臣蟒袴,予二剑,剑首饰猫精异宝,送系厂中,入以闻,请究主使人。居正亦上疏如保意。上即付保鞫,保令辛儒屏语大臣曰:“第言高相君怨望,使汝来刺,愿先首免罪,即官汝锦衣赏千金;不然,重榜掠死矣。”儒日与大臣狎款,即令诬拱家人为同谋。

狱具,保飞发五校械拱仆。而居正前疏传中外,口语籍籍,谓且逮拱。居正乃密谋于吏部尚书杨博,博曰:“迫之恐起大狱。抑上神圣英锐,持公平察,高公虽粗暴,天日在上,安得有此?”居正面不怿。左都御史葛守礼语杨博:“过张公,必诤之。”博曰:“向已告矣。”守礼曰:“舆望属公,谓公能不杀人媚人耳。大狱将起,公奈何以已告为解?”即共诣居正,居正曰:“东厂狱具矣。同谋人至,即疏处之耳。”守礼曰:“愿以百口保高公。”居正默不应,博曰:“愿相公持公议。”居正愤然入内,取厂中揭帖投博曰:“是何与我?”揭帖有居正窜改四字曰“历历有据”,而居正忘之,守礼识居正字,笑而纳诸袖。居正觉曰:“彼理法不谙,我为易数字耳。”守礼曰:“机密重情,不即上闻,先政府邪?吾两人非为相公甘心高公,以回天非相公不能。”居正揖谢曰:“何以教我?”博曰:“此须得一有力世家,与国休戚者,乃可委治。”居正悟,言于上,命冯保与葛守礼、都督朱希孝会审。

希孝诣杨博问计,博曰:“公第使善诇校尉入狱,讯刀剑、口语所从来,杂高家仆稠众中,令别识,且问见高公何所?今在何地?则立辨矣。”希孝如博言,使善诇校尉密询大臣何自来?则来自保所,语尽出保口。校尉即告大臣:“入宫谋逆者,法族,奈何甘此?若吐实,或免罪。”大臣哭曰:“始绐我主使者罪大辟,自首无恙,官且赏,岂知当实言!”高家仆逮至,希孝杂诸校中,令物色,大臣不辨也。

及会审,风霾、大晦、雨雹,东厂理刑官白一清厉声曰:“天意若此,可不畏乎!”顷之,天稍明,出大臣会问。故事,先杂治,大臣呼曰:“故许我富贵,何杂治也!”冯保即问曰:“谁主使者?”大臣曰:“尔使我,乃问也。”保气夺。又问:“尔言高相公何也?”曰:“汝教我,我则岂识高相公。”希孝复诘其蟒袴、刀剑,曰:“冯家仆辛儒所予。”保益惧,遂罢审。保密饮大臣生漆酒瘖之,而密以拱行刺事上闻。

有殷内监者,年七十余,奏上曰:“高拱故忠臣,何为有此!”随顾保曰:“高胡子是正直人,张居正故怀忮刻,必杀之,我辈内官何须助彼。”保大沮,而内监张宏亦力言不可,于是上下刑部拟罪,竟论大臣斩。

拱被居正龁,杜门屏居。仕宦中州者不敢过新郑,率枉道他去。

编 甲戌,二年,春正月,张居正进讲章。

纪 居正上讲章疏略曰:“义理必时习而后能悦,学问必温故而后知新。臣谨将今岁所进讲章重复删定,大学一册,虞书一册,通鉴四册,进呈睿览。虽浅近之言,然亦行远登高之一助也。”

编 三月,帝自驾迎仁圣皇太后过大内赏花。

纪 上语辅臣曰:“昨日禁中花盛开,侍母后赏宴甚欢。”盖指慈圣也。张居正奏曰:“仁圣太后处多时寂寞,惟陛下念之。”上即起还宫白慈圣,自驾往迎仁圣过大内赏花,传觞欢宴而罢。

