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难言第三

臣非非难言孔,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々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为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

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大王若以此不信,而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包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翼候炙;鬼候腊,比干剖心;梅伯酸;夷吾束缚;而曹羁奔陈;伯里子道乞;传说转鬻;孙子膑脚于魏;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公叔痤言国器反为悖,公孙鞅奔秦;关龙逢斩;苌弘分胣;尹子罕于棘;司马子期死而浮于江;田明辜射;宓子贱、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董安于死而陈于市;宰予不免于田常;范雎折协于魏。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猜你喜欢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孟子
  卷四 六艺四(上)·孙星衍
  《泉翁大全·樵语》序·湛若水
  贵农第十一·佚名
  論語全解卷三·陈祥道
  读论语劄记卷下·李光地
  饶饶者易缺·孔子
  孔子是不是“发烧友”?·孔子
  卷三十一·孙瑴
  卷四十·山井鼎
  卷一百七十九·秦蕙田
  抱朴子內篇卷之八   釋滯·王明
  卷四百九十二·佚名
  卷四百二十五·佚名
  六度集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一宋之问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後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七·杨仲良

      神宗皇帝   州县废复分路附   熙宁元年五月,废庆成军入荣河,置军使,隶河中。   旧纪:上谓辅臣曰:『天下自五代分裂,擅据一方,多置郡县,以固疆圉,由是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于是废庆成军,又废升平县。按:废升平县,《实

  • 第七十五回 入虏庭苏武抗节 出朔漠李陵败降·蔡东藩

      却说武帝既征服大宛,复思北讨匈奴,特颁诏天下,备述高祖受困平城,冒顿嫚书吕后,种种国耻,应该洗雪,且举齐襄灭纪故事,作为引证。齐襄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见《公羊传》。说得淋漓迫切,情见乎词。时已为太初四年冬季,天气

  • 元明事类钞卷三·姚之骃

    嵗时门春赋清江引 明查应賔靳史贯酸斋于立春小集客以清江引请赋且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毎句之首句各用春字酸斋即题云金钗影揺春燕斜木秒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迎春即至 明皇甫庸近峯闻畧正徳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正德十三年三月庚子朔孝肃太皇太后忌辰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林岳祭裕陵 辛丑升云南右布政席书为福建左布政使 壬寅恭上大行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尊谥册文曰孝孙嗣皇帝臣御名谨再拜稽首言臣闻坤道承乾德既光前而裕后重闱

  •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秦楚之际随从汉高祖刘邦起事的三位近卫侍从官员傅宽、靳歙和周緤的合传。传中主要记述了傅、靳、周三人随从刘邦征战及升迁的过程。其共同点是均为刘邦信任的近臣,都封高爵、享厚禄。《太史公

  • 彻里传·宋濂

    彻里,姓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徐、邳二州,从此安家于徐州。彻里自幼失父,母亲蒲察氏教他读书。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召见了他,留在身边,常向他询问民间的事。随大军征东北边境,回朝后,向世

  • 西清笔记卷第二·沈初

    纪职志 上曰所著诗文朱字稿发下誊清送览经更定后将誊清片发誊于册于文襄相国受其事后则梁文定相国今则韩城相国承之[一则] 上于朔望及佛诞日必书心经每册发下以泥金字题签及函签书御笔心经四字注年月于下今已千余函矣

  • 卷二十五 郊特牲第十一·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祭天用も犊之义也。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も犊之义,此故《别录》属《祭祀》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天子,天

  • 卷一 开宗明义章第一·邢昺

    [疏]正义曰: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第,次也。一,数之始也。以此章总标,诸章以次结之,故为第一,冠诸章之首焉。案《孝经》遭秦坑焚之后,为河间颜芝所藏,初

  • 論語全解卷四·陈祥道

    述而第七 

  • 《尚書古文疏證》卷六上·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八十一余向謂偽作古文者,略知曆法。當仲康即位,初有九月日食之變,遂以瞽奏鼓等禮當之。而不顧其不合正陽之義,說具第一卷。今餘既通曆法矣。仲康在位十三年,始壬戌終甲戌,以《授時》《

  • 中庸章段·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天命之谓性  修道之谓教天有本然之理焉而其流行而赋於物则命所由名也人物得其理以有生如受天之命者是之谓性性者生理之具於心者也理具於心必发见於日用之间如循之以出者是之谓道道者人所常行之路也因

  • 卷二百五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九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四丧礼仪礼丧服记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縁为其妻縓冠葛绖带麻衣縓縁皆既葬除之【注公子君之庶子也其或为母谓妾子也麻者缌麻之

  • 四十  备高临·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积土为高,以临吾城,薪土俱上,以为羊黔,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邪?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

  • 述而篇第七·钱穆

    (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不作:述,传述旧闻。作,创始义,亦制作义。如周公制礼作乐,兼此二义。孔子有德无位,故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谓信于古而好之。孔子之学,主人文通义,主历史经验。盖人道非一圣之所建,乃历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三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云何名因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過去現在未來   非是過去現在未來。佛言.善男子五陰二種一者因二者果.是因五陰是過去現在

  • 一乘决疑论·彭绍升

    知归学人 彭际清 述予初习儒书。执泥文字。效昌黎韩氏语。妄着论排佛。然实未知佛之为佛。果何如者也。已而究生死之说。瞿然有省。始知回向心地。从宋明诸先辈论学书。窥寻端绪。稍稍识孔颜学脉。而于明道象山阳明