编 秋九月,刑部请录囚。

纪 慈圣太后欲停之,上问张居正,对曰:“春生、秋杀,天道之常。陛下即位以来,停刑者再矣,稂莠不除,反害嘉禾,凶恶不去,反害良民。”上为请太后,从之。

编 冬十二月,张居正率大臣上御屏。

纪 屏绘天下疆域及职官姓名,用浮帖以便更换。上命设于文华殿后,时加省览。

编 乙亥,三年,秋八月,以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为礼部尚书,入东阁。

纪 张居正请增臣,许之,即日进四维为礼部尚书,入东阁。故事,入者止曰同某人办事,至是上手注“随元辅入办事”,四维恂恂若属吏矣。

编 丙子,四年,春正月,下御史刘台狱,夺职为民。

纪 台劾“大学士张居正专擅威福,如逐大学士高拱,私赠成国公朱希忠王爵,引用张四维、张瀚为党,斥逐言官余懋学、傅应祯,罔上行私,横黩无厌。”居正怒甚,见上辞政曰:“臣之所处者,危地也。言者以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将巽顺以悦下邪,则负国;竭公以事上邪,无以逃专擅之讥。”伏地不肯起,上下御座手掖之,曰:“先生起,朕当责台以谢先生。”诏:“下台狱,杖一百,远戍之。”时议籍籍,居正不自安,复具疏为解,免杖夺职为民,然心终恨之,后竟置之死。

编 冬十月,进张居正左柱国、太傅,加伯爵。

纪 敕曰:“先生亲受先朝顾命,辅朕冲年。今四海升平,实赖匡弼,精忠大勋,言不能殚,惟我祖宗列圣佑尔子孙,与国咸休,钦哉!”居正固辞伯爵,许之。

编 丁丑,五年,夏五月,诏修慈庆、慈宁两宫,既而罢之。

纪 张居正言:“两宫于万历二年落成,今壮丽如故,足以娱圣母,乃欲坏其已成,更加藻饰,非所急也。请辍工。”从之。

编 秋九月,帝谕停刑。

纪 慈圣太后以大婚期近也。张居正上言:“春生、秋杀,天道所以运行;雨露、霜雪,万物因之发育。明王奉若天道,刑赏予夺,皆奉天意以行事。若弃有德而不用,释有罪而不诛,则刑赏失中,惨舒异用矣。且臣近详阅所开诸犯,皆逆天悖理;其所戕害,含冤蓄愤,圣主明王不为一泄,彼以其怨恨冤苦之气,郁而不散,其上蒸为妖氛沴祲之变,下或致凶荒疫疠之疾,则其为害又不止一人一家也。请俟明年吉典告成,然后概免一年。”从之。

编 张居正以父丧欲去位,帝手诏慰留之。

编 冬十月,张居正复上疏乞终制,不允。杖谪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刑部员外艾穆、主事沈思孝等。

纪 居正既父丧夺情,吉服视事,中行、用贤、穆、思孝交章劾居正忘亲贪位,居正大怒。大宗伯马自强曲为营解,居正跪,而以一手捻须曰:“公饶我!公饶我!”掌院学士王锡爵径造丧次为之解,居正曰:“圣怒不可测。”锡爵曰:“即圣怒,亦为公。”语未讫,居正屈膝于地,举手索刀作刎颈状,曰:“尔杀我!尔杀我!”锡爵大惊趋出。

是月二十二日,中行等四人同时受杖,中行、用贤即日驱出国门,人不敢候视。许文穆方以庶子充日讲,镌玉杯一,曰“斑斑者何卞生泪,英英者何蔺生气,追之琢之永成器”,以赠中行。镌犀杯一,曰“文羊一角,其理沉黝,不惜剖心,宁辞碎首。黄流在中,为君子寿”,以赠用贤。

穆、思孝复加镣锁,且禁狱,越三日始签解发戍,为更惨毒。时邹元标观政刑部,愤甚,视四人杖毕而疏上;越三日受杖,谪戍贵州都匀卫。

编 罢吏部尚书张瀚。

纪 先是瀚为南京工部尚书,廷推吏部,瀚名第三,以张居正言,上越次用之。居正以为德,希瀚报。夺情议起,遂邀中旨属瀚留居正,居正亦自为牍,风之使留己。瀚若不喻其意者,谓“政府奔丧,当以殊典恤之,宗伯事也,何关吏部。”居正大不悦,于是有诏切责瀚,谓瀚奉谕不复,无人臣礼。瀚拊膺太息曰:“三纲沦矣!”居正益怒,嗾台省劾之,勒令致仕。

编 起复大学士张居正入直内。

纪 初居正在丧次,凡中事令吏赍奏就拟处分,手诏称元辅,称太师,称先生,皆尽古师臣之礼。至是,上召居正于平台,慰谕甚至,即日入直。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张廷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六十八·佚名
  卷十八·陈均
  五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贺元旦俟曹寅回任即行进京摺·佚名
  通志卷一百五十七·郑樵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七·佚名
  澄斋日记 光绪卅四年戊申·恽毓鼎
  袁泌传·姚思廉
  卷八十九·杨士奇
  卷六·黄训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八出 逼婚·李渔

    〖天下乐〗(生冠带,引众上)乘传归来万马迎,漫夸前是一书生。纱笼不自人间定,多少鸿儒倒未能。下官班师复命,蒙圣主不次加升;又见下官未曾婚娶,要把当朝宰相之女,钦赐完姻。下官因为不曾看见,恐怕做了詹家小姐的故事,所以只说家中

  • 康桥再会罢·徐志摩

    康桥,再会罢;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算来一秋二秋,已过了四度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欧洲)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渺茫明灭,在我灵府

  • 卷一百十二·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二目録草虫类谢兴宗惠草虫扇【宋司马光】和圆机题草虫【宋晁说之】雍秀才画草虫七物【宋苏轼】观居宁画草虫【宋梅尧臣】题草虫扇【宋陈造二首】草虫扇【宋范成大】戏题常州草虫

  • 卷三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七孟郊西上经灵宝观【自注观即尹真人旧宅】道士无白髪语音【一作言】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上仙不可见驱【一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宣德十年十一月戊辰朔日有食之○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言先奉敕于狭西各王府及军民之家借马助边即今民力烦劳难以并取切见隆德县地方草场楚府及黔国公家牧放马匹尚多宜从借给从之○己巳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巫凯等曰比

  •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八·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八三月壬子朔驾驻府谷县城南命以职事人员羸马换各营肥马上谕行兵部曰视緑旗兵之马俱肥伊等并不出行俟至神木令将随驾

  • 南唐书卷二十七·马令

    宋 马令 撰叛臣第二十四呜呼诸侯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又岂违道以亡其国乎五代之际忧起萧墙祸生天属而大夫不能死邱墓者无国无之且为人臣者身非我有死君之难而已职非我有任君之事而已富贵非我有享君之禄爵而已又况

  • 弇山堂别集卷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盛事述五亲王髙寿亲王寿过八十者肃恭王贡錝八十一渖庄王幼■〈土学〉八十六益恭王厚炫八十二若过七十者则晋庄王锺铉七十五鲁靖王肇辉七十九庄王阳铸七十六代简王桂七十三宁献王权七十一靖王奠培七十四

  • 卷五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五庆祝五【贡献二】三月十五日壬辰诸王贝勒贝子公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各进縀疋鞍马等物庆祝万寿上皆却之康熙五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礼部为通行

  • 南史识小录卷一·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一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宋本纪神光照室【武帝生时丨丨丨丨尽明】甘露降於墓树【帝生时】卧讲堂【帝尝游竹林寺独丨丨丨前上有五色龙章】妙善占墓【时有孔恭者丨丨丨丨】龙形更大

  • 卷首下·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首下     婺源江永撰朱子論禮綱領語類古禮今不復存如周禮自是紀載許多事當時别自有箇禮書如云宗伯掌邦禮這分明自有禮書樂書今亦不可見 禮樂多不可考蓋其為書不全考來考去考得更没下梢故

  •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法仪轨卷中·佚名

        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  此咒本又于中天竺国王舍城迦兰陀长者林中说之。  尔时佛与无央数天龙鬼神阿修罗。说阿吒薄俱元帅大将咒。佛弟子之中有一比丘。出行忽然恍惚被贼劫衣粮。又神鬼二万五千眷属来娆不

  • 序·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序天然和尚以居士身夙慧顿发。了悟上乘。后从空隐老和尚剃度于庐山。证明大法。杖锡所经。悲愍之怀溢于言际。职书记者辑而成编。付诸剞劂。属今转恭为之序。夫转固无能序而亦无可序也。忆丁亥秋。转与

  • 长爪梵志请问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有一长爪梵志来问佛三十二相之业因,佛一一答之。彼信乐而受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